湖南省衡阳县第一中学201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命题人:聂仲生 审题人:聂歌 注意: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并认真核对。所 有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 、积累运用(3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 A.在席卷中华大地的造城运动中,人们惟恐不够新,惟恐与旧物有瓜葛(ge),多少 历史遗迹在堆土机的铲子下成了瓦砾(l)堆,从南到北,城市的昨天不见了,城市患上了 失忆症。 B.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gui)宝,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繁衍(yan)昌盛和人类健 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时至今日,在解决老百姓看病吃药问题上,在扶助贫困地区、改 善生态环境,乃至调整产业结构上,中医药依然具有独特的优势 C.生旦净末丑,角(jue)色虽然各不相同,但上了装,在前台扯着喉咙高喊,使出浑 身解(xie)数,无非都是想要赢得一点别人的叫好和掌声 D.在他笔下,没有浩浩历史长河中叱咤(cha)风云的英雄豪杰,也没有悠悠秦川文 化中炙(zhi)手可热的文人墨客,只有草根平民的喜怒哀乐,芸芸众生的生老病死和原封 不动的岁月真迹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各界人士有的手捧鲜花,有的抬着花篮,每个人胸前都佩带着小白花,缓缓地走到 季羡林大师的遗像前,鞠躬致哀,许多人忍不住流下了热泪。 B.由中国人拍摄的《西藏一年》以独特的视角,优美的画面,赢得了西方观众。八月 已在英国BC本土频道联播四遍。 C.最近,南海诸国以邻为壑,变本加厉抢夺我国岛屿,其行为严重违反了《国际法》 D.在乌鲁木齐暴力事件中,“疆独”分子打砸抢烧,滥杀无辜,罪不容诛,正义的力量 决不会允许他们逍遥法外。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 A.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尽管国内外旅游业面临的压力和不确定性都在 加大,但中国旅游业繁荣与发展的基本面并未改变 B.建设新一代天气雷达监测网,能够明显改善对热带气旋或台风登陆位置及强度预报 的准确性,尤其对莫拉克这样的灾害性天气能进行有效监测。 C.房地产市场之所以陷入长达九个月的的萧条,除了市场周期性调整的因素外,还在 于部分开发商追求暴利,哄抬房价,也是泡沫加速破裂的重要原因。 D.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今天下午针对两岸文化交流的各项协议文本 在长沙举行了最后一次预备磋商,历时大约一个多小时
湖南省衡阳县第一中学 2010 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总分:150 分) 命题人: 聂仲生 审题人:聂歌 注意: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并认真核对。所 有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 一、积累运用(3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 A.在席卷中华大地的造城运动中,人们惟恐不够新,惟恐与旧物有瓜葛(gé),多少 历史遗迹在堆土机的铲子下成了瓦砾(lì)堆,从南到北,城市的昨天不见了,城市患上了 失忆症。 B.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guì)宝,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繁衍(yǎn)昌盛和人类健 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时至今日,在解决老百姓看病吃药问题上,在扶助贫困地区、改 善生态环境,乃至调整产业结构上,中医药依然具有独特的优势。 C.生旦净末丑,角(jué)色虽然各不相同,但上了装,在前台扯着喉咙高喊,使出浑 身解(xiè)数,无非都是想要赢得一点别人的叫好和掌声。 D.在他笔下,没有浩浩历史长河中叱咤(chà)风云的英雄豪杰,也没有悠悠秦川文 化中炙(zhì)手可热的文人墨客,只有草根平民的喜怒哀乐,芸芸众生的生老病死和原封 不动的岁月真迹。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各界人士有的手捧鲜花,有的抬着花篮,每个人胸前都佩带着小白花,缓缓地走到 季羡林大师的遗像前,鞠躬致哀,许多人忍不住流下了热泪。 B.由中国人拍摄的《西藏一年》以独特的视角,优美的画面,赢得了西方观众。八月 已在英国 BBC 本土频道联播四遍。 C.最近,南海诸国以邻为壑,变本加厉抢夺我国岛屿,其行为严重违反了《国际法》。 D.在乌鲁木齐暴力事件中,“疆独”分子打砸抢烧,滥杀无辜,罪不容诛,正义的力量 决不会允许他们逍遥法外。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3分) A.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尽管国内外旅游业面临的压力和不确定性都在 加大,但中国旅游业繁荣与发展的基本面并未改变。 B.建设新一代天气雷达监测网,能够明显改善对热带气旋或台风登陆位置及强度预报 的准确性,尤其对莫拉克这样的灾害性天气能进行有效监测。 C. 房地产市场之所以陷入长达九个月的的萧条,除了市场周期性调整的因素外,还在 于部分开发商追求暴利,哄抬房价,也是泡沫加速破裂的重要原因。 D.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今天下午针对两岸文化交流的各项协议文本, 在长沙举行了最后一次预备磋商,历时大约一个多小时
4.按要求写出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欧阳修《秋声赋》) 《诗经·邶风静女》中“ 两名,描 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逗趣的生动细节。 荀子《劝学》说: 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些至理名言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者后人可以超过前人的思想。 (2) 蝉蜕于浊秽。(司马迁《屈原列传》) 汉代五言诗《迢迢牵牛星》 写出近在咫尺,若隔天涯,难以排遣的离别之苦 司马迁《报任安书》“亦欲以究天人之 成一家之言。草创未 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 5.下面对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边城》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傩送的爱情为线索,表达 了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 B.巴金的《家》重点塑造了善良却柔中有刚的梅、悒郁的瑞珏、贤慧的鸣凤等三位女性 形象,她们的社会地位不同,但她们的结局却都是悲剧性的。作品通过对这几位女子悲剧遭 际的描写,控诉了封建礼教对弱小、无辜、善良的人们的迫害。 C.《女神》是“五四”时期影响最大的一部诗集,充分体现了“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 时代精神。它在文学史上突出的贡献是:诗集大胆移植,探索自由诗体,开创了新文学诗坛 浪漫主义的创作源头,唱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时代强音,开辟了新文学的途径 D.莎士比亚的剧作《哈姆雷特》中,美丽、年轻、纯洁的奥菲利娅深爱着哈姆雷特,却 因为父亲和哥哥的劝说,对他避而远之。而哈姆雷特的出走与父亲被杀死的双重打击使得脆 弱的奧菲利娅精神失常,抑郁成疾而死 E.桑提亚哥是海明威所崇尚的完美的人的象征:坚强、宽厚、仁慈、充满爱心,即使在 人生的角斗场上失败了,面对不可逆转的命运,仍是精神上的强者,是一个“硬汉子”。 6、.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1)简述《红楼梦》中贾珍请王熙凤到宁国府协理秦可卿丧事的原因和过程。 答 (2)简述《巴黎圣母院》中穷诗人甘果瓦与爱斯梅拉达结成名义夫妻的经过 答 7、.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曰:“里①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
4.按要求写出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 分) (1) __________________,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欧阳修《秋声赋》) 《诗经•邶风•静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名,描 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逗趣的生动细节。 荀子《劝学》说: “ ; 。” 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些至理名言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者后人可以超过前人的思想。 (2) ,蝉蜕于浊秽。(司马迁《屈原列传》) 汉代五言诗《迢迢牵牛星》 “ ; ”,写出近在咫尺,若隔天涯,难以排遣的离别之苦。 司马迁《报任安书》“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__________ ,成一家之言。草创未 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__________。” 5.下面对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 ......是( )(5 分) A.《边城》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傩送的爱情为线索,表达 了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 B.巴金的《家》重点塑造了善良却柔中有刚的梅、悒郁的瑞珏、贤慧的鸣凤等三位女性 形象,她们的社会地位不同,但她们的结局却都是悲剧性的。作品通过对这几位女子悲剧遭 际的描写,控诉了封建礼教对弱小、无辜、善良的人们的迫害。 C.《女神》是“五四”时期影响最大的一部诗集,充分体现了“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 时代精神。它在文学史上突出的贡献是:诗集大胆移植,探索自由诗体,开创了新文学诗坛 浪漫主义的创作源头,唱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时代强音,开辟了新文学的途径。 D.莎士比亚的剧作《哈姆雷特》中,美丽、年轻、纯洁的奥菲利娅深爱着哈姆雷特,却 因为父亲和哥哥的劝说,对他避而远之。而哈姆雷特的出走与父亲被杀死的双重打击使得脆 弱的奥菲利娅精神失常,抑郁成疾而死。 E.桑提亚哥是海明威所崇尚的完美的人的象征:坚强、宽厚、仁慈、充满爱心,即使在 人生的角斗场上失败了,面对不可逆转的命运,仍是精神上的强者,是一个“硬汉子”。 6、.简答题。(任选一题,100 字左右)(5 分) (1)简述《红楼梦》中贾珍请王熙凤到宁国府协理秦可卿丧事的原因和过程。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巴黎圣母院》中穷诗人甘果瓦与爱斯梅拉达结成名义夫妻的经过。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 分) ①子曰:“里①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
②子曰:“德②不孤,必有邻③。(《里仁》)注:①里:居。②德:有德之人。③邻:亲近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环境对人的道德修养有重要影响,要慎重选择。理想的居处应当是仁德之所 B.近朱者赤,择“仁”而处,受到仁德者的熏陶,对自己仁德的养成很有助益。 C.选择与仁德为邻,体现了一个人的智慧,如不这样,别人怎么知道你的仁呢? D.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会有志趣相同的人来亲近他 (2)孔子说:“无友者不如己者。”(《学而》)意思是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请结合 上面有关“择处”的选段,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答 二、阅读鉴赏(48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别滁① 欧阳修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夜发分宁寄杜润叟②黄庭坚 阳关一曲水东流,灯火旌阳一钓舟。 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 注:①庆历八年,欧阳修由滁州知州改任扬州知州,此诗乃当时所作。②分宁即今江西 修水,诗人的家乡。此诗是诗人离家赴任时所作。 8、这两首诗都用了“常日醉”三个字,但表达的情感是不相同的。请结合诗的具体内 容简要赏析。(4分) 答 9、两首诗的结句都有特色,你更喜欢哪一句?请说明理由。(3分)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13题。(17分) 玠①大更敝政,遴选守宰,筑招贤之馆于府之左,供张一如帅所居,下令曰:“集众思 广忠益,诸葛孔明所以用蜀也。欲有谋以告我者,近则径诣公府,远则自言于郡,所在以礼 遣之。高爵重赏,朝廷不吝以报功,豪杰之士趋期立事,今其时矣。”士之至者,玠不厌礼 接,咸得其欢心,言有可用,随其才而任之,苟不可用,亦厚遗谢之。 播州冉氏兄弟琎、璞,有文武才,隐居蛮中,前后阃帅辟召,坚不肯起。闻玠贤,相谓 曰:“是可与语矣。”遂诣府上,玠素闻冉氏兄弟,刺入即出见之,与分庭抗礼,宾馆之奉。 冉安之若素有,居数月,无所言。玠将谢之,乃为设宴,玠亲主之.酒酣,坐客方纷纷竞言 所长,琎兄弟饮食而已。玠以微言挑之,卒默然.玠曰:“是观我待士之礼何如耳;”明日, 更别馆以处之,且日使人窺其所为。兄弟终日不言,惟对踞,以垩画地,为山川城池之形, 起则漫②去。如是又旬日,请见玠,屏人曰:“某兄弟辱明公礼遇,思有少裨益,非敢同众 人也。为今日西蜀之计,其在徙合州城乎?”玠不觉跃起,执其手曰:“此玠志也,但未得 其所耳。”曰:“蜀口形胜之地莫若钓鱼山,请徙诸此,若任得其人,积粟以守之,贤于十 万师远矣,巴蜀不足守也。”玠大喜曰:“玠固信先生非浅士,先生之谋,玠不敢掠以归 己。”遂不谋于众,密以某谋闻于朝,请不次官之.昭以琎为承事郎,璞为承务郎.徙城之 事,悉以任之… 卒筑青居、大获、钓鱼、云顶凡十余城,皆因山为垒,棋布星分,为诸郡治所,屯兵聚
②子曰:“德②不孤,必有邻③。(《里仁》)注:①里:居。②德:有德之人。③邻:亲近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环境对人的道德修养有重要影响,要慎重选择。理想的居处应当是仁德之所。 B. 近朱者赤,择“仁”而处,受到仁德者的熏陶,对自己仁德的养成很有助益。 C. 选择与仁德为邻,体现了一个人的智慧,如不这样,别人怎么知道你的仁呢? D.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会有志趣相同的人来亲近他。 (2)孔子说:“无友者不如己者。”(《学而》)意思是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请结合 上面有关“择处”的选段,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鉴赏(48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 分) 别 滁① 欧阳修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夜发分宁寄杜涧叟② 黄庭坚 阳关一曲水东流,灯火旌阳一钓舟。 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 注:①庆历八年,欧阳修由滁州知州改任扬州知州,此诗乃当时所作。②分宁即今江西 修水,诗人的家乡。此诗是诗人离家赴任时所作。 8、这两首诗都用了“常日醉”三个字,但表达的情感是不相同的。请结合诗的具体内 容简要赏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两首诗的结句都有特色,你更喜欢哪一句?请说明理由。(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10—13 题。(17分) 玠①大更敝政,遴选守宰,筑招贤之馆于府之左,供张一如帅所居,下令曰:“集众思 广忠益,诸葛孔明所以用蜀也。欲有谋以告我者,近则径诣公府,远则自言于郡,所在以礼 遣之。高爵重赏,朝廷不吝以报功,豪杰之士趋期立事,今其时矣。”士之至者,玠不厌礼 接,咸得其欢心,言有可用,随其才而任之,苟不可用,亦厚遗谢之。 播州冉氏兄弟琎、璞,有文武才,隐居蛮中,前后阃帅辟召,坚不肯起。闻玠贤,相谓 曰:“是可与语矣。”遂诣府上,玠素闻冉氏兄弟,刺入即出见之,与分庭抗礼,宾馆之奉。 冉安之若素有,居数月,无所言。玠将谢之,乃为设宴,玠亲主之.酒酣,坐客方纷纷竞言 所长,琎兄弟饮食而已。玠以微言挑之,卒默然.玠曰:“是观我待士之礼何如耳;”明日, 更别馆以处之,且日使人窥其所为。兄弟终日不言,惟对踞,以垩画地,为山川城池之形, 起则漫②去。如是又旬日,请见玠,屏人曰:“某兄弟辱明公礼遇,思有少裨益,非敢同众 人也。为今日西蜀之计,其在徙合州城乎?”玠不觉跃起,执其手曰:“此玠志也,但未得 其所耳。”曰:“蜀口形胜之地莫若钓鱼山,请徙诸此,若任得其人,积粟以守之,贤于十 万师远矣,巴蜀不足守也。” 玠大喜曰:“玠固信先生非浅士,先生之谋,玠不敢掠以归 己。”遂不谋于众,密以某谋闻于朝,请不次官之.昭以琎为承事郎,璞为承务郎.徙城之 事,悉以任之…… 卒筑青居、大获、钓鱼、云顶凡十余城,皆因山为垒,棋布星分,为诸郡治所,屯兵聚
粮为必守计。又移金⑧戎于大获,以护蜀口:移沔戎于青居,兴戎先驻合州旧城,移守钓鱼 共备内水④。移利戎于云顶,以备外水。于是如臂使指,气势联络。又属嘉定(知府)开屯田 于成都,蜀以富实 [注]①余玠,南宋淳宗时曾任四川安抚制置使。②漫,抹掉。⑧金,金州:后文“沔”、“兴”、 利”即沔州、兴州、利州。④内水,蜀人以涪江为内水,以岷江为外水。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供张一如帅所居 供张:指陈设之物 B.所在以礼遣之。遣:送 C.请不次官之 不次:不差的 D.又移金戎于大获 戎:军队、军事力量 11.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玠以微言挑之,卒默然②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B.①遂不谋于众 ②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C.①士之至者,玠不厌礼接②先生之谋,玠不敢掠以归己 D.①供张一如帅所居 ②远则自言于郡,所在以礼遣之 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朝廷的支持下,余玠镇守蜀中广开言路、重用人才,除弊政,收到了显著成效 B.在余玠贤德感召下,冉氏兄弟毅然岀山,慎思之后,提出在西蜀合理布防的策略 C.“是观我待士之礼何如耳。”这是余玠的内心独白,他的耐心是出于对人才的尊重 D.冉氏兄弟认为巴蜀之地不值得戍防,余玠甚以为然,于是将军队移至钓鱼山一带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欲有谋以告我者,近则径诣公府,远则自言于郡,所在以礼遣之。(5分) (2冉安之若素有,居数月,无所言。(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9分) 核电安全吗? 衡阳将要建造一座核电站,选址工作正在紧张地进行中。人们不免担心:核电安全吗? 般来说,人们对发展核电在安全上的担心,既与核电存在着放射性潜在危险的特点有 关,也与核电在近50年发展史上曾发生过美国三哩岛和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两次严重核 事故有关。人们对发展核电在安全上有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但从核电站在世界上运行了已 近50年的实践看,应该说,核电是非常安全的。 资料显示,自1957年美国第一座核电站运行以来,到目前为止各核电站已累计运行了 1万多堆年,就是其间发生过的两次严重事故,也只有一次有放射性物质逸出,造成环境污 染和人员伤亡。 专家说,这种高安全的运行纪录,在能源发展史上。包括常规电厂、煤矿、油井、水坝 等,都是绝无仅有的。之所以能有这样的安全纪录,一是核电站在设计上都采用了纵深防御
粮为必守计。又移金⑧戎于大获,以护蜀口;移沔戎于青居,兴戎先驻合州旧城,移守钓鱼 共备内水④。移利戎于云顶,以备外水。于是如臂使指,气势联络。又属嘉定(知府)开屯田 于成都,蜀以富实。 [注]①余玠,南宋淳宗时曾任四川安抚制置使。②漫,抹掉。⑧金,金州;后文“沔”、“兴”、 “利”即沔州、兴州、利州。④内水,蜀人以涪江为内水,以岷江为外水。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供张..一如帅所居。 供张:指陈设之物 B. B.所在以礼遣.之。 遣:送 C.请不次..官之。 不次:不差的 D.又移金戎.于大获。 戎:军队、军事力量 11.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玠以.微言挑之,卒默然 ②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B.①遂不谋于.众, ②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C.①士之.至者,玠不厌礼接 ②先生之.谋,玠不敢掠以归己 D.①供张一如帅所.居 ②远则自言于郡,所.在以礼遣之 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在朝廷的支持下,余玠镇守蜀中广开言路、重用人才,除弊政,收到了显著成效。 B.在余玠贤德感召下,冉氏兄弟毅然出山,慎思之后,提出在西蜀合理布防的策略。 C.“是观我待士之礼何如耳。”这是余玠的内心独白,他的耐心是出于对人才的尊重。 D.冉氏兄弟认为巴蜀之地不值得戍防,余玠甚以为然,于是将军队移至钓鱼山一带。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欲有谋以告我者,近则径诣公府,远则自言于郡,所在以礼遣之。(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冉安之若素有,居数月,无所言。(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9分) 核 电 安 全 吗? 衡阳将要建造一座核电站,选址工作正在紧张地进行中。人们不免担心:核电安全吗? 一般来说,人们对发展核电在安全上的担心,既与核电存在着放射性潜在危险的特点有 关,也与核电在近 50 年发展史上曾发生过美国三哩岛和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两次严重核 事故有关。人们对发展核电在安全上有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但从核电站在世界上运行了已 近 50 年的实践看,应该说,核电是非常安全的。 资料显示,自 1957 年美国第一座核电站运行以来,到目前为止各核电站已累计运行了 1 万多堆年,就是其间发生过的两次严重事故,也只有一次有放射性物质逸出,造成环境污 染和人员伤亡。 专家说,这种高安全的运行纪录,在能源发展史上。包括常规电厂、煤矿、油井、水坝 等,都是绝无仅有的。之所以能有这样的安全纪录,一是核电站在设计上都采用了纵深防御
原则,设有多道屏障和多重保护,以确保电站能够安全、可靠、正常地运行。万一发生事故 也可尽量将放射性物质限制在反应堆厂房内而不向外界扩散。即使发生泄漏,也可启动应急 计划,把危害降到最低程度,二是法规上对核电站的选址、设计、建造、运行直到退役各个 阶段都有严格的安全规定,并有一套安全监督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以保证各项安全法规和 制度能得到贯彻执行 专家同时指出,即使是曾经发生过的两次严重核事故,它对环境和公众造成的危害也并 不像传言那样离谱。1979年发生的美国三哩岛核电站2号堆事故,是由于设备故障和人员 错误操作,才造成了三分之二堆芯融化或严重损坏,有50%的气态裂变产物从燃料中释放出 来进入安全壳。其中,挥发性裂变产物碘绝大部分溶解于安全壳内的水中,惰性气体氮和氙 则存留在安全壳的空气中,均没有泄漏到外部环境,也没有对公众造成任何辐射伤害。 1986年发生的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石墨沸水堆事故,则是由这一堆型的本身设 计缺陷和运行人员的违章操作造成的。事故造成堆芯融化,融化物和燃料碎粒与冷却剂发生 剧烈化学反应,引起了蒸汽爆炸,石墨燃烧,主回路系统和反应堆厂房被破坏,大量放射性 物质进入大气,导致整个北半球受到气载放射性物质不同程度的污染,也造成了全世界的震 惊和恐慌。此次事故确实严重,但也绝不像一些媒体谣传的那么可怕。 需要指出的是,切尔诺贝利核电采用的老式石墨沸水堆仅在苏联境内建造并运行,在 发生事故后,当局已针对这一堆型在物理和控制方面存在的设计缺陷,做了纠正和改进,使 得同类事故已不可能再度发生,此后也已开始逐步关闭和不再建造此类反应堆。至于其他国 家核电站由于都不属于石墨沸水堆,因而也就不会也不可能再发生切尔诺贝利那样的事故。 事实也证明,自发生三哩岛和切尔诺贝利两次核事故后,各核电国家接受了这两次事 故的教训,加强了安全管理,加上核电技术的改进和成熟,至今全世界的核电站安全运行时 间累计又过了6000多堆年,也就是说,经过两次事故后,核电站运行更加安全可靠了。 不过,专家们指出,说现在的核电站更加安全可靠了,不等于说今后就绝不会在发生 事故了。因为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绝对的安全实际上也是不存在的 14.下列不属于“核电安全”理由的一项是()(3分) A.自1957年第一座核电站运行以来,到目前为止已累计运行了1万多堆年,仅发生过 两次严重事故 B.核电站在设计上都注意安全设施的纵深防御,设有多道屏障和多重保护,以确保电 站能够安全运行。 C.各核电国家制定有严格的安全法规,对核电站的选址、设计、建造、运行等各个阶 段实施监督管理 D.发生核事故时,核电站的安全设施能最大程度地将放射性物质限制在反应堆厂房内 而不向外界扩散 15.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在核电开发运用的历史上,迄今为止发生过两次事故,其中一次有大量放射性物质 逸出,造成环境污染和人员伤亡。 B.在三哩岛核事故中,挥发性裂变产物碘和惰性气体氮和氙都存在安全壳中,未发生 泄漏,并没有对公众造成任何辐射伤害 C.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石墨沸水堆核事故,从根本上讲,是由这一堆型本身的设计 缺陷和运行人员的违章操作造成的人为事故 D.在世界范围内,石墨沸水堆型核电站仅见于前苏联,因而在核电的开发利用上,各 国不会也不可能再发生任何严重的核泄漏事故 16.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基于核电开发利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核电已愈来愈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最终将
原则,设有多道屏障和多重保护,以确保电站能够安全、可靠、正常地运行。万一发生事故 也可尽量将放射性物质限制在反应堆厂房内而不向外界扩散。即使发生泄漏,也可启动应急 计划,把危害降到最低程度,二是法规上对核电站的选址、设计、建造、运行直到退役各个 阶段都有严格的安全规定,并有一套安全监督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以保证各项安全法规和 制度能得到贯彻执行。 专家同时指出,即使是曾经发生过的两次严重核事故,它对环境和公众造成的危害也并 不像传言那样离谱。1979 年发生的美国三哩岛核电站 2 号堆事故,是由于设备故障和人员 错误操作,才造成了三分之二堆芯融化或严重损坏,有 50%的气态裂变产物从燃料中释放出 来进入安全壳。其中,挥发性裂变产物碘绝大部分溶解于安全壳内的水中,惰性气体氮和氙 则存留在安全壳的空气中,均没有泄漏到外部环境,也没有对公众造成任何辐射伤害。 1986 年发生的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4 号石墨沸水堆事故,则是由这一堆型的本身设 计缺陷和运行人员的违章操作造成的。事故造成堆芯融化,融化物和燃料碎粒与冷却剂发生 剧烈化学反应,引起了蒸汽爆炸,石墨燃烧,主回路系统和反应堆厂房被破坏,大量放射性 物质进入大气,导致整个北半球受到气载放射性物质不同程度的污染,也造成了全世界的震 惊和恐慌。此次事故确实严重,但也绝不像一些媒体谣传的那么可怕。 需要指出的是,切尔诺贝利核电采用的老式石墨沸水堆仅在苏联境内建造并运行,在 发生事故后,当局已针对这一堆型在物理和控制方面存在的设计缺陷,做了纠正和改进,使 得同类事故已不可能再度发生,此后也已开始逐步关闭和不再建造此类反应堆。至于其他国 家核电站由于都不属于石墨沸水堆,因而也就不会也不可能再发生切尔诺贝利那样的事故。 事实也证明,自发生三哩岛和切尔诺贝利两次核事故后,各核电国家接受了这两次事 故的教训,加强了安全管理,加上核电技术的改进和成熟,至今全世界的核电站安全运行时 间累计又过了 6000 多堆年,也就是说,经过两次事故后,核电站运行更加安全可靠了。 不过,专家们指出,说现在的核电站更加安全可靠了,不等于说今后就绝不会在发生 事故了。因为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绝对的安全实际上也是不存在的。 14.下列不属于“核电安全”理由的一项是( )(3分) A.自 1957 年第一座核电站运行以来,到目前为止已累计运行了 1 万多堆年,仅发生过 两次严重事故。 B.核电站在设计上都注意安全设施的纵深防御,设有多道屏障和多重保护,以确保电 站能够安全运行。 C.各核电国家制定有严格的安全法规,对核电站的选址、设计、建造、运行等各个阶 段实施监督管理。 D.发生核事故时,核电站的安全设施能最大程度地将放射性物质限制在反应堆厂房内 而不向外界扩散。 15.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在核电开发运用的历史上,迄今为止发生过两次事故,其中一次有大量放射性物质 逸出,造成环境污染和人员伤亡。 B.在三哩岛核事故中,挥发性裂变产物碘和惰性气体氮和氙都存在安全壳中,未发生 泄漏,并没有对公众造成任何辐射伤害。 C.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石墨沸水堆核事故,从根本上讲,是由这一堆型本身的设计 缺陷和运行人员的违章操作造成的人为事故。 D.在世界范围内,石墨沸水堆型核电站仅见于前苏联,因而在核电的开发利用上,各 国不会也不可能再发生任何严重的核泄漏事故。 16.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基于核电开发利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核电已愈来愈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最终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