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词语的锤炼 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一座建筑物是否坚实精美,跟它所用的建筑材料直接相关。人们常常 引用刘勰的一段话:“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篇之彪炳,章无疵也: 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文心雕龙·章句》)大意是说:人们的写作,用字 (词)造成了句子,用句子组成了章节,用章节构成了全篇。全篇写得有光彩,是因为章节没有毛 句子写得清新挺拔,是因为字 (词)没有乱用。他 、句子、章节、全篇著作相互间 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题诗后》) “形骸己与流年老,诗句犹争造物工(像神创造的那样精美)。”(陆游《幽居夏日》) “、词语 锤炼的基本要求 (一)准确朴实 准确朴实是词语锤炼的基本要求。孔子说:“辞(文辞或言辞的表述)达(明白晓畅)而己矣。” 他在反对“言之无文”的同时,又强调“辞达”,二者相辅相成。准确朴实就是“辞达”的重要内 容。 准确朴实在法律条文和政策性的文件、条例以及某些说明、阐述性的文字中,尤其重要。在1999 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九届第二次会议上,曾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行了修改。原文 有一处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修改后为“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正” 改为“将长期”。这一修改得到了代表们的高度评价。他们说:“(这)特别有助于防止和克服超越 这一阶段的‘左’倾行为和否定这一必然阶段的错误主张,为反‘左'防右提供了最高、最权威的 法律依据。”可见,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准确而朴实地加以表述是多么重要。 《辞海》是一部深受欢迎的大型工具书。《辞海》在编纂上要求极其严格,被誉为“辞海精神”。 在1999年版修改本中,他们精益求精,对某些不够准确的条目又作了改动。科学出版社周明鉴介 绍对原书修改的情况时说:“例如‘射'释为①鱼名,即大鲵。’因大鲵非鱼,属两栖类,故将‘鱼 名”改为‘动物名'。‘培’条称:‘指土壤中含有适于种子发芽的湿度',‘含有.湿度”搭配不 妥,将‘湿度’改为‘水分’。‘吴哥寺’条中称.全部用沙岩石叠成',‘沙岩石’应是‘砂岩'。” (《科学时报》1999年9月10日) 语言的准确朴实是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分不开的。例如 (1)应该看到,这些年来,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发展很快,物质文明建设的形 势很喜人,相对而言,精神文明建设,虽然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存在的问题还不 少。尤其是对危害社会治安,败坏社会风气,损害人民利益的腐败行为和丑恶现象 必须大力加以整治。(江泽民《1994年6月在广东考察时的讲话》) 《讲话》在谈到当前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时,者重指出了“腐败行为”和“丑恶现象”两个方 面。其中“腐败”与“行为”搭配,“丑恶”与“现象”搭配,十分确当。它们之前又有三个共同 的修饰语:“危害社会治安,败坏社会风气,损害人民利益”。其中“危害”与“社会治安”搭配, “败坏”与“社会风气”搭配,“损害”与“人民利益”搭配,非常贴切。《讲话》语言平易朴素, 不事夸饰,分析切中要害,精辟透彻:而这一切,又都是由于站得高,对社会现象洞察入微,因而
第二节 词语的锤炼 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一座建筑物是否坚实精美,跟它所用的建筑材料直接相关。人们常常 引用刘勰的一段话:“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篇之彪炳,章无疵也; 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文心雕龙·章句》)大意是说:人们的写作,用字 (词)造成了句子,用句子组成了章节,用章节构成了全篇。全篇写得有光彩,是因为章节没有毛 病;章节写得明白细致,是因为句子没有毛病;句子写得清新挺拔,是因为字(词)没有乱用。他 对字(词)、句子、章节、全篇著作相互间关 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题诗后》) “形骸己与流年老,诗句犹争造物工(像神创造的那样精美)。”(陆游《幽居夏日》) 一、词语 锤炼的基本要求 (一)准确朴实 准确朴实是词语锤炼的基本要求。孔子说:“辞(文辞或言辞的表述)达(明白晓畅)而已矣。” 他在反对“言之无文”的同时,又强调“辞达”,二者相辅相成。准确朴实就是“辞达”的重要内 容。 准确朴实在法律条文和政策性的文件、条例以及某些说明、阐述性的文字中,尤其重要。在 1999 年 3 月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九届第二次会议上,曾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行了修改。原文 有一处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修改后为“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正” 改为“将长期”。这一修改得到了代表们的高度评价。他们说:“(这)特别有助于防止和克服超越 这一阶段的‘左’倾行为和否定这一必然阶段的错误主张,为反‘左’防右提供了最高、最权威的 法律依据。”可见,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准确而朴实地加以表述是多么重要。 《辞海》是一部深受欢迎的大型工具书。《辞海》在编纂上要求极其严格,被誉为“辞海精神”。 在 1999 年版修改本中,他们精益求精,对某些不够准确的条目又作了改动。科学出版社周明鉴介 绍对原书修改的情况时说:“例如‘魶’释为‘①鱼名,即大鲵。’因大鲵非鱼,属两栖类,故将‘鱼 名’改为‘动物名’。‘墒’条称:‘指土壤中含有适于种子发芽的湿度’,‘含有.湿度’搭配不 妥,将‘湿度’改为‘水分’。‘吴哥寺’条中称‘.全部用沙岩石叠成’,‘沙岩石’应是‘砂岩’。” (《科学时报》1999 年 9 月 10 日) 语言的准确朴实是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分不开的。例如: (1)应该看到,这些年来,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发展很快,物质文明建设的形 势很喜人,相对而言,精神文明建设,虽然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存在的问题还不 少。尤其是对危害社会治安,败坏社会风气,损害人民利益的腐败行为和丑恶现象, 必须大力加以整治。(江泽民《1994 年 6 月在广东考察时的讲话》) 《讲话》在谈到当前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时,着重指出了“腐败行为”和“丑恶现象”两个方 面。其中“腐败”与“行为”搭配,“丑恶”与“现象”搭配,十分确当。它们之前又有三个共同 的修饰语:“危害社会治安,败坏社会风气,损害人民利益”。其中“危害”与“社会治安”搭配, “败坏”与“社会风气”搭配,“损害”与“人民利益”搭配,非常贴切。《讲话》语言平易朴素, 不事夸饰,分析切中要害,精辟透彻;而这一切,又都是由于站得高,对社会现象洞察入微,因而
能给人以深刻的教有。 在文艺作品中,语言的准确朴实和对生活的体验、感受密切相关。例如: (2)他给我拣定了靠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 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朱自清(背影》) “他给我拣定了靠门的一张椅子”,不用“找”,也不单用一个“拣”,而用“拣定”,表明是经过一 番挑选、比较才确定下来的。“一张椅子”之前还特意加了一个“靠门的”修饰语,以便发生意外 情况时可以马上走出去。“他嘱我路上小心”,不用“要”、“叫”一类词语,而用“嘱”,表现了放 心不下,千叮咛万嘱附般的心情。“夜里警醒些”,“警醒”,含警觉、留神,不要睡得太死之意。这 里没有华丽的辞藻,但质朴而有神韵,字字传情,真切地表现了父爱,这和作者亲身的感受是分不 开的。 下面的例子都不够准确朴实: (1)*她爱人两年前不幸遇到车祸身亡,现在身边带着一个五岁的孩子,身处异国,进到 难办的事情连个商讨的人也没有。大家都很关心她,劝她还是回来好。 “商讨”,商量讨论之意,指为解决较大的、较复杂的问题而交换意见,带有书面语色彩。这里指 个人生活中的问题,改成“商量”好。 (2)*在有关部门和领导的支持下,他们走访了北京、东北等几个劳改农场,审查了3000 多盗窃犯的材料,终于发现了主要案犯叫秦建辉,为上级部门侦破此案,提供了重 大线索。(报) “审查”,指检查核对是否正确、妥当,多用于计划、提案、著作、个人的资历等。这里说的是“材 料”,改成“查阅”好。“发现”,指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 或指发觉。这里改成“查明”好。 (3)*在高山滑雪场滑雪,躺在湛蓝天空下的白桦林中休息时,尝尝吃雪的感觉,那一定 是很久远了的回忆了。加入长白山“雪之旅”去滑雪时,千万不要忘记带泳装,在 雪谷温泉游泳、煮蛋。(报) “那一定是很久远的回忆了”,指回忆的是久远以前的事呢,还是久远以前在回忆什么事呢?为什 么“尝尝吃雪的感觉”,就“那一定是很久远的回忆了”呢?费解。莫非作者想说的是回忆起童年 吃雪的往事?在写作时应该先想清楚,再平实地表达出来。 (4)*随着面容的成熟,她的体态特征也逐渐妇人起米。关于婚姻,她好像走进了舞场, 面对旋转的舞伴,犹豫不决。(报) 何谓“面容的成熟”?何谓“妇人起来”?是指女性进入中年身体发福?一一并非人人如此。再说, “妇人”年龄跨度很大,包括中年,也包括老年。“面对旋转的舞伴,犹豫不决”,选择的对象多了 才有个“犹豫不决”的问题,而“旋转的舞伴”不就是一个人吗?这也是想要说明的意思不够清晰。 语言不够朴实所致。 (二)简洁有力 简洁有力是要求遣词用字不要烦冗拖沓,做到俭约而有分量。古人很重视这一点,清代梁章钜
能给人以深刻的教育。 在文艺作品中,语言的准确朴实和对生活的体验、感受密切相关。例如: (2)他给我拣定了靠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 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朱自清《背影》) “他给我拣定了靠门的一张椅子”,不用“找”,也不单用一个“拣”,而用“拣定”,表明是经过一 番挑选、比较才确定下来的。“一张椅子”之前还特意加了一个“靠门的”修饰语,以便发生意外 情况时可以马上走出去。“他嘱我路上小心”,不用“要”、“叫”一类词语,而用“嘱”,表现了放 心不下,千叮咛万嘱咐般的心情。“夜里警醒些”,“警醒”,含警觉、留神,不要睡得太死之意。这 里没有华丽的辞藻,但质朴而有神韵,字字传情,真切地表现了父爱,这和作者亲身的感受是分不 开的。 下面的例子都不够准确朴实: (1)*她爱人两年前不幸遇到车祸身亡,现在身边带着一个五岁的孩子,身处异国,遇到 难办的事情连个商讨的人也没有。大家都很关心她,劝她还是回来好。 “商讨”,商量讨论之意,指为解决较大的、较复杂的问题而交换意见,带有书面语色彩。这里指 个人生活中的问题,改成“商量”好。 (2)*在有关部门和领导的支持下,他们走访了北京、东北等几个劳改农场,审查了 3000 多盗窃犯的材料,终于发现了主要案犯叫秦建辉,为上级部门侦破此案,提供了重 大线索。(报) “审查”,指检查核对是否正确、妥当,多用于计划、提案、著作、个人的资历等。这里说的是“材 料”,改成“查阅”好。“发现”,指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 或指发觉。这里改成“查明”好。 (3)*在高山滑雪场滑雪,躺在湛蓝天空下的白桦林中休息时,尝尝吃雪的感觉,那一定 是很久远了的回忆了。加入长白山“雪之旅”去滑雪时,千万不要忘记带泳装,在 雪谷温泉游泳、煮蛋。(报) “那一定是很久远的回忆了”,指回忆的是久远以前的事呢,还是久远以前在回忆什么事呢?为什 么“尝尝吃雪的感觉”,就“那一定是很久远的回忆了”呢?费解。莫非作者想说的是回忆起童年 吃雪的往事?在写作时应该先想清楚,再平实地表达出来。 (4)*随着面容的成熟,她的体态特征也逐渐妇人起来。关于婚姻,她好像走进了舞场, 面对旋转的舞伴,犹豫不决。(报) 何谓“面容的成熟”?何谓“妇人起来”?是指女性进入中年身体发福?——并非人人如此。再说, “妇人”年龄跨度很大,包括中年,也包括老年。“面对旋转的舞伴,犹豫不决”,选择的对象多了 才有个“犹豫不决”的问题,而“旋转的舞伴”不就是一个人吗?这也是想要说明的意思不够清晰, 语言不够朴实所致。 (二)简洁有力 简洁有力是要求遣词用字不要烦冗拖沓,做到俭约而有分量。古人很重视这一点,清代梁章钜
《退庵随笔》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欧阳修)作《醉翁亭记》,原稿起处有数十字,粘之卧内,到后来只得‘环滁,皆山也' 五字,其平生为文都是如此,甚至有不存原稿一字者。 由原来的“数十字”,到最后“环滁,皆山也”五字,字数减少了,表现力却提高了。它描画了深 州群山环绕的地形特点,而且精当凝练,掷地有声,具有雄浑刚劲之美。 鲁迅的作品惜墨如金,但字字玑珠,耐人咀嚼。例如《故乡》中的一段: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一一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觉得被什么 挡若似的,单在脑里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喜欢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敏起 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整个这一节都很生动,尤其是对闰土的刻划非常精彩。“他站住了”,一个“站”反映出人物见到儿 时的挚友意外,发征。“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色调丰富的彩笔,把人物内心的种种情感都 展现出来了:久别重逢的兴奋,甜美往事的回忆,生活艰辛的酸楚.尽在其中了。“动者嘴唇, 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人物思想、感情的活动和急速变化清晰可见一一被唤 醒的天真无邪的童心,最终还是被世俗等级观念冷酷地扼杀了。作品写到这里已使人感到寒气逼人, 接下去又写道:“分明的叫道:‘老爷!.”“分明”,预示人们不愿意出现、害怕出现的事情终 于出现了。“老爷!”一一与其说是恭敬的呼唤,无宁说是纯真的童友之情,美好的儿时回忆被埋葬 的宜告。它重重地撞击者读者的心,人们心潮起伏,思绪绵绵。 文章题目、新闻标题受字数限制,在简洁有力方面要求很高。下面例子中的重要词语只一两字 两三字,却很有力度: (1)哭泣的原始森林(《文摘报》) 这是一篇通讯报导的题目,讲的是被誉为“植物王国”的云南,珍贵的原始森林严重被毁。标题在 “原始森林”之前加上修饰语“哭泣的”,具有强大的震撼力,使人触目惊心! (2)残疾人不是残废人(《北京电视台》) 题目巧妙地根据“残疾人”,仿造“残废人”,突出了“疾”与“废”,再用判断句的否定形式将二 者连接起来,从而向人们有力地显示出“虽疾不废”的道理,给人们以新的启示。 (3)冰上玩耍注意安全冰窟又吞噬两命(《北京晚报》) “吞噬”,表现了“冰窟”有如吃人的虎狼,要是不注意安全会出现怎样可怕的后果。如写成“两 儿童落入冰窟丧命”,倒是概括了报道的内容,但不能起到警策作用。 (4)他“捞”到了一付手铐(《工人日报》) 这是报道的一名贪污受贿干部,奉行“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不捞白不捞”的信条,事败锒铛入狱。 其中一个“捞”字,颇能形象地表现出这名腐败分子张开一双黑手贪婪地敛财丑态。标题借用这个
《退庵随笔》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欧阳修)作《醉翁亭记》,原稿起处有数十字,粘之卧内,到后来只得‘环滁,皆山也’ 五字,其平生为文都是如此,甚至有不存原稿一字者。” 由原来的“数十字”,到最后“环滁,皆山也”五字,字数减少了,表现力却提高了。它描画了滁 州群山环绕的地形特点,而且精当凝练,掷地有声,具有雄浑刚劲之美。 鲁迅的作品惜墨如金,但字字玑珠,耐人咀嚼。例如《故乡》中的一段: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觉得被什么 挡着似的,单在脑里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喜欢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 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整个这一节都很生动,尤其是对闰土的刻划非常精彩。“他站住了”,一个“站”反映出人物见到儿 时的挚友意外,发怔。“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色调丰富的彩笔,把人物内心的种种情感都 展现出来了:久别重逢的兴奋,甜美往事的回忆,生活艰辛的酸楚.尽在其中了。“动着嘴唇, 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人物思想、感情的活动和急速变化清晰可见——被唤 醒的天真无邪的童心,最终还是被世俗等级观念冷酷地扼杀了。作品写到这里已使人感到寒气逼人, 接下去又写道:“分明的叫道:‘老爷!.’”“分明”,预示人们不愿意出现、害怕出现的事情终 于出现了。“老爷!”——与其说是恭敬的呼唤,无宁说是纯真的童友之情,美好的儿时回忆被埋葬 的宣告。它重重地撞击着读者的心,人们心潮起伏,思绪绵绵。 文章题目、新闻标题受字数限制,在简洁有力方面要求很高。下面例子中的重要词语只一两字, 两三字,却很有力度: (1)哭泣的原始森林(《文摘报》) 这是一篇通讯报导的题目,讲的是被誉为“植物王国”的云南,珍贵的原始森林严重被毁。标题在 “原始森林”之前加上修饰语“哭泣的”,具有强大的震撼力,使人触目惊心! (2)残疾人不是残废人(《北京电视台》) 题目巧妙地根据“残疾人”,仿造“残废人”,突出了“疾”与“废”,再用判断句的否定形式将二 者连接起来,从而向人们有力地显示出“虽疾不废”的道理,给人们以新的启示。 (3)冰上玩耍 注意安全 冰窟又吞噬两命(《北京晚报》) “吞噬”,表现了“冰窟”有如吃人的虎狼,要是不注意安全会出现怎样可怕的后果。如写成“两 儿童落入冰窟丧命”,倒是概括了报道的内容,但不能起到警策作用。 (4)他“捞”到了一付手铐(《工人日报》) 这是报道的一名贪污受贿干部,奉行“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不捞白不捞”的信条,事败锒铛入狱。 其中一个“捞”字,颇能形象地表现出这名腐败分子张开一双黑手贪婪地敛财丑态。标题借用这个
“捞”和“一付手铐”搭配,具有讽刺效果。 (5)南京一律师盲目追求知名度贪官“包装”竟成廉洁干部(《报刊文搞》) 标题不用“美化”、“打扮”一类词语,而用市场经济中的流行用语“包装”,把贪官也当作了商品, 有嘲讽之意。律师的“知名度”岂是靠“包装”手段颠倒黑白所能取得? 下面的例子不够简洁有力: (1)国外经营的食品、饮料很多是不加糖的,食用时可以随不同人的口味多加糖、少加 糖或不加糖。(报) 例中三处用了“加糖”,宾语“糖”均可承接上文省略,加上其他地方的改动,宜改成:“.可以 随不同人的口味多加、少加甚至不加。” (2)*几年来,丰台区民政局坚持为老年人服务、为社会主义福利事业服务的宗旨,他们 努力发行福利彩票。今年国庆节他们又设了2000万元福利彩票发行销售,赢得了广 大市民的广泛参与和支持。(报) 例中有两处用了“他们”。原文分作两句,可将句号改成逗号,即合成一句。合成一句后,两处的 “他们”都可以承上省略。即改成:“.的宗旨,努力发行福利彩票,今年国庆节又设了2000万 元福利彩票发行销售. (3)*(美国)有的丈夫在妻子生孩子后便一心在家料理家务,甚至完全放弃自己的工作 和事业,在家当起了“专业主夫”。据美国劳动统计局的一项调查,在25一59岁的 已婚男性中,辞职在家做家务的有2.5万人,比4年前增加了5%。(报) 例中有三处用了“在家”,第2、第3处“在家”可省,第3处省略后宜加“专”字,即改成:“. 甚至完全放弃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当起了‘专业主夫'。据美国劳动统计局的一项调查,在25一59 岁的己婚男性中,辞职专做家务的.” (4)*南京万人坑的累累白骨,揭露了当年日寇大屠杀的罪行。这个血淋淋的历史事实是 不会被算改的,今天不会,明天也不会!(电视) 此例中有三处用了“会”,“会”表示可能之意,不够有力。第一个“会”连同“被”可改成“容” 第2、第3个“会”可改成“容许”。最好的办法是将第一个分句中的“会被”改成“容”,第2、 第3分句中的“不会”换个说法,全句统一改成:“.这个血淋淋的历史事实是不容篡改的,今 天篡改不了,明天也篡改不了!” (三)新鲜活泼 清代李渔说:“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而文章一道,较之他物, 尤加信(确实)。”(《闲情偶记》)文章如果堆砌陈辞溢调,就显得单调呆板,只能使人望而生厌。 语言要做到新鲜活泼,很重要一点就是词语要用得巧,用得奇,韵味深厚,情趣盎然。例如: (1)那溅者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 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梅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 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一一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 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朱自清《温州的踪迹》)
“捞”和“一付手铐”搭配,具有讽刺效果。 (5)南京一律师盲目追求知名度 贪官“包装”竟成廉洁干部(《报刊文摘》) 标题不用“美化”、“打扮”一类词语,而用市场经济中的流行用语“包装”,把贪官也当作了商品, 有嘲讽之意。律师的“知名度”岂是靠“包装”手段颠倒黑白所能取得? 下面的例子不够简洁有力: (1)*国外经营的食品、饮料很多是不加糖的,食用时可以随不同人的口味多加糖、少加 糖或不加糖。(报) 例中三处用了“加糖”,宾语“糖”均可承接上文省略,加上其他地方的改动,宜改成:“.可以 随不同人的口味多加、少加甚至不加。” (2)*几年来,丰台区民政局坚持为老年人服务、为社会主义福利事业服务的宗旨,他们 努力发行福利彩票。今年国庆节他们又设了 2000 万元福利彩票发行销售,赢得了广 大市民的广泛参与和支持。(报) 例中有两处用了“他们”。原文分作两句,可将句号改成逗号,即合成一句。合成一句后,两处的 “他们”都可以承上省略。即改成:“.的宗旨,努力发行福利彩票,今年国庆节又设了 2000 万 元福利彩票发行销售.” (3)*(美国)有的丈夫在妻子生孩子后便一心在家料理家务,甚至完全放弃自己的工作 和事业,在家当起了“专业主夫”。据美国劳动统计局的一项调查,在 25—59 岁的 已婚男性中,辞职在家做家务的有 2.5 万人,比 4 年前增加了 5%。(报) 例中有三处用了“在家”,第 2、第 3 处“在家”可省,第 3 处省略后宜加“专”字,即改成:“. 甚至完全放弃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当起了‘专业主夫’。据美国劳动统计局的一项调查,在 25—59 岁的已婚男性中,辞职专做家务的.” (4)*南京万人坑的累累白骨,揭露了当年日寇大屠杀的罪行。这个血淋淋的历史事实是 不会被篡改的,今天不会,明天也不会!(电视) 此例中有三处用了“会”,“会”表示可能之意,不够有力。第一个“会”连同“被”可改成“容”, 第 2、第 3 个“会”可改成“容许”。最好的办法是将第一个分句中的“会被”改成“容”,第 2、 第 3 分句中的“不会”换个说法,全句统一改成:“.这个血淋淋的历史事实是不容篡改的,今 天篡改不了,明天也篡改不了!” (三)新鲜活泼 清代李渔说:“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而文章一道,较之他物, 尤加信(确实)。”(《闲情偶记》)文章如果堆砌陈辞滥调,就显得单调呆板,只能使人望而生厌。 语言要做到新鲜活泼,很重要一点就是词语要用得巧,用得奇,韵味深厚,情趣盎然。例如: (1)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 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梅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 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 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朱自清《温州的踪迹》)
末句是写的水珠菠在胸前的衣服上,很快被吸干,看不出来。这么一个人们不加留意的、平平常常 的小事情,作家却把它写得那么有趣味,“温暖的怀里”、“倏的钻了进去”、“寻它不者”,分明是 个小淘气躲进了人们怀里,和人们捉起迷藏来。这给美丽的澡布景色,又凭添了一份灵动之气,洋 溢在字里行间的童趣,为人们带来了欢乐。 语言的新鲜活泼,往往和放开笔墨,灵活地运用词语分不开。例如: (2)那时,“同志”是推翻反动王朝,建立人民政权的高度凝合剂。一声“同志们,冲啊!” 召唤起千万个志同道合的优秀儿女,打出一个崭新的中国。后来,“文革”搞窝里斗, 整得人见人怕,跟刺猾窝似的,躲还来不及,还同什么志呀?所以有一阵子全国流 行师傅,无论老幼男女,连同军人带干部都享受到车间待遇。但好赖算是尊称。(林 鸣《称谓变迁再变迁》) 例中把“同志”称作政治上的“凝合剂”:用战场上冲锋时的呼喊“同志们,冲啊”使“召唤”形 象化:用“窝里斗”、“跟剌猾窝似的”来比喻文苹期间的残酷斗争:不说“不再称同志”,而是拆 用词语并用反问句说成“还同什么志呀”:不说“无论什么人”而是夸张地并带有戏谑的语气说“无 论老幼男女,连同军人带干部”:不说“称呼师傅”,而说“享受到车间待遇”:“算是尊称”之前, 还特意加上一个苦涩的修饰语“好赖”。整个一段文字作者以驾驭语言的熟练技巧,不拘一格,信 笔挥酒,活泼风趣,用语新奇,无陈腐之气,使人耳目一新。 新闻语言,尤其是标题,特别重视词语的新鲜活泼,因为这样才能吸引读者。例如: (1)打它个“短、平、快”一一发展对外劳务承包业的探讨(《人民日报》) (2)限期扭亏为盈否则调整领导班子昌平县对76个亏损企业亮“黄牌”(《北京日 报》) (3)什邡15家乡镇企业“安乐死”(《中国青年报》) (4)中关村大学生创业风起浪涌盖茨神话要出北京版(《北京青年报》) (5)北京商家忙“变脸”(《北京晚报》) (6)奶牛冷冻胚胎移植获得成功首批“双重国籍”奶牛犊诞生(《文汇报》) (7)唐国强洗心革面做“雍正”(《北京晚报》) 例(1)“短平快”,借用排球比赛用语,指创汇周朔较短,投资数额、承包工程规模一般,见效较 快。例(2)亮“黄牌”,借用足球比赛用语,指警告。例(3)“安乐死”,比喻被兼并、拍卖、内 部职工筹资购买。例(4)“北京版”,指北京也将出现微软公司盖茨创造的那样的神话。例(5)“变 脸”,指装修、改造、扩大营业面积,以便进行竞争。例(6)“双重国籍”,指加拿大的良种胚胎, 上海的母牛。例(7)“洗心革面”,指演员唐国强过去曾演《小花》、《孔雀公主》、《高山下的花环》 角色多为“温情脉脉的形象”,此次出演的则是“通父欺母、杀兄屠弟”的《雍正王朝》的主角一 一雍正。 (四)形象生动 心理学认为形象生动的词语可以唤起人们的联想和想象,对客观事物获得真切的感受。古典诗 词所以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为
末句是写的水珠溅在胸前的衣服上,很快被吸干,看不出来。这么一个人们不加留意的、平平常常 的小事情,作家却把它写得那么有趣味,“温暖的怀里”、“倏的钻了进去”、“寻它不着”,分明是一 个小淘气躲进了人们怀里,和人们捉起迷藏来。这给美丽的瀑布景色,又凭添了一份灵动之气,洋 溢在字里行间的童趣,为人们带来了欢乐。 语言的新鲜活泼,往往和放开笔墨,灵活地运用词语分不开。例如: (2)那时,“同志”是推翻反动王朝,建立人民政权的高度凝合剂。一声“同志们,冲啊!” 召唤起千万个志同道合的优秀儿女,打出一个崭新的中国。后来,“文革”搞窝里斗, 整得人见人怕,跟剌猬窝似的,躲还来不及,还同什么志呀?所以有一阵子全国流 行师傅,无论老幼男女,连同军人带干部都享受到车间待遇。但好赖算是尊称。(林 鸣《称谓变迁再变迁》) 例中把“同志”称作政治上的“凝合剂”;用战场上冲锋时的呼喊“同志们,冲啊”使“召唤”形 象化;用“窝里斗”、“跟剌猬窝似的”来比喻文革期间的残酷斗争;不说“不再称同志”,而是拆 用词语并用反问句说成“还同什么志呀”;不说“无论什么人”而是夸张地并带有戏谑的语气说“无 论老幼男女,连同军人带干部”;不说“称呼师傅”,而说“享受到车间待遇”;“算是尊称”之前, 还特意加上一个苦涩的修饰语“好赖”。整个一段文字作者以驾驭语言的熟练技巧,不拘一格,信 笔挥洒,活泼风趣,用语新奇,无陈腐之气,使人耳目一新。 新闻语言,尤其是标题,特别重视词语的新鲜活泼,因为这样才能吸引读者。例如: (1)打它个“短、平、快”——发展对外劳务承包业的探讨(《人民日报》) (2)限期扭亏为盈 否则调整领导班子 昌平县对 76 个亏损企业亮“黄牌”(《北京日 报》) (3)什邡 15 家乡镇企业“安乐死”(《中国青年报》) (4)中关村大学生创业风起浪涌 盖茨神话要出北京版(《北京青年报》) (5)北京商家忙“变脸”(《北京晚报》) (6)奶牛冷冻胚胎移植获得成功 首批“双重国籍”奶牛犊诞生(《文汇报》) (7)唐国强洗心革面做“雍正”(《北京晚报》) 例(1)“短平快”,借用排球比赛用语,指创汇周期较短,投资数额、承包工程规模一般,见效较 快。例(2)亮“黄牌”,借用足球比赛用语,指警告。例(3)“安乐死”,比喻被兼并、拍卖、内 部职工筹资购买。例(4)“北京版”,指北京也将出现微软公司盖茨创造的那样的神话。例(5)“变 脸”,指装修、改造、扩大营业面积,以便进行竞争。例(6)“双重国籍”,指加拿大的良种胚胎, 上海的母牛。例(7)“洗心革面”,指演员唐国强过去曾演《小花》、《孔雀公主》、《高山下的花环》, 角色多为“温情脉脉的形象”,此次出演的则是“逼父欺母、杀兄屠弟”的《雍正王朝》的主角— —雍正。 (四)形象生动 心理学认为形象生动的词语可以唤起人们的联想和想象,对客观事物获得真切的感受。古典诗 词所以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