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词类的划分 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划分词类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的 结枸和各类词的用法 词类的标准 1、词的抽象意义。如:表示人或事物,表示性质状态 等。此标准虽方便,却行不通。如:忽然一突然、刚一刚才、 睡眠一睡觉、打仗一战争,意义上难以区别,作用却不同, 难以划为同 的形态 。构形形态 如重叠构词形态 如后缀。 形态倒是最方便的标准,可惜,汉语缺乏较发达的形态。 3、词的功能。(1)充当句法成分(或说句子成分)的 能力:(2)词与词的组合能力,包括实词与实词的组合能 力,虚词与实词的组合能力。 组合时 表 香:品可香显合 为什么样的法 “桌子 :则不行不还如再对于好总 不能。 再如 是同名词性词语组合, “着、了”总附着在动词性词语后, 不附着名词性词语。“的”表示定中关系, “得”表示中补 关系 等等 功能是词类的主要标准(也有人认为是唯 标准) 态和意义只是辅助性标准。进而言之,就汉语而言,形态作 用很小,意义倒很有考虑价值。而对中学生而言,意义还特 别重要。 运用功能标准,也应区别主要和次要、常用和偶用关系 如: 我们说 词”作谓 ,这是就其主要 象说的,其实,动词也可作定语(“摇晃的姿势很难看,现 也可作宾语(“感到摇晃 说“名词”可受数量短语修饰,这是指其大多数,有的 名词,如“年龄、现在、过去、前方”等却不能受数量短语 修饰 (二)本教材词类 实词(可作句法成分,有词汇和语法意义),包括:名 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拟 声词、叹词(拟、叹为特殊实词)等10类。 虚词(不可以作句法成分 无词汇意义,有语法意义), 包括: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等4类。 二、实词 要求:课下自学,熟记名、动、形三类词的小类和语法 特征 课上抽查 下面着重讲解各类词的特殊情况。 (一)名词 1、时间名词
一 、 词 类 的 划 分 词 类 是 词 的 语 法 分 类 。 划 分 词 类 的 目 的 在 于 说 明 语 句 的 结 构 和 各 类 词 的 用 法 。 ( 一 ) 词 类 的 标 准 1 、 词 的 抽 象 意 义 。 如 : 表 示 人 或 事 物 , 表 示 性 质 状 态 等 。 此 标 准 虽 方 便 , 却 行 不 通 。 如 : 忽 然 — 突 然 、 刚 — 刚 才 、 睡 眠 — 睡 觉 、 打 仗 — 战 争 , 意 义 上 难 以 区 别 , 作 用 却 不 同 , 难 以 划 为 同 类 。 2 、 词 的 形 态 。 构 形 形 态 , 如 重 叠 ; 构 词 形 态 , 如 后 缀 。 形 态 倒 是 最 方 便 的 标 准 , 可 惜 , 汉 语 缺 乏 较 发 达 的 形 态 。 3 、 词 的 功 能 。 ( 1) 充 当 句 法 成 分 ( 或 说 句 子 成 分 ) 的 能力;( 2 ) 词 与 词 的 组 合 能 力 , 包 括 实 词 与 实 词 的 组 合 能 力 , 虚 词 与 实 词 的 组 合 能 力 。 组 合 时 , 看 同 什 么 样 的 词 组 合 , 表 现 为 什 么 样 的 语 法 关 系。如 “ 好 ” 可 同 “ 很 ” 组 合 , “ 跑 ” 不 能 。 再 如 “ 好 、 跑 ” 都 可 同 “ 不 ” 组 合 , “ 桌 子 ” 则 不 行 。 还 如 “ 对 于 ” 总 是 同 名 词 性 词 语 组 合 , “ 着 、 了 ” 总 附 着 在 动 词 性 词 语 后 , 不 附 着 名 词 性 词 语 。 “ 的 ” 表 示 定 中 关 系 , “ 得 ” 表 示 中 补 关系,等等。 功 能 是 词 类 的 主 要 标 准 ( 也 有 人 认 为 是 唯 一 标 准 ) , 形 态 和 意 义 只 是 辅 助 性 标 准 。 进 而 言 之 , 就 汉 语 而 言 , 形 态 作 用 很 小 , 意 义 倒 很 有 考 虑 价 值 。 而 对 中 学 生 而 言 , 意 义 还 特 别重要。 运 用 功 能 标 准 ,也 应 区 别 主 要 和 次 要 、常 用 和 偶 用 关 系 。 如 : 我 们 说 “ 动 词 ” 作 谓 语 , 这 是 就 其 主 要 、 常 用 特 征 和 现 象 说 的 , 其 实 , 动 词 也 可 作 定 语 ( “ 摇 晃 的 姿 势 很 难 看 ” ) , 也 可 作 宾 语 ( “ 感 到 摇 晃 ” ) 。 说 “ 名 词 ” 可 受 数 量 短 语 修 饰 , 这 是 指 其 大 多 数 , 有 的 名 词 , 如 “ 年 龄 、 现 在 、 过 去 、 前 方 ” 等 却 不 能 受 数 量 短 语 修饰。 ( 二 ) 本 教 材 词 类 实 词 ( 可 作 句 法 成 分 , 有 词 汇 和 语 法 意 义 ) , 包 括 : 名 词 、 动 词 、 形 容 词 、 区 别 词 、 数 词 、 量 词 、 副 词 、 代 词 、 拟 声 词 、 叹 词 ( 拟 、 叹 为 特 殊 实 词 ) 等 1 0 类 。 虚 词( 不 可 以 作 句 法 成 分 , 无 词 汇 意 义 , 有 语 法 意 义 ), 包 括 : 连 词 、 介 词 、 助 词 、 语 气 词 等 4 类 。 二 、 实 词 要 求 : 课 下 自 学 , 熟 记 名 、 动 、 形 三 类 词 的 小 类 和 语 法 特 征 。 课 上 抽 查 。 下 面 着 重 讲 解 各 类 词 的 特 殊 情 况 。 (一)名词 1 、时间名词
秋天、傍晚、夜晚、今年、现在、将来、刚才. 也作主、宾、定语: 他昨天才 (状 今年不比往年。(主、宾) 秋天的风不刺骨。(定) 要注意时间名词同时间副词的区别,以后谈副词时说。 2、方位名词见教材“方位词表” 记住方位名词, 单处 的 成的 这类词数量是有限的 方位词表方向、位置,少数表时间,如 “之前、前后、 左右、之内 “上、下”是方位词,也作动词。如:上山、下河、下 海。 方位词主要的不是单用,而是附着在别的词语后,构成 方位短语, 表示时间 开学前 ,地点 (长江以南),数量 (三千左右):方位短语作介宾,成为介词短语,表示范围 (在群众中、在干部眼里)和条件(在政策的保护下) 有较少数名词可以重叠:山山水水、风风雨雨、上上下 下、前前后后、里里外外、左左右右」 重登后表示“连复” 和“每处”的意思。但“家家户户”是量词重叠。 动词 1、心理活动动词 能受程度副词修饰:很害怕、十分想念、非常相信、特 别希望 心理活动动词能带宾语,故不同于形容词。 2、判断动词 表示种种关系: 同一关系,如: 鲁迅是《阿Q正传》的作者。 他是一班之长 从属关系 如 小说是文学作品。 李帅是大学生。 宾语表特征、材料、情况、存在等,如: 她是圆脸蛋 这奖牌是金子。 满身是臭汗。 人家是丰年,我们是歉年。 楼前是大操场。(存在) 但用在谓词(动、形)前,表示肯定或强调,相当于“的 确、确实” 这时· “是”为副词 例:他是死了 他是来过。 小刚是聪明。 今天是(很) 冷。 3、能愿动词(助动词)
秋 天 、 傍 晚 、 夜 晚 、 今 年 、 现 在 、 将 来 、 刚 才 . . 经 常 作 状 语 , 也 作 主 、 宾 、 定 语 : 例 : 他 昨 天 才 来 。 ( 状 ) 今 年 不 比 往 年 。 ( 主 、 宾 ) 秋 天 的 风 不 刺 骨 。 ( 定 ) 要 注 意 时 间 名 词 同 时 间 副 词 的 区 别 , 以 后 谈 副 词 时 说 。 2 、方位名词 见 教 材 “ 方 位 词 表 ” 记 住 方 位 名 词 ,单 纯 的 、合 成 的 ,这 类 词 数 量 是 有 限 的 。 方 位 词 表 方 向 、 位 置 , 少 数 表 时 间 , 如 “ 之 前 、 前 后 、 左 右 、 之 内 ” 等 。 “ 上 、 下 ” 是 方 位 词 , 也 作 动 词 。 如 : 上 山 、 下 河 、 下 海 。 方 位 词 主 要 的 不 是 单 用 , 而 是 附 着 在 别 的 词 语 后 , 构 成 方 位 短 语 , 表 示 时 间 ( 开 学 前 ) , 地 点 ( 长 江 以 南 ) , 数 量 ( 三 千 左 右 ) ; 方 位 短 语 作 介 宾 , 成 为 介 词 短 语 , 表 示 范 围 ( 在 群 众 中 、 在 干 部 眼 里 ) 和 条 件 ( 在 政 策 的 保 护 下 ) 有 较 少 数 名 词 可 以 重 叠 : 山 山 水 水 、 风 风 雨 雨 、 上 上 下 下 、 前 前 后 后 、 里 里 外 外 、 左 左 右 右 。 重 叠 后 表 示 “ 连 复 ” 和 “ 每 处 ” 的 意 思 。 但 “ 家 家 户 户 ” 是 量 词 重 叠 。 (二)动词 1 、 心 理 活 动 动 词 能 受 程 度 副 词 修 饰 : 很 害 怕 、 十 分 想 念 、 非 常 相 信 、 特 别希望。 心 理 活 动 动 词 能 带 宾 语 , 故 不 同 于 形 容 词 。 2 、 判 断 动 词 “ 是 ” 表 示 种 种 关 系 : 同 一 关 系 , 如 : 鲁迅是《阿 Q 正 传 》 的 作 者 。 他 是 一 班 之 长 。 从 属 关 系 , 如 : 小 说 是 文 学 作 品 。 李 帅 是 大 学 生 。 宾 语 表 特 征 、 材 料 、 情 况 、 存 在 等 , 如 : 她是圆脸蛋。 这 奖 牌 是 金 子 。 满身是臭汗。 人 家 是 丰 年 , 我 们 是 歉 年 。 楼 前 是 大 操 场 。 ( 存 在 ) 但 用 在 谓 词( 动 、形 )前 ,表 示 肯 定 或 强 调 ,相 当 于“ 的 确 、 确 实 ” , 这 时 , “ 是 ” 为 副 词 。 例 : 他 是 死 了 。 他 是 来 过 。 小 刚 是 聪 明 。 今 天 是( 很 ) 冷 。 3 、 能 愿 动 词 ( 助 动 词 )
分为三小类: 表可能一一能、能够、可能、可、可以 表愿意一一肯、 要 敢、 原 表必要一一要、应、该、当、应该、应当 特点: 1不能重叠。 2不带动态助词“若、了、时” 3主要作状,对动词、形容词起评议作用 不同 副词,可以进入“×不义”格式,副词不能。 4、趋向动 记住这类词。有单音节,有双音节。 “上、下”有方位名词、趋向动词、一般动词的区别。 (情理上/给它补上/上山打柴) 主要功能是作动词、形容词的补语,表示趋向 。如: 拿出一本书 走了〈过来 站〈起来 坐 (下去 少数虚化,表示动态,即开始态、延续态。这时,作 为趋向动词的词性不变。 唱(起来〉 吵(下去) 好〈起来) (下去 可以作谓语或谓语中心 例: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来。 5、少数单音节动词重叠式不是ABAB,而是AABB. 如:说说笑笑 打打闹闹 吵吵嚷嚷 进进出出 6、非心理活动的行为动词不受程度副词修饰,但某些 动词性短语却受程度副词修饰。 如:很顾面子/很沉得住气(不很沉得住气)/很受 人尊敬 一这类“很”表示程度, 可受“不”否定 再如:很说了他几句!很闹了 这类“很”表示多量,不受“不”否定应儿通 另外,动词还有带名词性和动词性宾语的区别,这将在 “动语、宾语”句子成分一节谈及。 (三)形容词 表示性质、状态,也有表不定数量的。 1、状态形容词 其构成形式较有特点。 (1)偏正结构,偏部有许多为“名词”,后可补上“的”: 雪白(的) 笔直(的) 冰凉(的)通红(的) 煞 白(的): (2)带后缀:红通通 绿油油 灰溜溜 水灵灵 慢腾腾:
分为三小类: 表可能 — — 能 、 能 够 、 可 能 、 可 、 可 以 表愿意 — — 肯 、 要 、 敢 、 愿 表必要 — — 要 、 应 、 该 、 当 、 应 该 、 应 当 特点: 1 不能重叠。 2 不 带 动 态 助 词 “ 着 、 了 、 过 ” 。 3 主 要 作 状 , 对 动 词 、 形 容 词 起 评 议 作 用 。 不 同 于 副 词 , 可 以 进 入 “ × 不 × ” 格 式 , 副 词 不 能 。 4 、趋向动词 记 住 这 类 词 。 有 单 音 节 , 有 双 音 节 。 “ 上 、 下 ” 有 方 位 名 词 、 趋 向 动 词 、 一 般 动 词 的 区 别 。 (情理上 / 给它补上 / 上山打柴) 主 要 功 能 是 作 动 词 、 形 容 词 的 补 语 , 表 示 趋 向 。 如 : 拿〈 出 〉一 本 书 走 了〈 过 来 〉 站〈 起 来 〉 坐 〈下去〉 少 数 虚 化 , 表 示 动 态 , 即 开 始 态 、 延 续 态 。 这 时 , 作 为 趋 向 动 词 的 词 性 不 变 。 唱 〈 起 来 〉 吵 〈 下 去 〉 好 〈 起 来 〉 烂 〈下去〉 也 可 以 作 谓 语 或 谓 语 中 心 例 : 月 亮 下 去 了 , 太 阳 还 没 有 出 来 。 5 、 少 数 单 音 节 动 词 重 叠 式 不 是 A B A B ,而是 A A B B。 如:说说笑笑 打打闹闹 吵吵嚷嚷 进进出出 6 、 非 心 理 活 动 的 行 为 动 词 不 受 程 度 副 词 修 饰 , 但 某 些 动 词 性 短 语 却 受 程 度 副 词 修 饰 。 如 : 很 顾 面 子 / 很 沉 得 住 气 ( 不 很 沉 得 住 气 ) / 很 受 人尊敬 — — 这 类 “ 很 ” 表 示 程 度 , 可 受 “ 不 ” 否 定 。 再 如 : 很 说 了 他 几 句 / 很闹了一场 / 很跑过几趟 — — 这 类 “ 很 ” 表 示 多 量 , 不 受 “ 不 ” 否 定 。 另 外 , 动 词 还 有 带 名 词 性 和 动 词 性 宾 语 的 区 别 , 这 将 在 “ 动 语 、 宾 语 ” 句 子 成 分 一 节 谈 及 。 (三)形容词 表 示 性 质 、 状 态 , 也 有 表 不 定 数 量 的 。 1 、状态形容词 其 构 成 形 式 较 有 特 点 。 ( 1)偏 正 结 构 ,偏 部 有 许 多 为“ 名 词 ”,后 可 补 上“ 的 ”: 雪 白( 的 ) 笔 直( 的 ) 冰 凉( 的 ) 通 红( 的 ) 煞 白(的); ( 2 ) 带 后 缀 : 红 通 通 绿油油 灰溜溜 水灵灵 慢腾腾;
(3)特殊结构:中不溜秋黑不溜秋 灰里叭叽 老实巴交可怜巴巴 里古怪慌里慌 妖里妖 (或说是“A里AB”格式 (4)性质形容词重叠:白白(的) 胖胖(的) 长(的) 正正派派(的) 大大方 方(的) ,端端正正(的) ,第4小类 「教材看作性质形容词重叠式 ,不看作状 态形容词。朱景松《汉语语法理论》则看作状态形容词的 小类。 状态形容词(包括性质形容词重叠式)一般不受程度副 词修饰,因为它们或是表情态的,或本身含有某些程度意义。 性质形容词和不定数量形容词,略, (参见教材) 动、 形特点比较见教材两个表】 此比较很重要,应掌握三类词区别的鉴别特征,乃至鉴别 词。如带宾语、“不” 、“很 。 (四)区别词 表示事物的属性,有分类作用。 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的区别词常常相互对立,因而 成对或成组。 如:男女、阴阳、阴性阳性、中式西式、 有限 无限、大型中型小型微型。 也有不成对的: 同步 共同 彩色 袖珍多年生 黄 柳绿 鹅黄 1、区别词不同于形容词,故不叫“非谓形容词” (1)“区”:作定语:“形”:作定、状、补谓语 (2)“区”:前加“非”而不能加“不”;“形”则 加“不” 3)“形”可直接作主语宾语,“区”作主语宾语要 变成的字短语。 例:黑白的淘汰了,再买彩色的。 2、有些区别词又兼副词性质,可视为区、副兼类词。这 样的词,可作定、状两种成分。如 暂时困难 时不去 同步卫星 同步富裕 共同纲领 共同提高 (定+名,定语是区别词)(状+动,状语是副词) (五)数词(表数目和次序) 基数词:系数 、二、两.八、九 位数:十、百、千、万、亿 组成倍数、分数、概数一一一 加“来、多、把、左右、上下
( 3 ) 特 殊 结 构 : 中 不 溜 秋 黑不溜秋 灰里叭叽 脏了呱唧 老实巴交 可怜巴巴 古里古怪 慌里慌 张 妖 里 妖 气 ( 或 说 是 “ A 里 A B” 格 式 ) ; ( 4) 性 质 形 容 词 重 叠 : 白 白 ( 的 ) 胖胖(的) 长 长(的) 正正派派(的) 大大方 方(的) 端 端 正 正 ( 的 ) 此 第 4 小 类 , 教 材 看 作 性 质 形 容 词 重 叠 式 , 不 看 作 状 态 形 容 词 。 朱 景 松 《 汉 语 语 法 理 论 》 则 看 作 状 态 形 容 词 的 一 小类。 状 态 形 容 词 ( 包 括 性 质 形 容 词 重 叠 式 ) 一 般 不 受 程 度 副 词 修 饰 ,因 为 它 们 或 是 表 情 态 的 ,或 本 身 含 有 某 些 程 度 意 义 。 性 质 形 容 词 和 不 定 数 量 形 容 词 , 略 。 ( 参 见 教 材 ) 动 、 名 、 形 特 点 比 较 见 教 材 两 个 表 。 此 比 较 很 重 要 , 应 掌 握 三 类 词 区 别 的 鉴 别 特 征 , 乃 至 鉴 别 词 。 如 带 宾 语 、 “ 不 ” 、 “ 很 ” 。 (四)区别词 表 示 事 物 的 属 性 , 有 分 类 作 用 。 两 个 或 两 个 以 上 意 义 相 关 的 区 别 词 常 常 相 互 对 立 , 因 而 成对或成组。 如:男 女、阴 阳、阴性 阳性、中式 西式、 有 限 无限、大型 中 型 小 型 微型。 也 有 不 成 对 的 : 同 步 共 同 彩 色 袖 珍 多年生 杏 黄 柳 绿 鹅 黄 1 、 区 别 词 不 同 于 形 容 词 , 故 不 叫 “ 非 谓 形 容 词 ” 。 ( 1 ) “ 区 ” : 作 定 语 ; “ 形 ” : 作 定 、 状 、 补 谓 语 ( 2) “ 区 ” : 前 加 “ 非 ” 而 不 能 加 “ 不 ” ; “ 形 ” 则 加“不” ( 3) “ 形 ” 可 直 接 作 主 语 宾 语 , “ 区 ” 作 主 语 宾 语 要 变 成 的 字 短 语 。 例 : 黑 白 的 淘 汰 了 , 再 买 彩 色 的 。 2、 有 些 区 别 词 又 兼 副 词 性 质 , 可 视 为 区 、 副 兼 类 词 。 这 样 的 词 , 可 作 定 、 状 两 种 成 分 。 如 : 暂时困难 暂时不去 同步卫星 同步富裕 共同纲领 共同提高 ( 定 + 名 , 定 语 是 区 别 词 ) ( 状 +动 , 状 语 是 副 词 ) ( 五 ) 数 词 ( 表 数 目 和 次 序 ) — 基 数 词 : 系 数 : 一 、 二 、 两 . . 八 、 九 位 数 : 十 、 百 、 千 、 万 、 亿 组 成 倍 数 、 分 数 、 概 数 — — — 加 “ 来 、 多 、 把 、 左 右 、 上 下
数词 序数词 基数前加“初、第” 数词基本功能是同量词组成数量短语,这样才能作句子 成分, 一般作定语、补语。 1、数名短语 古汉语这种短语常见,现代汉语一般要在其中加量词。 作为古汉语遗留现象 现代尚有这样短语存在 A、四边 两姐妹 四小龙 十万军民 八亿 农民 B、睁一(只)眼,闭一(只)跟/围成一(个)圈儿 B类中间可以补上量词,如()所示。 2、数量增减表示方法 表增加,可用倍数,也可用分数(常为百分数):表减 少,不用倍数。 (1)增加: A、净增加,用“增加了、上升了、提高了” 10→50,增加了4倍(400%) 50一100,增加了1倍(100%) B、相对增加,用“增加到、上升到、提高到” 10→50,增加到5倍(500%) 50→100,增加到2倍(200%) (2)减少 A、净减少,用“减少了、下降了、降低了” 50→10, 减少了45(不能说“减少了4倍) 300→50,减少了516 B、相对减少,用“减少到、降低到、下降到 50→10,减少到1/5 300→50,减少到1/6 (六)量词 (又叫单位词) 1、种类(见教材P21) 2、特点 量词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同数词组成数量短语:数量 短语同指示代词组成指量短语(这两本、那一堆、这五个) 当数词为“”时,可省略这件那堆)。数量短和指 量短语合称量词短语。 数量短语可作定、状、补语。如 个人 把抓住,走两趟。 部分单音节量词可以重叠,构成AA式,且作成分。 作主语、定语、谓语、状语,表种种语法意义: (条条)大路通罗马。 (表“每一”) 个个生龙活虎 (表“每一”) 耳边传来(阵阵)笑声。 (表“多” 梯田层层/白云朵朵。 (表 [步步]高升/[代代]相传。 (表“深一”)
数 词 — 序数词 : 基 数 前 加 “ 初 、 第 ” 数 词 基 本 功 能 是 同 量 词 组 成 数 量 短 语 , 这 样 才 能 作 句 子 成 分 , 一 般 作 定 语 、 补 语 。 1 、数名短语 古 汉 语 这 种 短 语 常 见 , 现 代 汉 语 一 般 要 在 其 中 加 量 词 。 作 为 古 汉 语 遗 留 现 象 , 现 代 尚 有 这 样 短 语 存 在 。 如 : A 、四边 两姐妹 四小龙 十万军民 八 亿 农 民 B 、 睁 一 ( 只 ) 眼 , 闭 一 ( 只 ) 眼 / 围 成 一 ( 个 ) 圈 儿 B 类 中 间 可 以 补 上 量 词 , 如 ( )所示。 2 、 数 量 增 减 表 示 方 法 表 增 加 , 可 用 倍 数 , 也 可 用 分 数 ( 常 为 百 分 数 ) ; 表 减 少 , 不 用 倍 数 。 ( 1 )增加: A 、 净 增 加 , 用 “ 增 加 了 、 上 升 了 、 提 高 了 ” 1 0 → 5 0 , 增加了 4 倍 ( 40 0 % ) 5 0 → 100 , 增 加 了 1 倍 ( 1 00 % ) B 、 相 对 增 加 , 用 “ 增 加 到 、 上 升 到 、 提 高 到 ” 1 0 → 5 0 , 增加到 5 倍 ( 50 0 % ) 5 0 → 100 , 增 加 到 2 倍 ( 2 00 % ) ( 2 )减少 A 、 净 减 少 , 用 “ 减 少 了 、 下 降 了 、 降 低 了 ” 5 0 → 1 0 , 减少了 4 / 5 ( 不 能 说 “ 减 少 了 4 倍 ) 300 → 5 0 , 减 少 了 5 / 6 B 、 相 对 减 少 , 用 “ 减 少 到 、 降 低 到 、 下 降 到 ” 5 0 → 1 0 , 减少到 1 / 5 300 → 5 0 , 减 少 到 1 / 6 (六)量词 ( 又 叫 单 位 词 ) 1 、 种 类 ( 见 教 材 P 2 1) 2 、特点 量 词 不 能 单 独 作 句 子 成 分 , 同 数 词 组 成 数 量 短 语 ; 数 量 短 语 同 指 示 代 词 组 成 指 量 短 语 ( 这 两 本 、 那 一 堆 、这 五 个 ) , 当 数 词 为 “ 一 ” 时 , 可 省 略 ( 这 件 、 那 堆 ) 。 数 量 短 语 和 指 量 短 语 合 称 量 词 短 语 。 数 量 短 语 可 作 定 、 状 、 补 语 。 如 : 一 个 人 , 一 把 抓 住 , 走 两 趟 。 部 分 单 音 节 量 词 可 以 重 叠 , 构 成 A A 式 , 且 作 成 分 。 作 主 语 、 定 语 、 谓 语 、 状 语 , 表 种 种 语 法 意 义 : ( 条 条 ) 大 路 通 罗 马 。 ( 表 “ 每 一 ” ) 个 个 生 龙 活 虎 。 ( 表 “ 每 一 ” ) 耳 边 传 来 ( 阵 阵 ) 笑 声 。 (表“多”) 梯田层层 / 白云朵朵。 (表“多”) [ 步 步 ] 高 升 / [ 代 代 ] 相传。 ( 表 “ 逐 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