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句式的选择 1.句式和修辞 子是交流思想的基本语言单位。对句子进行锤炼的过程,就是对句子不断推敲琢磨,不圈 加工提炼的过程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句子的表达效果,才能充分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根据修 )我打破了杯子 打子我打破 (3)杯千抽我打破了 (4)我把杯子打破了。 四句基本意义相同,都是“我打破了杯子”的意思,但是句式不同,例(1)是一般的主动宾 句式,例(2)是主谓谓语句,例(3)是“被”字句,例(4)是“把”字句,句式不同,表意的 重点和使用的场合也就不一样。 语序的变化,虚词的增减,都可以造成不同的句式。例如: 标的铁塔高丝入云 标语 这四句话,所用词语基本相同, 只是排列次序有所变化,虚词有所增减这样一来句式 就不同了 不同的句式有者不同的重点,表达不同的意思。例(5》说明铁塔高,例(6)重点强 调谓语,例(7)变成复句,表达顺承关系,例(8)重在说明标语的处所。 语序的变化,虚词的增减,再加上语气的不同,可供选择的句式就更多。例如: (9)乌鸦的翅膀挡不住太阳的光辉。 (10)乌鸦的翅膀不能挡住太阳的光辉。 (11)乌鸦的翅膀怎能挡住太阳的光辉 139 能 金阳的光辉 15)太 的光辉会马的 思相同 气不同, 这一角度来谈的,有从“太阳的光辉”这一角度来谈的。究竟选用哪一种好,完全要根据表达和 上下文的需要来确定。由此可以看出,汉语的确是一种非常发达的语言,不但词汇丰富,而且句 式也多样化。同义句式有多种,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同义句式。 (1)长句和短 )长句和短句的 定义及其特点 第 长句短句的定) 所 外在开 式说的 界 句和短合 可都可以是单 也可以是复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句的长短不 单从句丝 号去辨认 主要是看句子本 的结构如何 第二,长句短句的特点 长句只有书面性强、表达严密、精确、细致等特点。短句只有口语性强,结构短促,停顿多, 生动活泼等特点。 长句常常因为修饰语多或句子成分复杂、联合成分多或复杂,分句层次多。这就使长句的意 密的特点。例如: 生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获得了证明的最正确、最科学、最 革命的真理。 《毛洋东 集》819页 ②用友我相信 到那时, 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 新月异的进步 ,欢歌将代替了 了死 将代替了 方志敏司
第三章 句式的选择 1.句式和修辞 句子是交流思想的基本语言单位。对句子进行锤炼的过程,就是对句子不断推敲琢磨,不断 加工提炼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句子的表达效果,才能充分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根据修 辞情境的需要从同义句式中选择最恰当的句子。所谓同义句式是指基本意义相同或相近,而在语 气、色彩、功能上有些细微差别的句子叫同义句式。例如: (1)我打破了杯子。 (2)杯子我打破了。 (3)杯子被我打破了。 (4)我把杯子打破了。 四句基本意义相同,都是“我打破了杯子”的意思,但是句式不同,例(1)是一般的主动宾 句式,例(2)是主谓谓语句,例(3)是“被”字句,例(4)是“把”字句,句式不同,表意的 重点和使用的场合也就不一样。 语序的变化,虚词的增减,都可以造成不同的句式。例如: (5)挂着“共产党万岁”标语的铁塔高耸入云。 (6)高耸入云的铁塔上挂着“共产党万岁”的标语。 (7)铁塔高耸入云,上面挂着“共产党万岁”的标语。 (8)“共产党万岁”的标语挂在高耸入云的铁塔上。 这四句话,所用词语基本相同,只是排列次序有所变化,虚词有所增减,这样一来,句式也 就不同了,不同的句式有着不同的重点,表达不同的意思。例(5)说明铁塔高,例(6)重点强 调谓语,例(7)变成复句,表达顺承关系,例(8)重在说明标语的处所。 语序的变化,虚词的增减,再加上语气的不同,可供选择的句式就更多。例如: (9)乌鸦的翅膀挡不住太阳的光辉。 (10)乌鸦的翅膀不能挡住太阳的光辉。 (11)乌鸦的翅膀怎能挡住太阳的光辉! (12)乌鸦的翅膀不能把太阳的光辉挡住。 (13)乌鸦的翅膀怎能把太阳的光辉挡住! (14)太阳的光辉不会被乌鸦的翅膀挡住。 (15)太阳的光辉怎会被乌鸦的翅膀挡住! 这七句基本意思相同,但有区别:(一)语气不同,有陈述语气,有反问语气。(二)结构不 同,有一般的主谓句,有“把”字句,有“被”字句。(三)叙述的角度不同。有从“乌鸦的翅膀” 这一角度来谈的,有从“太阳的光辉”这一角度来谈的。究竟选用哪一种好,完全要根据表达和 上下文的需要来确定。由此可以看出,汉语的确是一种非常发达的语言,不但词汇丰富,而且句 式也多样化。同义句式有多种,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同义句式。 (1)长句和短句 ①长句和短句的定义及其特点 第一,长句短句的定义 句子的长短是就句子的外在形式说的。所谓长句,是指形体长,词语多,结构比较复杂的句 子;所谓短句,是指形体短,词语少,结构比较简单的句子。但这都是相对的,二者没有绝对的 界限。长句和短句都可以是单句,也可以是复句。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句子的长短不能单从句终 点号去辨认,主要是看句子本身的结构如何。 第二,长句短句的特点 长句具有书面性强、表达严密、精确、细致等特点。短句具有口语性强,结构短促,停顿多, 生动活泼等特点。 长句常常因为修饰语多或句子成分复杂、联合成分多或复杂,分句层次多。这就使长句的意 义容量大,往往有精确、严密的特点。例如: ①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从客观实际产生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获得了证明的最正确、最科学、最 革命的真理。 (《毛泽东选集》819 页) ②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 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 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 (方志敏《可
爱的中国》) ③为着阶级和民族的解放,业为着党的事业的成功,我毫不希罕那华丽的大厦,宁愿居 的住所: 11不希 早闲逸, 一天做十六点钟工的 多而成长司基本是〈 主义是真理”,为了把话说得更具体 明确 是在“ 前边加上两个定语 明确指出议 个真理是“从观实际 下明的 “最正确最科学最革命的 后者表明这个真理的正确性、 科学 和革命性。马古甲宁主义之所以且右正确性、割学性、革合性,之所以成为直理,是因为它“从 客观实际产生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获得了证明”。从毛泽东同志这一论断中,我们可以进一步认 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例②是联合成分多而形成的长句。“朋友”是呼语, “我 是主语, “相信”是动语,宾语是后面的联合成分构成的。这里选用长句,抒发作者强烈的无 阶级激情和对理 的热任。例③是云次教多 结构较复杂而形成的长句。 表示目的 的, 个开列分可 其中 有四 关联的事物连起米, 气说出, 了。这 气势畅 长短句的特点决定 它们的使用范围。长句一般适用于政论文,科技学术论文,翻译作品以 及文艺语体的描写和好情性的议论部分。短句多用于日常谈话 文章的标题、剧本里的台词、小说里的人物对话、曲艺、诗词、儿童文学作品,至于面对面的呼 告,感叹,则尤其宜短。此外,一般文章中结论性质的话,提纲挈领的话,画龙点晴的文字, 般都用短句。 (1)制本的说明文字,或交代场景,或提示动作,都要求简明扼要,一股都选用短句。例如 。一在时间紧情有生大 ,日出 吗。牛叫 在时 的 况节拍 。(王大化 李波 路由《兄妹开荒》 还可以利用手势,实物等条件交流思想,那时 迎者老齐的问话,华子良上前。步, 不慌不忙地说:“共产党员。 “为什么到这里来? “党需要我现在发挥作用。” 你找谁? 九四六 年三月十八。” (罗广斌、杨誉言《红岩》) 这是齐晓和华子良两人接头时的一段重要对话。敌情的严重,斗争的困难,不允许他们细 谈,长谈,也不允许他们运用长句交谈。因而这段对话多用短句,有的还是独语句。这些短句, 干净利落,紧渗明快,壑酱有力,可说是字字千钩。读时一气回成,听时简直要屏住呼吸。 (3)表达强烈的感情、激动的情绪,多用短句。例如: ③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 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 “桃色事件” 祝什么共严觉余共严觉,尤耻!九 耻啊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分 生的光荣!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 也 这是的 动静 杀害前 民李 派杀我害金同去残害,切抗日爱人 的 的情第,用短句才能怡当地表达出来 敌人的胸膛,像 敌人的心。这种
爱的中国》) ③为着阶级和民族的解放,||为着党的事业的成功,∣我毫不希罕那华丽的大厦,|||宁愿居 住在卑陋潮湿的茅棚;||不希罕美味的西餐大菜,|||宁愿吞嚼刺口的苞粟和菜根;||不希罕舒服 柔软的钢丝床,|||宁愿睡在猪栏猪窝似的住所;||不希罕闲逸,|||宁愿受一天做十六点钟工的 劳苦;||不希罕富裕,|||宁愿困穷!(方志敏《狱中纪实》) 例①是修饰语多而构成长句。基本成分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真理”,为了把话说得更具体, 明确,于是在“真理”前边加上两个定语,明确指出这个真理是“从客观实际.证明的”,是 “最正确最科学最革命的”,前者表明这个真理的客观性,后者表明这个真理的正确性、科学性 和革命性。马克思列宁主义之所以具有正确性、科学性、革命性,之所以成为真理,是因为它“从 客观实际产生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获得了证明”。从毛泽东同志这一论断中,我们可以进一步认 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例②是联合成分多而形成的长句。“朋友”是呼语,“我” 是主语,“相信”是动语,宾语是后面的联合成分构成的。这里选用长句,抒发作者强烈的无产 阶级激情和对理想的热烈向往。例③是层次较多,结构较复杂而形成的长句。这是一个表示目的 关系的复句,“|”前表目的,其中又有两个并列分句,“|”后部分表示行为,其中又有四个并 列分句,每一个分句又都是表示选择的复句。因为联合成分多,层次多,所以句子就长了。这样 组织起来的长句可以把相互关联的事物连缀起来,一气说出,显得表达周密,气势畅达。 第三,长句和短句的使用范围 长短句的特点决定了它们的使用范围。长句一般适用于政论文,科技学术论文,翻译作品以 及文艺语体的描写和抒情性的议论部分。短句多用于日常谈话、辩论、演讲、标语口号、号召、 文章的标题、剧本里的台词、小说里的人物对话、曲艺、诗词、儿童文学作品,至于面对面的呼 告,感叹,则尤其宜短。此外,一般文章中结论性质的话,提纲挈领的话,画龙点睛的文字,一 般都用短句。 (1)剧本的说明文字,或交代场景,或提示动作,都要求简明扼要,一般都选用短句。例如: ①开场锣鼓敲奏,愉快又热烈。 音乐起。日出。鸡鸣。牛叫。 兄扛一把雪亮的锄头,踏着节拍上。(王大化、李波、路由《兄妹开荒》) (2)在时间紧迫,情况险恶的环境中,交际者还可以利用手势,实物等条件交流思想,那时 各种形式的短句都可能成为重要的表达手段。例如: ②“你是什么人?” 迎着老齐的问话,华子良上前一步, 不慌不忙地说:“共产党员。” “为什么到这里来?” “党需要我现在发挥作用。” “你找谁?” “特支书记齐晓轩同志。” “谁告诉你的?” “罗世文同志。” “什么时候?” “一九四六年三月十八日。” (罗广斌、杨誉言《红岩》) 这是齐晓轩和华子良两人接头时的一段重要对话。敌情的严重,斗争的困难,不允许他们细 谈,长谈,也不允许他们运用长句交谈。因而这段对话多用短句,有的还是独语句。这些短句, 干净利落,紧凑明快,铿锵有力,可说是字字千钧。读时一气呵成,听时简直要屏住呼吸。 (3)表达强烈的感情、激动的情绪,多用短句。例如: ③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 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 耻啊!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 也是昆明人的光荣! (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 这是闻一多被杀害前的讲演。他对国民党反动派谋杀残害革命同志,残害一切抗日爱国人士, 迫害广大劳动群众的罪行恨之入骨。这是他在李公朴先生追悼会上的发言,义愤填膺,情绪激动。 简短而有力的句子像一颗颗子弹打中敌人的胸膛,像一把把匕首直刺敌人的心脏。这种激昂义愤 的情绪,用短句才能恰当地表达出来
正因为长句有长句的好处,短句有短句的优点,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适用场合,各有各 的修辞效果,所以我们不能机械地孤立地说哪一种句式好,哪一种句式不好。平常使用时,最多 的是长短句并 大致有四种情况: a,长 交错运用: 先用短包 说出 牌用 ,用短句 下,接若用 些 长句加以申述,最后又用短句总括起来 第四,长句化为短句 的方法 公斯 分散法是将长句中结构复杂的部分化为若干个短句来表达。例如: ①这位芭蕾舞女演员是在多年来除国内各地外还到国外许多国家巡回演出获得极大成功,被 人们称为“超级芭蕾舞蹈家” “最激动人心的演员” “当代群星中最迷人的一枝奇德” 时蜚声舞坛,倾到无数观众,其艺术造诣已使同行望尘莫及的时候获得这项最高荣誉和奖励的。 这段话用分散法可以变为三个句子米构成: 年来 1 爆固内 地外还到国外许多国家巡回演出,获得极大成功 众, 过巴 当代群星中最迷人的 。就是在这个时候,她获得 这项 高荣 和奖励的 代 称代法是指有些长句的修饰语或宾语本身是由若干个短语构成的,可以先用代词指代它,然 后再将被指代的内容用若干分句来表达。例如: ②他是一个画家,住在 一条老闻若角腥味的小街底头一所老屋子的顶上一个A字式的尖阁里 (徐志摩《巴黎的鳞爪》) 称代法可改为: 他 个画家,住在一所老屋子的顶上一个A字式的尖阁里,这所老屋子在一条老闻者鱼腥 味的小街底头 去是指对一些长句中的复杂短语, 列出几个分句 可以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出现,将复杂短语分别 ③我们谈到红军,苛捐杂税,广西军阀禁止瑶民信仰自己的宗教,残杀瑶民以及她住在这里 的生活情形 用反复法可以改为 我们谈到红军,谈到苛捐杂税,谈到广西军阀禁止瑶民信仰自己的宗教,残杀瑶民,谈到她 住在这里的生活情形 (2)整句和散句 整句和散句是就 子结构而言 就是整齐 整句 ,就是指句子的结构相同或相似 在修辞中 对他 排比 层 反复、顶真、回环等 辞格常常构成整句。 ☒是 拟 此联把三 把的 J的 品、 切生 地写出 起到了很好的招 个日门 第一个日 ,咱们娘娘不言笑:第三个月来, 咱们娘娘不言不笑 项真:帮人要帮心,帮心要知心,知心要诚心 散句就是指结构不整齐,各式各样的句子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 整句和散句各有各的修辞作用。整句的作用是对称美,音乐美,其目的是增强语言的气势, 使相反的特点更加突出,中国的古典文学以整句占优势。散句的特点是随心所欲,但散而不乱, 显得自然活泼,容易避免单调呆板的毛病,取得生动感人的效果。从总体上来看,散句使用的频 率较高,在口语和书面语中 正因为整句和散句各有各的特色 以多 情况下 这两种句式往有 错运用。综观历代作家的句法修辞艺术,我们可 ,散句 自表情 意的长处, 无所 行文时常奇 节奏分明
正因为长句有长句的好处,短句有短句的优点,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适用场合,各有各 的修辞效果,所以我们不能机械地孤立地说哪一种句式好,哪一种句式不好。平常使用时,最多 的是长短句并用,大致有四种情况: a,长短句交错运用; b,先用短句简要地说出,再用一些长句加以申述。 c,先用一些长句叙述,最后用一短句加以小结。 d,开头用短句简要地总提一下,接着用一些长句加以申述,最后又用短句总括起来。 第四,长句化为短句的方法 a.分散法 分散法是将长句中结构复杂的部分化为若干个短句来表达。例如: ①这位芭蕾舞女演员是在多年来除国内各地外还到国外许多国家巡回演出获得极大成功,被 人们称为“超级芭蕾舞蹈家”、“最激动人心的演员”、“当代群星中最迷人的一枝奇葩”,一 时蜚声舞坛,倾到无数观众,其艺术造诣已使同行望尘莫及的时候获得这项最高荣誉和奖励的。 这段话用分散法可以变为三个句子来构成: 多年来,这位芭蕾舞女演员除国内各地外还到国外许多国家巡回演出,获得极大成功,一时 蜚声舞坛,倾倒无数观众,其艺术造诣已使其他同行望尘莫及。她被人们称为“超级芭蕾舞蹈家”、 “最激动人心的演员”、“当代群星中最迷人的一枝奇葩”。就是在这个时候,她获得了这项最 高荣誉和奖励的。 b.称代法 称代法是指有些长句的修饰语或宾语本身是由若干个短语构成的,可以先用代词指代它,然 后再将被指代的内容用若干分句来表达。例如: ②他是一个画家,住在一条老闻着鱼腥味的小街底头一所老屋子的顶上一个 A 字式的尖阁里。 (徐志摩《巴黎的鳞爪》) 用称代法可改为: 他是一个画家,住在一所老屋子的顶上一个 A 字式的尖阁里,这所老屋子在一条老闻着鱼腥 味的小街底头。 c.反复法 反复法是指对一些长句中的复杂短语,可以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出现,将复杂短语分别 列出几个分句。例如: ③我们谈到红军,苛捐杂税,广西军阀禁止瑶民信仰自己的宗教,残杀瑶民以及她住在这里 的生活情形。 用反复法可以改为: 我们谈到红军,谈到苛捐杂税,谈到广西军阀禁止瑶民信仰自己的宗教,残杀瑶民,谈到她 住在这里的生活情形。 (2)整句和散句 整句和散句是就句子结构而言。“整”就是整齐,“整句”就是指句子的结构相同或相似。 在修辞中,对偶、排比、层递、反复、顶真、回环等辞格常常构成整句。如对偶:米浆糖油巧成 三角,香软酥甜不费几何。这是四川一个卖三角粑的个体户店门的广告对联。这个个体户于 1987 年请他读书时的数学老师拟写此联。此联把三角粑的质料、特点、物美价廉,恰切生动地写出来, 起到了很好的招徕顾客的作用。又如排比:山脚下,火光闪闪,炮声隆隆,硝烟滚滚。层递:第 一个月,咱们娘娘有说有笑;第二个月来,咱们娘娘不苟言笑;第三个月来,咱们娘娘不言不笑。 顶真:帮人要帮心,帮心要知心,知心要诚心。 散句就是指结构不整齐,各式各样的句子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 整句和散句各有各的修辞作用。整句的作用是对称美,音乐美,其目的是增强语言的气势, 使相反的特点更加突出,中国的古典文学以整句占优势。散句的特点是随心所欲,但散而不乱, 显得自然活泼,容易避免单调呆板的毛病,取得生动感人的效果。从总体上来看,散句使用的频 率较高,在口语和书面语中,它都占多数,正因为整句和散句各有各的特色和作用,所以在多数 情况下,这两种句式往往交错运用。综观历代作家的句法修辞艺术,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大多吸 取了整句、散句各自表情达意的长处,行文时常常奇中行偶,偶中有奇,整散交错,参互成篇。 为什么如此?因为他们深深懂得:句式的“整”与“散”是语言艺术的对立统一,没有“整”, 无所谓“散”;没有“散”也显不出“整”来。整句排比成文,形式整齐,声音和谐,节奏分明
气势贯通,便于表达丰富的情感,深刻的文意,给人以对称的美感,鲜明的印象,但如用得过分, 反伤于凝滞,缺乏多姿的风 来。而散句由于结网灵活多 虽不像整句 样第 不乱 保板之柄 没有整句的点 也云 成 式就 如谐之美 ①惨象,己使我目不忍睹: 流言」 使我耳不忍间 的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 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呵:不在沉默中堡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记念刘 和珍君》) ②而且一株花木也无,只见许多异草: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巅,或穿石隙,甚 至垂檐绕柱,萦砌盘阶,或如翠带飘砜,或如金绳盘屈,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芬气馥, 非花香之可比。(曹雪芹《红楼梦》第17回) 象”心头尾用整句中间用敬句,开头的复句通过整齐的语言形式,匀称的音节组合:梳步 为面 作者郁 的悲愤心情 末尾是连续 反复交错运 两个散句作为过透 使全段文 由 的 和谱之美 只见许多异草 加果写成“不见 只见许多异草”就成为“整”的句式了 接下去,作者用十个短语对异草加以描 这十个短语构成五个对偶,从这个角度看,用的是“整”的句式,但是从这一对偶跟另一对偶的 比较上看,又是用的“散”的句式了。比如“垂檐绕柱”跟“萦砌盘阶”构成对偶,这是“整 的,但是“垂檐绕柱、萦砌盘阶”跟它前面的“或垂山懒,或字石隙 或者跟它后面的“或如 翠带飘飘,或如金绳盘屈”联系起来看,又觉得“整”中有“散”, “散”中有“整”,参差错 落,言有变化了 (3)主动句和被云 动句 采用主动可 语是动 行为的施事 (发出者 (承受者)来说的 用被动 表意时,者跟于动 动作 行为船 句。在语实我中 主动句用相多动句比垃小田 般说来, 事者 成者为了使前后句子的主语一致 话集中,语句连贯语气流肠。例方 ①果实累累,树枝都被压弯了,有的树枝竟被压断了,大多数树枝不得不用木杆撑住。 (峻 青《秋色赋》) ②二诸葛老婆追出门米,被二诸葛栏回去,还骂个不休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个分句,即 累的果实把树枝都压弯了 ,这是 王动 而它后面的两个分句都是被动句 语都是“树枝 ,前后叙述的角 四 四 仪的 人以深刻的 要用木杆撑 多 而 诸葛把她拦回去, 不咒 公包有西个不同的主语, 语气显得不顺畅。改为例② 分句主语相同,后两个分句的主语又承前省略。 这样,整个复 句叙述角度统 叙述重点(二诸葛老婆)突出,显得简洁、紧凑、通畅。 被动句的修辞作用为: 第一,可以强调突出动作行为的受事者。如: 3阿Q站了一刻,心里想, “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也心满意 足的得胜地走了: (鲁迅《阿Q正传》) 胜利这里用被动句把“儿子”突显出来,鲜明地表现出阿Q的枝动性,从而强调了阿Q的“精神 可以保持叙述角度 例如①② 他也可 不 被他 这里使用被动句
气势贯通,便于表达丰富的情感,深刻的文意,给人以对称的美感,鲜明的印象,但如用得过分, 反伤于凝滞,缺乏多姿的风采。而散句由于结构灵活多变,音节自然,曲折舒展,驱遣自如,所 表达的内容虽不像整句那样集中,但因散而不乱,丰富多彩,故能避免单调、呆板之病,适于表 现急剧变化的情景,收到生动感人的修辞效果。但如清一色的散,没有整句的点缀,也会伤于烦 琐。从语言美学的角度说,行文时若能有意造成奇偶相参,整散相错,句式就既具整齐和谐之美, 又具参差错落之妙,显得洒脱灵活,跌宕起伏,构成美的语言艺术。例如: ①惨象,已使我目不忍睹;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 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记念刘 和珍君》) ②而且一株花木也无,只见许多异草: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巅,或穿石隙,甚 至垂檐绕柱,萦砌盘阶,或如翠带飘飖,或如金绳盘屈,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芬气馥, 非花香之可比。(曹雪芹《红楼梦》第 17 回) 例①头尾用整句,中间用散句,开头的复句,通过整齐的语言形式,匀称的音节组合,从“惨 象”与“流言”这两个方面揭示了反动派的凶残与无耻,集中地表达了作者郁结胸中的悲愤心情。 末尾的复句,形式匀称,音节铿锵,发人深思,催人奋进,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 末尾是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交错运用,表现了作者的感情愈来愈强烈。中间的两个散句作为过渡, 使全段文字整中有散,散中有整,整齐和谐之美与参差错落之美配合协调,浑然一体,增强了语 言的表达效果。例②“而且一株花木也无,只见许多异草”,用的是“散句”,如果写成“不见 一株花木,只见许多异草”就成为“整”的句式了。接下去,作者用十个短语对异草加以描写。 这十个短语构成五个对偶,从这个角度看,用的是“整”的句式,但是从这一对偶跟另一对偶的 比较上看,又是用的“散”的句式了。比如“垂檐绕柱”跟“萦砌盘阶”构成对偶,这是“整” 的,但是“垂檐绕柱、萦砌盘阶”跟它前面的“或垂山巅,或穿石隙”,或者跟它后面的“或如 翠带飘飖,或如金绳盘屈”联系起来看,又觉得“整”中有“散”,“散”中有“整”,参差错 落,富有变化了。 (3)主动句和被动句 句子的主动被动是就主语是动作、行为的施事者(发出者)还是受事者(承受者)来说的。 采用主动句还是采用被动句,总的来讲,要依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表达需要来决定。一般来说, 表意时,着眼于动作、行为的施事者,宜用主动句;如果着眼于动作、行为的受事者,宜用被动 句。在语言实践中,主动句用得较多,被动句比较少用。一般说来,用被动句往往是为了强调受 事者,或者为了使前后句子的主语一致,话题集中,语句连贯,语气流畅。例如: ①果实累累,树枝都被压弯了,有的树枝竟被压断了,大多数树枝不得不用木杆撑住。 (峻 青《秋色赋》) ②二诸葛老婆追出门来,被二诸葛拦回去,还骂个不休。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例①中的头两个分句原来是一个分句,即“累累的果实把树枝都压弯了”,这是一个主动句, 主语是“累累的果实”,而它后面的两个分句都是被动句,主语都是“树枝”,前后叙述的角度 不一致,话题分散。修改后全句有四个分句,第一个分句是描写句,正面着笔,第二至第四分句 都是被动句,从侧面描写,从树枝的压弯、压断和要用木杆撑住,反衬苹果结得又多又大,而且 句式协调,语义连贯,语气流畅,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例②的原文是“二诸葛老婆追出门来,二 诸葛把她拦回去,二诸葛老婆还骂个不休。”这三个分句有两个不同的主语,叙述角度变来变去, 语气显得不顺畅。改为例②,三个分句主语相同,后两个分句的主语又承前省略。这样,整个复 句叙述角度统一,叙述重点(二诸葛老婆)突出,显得简洁、紧凑、通畅。 被动句的修辞作用为: 第一,可以强调突出动作行为的受事者。如: ③阿 Q 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也心满意 足的得胜地走了。 (鲁迅《阿 Q 正传》) 这里用被动句把“儿子”突显出来,鲜明地表现出阿 Q 的被动性,从而强调了阿 Q 的“精神 胜利法”。 第二,可以保持叙述角度的一致。例如①②。 第三,可以表达出一定的感情色彩。例如: ④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鲁迅《故乡》) 这里使用被动句,细腻地表现出闰土不愿意回家的留恋之情。若改用主动句“他父亲终于带
走了他”,就没有“不情愿”的意味了。 此外,使用被动句,有时还可以协调音节,使语言结构匀称。总之,被动句在表达上有它的 用 对事物的定和香定就句千的气来说的:肯定句品 达,但句武不同 强弱以及 味等也会显 句的语意要面 气直截了当,否定句的语气较委婉、缓和。比较: ①他赞成这样做。 ②他不反对这样做 ③他的字写得很好」 ④他的字写得不错。 例①③是肯定句,语气强些:②④是否定句,语气要委婉些 是基不定的意想, 与一般的肯定句比较,有两种情况:一是在语气上比肯定句 毛常 情 白求 些双重香定的句子在语气 反而比肯定 同多读点书不于好外 ©多读点书很有好处 ⑦我不是不相信你。 ®我很相信你 ⑨对于你这种做法,我不是没有意见。 ⑩对于你这种做法,我很有意见 都是风重可都在请话动国“证行调,显有比牧强6四 比安 语气要比肯定句轻。语气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社会 现象, 双重 他们 用 不 尚 思更鲜明、突出。例如 他们赞成这样 (5)日 和书面 日语句武和书面语句式 就句子的语体风格来说的。口语句式就是经常用于口语而具有口语 风格特点的句式,它通俗、生动、活泼:书面语句式,就是经常用于书面语而其有书面语风格特 点的句式,它庄重、文雅、严密。例如: ①母亲是个好劳动。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流煮 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 (朱德《回忆我 的母亲》) ②古时候有个孩了 ,爹妈都死了,跟着哥哥嫂子过日子。哥哥嫂子待他很不好 ,川他吃剩饭 有床铺 织文 共综的 开的地 十万年前由伟大的 类劳力战 自然的成果,是 例①②是口语句式,例③是书面语句式,由此可以看出二者有一些不同的特点: 第一,口语句式在结构上比较松散,书面语句式结构比较严谨,较多使用修饰、限制成分 联合成分。 第二,口语句式多用短句,书面语句式多用长句。 第三,口语句式比较朴素自然,书面语句式较讲求锤 大多由口语词组成,书面语句式多用书面语词。有时还沿用某些文言词以至 第五,语可 用关联词语,书面语句式多用关联词语。 每 珠的用法
走了他”,就没有“不情愿”的意味了。 此外,使用被动句,有时还可以协调音节,使语言结构匀称。总之,被动句在表达上有它的 特殊作用,写说时应注意选用。 (4)肯定句和否定句 句子的肯定和否定是就句子的语气来说的。肯定句是对事物作出肯定判断的句子,否定句是 对事物作出否定判断的句子。同一个意思,通常既可以用肯定的句式,也可以用否定的句式来表 达,但句式不同,语气的轻重、强弱以及情味等也会显示出差别。肯定句式同单重否定句相比, 一般说来,肯定句的语意要重些,语气要强些,否定句的语意要轻些,语气要弱些;肯定句的语 气直截了当,否定句的语气较委婉、缓和。比较: ①他赞成这样做。 ②他不反对这样做。 ③他的字写得很好。 ④他的字写得不错。 例①③是肯定句,语气强些;②④是否定句,语气要委婉些。 双重否定句,表示肯定的意思,与一般的肯定句比较,有两种情况:一是在语气上比肯定句 明显地强烈,这是基本的,通常的情况,也是大家公认的。如:“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 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毛泽东《纪念白求恩》)一是某些双重否定的句子在语气上反而比肯定句 委婉,不如肯定句的语气那么强而有力。例如: ⑤多读点书不无好处。 ⑥多读点书很有好处。 ⑦我不是不相信你。 ⑧我很相信你。 ⑨对于你这种做法,我不是没有意见。 ⑩对于你这种做法,我很有意见。 由于例⑥⑧⑩句都在谓语动词前用了副词“很”进行强调,语气显得比较强。而例⑤⑦⑨句, 虽然都是双重否定句式,但由于说得比较委婉,语气要比肯定句轻。语气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社会 现象,双重否定句在什么情况下所表示的语气比肯定句轻,尚须进一步探讨。 有时,否定句与肯定句并用,肯定句与否定句互相衬托,使肯定的意思更鲜明、突出。例如: 他们不反对,他们赞成这样做。 (5)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 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是就句子的语体风格来说的。口语句式就是经常用于口语而具有口语 风格特点的句式,它通俗、生动、活泼;书面语句式,就是经常用于书面语而具有书面语风格特 点的句式,它庄重、文雅、严密。例如: ①母亲是个好劳动。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流煮 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 (朱德《回忆我 的母亲》) ②古时候有个孩子,爹妈都死了,跟着哥哥嫂子过日子。哥哥嫂子待他很不好,叫他吃剩饭, 穿破衣裳。夜里在牛棚里睡,牛棚里没有床铺,他就睡在干草上。 (《牛郎织女》) ③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未 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 自然的成果,是麦田。 (茅盾《白杨礼赞》) 例①②是口语句式,例③是书面语句式,由此可以看出二者有一些不同的特点: 第一,口语句式在结构上比较松散,书面语句式结构比较严谨,较多使用修饰、限制成分、 联合成分。 第二,口语句式多用短句,书面语句式多用长句。 第三,口语句式比较朴素自然,书面语句式较讲求锤炼。 第四,口语句式大多由口语词组成,书面语句式多用书面语词。有时还沿用某些文言词以至 文言句式,因而形成不同的风格。 第五,口语句式少用关联词语,书面语句式多用关联词语。 (二)实词和修辞 每一类词都有特殊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