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 高等教育出版社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出版权。任何未经许可的复制、销售 行为均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其行为人将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和行 政责任,构成犯罪的,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为了维护市场秩序,保护读者的 合法权益,避免读者误用盗版书造成不良后果,我社将配合行政执法部门和司法 机关对违法犯罪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严厉打击。社会各界人士如发现上述侵权行 为,希望及时举报,本社将奖励举报有功人员。 反盗版举报电话:(010)58581897/58581896/58581879 传真:(010)82086060 E-mail:dd@hep.com.cn 通信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4号 高等教育出版社打击盗版办公室 邮编:100011 购书请拨打电话:(010)58581118
第一版前言 这套教材是参照高等学校工科基础课电工、无线电类教材会议在1977年 11月制定的“电子技术基础”(自动化类)编写大纲和各兄弟院校后来对该大纲 提出的修改意见编写的,以《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两书出 版。本书是其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部分。全书共有九章,分为上、下两册。上册包 括门电略、数字电路的逻辑分析、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及脉冲波形的产 生和整形等五章。这是数字电路的基本部分。下册包括金属一氧化物~半导体 集成电路、数模和模数转换、数字电路中的若干实际问题以及综合读图练习等四 章,作为选讲部分。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可以视具体要求和学时的多少,作必要 的增刷。 在处理不断出现的新器件和基本内容的矛盾时,我们采取的措施是:以小规 模和中规模集成电路为主来组织内容,并适当介绍大规模集成电略;而在基本数 字脉冲单元方面,则仍以分立元件为主。 考虑到目前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多半安排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之后,所以 在用到模拟电路中的有关内容时,就直接作为结论加以引用了。 本书是由清华大学电子学教研组的同志们集体编写的,其中第一章由金国 芬、阎石执笔,第二章由余孟尝执笔,第三章由赵佩芹执笔,第四、六章由许道荣 执笔,第五章由李大义执笔,第七章由周明德执笔,第八章由吴年予执笔,第九章 由赵佩芹、张乃国执笔,阎石同志担任主编。全部编写工作都是在教研组主任童 诗白教授亲自组织与具体指导下完成的。 在本教材的整理和定稿过程中,承许多兄弟院校的老师对征求意见稿提 出宝贵意见。审稿会上,在主审单位西安交通大学沈尚资教授的主持下,华中 工学院、南京工学院、浙江大学、山东工学院、昆明工学院、东北工学院、合肥工 业大学、贵州工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华北电力学院、哈尔滨工业大 学、吉林工业大学、大连工学院、重庆大学、湖南大学、太原工学院、华南工学 院、同济大学、成都科技大学等兄弟院校的老师们仔细阅读了原稿,指出许多 错误和欠妥之处。在评审和复审过程中,又经沈尚贤教授和西安交通大学电 子学教研室胡瑞雯、林雪亮、古新生等同志写出详细的修改意见,在此谨致以 诚挚的谢意。 由于我们对先进的数字电子技术了解不够,本教材又缺乏一定的教学实践
Ⅱ第一版前言 虽然已经根据兄弟院校老师们的意见对征求意见稿作了修改,但必然还存在不 少缺点和错误,殷切期望各方面的读者能给予批评和指正。 编者 1981年1月
第二版说明 本书原分上、下两册出版。考虑到教学上的方便,同时考虑到第八章(电子 电路中元器件的选择和抗干扰问题)和第九章(数字电路应用举例)的内容不在 教学大纲的要求之内,因此决定将第一至第七章及附录合印成一册出版。 编者 1984年9月
第三版序 自《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一版)出版至今,已经过去七年了。由于电子技 术及其应用又有了很大的发展,同时国家教育委员会主持制定了电子技术基础 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因而对原书进行全面的修订就势在必行了。 修订工作主要是针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 从内容上,进一步削减了分立元件电路和讲述集成电路内部结构及其详细 工作过程的内容,增强了CMOS电路和中、大规模集成电路应用的比重。同时, 还适当介绍了一些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型器件和电路,如高速CMOS电路、 半定制集成电路等。 鉴于原书中各章的习题与内容配合得不够紧密,而且新版教材的内容又改 动很大,所以这次更换了绝大部分的习题。另外,为便于读者自行检查学习效 果,每章除思考题与习题之外还增加了自我检验题,并在全书的最后给出了这些 题目的答案。自我检验题所涉及的内容都是各章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 的分析、设计方法。 从体系上,在基本沿用原书体系的基础上,作了一些局部调整。首先调换了 第一、二章的先后次序。因为门电路一章的分量比较重,概念和难点比较集中 而逻辑代数基础的内容很容易为学生所接受,所以将两章的次序对调符合由浅 入深的原则。其次,把原来的第四章分成了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两章,这样既 解决了原来第四章篇幅过大的问题,同时又不影响教材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再次,考虑到大规模集成电路往往是既包含组合逻辑电路又包含时序逻辑电路 的数字系统,所以把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内容也单独列成了一章。这样,就形成了 新版教材的九章体系。 从要求上,正文部分基本上按基本要求编写,略有超出。一部分虽属比较重 要但已超出基本要求的内容写在每章的附录中。这些内容既可供那些学时较 多、要求较高的院校作为课堂讲授的选讲内容,又可以供学生作为自学的阅读 材料。 本书是与童诗白主编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二版)配套的教材,同时又 有相对的独立性。如果将这两本教材配合使用,那么既可以先讲模拟部分、后讲 数字部分,也可以先讲数字部分、后讲模拟部分。在先讲数字电路时,只要预先 讲过《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二版)的第一章即可转入本书的讲授。为了使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