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教案 课程名称 医学统计学 任课班级 临床2009级 任课教师 茵东升 教学职称 讲师 预防医堂系卫生统计堂教研室 二0一一一二0一二学年第一学期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教案(理论课) 2011一2012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医学统计学 专业、班级:临床2009级 章节题 第一章:绪论(2学时) 教学目的 ·了解医学统计学的概况、发展和医学之间的关系 2.掌握学习医学统计学的内容和基本概念。 1、了解医学发展与医学统计学的联系。15' 2、医学统计工作的基本内容和步骤。 10 教学内容及 时间分配 3、医学统计工作中的基本概念。 25' 4、变量类型及其转换 301 5、如何学习医学统计学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教 案 课程名称 医学统计学 任课班级 临床2009级 任课教师 芮东升 教学职称 讲师 预防医学 系 卫生统计学 教研室 二○一一—二○一二学年第一学期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教案(理论课)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医学统计学 专业、班级:临床2009级 章节题 目 第一章:绪论 (2学时) 教学目的 1.了解医学统计学的概况、发展和医学之间的关系; 2.掌握学习医学统计学的内容和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 及 时间分配 1、了解医学发展与医学统计学的联系。 15’ 2、医学统计工作的基本内容和步骤。 10’ 3、医学统计工作中的基本概念。 25’ 4、变量类型及其转换 30’ 5、如何学习医学统计学 10’
重点:医学统计中的基本概念 重点难点及 难点:总体、样本、变量类型及其转换 对策 对策:重点、难点讲解、举例。 教学组织 3班合堂,理论授课 教学方法 讲解、举例、讨论 为什么生物医学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必须使用正确的统计方法? 田老题及 如果有人认为手机辐射可导致脑癌,你会要求医学研究者提供什么“证 阅读材料 据“? 如何证明? 题后记 授课教师: 教研室主任:芮东升 年月日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教案(理论课) 2011一2012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医学统计学 专业、班级:临床2009级 章节题 第二章:集中趋势、离散趋势的描述(2学时) 建立频数表: 教学目的 掌握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的统计描述指标 3熟悉集中、离散趋势指标在应用上的不同。 教学内容及 时间分配 频数表的编制方法及其用途:30' 集中趋势的指标:30 3离散趋势的指标。30
重点难点及 对策 重点: 医学统计中的基本概念 难点:总体、样本、变量类型及其转换 对策:重点、难点讲解、举例。 教学组织 3班合堂,理论授课。 教学方法 讲解、举例、讨论 思考题及 阅读材料 为什么生物医学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必须使用正确的统计方法? 如果有人认为手机辐射可导致脑癌,你会要求医学研究者提供什么"证 据"? 如何证明? 题后记 授课教师: 教研室主任:芮东升 年 月 日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教案(理论课)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医学统计学 专业、班级:临床2009级 章节题 目 第二章:集中趋势、离散趋势的描述(2学时) 教学目的 1. 建立频数表; 2. 掌握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的统计描述指标 3. 熟悉集中、离散趋势指标在应用上的不同。 教学内容 及 时间分配 1. 频数表的编制方法及其用途;30’ 2. 集中趋势的指标;30’ 3. 离散趋势的指标。30’
重点:区分不同条件下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指标的适用范围。 重点难点及 对策 难点:各指标的适用条件 对策:重点、难点讲解、举例。 教学组织 3班合堂,理论授课 教学方法 讲解、举例、讨论 思考题及 P141、2 阅读材料 题后记 授课教师: 教研室主任:芮东升 年月日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教案(理论课) 2011一2012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医学统计学 专业、班级:临床2009级 章节题 第三章:正态分布及其应用(2学时) 教学目的 1、掌握正态分布的特征,牢记正态曲线下面积的分布规律。 2、掌握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应用: 1、正态分布的概念:20 教学内容及 2、正态分布的特征:25 时间分配 3、医学参考值范围。45 重点难点及 重点:正态分布的概念及特征,医学参考值范围的计算 对策 难点:正态分布的概念及特征
重点难点及 对策 重点: 区分不同条件下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指标的适用范围。 难点:各指标的适用条件 对策:重点、难点讲解、举例。 教学组织 3班合堂,理论授课 教学方法 讲解、举例、讨论 思考题及 阅读材料 P14 1、2 题后记 授课教师: 教研室主任:芮东升 年 月 日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教案(理论课)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医学统计学 专业、班级:临床2009级 章节题 目 第三章:正态分布及其应用(2学时) 教学目的 1、掌握正态分布的特征,牢记正态曲线下面积的分布规律。 2、掌握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应用; 教学内容 及 时间分配 1、正态分布的概念;20’ 2、正态分布的特征;25’ 3、医学参考值范围。45 重点难点及 对策 重点:正态分布的概念及特征,医学参考值范围的计算 难点:正态分布的概念及特征
教学组织 3班合堂,理论授课。 教学方法 讲解、举例、讨论 思考题及 阅读材料 P252-3 题后记 授课教师: 教研室主任:芮东升 年月日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教案(理论课) 2011一2012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医学统计学 专业、班级:09级临床影像 第四章:抽样误差与假设检验、检验(4学时) 1、掌握可信区间的计算 学日 2、掌握检验和u检验的计算及应用条件 3.P值的确定 1、总体均数可信区间的计算及实际应用35 教学内 2、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比较(检验,u检验)55 容及 3、配对样本均数的检验45 时间分 4、两独立样本均数的检验45 配 重点:单样本均数的检验与两独立样本均数的检验。 对策 难点:配对样本均数的检验,P值的确定。 对策:讲解、讨论、练习
教学组织 3班合堂,理论授课。 教学方法 讲解、举例、讨论 思考题及 阅读材料 P25 2-3 题后记 授课教师: 教研室主任:芮东升 年 月 日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教案(理论课)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医学统计学 专业、班级:09级临床 影像 章节题 目 第四章:抽样误差与假设检验、t检验(4学时) 教学目 的 1、掌握可信区间的计算 2、掌握t检验和u检验的计算及应用条件 3. P值的确定 教学内 容 及 时间分 配 1、总体均数可信区间的计算及实际应用 35 2、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比较(t检验,u检验)55 3、配对样本均数的t检验 45 4、两独立样本均数的t检验 45 重点难 点及 对策 重点:单样本均数的t检验与两独立样本均数的t检验。 难点:配对样本均数的t检验,P值的确定。 对策:讲解、讨论、练习
教学组2个班合堂,课堂理论课。 织 教学方 讲解、举例、讨论 法 思专园 1、为了解某地小学生血红蛋白含量的平均水平,计算该地小学生血红蛋白平均 阅读材 数的95%的可信区间。 料 2、P44第1题、2题、3题 香 授课教师:张景玉 教研室主任: 年月日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教案(理论课) 2011一2012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医学统计学 专业、班级:09级临床影像 章节题 第五章:方差分析(2学时) 1、了解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应用条件 2、熟悉单因素方差分析计算步骤 1、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应用条件20 教学内 2、 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25 3、随机完全区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25 4、多个样本均数间的两两比较的q检验20 重点难重点:完全随机设计的多个样本均数的比较 舟發 难点:随机区组设计的多个样本均数的比较 对策:讲解、讨论、练习。 学组2个班合堂,课堂理论课。 织
教学组 织 2个班合堂,课堂理论课。 教学方 法 讲解、举例、讨论 思考题 及 阅读材 料 1、为了解某地小学生血红蛋白含量的平均水平,计算该地小学生血红蛋白平均 数的95%的可信区间。 2、P44第1题、2题、3题 题 后 记 授课教师:张景玉 教研室主任: 年 月 日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教案(理论课)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医学统计学 专业、班级:09级临床 影像 章节题 目 第五章:方差分析(2学时) 教学目 的 1、了解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应用条件 2、熟悉单因素方差分析计算步骤 教学内 容 及 时间分 配 1、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应用条件 20 2、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25 3、随机完全区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 25 4、多个样本均数间的两两比较的q检验 20 重点难 点及 对策 重点:完全随机设计的多个样本均数的比较 难点:随机区组设计的多个样本均数的比较 对策:讲解、讨论、练习。 教学组 织 2个班合堂,课堂理论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