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西方社会思想史 什么?”采用这一途径,我们多半①会从孔德( Auguste Comte,l798-185⑦)开始,考察那些被公认是社会学的创始 人的思想,从而我们知道了诸如“社会静力学”、“社会动力 学”、“社会有机体”、“社会事实”、“社会结构”、“社会行 动”等社会学的概念和主题。但这条途径不是没有麻烦的,在 把谁视为社会学的创始人的问题上向来是有争议的。美国社 会学家科塞① ewis A. Coser)的社会学史名著《社会学思 想名家》是从19世纪的孔德开始的,而另一部同样声誉卓著 的社会学史著作,法国社会学家阿隆( Raymond Aron)写 的《社会学主要思潮》则把18世纪的孟德斯鸠Charles L. Montesquieu,1689-1755)明确视为社会学的创始人。英克 尔斯知道要说清楚社会学的传统是不容易的,他相信只有四 个人,即孔德,斯宾塞( Herbert Spencer,1820-1903),涂 尔干 mile durkheim,1858191⑦)和马克斯·韦伯Max eber,1864-1920)是社会学界的每个人无论其专长、倾 向和偏好是什么,都能接受为现代社会学发展过程中的中心 人物。②上述四人的确对社会学这门知识学科的构想施加了 强大的个人影响,但如果我们的分析仅仅局限在为数甚少的 几个公认的社会学的中心人物的著作上,就会遗落影响社会 学发展的一些重要人物、情节和过程。我们知道,在孔德宣 布用“社会学”一词命名一门知识学科之前,明确的社会分 析意图就已体现在维科Gi- ambattista v ico,1668 ①英克尔斯:《社会学是什么》中译本,第12页 ②英克尔斯:《社会学是什么》,第3-4页
什 么 ? ” 采 用 这 一 途 径 , 我 们 多 半 ① 会 从 孔 德 ( A u g u s t e C o m t e , 1 7 9 8 — 1 8 5 7 ) 开 始 , 考 察 那 些 被 公 认 是 社 会 学 的 创 始 人 的 思 想 , 从 而 我 们 知 道 了 诸 如 “ 社 会 静 力 学 ” 、 “ 社 会 动 力 学 ” 、 “ 社 会 有 机 体 ” 、 “ 社 会 事 实 ” 、 “ 社 会 结 构 ” 、 “ 社 会 行 动 ” 等 社 会 学 的 概 念 和 主 题 。 但 这 条 途 径 不 是 没 有 麻 烦 的 , 在 把 谁 视 为 社 会 学 的 创 始 人 的 问 题 上 向 来 是 有 争 议 的 。 美 国 社 会 学 家 科 塞 ( L e w i s A . C o s e r ) 的 社 会 学 史 名 著 《 社 会 学 思 想 名 家 》 是 从 1 9 世 纪 的 孔 德 开 始 的 , 而 另 一 部 同 样 声 誉 卓 著 的 社 会 学 史 著 作 , 法 国 社 会 学 家 阿 隆 ( R a y m o n d A r o n ) 写 的 《 社 会 学 主 要 思 潮 》 则 把 1 8 世 纪 的 孟 德 斯 鸠 ( C h a r l e s L . M o n t e s q u i e u , 1 6 8 9 — 1 7 5 5 ) 明 确 视 为 社 会 学 的 创 始 人 。 英 克 尔 斯 知 道 要 说 清 楚 社 会 学 的 传 统 是 不 容 易 的 , 他 相 信 只 有 四 个 人 , 即 孔 德 , 斯 宾 塞 ( H e r b e r t S p e n c e r , 1 8 2 0 — 1 9 0 3 ) , 涂 尔 干 ( E m i l e D u r k h e i m , 1 8 5 8 — 1 9 1 7 ) 和 马 克 斯 · 韦 伯 ( M a x W e b e r , 1 8 6 4 — 1 9 2 0 ) 是 社 会 学 界 的 每 个 人 无 论 其 专 长 、 倾 向 和 偏 好 是 什 么 , 都 能 接 受 为 现 代 社 会 学 发 展 过 程 中 的 中 心 人 物 。 ② 上 述 四 人 的 确 对 社 会 学 这 门 知 识 学 科 的 构 想 施 加 了 强 大 的 个 人 影 响 , 但 如 果 我 们 的 分 析 仅 仅 局 限 在 为 数 甚 少 的 几 个 公 认 的 社 会 学 的 中 心 人 物 的 著 作 上 , 就 会 遗 落 影 响 社 会 学 发 展 的 一 些 重 要 人 物 、 情 节 和 过 程 。 我 们 知 道 , 在 孔 德 宣 布 用 “ 社 会 学 ” 一 词 命 名 一 门 知 识 学 科 之 前 , 明 确 的 社 会 分 析 意 图 就 已 体 现 在 维 科 ( G i - a m b a t t i s t a V i c o , 1 6 6 8 — 8 西 方 社 会 思 想 史 ① ② 英 克 尔 斯 : 《 社 会 学 是 什 么 ? 》 , 第 3 — 4 页 。 英 克 尔 斯 : 《 社 会 学 是 什 么 ? 》 中 译 本 , 第 1 — 2 页
绪论 1744)的文化史著作、亚当·斯密( A dam Smith,1723 1790)的经济学著作、孟德斯鸠的法学著作、卢梭(Jeam Jacques Rousseau,1712-1778)的政治学著作、康德的哲 学著作及其他许多作者的不同主旨的著作中,现代社会学的 传统最初正是起源于这些著作的,尽管把他们中的任何一人 确定为社会学的创始人都不会不引起争议。因此,为使历史 的途径真正富有成果,具有理念的深度、时代的涵量及历史 的敏感,我们不能限定社会学史于“公认的创始人”或“标 准的社会学家”的著作范围内,应超越这类关于学科发明权 的学究式争论,而把那些给予社会思想发展以重要影响的人 物、情节及过程都纳入我们的视野中 英克尔斯说的第二条途径是经验主义的途径,即我们对 现代的社会学著作加以研究,以期发现这门学科最关心的是 些什么问题。换句话说,就是我们问:“当代社会学家在做些 什么?”①这里所说的方法可称之为“问题线索”,社会学史家 可以研究社会问题的发展,并且主要是当代社会学家仍视为 社会学焦点的那些问题。循着这一线索,我们发现社会学家 在思想史上将不享有任何特殊地位,人们甚至可以设想孔德 是社会学的边缘性人物,因为正如英克尔斯所指出的那样,从 孔德那里得不到有关社会学的任何论题:②令当代社会学家 着迷的许多问题也很少孔德的印痕。这样,社会学史应研究 所有研究了或正在研究具有现代意义的社会学问题的思想 ①英克尔斯:《社会学是什么》,第2页
1 7 4 4 ) 的 文 化 史 著 作 、 亚 当 · 斯 密 ( A d a m S m i t h , 1 7 2 3 — 1 7 9 0 ) 的 经 济 学 著 作 、 孟 德 斯 鸠 的 法 学 著 作 、 卢 梭 ( J e a n - J a c q u e s R o u s s e a u , 1 7 1 2 — 1 7 7 8 ) 的 政 治 学 著 作 、 康 德 的 哲 学 著 作 及 其 他 许 多 作 者 的 不 同 主 旨 的 著 作 中 , 现 代 社 会 学 的 传 统 最 初 正 是 起 源 于 这 些 著 作 的 , 尽 管 把 他 们 中 的 任 何 一 人 确 定 为 社 会 学 的 创 始 人 都 不 会 不 引 起 争 议 。 因 此 , 为 使 历 史 的 途 径 真 正 富 有 成 果 , 具 有 理 念 的 深 度 、 时 代 的 涵 量 及 历 史 的 敏 感 , 我 们 不 能 限 定 社 会 学 史 于 “ 公 认 的 创 始 人 ” 或 “ 标 准 的 社 会 学 家 ” 的 著 作 范 围 内 , 应 超 越 这 类 关 于 学 科 发 明 权 的 学 究 式 争 论 , 而 把 那 些 给 予 社 会 思 想 发 展 以 重 要 影 响 的 人 物 、 情 节 及 过 程 都 纳 入 我 们 的 视 野 中 。 英 克 尔 斯 说 的 第 二 条 途 径 是 经 验 主 义 的 途 径 , 即 我 们 对 现 代 的 社 会 学 著 作 加 以 研 究 , 以 期 发 现 这 门 学 科 最 关 心 的 是 些 什 么 问 题 。 换 句 话 说 , 就 是 我 们 问 : “ 当 代 社 会 学 家 在 做 些 什 么 ? ” ① 这 里 所 说 的 方 法 可 称 之 为 “ 问 题 线 索 ” , 社 会 学 史 家 可 以 研 究 社 会 问 题 的 发 展 , 并 且 主 要 是 当 代 社 会 学 家 仍 视 为 社 会 学 焦 点 的 那 些 问 题 。 循 着 这 一 线 索 , 我 们 发 现 社 会 学 家 在 思 想 史 上 将 不 享 有 任 何 特 殊 地 位 , 人 们 甚 至 可 以 设 想 孔 德 是 社 会 学 的 边 缘 性 人 物 , 因 为 正 如 英 克 尔 斯 所 指 出 的 那 样 , 从 孔 德 那 里 得 不 到 有 关 社 会 学 的 任 何 论 题 ; ② 令 当 代 社 会 学 家 着 迷 的 许 多 问 题 也 很 少 孔 德 的 印 痕 。 这 样 , 社 会 学 史 应 研 究 所 有 研 究 了 或 正 在 研 究 具 有 现 代 意 义 的 社 会 学 问 题 的 思 想 绪 论 9 ① ② 同 上 , 第 4 页 。 英 克 尔 斯 : 《 社 会 学 是 什 么 ? 》 , 第 2 页
10西方社会思想史 家,不论他们的正式身份是什么:法学家,历史学家,经济 学家,哲学家或任何其它学科的学者;也不论他们本人对社 会学这门知识学科采取何种态度。以问题为取径,一向被排 斥在社会学主流之外的狄尔泰 W ilhelm Dithey,1883 1911)、弗洛伊德(sig-. mund Freud,1856-1939)等人 将合法地进入社会学史家的视线内,这有助于摈弃门户之见, 开阔学术胸襟;“问题线索”也使研究者习惯于思考社会学问 题的历史源流、学理脉络,有助于磨砺敏锐的历史感 与“历史途径”一样,“问题途径”也有其难题。第 把有意义的社会学问题限定在当代社会学家感兴趣的范围 内,势必将许多有历史意义的社会学问题排除在社会思想史 的视野之外,而探究历史意义正是思想史的首要关怀和兴趣。 第二,问题的关键还在于,社会学家们对于有意义的、真正 的社会学问题是什么这一问题从未达到过一致意见。社会行 为主义依据动物行为的条件作用原理解释人类的行为,故把 刺激一反应与奖惩驱动的行为机制视为社会世界的核心问 题;符号互动论则反对这种将人类行为等同于动物行为的自 然主义,它更关心行为者对刺激的解释,以及依据这种解释 而作出的赋有意义的行为,简言之,核心的问题是以符号为 中介的行为者的互动。结构功能主义将社会视为一个功能互 补的有机体,故真正有意义的问题是社会的整合:然而,冲 突论看到的却是世事纷纭的对抗与分裂,它批评功能主义歪 曲了社会现实,现实是社会分成地位不等的阶级、等级,分 成有权有势的和无权无势的,因此各种社会冲突才是基本的 社会事实。原子主义把个人看成终极的实在,社会是个体的
家 , 不 论 他 们 的 正 式 身 份 是 什 么 : 法 学 家 , 历 史 学 家 , 经 济 学 家 , 哲 学 家 或 任 何 其 它 学 科 的 学 者 ; 也 不 论 他 们 本 人 对 社 会 学 这 门 知 识 学 科 采 取 何 种 态 度 。 以 问 题 为 取 径 , 一 向 被 排 斥 在 社 会 学 主 流 之 外 的 狄 尔 泰 ( W i l h e l m D i t h e y , 1 8 8 3 — 1 9 1 1 ) 、 弗 洛 伊 德 ( s i g - . m u n d F r e u d , 1 8 5 6 — 1 9 3 9 ) 等 人 将 合 法 地 进 入 社 会 学 史 家 的 视 线 内 , 这 有 助 于 摈 弃 门 户 之 见 , 开 阔 学 术 胸 襟 ; “ 问 题 线 索 ” 也 使 研 究 者 习 惯 于 思 考 社 会 学 问 题 的 历 史 源 流 、 学 理 脉 络 , 有 助 于 磨 砺 敏 锐 的 历 史 感 。 与 “ 历 史 途 径 ” 一 样 , “ 问 题 途 径 ” 也 有 其 难 题 。 第 一 , 把 有 意 义 的 社 会 学 问 题 限 定 在 当 代 社 会 学 家 感 兴 趣 的 范 围 内 , 势 必 将 许 多 有 历 史 意 义 的 社 会 学 问 题 排 除 在 社 会 思 想 史 的 视 野 之 外 , 而 探 究 历 史 意 义 正 是 思 想 史 的 首 要 关 怀 和 兴 趣 。 第 二 , 问 题 的 关 键 还 在 于 , 社 会 学 家 们 对 于 有 意 义 的 、 真 正 的 社 会 学 问 题 是 什 么 这 一 问 题 从 未 达 到 过 一 致 意 见 。 社 会 行 为 主 义 依 据 动 物 行 为 的 条 件 作 用 原 理 解 释 人 类 的 行 为 , 故 把 刺 激 — 反 应 与 奖 惩 驱 动 的 行 为 机 制 视 为 社 会 世 界 的 核 心 问 题 ; 符 号 互 动 论 则 反 对 这 种 将 人 类 行 为 等 同 于 动 物 行 为 的 自 然 主 义 , 它 更 关 心 行 为 者 对 刺 激 的 解 释 , 以 及 依 据 这 种 解 释 而 作 出 的 赋 有 意 义 的 行 为 , 简 言 之 , 核 心 的 问 题 是 以 符 号 为 中 介 的 行 为 者 的 互 动 。 结 构 功 能 主 义 将 社 会 视 为 一 个 功 能 互 补 的 有 机 体 , 故 真 正 有 意 义 的 问 题 是 社 会 的 整 合 ; 然 而 , 冲 突 论 看 到 的 却 是 世 事 纷 纭 的 对 抗 与 分 裂 , 它 批 评 功 能 主 义 歪 曲 了 社 会 现 实 , 现 实 是 社 会 分 成 地 位 不 等 的 阶 级 、 等 级 , 分 成 有 权 有 势 的 和 无 权 无 势 的 , 因 此 各 种 社 会 冲 突 才 是 基 本 的 社 会 事 实 。 原 子 主 义 把 个 人 看 成 终 极 的 实 在 , 社 会 是 个 体 的 1 0 西 方 社 会 思 想 史
绪论11 集合,并不存在超越个人的社会,因此,真正的社会学问题 无非是心理学问题;社会学主义则根本不把个体心理当作社 会学的问题,因为它认为社会是自成一类的独立实在,绝不 能还原为心理现象。各个学派的观点如此分歧,遑论确定共 同的问题范围?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 Thomas S.Kuhn)的 范式理论认为,任何学科,只有在形成了为一学科共同体成 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手段的范式后才成为一门“常 规科学”,按此标准,社会学似尚未成为一门常规科学,它的 基础还有待构建 英克尔斯建议的第三条途径是分析的途径,采用这一途 径,我们是在问:“理性的指示是什么?①熊彼特《经济分析 史》一书堪称“分析取径”的典范,他这样定义分析史:“所 谓经济分析史,我是指人类为了认识经济现象而在心智方面 所作的努力的历史;换句话说,也就是经济思想中带有分析 性或科学性这个方面的历史。”② 社会分析史无疑是社会思想史的重要方面,我们总是热 衷于把具有明确的和隐涵的社会分析意图的思想、方法从社 会学的或非社会学的著作中析解出来,按其学理脉络试予逻 辑化,揭示分析工具的精进和思想的历史律动;分析取径简 明快捷,直探思想的精髓,是最具思辨性的。但“分析取 径”也会遇到“问题取径”遇到的同样问题:选择标准的主 观性、党派性问题,即硏究者必定是依据自己的分析范式和 ①英克尔斯:《社会学是什么》,第2页 ②熊彼特 分析史》,第一卷,第15页
集 合 , 并 不 存 在 超 越 个 人 的 社 会 , 因 此 , 真 正 的 社 会 学 问 题 无 非 是 心 理 学 问 题 ; 社 会 学 主 义 则 根 本 不 把 个 体 心 理 当 作 社 会 学 的 问 题 , 因 为 它 认 为 社 会 是 自 成 一 类 的 独 立 实 在 , 绝 不 能 还 原 为 心 理 现 象 。 各 个 学 派 的 观 点 如 此 分 歧 , 遑 论 确 定 共 同 的 问 题 范 围 ? 美 国 科 学 哲 学 家 库 恩 ( T h o m a s S . K u h n ) 的 范 式 理 论 认 为 , 任 何 学 科 , 只 有 在 形 成 了 为 一 学 科 共 同 体 成 员 所 共 有 的 信 念 、 价 值 、 技 术 手 段 的 范 式 后 才 成 为 一 门 “ 常 规 科 学 ” , 按 此 标 准 , 社 会 学 似 尚 未 成 为 一 门 常 规 科 学 , 它 的 基 础 还 有 待 构 建 。 英 克 尔 斯 建 议 的 第 三 条 途 径 是 分 析 的 途 径 , 采 用 这 一 途 径 , 我 们 是 在 问 : “ 理 性 的 指 示 是 什 么 ? ” ① 熊 彼 特 《 经 济 分 析 史 》 一 书 堪 称 “ 分 析 取 径 ” 的 典 范 , 他 这 样 定 义 分 析 史 : “ 所 谓 经 济 分 析 史 , 我 是 指 人 类 为 了 认 识 经 济 现 象 而 在 心 智 方 面 所 作 的 努 力 的 历 史 ; 换 句 话 说 , 也 就 是 经 济 思 想 中 带 有 分 析 性 或 科 学 性 这 个 方 面 的 历 史 。 ” ② 社 会 分 析 史 无 疑 是 社 会 思 想 史 的 重 要 方 面 , 我 们 总 是 热 衷 于 把 具 有 明 确 的 和 隐 涵 的 社 会 分 析 意 图 的 思 想 、 方 法 从 社 会 学 的 或 非 社 会 学 的 著 作 中 析 解 出 来 , 按 其 学 理 脉 络 试 予 逻 辑 化 , 揭 示 分 析 工 具 的 精 进 和 思 想 的 历 史 律 动 ; 分 析 取 径 简 明 快 捷 , 直 探 思 想 的 精 髓 , 是 最 具 思 辨 性 的 。 但 “ 分 析 取 径 ” 也 会 遇 到 “ 问 题 取 径 ” 遇 到 的 同 样 问 题 : 选 择 标 准 的 主 观 性 、 党 派 性 问 题 , 即 研 究 者 必 定 是 依 据 自 己 的 分 析 范 式 和 绪 论 1 1 ① ② 熊 彼 特 : 《 经 济 分 析 史 》 , 第 一 卷 , 第 1 5 页 。 英 克 尔 斯 : 《 社 会 学 是 什 么 ? 》 , 第 2 页
12西方社会思想史 标准来析解和评价社会思想的分析性内容的。其次,采用分 析途径,研究者感兴趣的将不再是所有重要的社会思想和社 会学问题,而只是那些符合其社会学范式的分析观点和方法 论。熊彼特自觉地将经济思想的社会成因之类问题排除在经 济分析史的范围之外,坚持经济分析与经济思想的区别。按 熊彼特的方法,社会分析史也将排除掉大量有意义的社会学 问题 以上的讨论表明,合理地确定社会思想史的范围并不是 件容易的事。我们可以经由不同路径切入。以“经典传 统”为取径,我们可以说社会学起源于19世纪至20世纪初 期一些欧陆思想家的著作,因为社会学的传统是从这些著作 开始形成的;而以“问题线索”为取径,则可以断言社会学 “古已有之”,因为任何时代都会提出研究社会问题的要求,事 实上,在“社会学”这个词出现以前很久,人们对道德、宗 教、法律、家庭、社区、国家、社会已有范畴,因为这些范 畴是其生活的必要条件:若以“科学分析”为取径,未尝不 能说社会学尚不存在,因为社会知识尚不具备如同自然知识 所具有的那种成熟可靠的方法。上述每一种角度都既有所洞 悉,又有所遗落,因为任何一种角度都只能观照世界的一个 方面。因此我们十分需要提倡一种“整全的多重远近观” holistic multiper-- spectivism),它要求研究者“始终能够 站在‘中道’立场,从各种高低不同的角度设法如实知见诸 法实相,而尽量避免任何偏约化的过失。”①0我们尽可以对社 ①傅伟勋:《从西方哲学到禅佛教》,第352-353页
标 准 来 析 解 和 评 价 社 会 思 想 的 分 析 性 内 容 的 。 其 次 , 采 用 分 析 途 径 , 研 究 者 感 兴 趣 的 将 不 再 是 所 有 重 要 的 社 会 思 想 和 社 会 学 问 题 , 而 只 是 那 些 符 合 其 社 会 学 范 式 的 分 析 观 点 和 方 法 论 。 熊 彼 特 自 觉 地 将 经 济 思 想 的 社 会 成 因 之 类 问 题 排 除 在 经 济 分 析 史 的 范 围 之 外 , 坚 持 经 济 分 析 与 经 济 思 想 的 区 别 。 按 熊 彼 特 的 方 法 , 社 会 分 析 史 也 将 排 除 掉 大 量 有 意 义 的 社 会 学 问 题 。 以 上 的 讨 论 表 明 , 合 理 地 确 定 社 会 思 想 史 的 范 围 并 不 是 一 件 容 易 的 事 。 我 们 可 以 经 由 不 同 路 径 切 入 。 以 “ 经 典 传 统 ” 为 取 径 , 我 们 可 以 说 社 会 学 起 源 于 1 9 世 纪 至 2 0 世 纪 初 期 一 些 欧 陆 思 想 家 的 著 作 , 因 为 社 会 学 的 传 统 是 从 这 些 著 作 开 始 形 成 的 ; 而 以 “ 问 题 线 索 ” 为 取 径 , 则 可 以 断 言 社 会 学 “ 古 已 有 之 ” , 因 为 任 何 时 代 都 会 提 出 研 究 社 会 问 题 的 要 求 , 事 实 上 , 在 “ 社 会 学 ” 这 个 词 出 现 以 前 很 久 , 人 们 对 道 德 、 宗 教 、 法 律 、 家 庭 、 社 区 、 国 家 、 社 会 已 有 范 畴 , 因 为 这 些 范 畴 是 其 生 活 的 必 要 条 件 ; 若 以 “ 科 学 分 析 ” 为 取 径 , 未 尝 不 能 说 社 会 学 尚 不 存 在 , 因 为 社 会 知 识 尚 不 具 备 如 同 自 然 知 识 所 具 有 的 那 种 成 熟 可 靠 的 方 法 。 上 述 每 一 种 角 度 都 既 有 所 洞 悉 , 又 有 所 遗 落 , 因 为 任 何 一 种 角 度 都 只 能 观 照 世 界 的 一 个 方 面 。 因 此 我 们 十 分 需 要 提 倡 一 种 “ 整 全 的 多 重 远 近 观 ” ( h o l i s t i c m u l t i p e r - s p e c t i v i s m ) , 它 要 求 研 究 者 “ 始 终 能 够 站 在 ‘ 中 道 ’ 立 场 , 从 各 种 高 低 不 同 的 角 度 设 法 如 实 知 见 诸 法 实 相 , 而 尽 量 避 免 任 何 偏 约 化 的 过 失 。 ” ① 我 们 尽 可 以 对 社 1 2 西 方 社 会 思 想 史 ① 傅 伟 勋 : 《 从 西 方 哲 学 到 禅 佛 教 》 , 第 3 5 2 — 3 5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