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 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第I卷阅读题 甲 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创新思维与常规思维相对,是指能够打破惯常的思维方式,创造出新颖的、独特 的、有价值的思维成果的思维过程。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最高表现形式,突出 地表现在科学发明、理论和文艺创作等各种创造活动中。创新思维是多种思维方 式综合起作用的复杂的系统过程,是由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横向思维和纵向思 维、逆向思维和正向思维、潜意识思维和显意识思维互为补充、共同推动的结果。 认真分析这一复杂系统过程背后的心理过程,可以发现创新思维有内在的结构体 系。依据创新思维是否具有依托目标,可将创新思维分为批判性创新思维、反思 性创新思维和开拓性创新思维。批判性创新思维是有依托的创新思维,即原有理 论、观点和认识中的问题与不足成为创新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目标和靶子;反思 性创新思维的依托较为隐匿,创新所依托和利用的实践经验以及实践中出现的种 种情况仅是一种客观存在,目标并不明确,需要反思、探析才能逐渐明确;开拓 性创新思维是一种没有依托的创新,脱出了已有的框架,直觉、灵感等非逻辑性 思维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三个层级的创新思维形成一个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的结构 体系。创新思维一般从批判性创新思维开始,逐步发展为反思性创新思维,再升 华为开拓性创新思维。这些创新思维都是建立在深厚的知识底蕴和坚实的实践基 础之上的。 批判性创新思维是指能够突破已有成果的定势,对已有成果做出拷问和质疑的创 新思维。表现为不受传统观念、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敢于对司空见惯的“完美 无缺”的事物进行考问和提出质疑,善于发现现有成果或制度中的问题和不足, 能够敏锐地发现人们没有注意到或未予重视的某个领域中的空白、冷门或薄弱环 节。这种创新是对原有理论或制度的一种辨证否定和“扬弃”,往往以原有的理 论或制度为创新的依托和靶子,属创新思维的开端。 反思性创新思维是指能够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已有理论或制度进行自省,发现已有 理论或制度的偏颇,并生发开来的匡正的创新思维。反思性创新思维是自身对已 有理论或制度的反省,创新的依托或靶子比较隐匿。因此,深厚的理论功底、多 方面的历练以及反躬自省、联想、比较和组合等方面的能力是反思性创新思维所 必需的 开拓性创新思维是指对事物的洞察力,即“悟性”,往往是通过灵感、直觉等非 逻辑思维来实现的。灵感、直觉等非逻辑思维具有突发性、随机性和跳跃性等特 点,表现为在创新活动中,没有经过严密推理和系统论证而意外地突然得到解决 问题的方法。开拓性创新思维是思维活动的一种跳跃和升华,摆脱了已有的框架 和束缚,几乎没有依托和靶子,是创新思维的最高境界。它是以丰富的知识经验、 熟练的逻辑推理、强烈的创新意识和不懈的思维努力为基础的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2013 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 I 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 I 卷第三、四题 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创新思维与常规思维相对,是指能够打破惯常的思维方式,创造出新颖的、独特 的、有价值的思维成果的思维过程。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最高表现形式,突出 地表现在科学发明、理论和文艺创作等各种创造活动中。创新思维是多种思维方 式综合起作用的复杂的系统过程,是由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横向思维和纵向思 维、逆向思维和正向思维、潜意识思维和显意识思维互为补充、共同推动的结果。 认真分析这一复杂系统过程背后的心理过程,可以发现创新思维有内在的结构体 系。依据创新思维是否具有依托目标,可将创新思维分为批判性创新思维、反思 性创新思维和开拓性创新思维。批判性创新思维是有依托的创新思维,即原有理 论、观点和认识中的问题与不足成为创新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目标和靶子;反思 性创新思维的依托较为隐匿,创新所依托和利用的实践经验以及实践中出现的种 种情况仅是一种客观存在,目标并不明确,需要反思、探析才能逐渐明确;开拓 性创新思维是一种没有依托的创新,脱出了已有的框架,直觉、灵感等非逻辑性 思维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三个层级的创新思维形成一个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的结构 体系。创新思维一般从批判性创新思维开始,逐步发展为反思性创新思维,再升 华为开拓性创新思维。这些创新思维都是建立在深厚的知识底蕴和坚实的实践基 础之上的。 批判性创新思维是指能够突破已有成果的定势,对已有成果做出拷问和质疑的创 新思维。表现为不受传统观念、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敢于对司空见惯的“完美 无缺”的事物进行考问和提出质疑,善于发现现有成果或制度中的问题和不足, 能够敏锐地发现人们没有注意到或未予重视的某个领域中的空白、冷门或薄弱环 节。这种创新是对原有理论或制度的一种辨证否定和“扬弃”,往往以原有的理 论或制度为创新的依托和靶子,属创新思维的开端。 反思性创新思维是指能够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已有理论或制度进行自省,发现已有 理论或制度的偏颇,并生发开来的匡正的创新思维。反思性创新思维是自身对已 有理论或制度的反省,创新的依托或靶子比较隐匿。因此,深厚的理论功底、多 方面的历练以及反躬自省、联想、比较和组合等方面的能力是反思性创新思维所 必需的。 开拓性创新思维是指对事物的洞察力,即“悟性”,往往是通过灵感、直觉等非 逻辑思维来实现的。灵感、直觉等非逻辑思维具有突发性、随机性和跳跃性等特 点,表现为在创新活动中,没有经过严密推理和系统论证而意外地突然得到解决 问题的方法。开拓性创新思维是思维活动的一种跳跃和升华,摆脱了已有的框架 和束缚,几乎没有依托和靶子,是创新思维的最高境界。它是以丰富的知识经验、 熟练的逻辑推理、强烈的创新意识和不懈的思维努力为基础的。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创新思维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创新思维的思维成果是人们打破惯常的思维方式,创造出来的新颖的、独特的 有价值的东西。 B.科学发明、理论和文艺创作等各种创造活动突出地表现了人类思维的最高表现 形式一一创新思维 C.创新思维中,发散思维、聚合思维、横向思维、纵向思维与逆向思维、正向 思维、潜意识思维、显意识思维互为补充。 D.将创新思维分为批判性思维、反思性创新思维和开拓性创新思维的分类标准是 创新思维是否具有依托目标。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批判性创新思维依托的是原有理论、观点和认识、这些原有理论、观点和认识 是批判性创新思维具体的有针对性的目标和靶子 B.反思性创新思维所依托和利用的实践经验以及实践中出现的种种情况只是一 种客观存在,目标并不明确,较为隐匿 C.开拓性创新思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的是直觉、灵感等非逻辑性思维,开拓性创 新思维脱离了已有的框架,没有依托。 D.从批判性创新思维开始,逐步发展为反思性创新思维,再升华为开拓性创新思 维,这是创新思维的一般发展过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辨证否定和“扬弃”,并不是对原有理论或制度的全部否定,而是对原有理论 或制度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否定和抛弃。 B.一个人如果具有了深厚的理论功底、多方面的历练以及反躬自省、联想、比较 和组合等方面的能力,就具有了反思性创新思维。 C.开拓性创新思维指对事物的洞察力,它是通过具有突发性、随机性和跳跃性 等特定的灵感、直觉等非逻辑思维来实现的。 D.只有有了丰富的知识经验、熟练的逻辑推理、强烈的创新意识和不懈的思维 努力,才能达到创新思维的最高境界开拓性创新思维。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十一年,高后诛淮阴侯,布因心恐。阴令人部聚兵,候伺旁郡警急。 布所幸姬疾,请就医,医家与中大夫贲赫对门,姬数如医家,贲赫自以为侍中, 乃厚馈遗,从姬饮医家。姬侍王,从容语次,誉赫长者也。王怒曰:“汝安从知 之?”具说状。王疑其与乱。赫恐,称病。王愈怒,欲捕赫。赫言变事,乘传诣 长安。布使人追,不及。赫至,上变,言布谋反有端,可先未发诛也。上读其书 语萧相国。相国曰:“布不宜有此,恐仇怨妄诬之。请击赫,使人微验淮南王。 淮南王布见赫以罪亡,上变,固已疑其言国阴事;汉使又来,颇有所验,遂族赫 家,发兵反。反书闻,上乃赦贲赫,以为将军。 上召诸将问曰:“布反,为之柰何?”皆曰:“发兵击之,坑竖子耳,何能为乎!” 汝阴侯滕公召故楚令尹问之。令尹曰:“是故当反。”滕公曰:“上裂地而王之, 疏爵而贵之,南面而立万乘之主,其反何也?”令尹曰:“往年杀彭越,前年杀 韩信,此三人者,同功一体之人也。自疑祸及身,故反耳。”滕公言之上曰:“臣 客故楚令尹薛公者,其人有筹划之计,可问。”上乃召见问薛公。薛公对曰:“布 反不足怪也。使布出于上计,山东非汉之有也;出于中计,胜败之数未可知也;
1、下列对创新思维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创新思维的思维成果是人们打破惯常的思维方式,创造出来的新颖的、独特的、 有价值的东西。 B.科学发明、理论和文艺创作等各种创造活动突出地表现了人类思维的最高表现 形式——创新思维。 C.创新思维中,发散思维 、聚合思维、横向思维、纵向思维与逆向思维、正向 思维、潜意识思维、显意识思维互为补充。 D.将创新思维分为批判性思维、反思性创新思维和开拓性创新思维的分类标准是 创新思维是否具有依托目标。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批判性创新思维依托的是原有理论、观点和认识、这些原有理论、观点和认识 是批判性创新思维具体的有针对性的目标和靶子。 B.反思性创新思维所依托和利用的实践经验以及实践中出现的种种情况只是一 种客观存在,目标并不明确,较为隐匿。 C.开拓性创新思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的是直觉、灵感等非逻辑性思维,开拓性创 新思维脱离了已有的框架,没有依托。 D.从批判性创新思维开始,逐步发展为反思性创新思维,再升华为开拓性创新思 维,这是创新思维的一般发展过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辨证否定和“扬弃”,并不是对原有理论或制度的全部否定,而是对原有理论 或制度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否定和抛弃。 B.一个人如果具有了深厚的理论功底、多方面的历练以及反躬自省、联想、比较 和组合等方面的能力,就具有了反思性创新思维。 C.开拓性创新思维指对事物的洞察力,它是通过具有突发性、随机性和跳跃性 等特定的灵感、直觉等非逻辑思维来实现的。 D.只有有了丰富的知识经验、熟练的逻辑推理、强烈的创新意识和不懈的思维 努力,才能达到创新思维的最高境界开拓性创新思维。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十一年,高后诛淮阴侯,布因心恐。阴令人部聚兵,候伺旁郡警急。 布所幸姬疾,请就医,医家与中大夫贲赫对门,姬数如医家,贲赫自以为侍中, 乃厚馈遗,从姬饮医家。姬侍王,从容语次,誉赫长者也。王怒曰:“汝安从知 之?”具说状。王疑其与乱。赫恐,称病。王愈怒,欲捕赫。赫言变事,乘传诣 长安。布使人追,不及。赫至,上变,言布谋反有端,可先未发诛也。上读其书, 语萧相国。相国曰:“布不宜有此,恐仇怨妄诬之。请击赫,使人微验淮南王。” 淮南王布见赫以罪亡,上变,固已疑其言国阴事;汉使又来,颇有所验,遂族赫 家,发兵反。反书闻,上乃赦贲赫,以为将军。 上召诸将问曰:“布反,为之柰何?”皆曰:“发兵击之,坑竖子耳,何能为乎!” 汝阴侯滕公召故楚令尹问之。令尹曰:“是故当反。”滕公曰:“上裂地而王之, 疏爵而贵之,南面而立万乘之主,其反何也?”令尹曰:“往年杀彭越,前年杀 韩信,此三人者,同功一体之人也。自疑祸及身,故反耳。”滕公言之上曰:“臣 客故楚令尹薛公者,其人有筹划之计,可问。”上乃召见问薛公。薛公对曰:“布 反不足怪也。使布出于上计,山东非汉之有也;出于中计,胜败之数未可知也;
出于下计,陛下安枕而卧矣。”上曰:“何谓上计?”令尹对曰:“东取吴,西 取楚,并齐取鲁,传檄燕、赵,固守其所,山东非汉之有也。”“何谓中计?”“东 取吴,西取楚,并韩取魏,据敖庾①之粟,塞成皋之口,胜败之数未可知也。”“何 谓下计?”“东取吴,西取下蔡,归重②于越,身归长沙,陛下安枕而卧,汉无 事矣。”上曰:“是计将安出?”令尹对曰:“出下计。”上曰:“何谓废上中 计而出下计?”令尹曰:“布故丽山之徒也,自致万乘之主,此皆为身,不顾后 为百姓万世虑者也,故曰出下计。”上曰:“善。”封薛公千户。乃立皇子长为 淮南王。上遂发兵自将东击布 注:①敖庾:粮仓。②重:辎重,此指贵重财物 (选自《史记·黥布列传》,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候伺旁郡警急 候:侦察 B.誉赫长者也 誉:推荐 C.言布谋反有端 端:征兆 D.何谓废上中计而出下计废:废弃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薛公擅“筹策”的一组是( ①布使人追,不及 ②自疑祸及身,故反耳 ③上读其书,语萧相国 ④归重于越,身归长沙,陛下安枕而卧,汉无 事矣 ⑤是计将安出 ⑥此皆为身,不顾后为百姓万世虑者 也 A.①③⑤ ②④⑥ C.①②④ D.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黥布惊恐于淮阴侯的被杀,暗中令人部署军队,后来,又怀疑宠姬和侍中贲 赫与朝廷勾结,便要逮捕贲赫 B.朝廷派人暗中査验黥布的谋反传闻,黥布认为自己的举动已经败露,便杀了 贲赫家人,公开起兵造反。 C.针对黥布造反,汝阴侯滕公曾问计于门客薛公,并对薛公对局势的见解大为 欣赏,滕公因此向高祖举荐薛公 D.面对高祖刘邦的征询,薛公分析黥布可能采取的三种策略及其结果,并胸有 成竹地断定黥布会采用下策。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布不宜有此,恐仇怨妄诬之。请击赫,使人微验淮南王。 (2)上裂地而王之,疏爵而贵之,南面而立万乘之主,其反何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完成8~9题 北歌 佚名 ① 北漠清霜雁飞低,狼烟又近起铁衣。山暗雪凝寒烟冷,沙白风紧孤豺啼。 影孤钟尽音渺渺,灯昏酒浊雾靡靡。伤心银发遥入梦,家慈门倚乡音稀。② 注:①佚名:戍卒名不传。②稀:依稀
出于下计,陛下安枕而卧矣。”上曰:“何谓上计?”令尹对曰:“东取吴,西 取楚,并齐取鲁,传檄燕、赵,固守其所,山东非汉之有也。”“何谓中计?”“东 取吴,西取楚,并韩取魏,据敖庾①之粟,塞成皋之口,胜败之数未可知也。”“何 谓下计?”“东取吴,西取下蔡,归重②于越,身归长沙,陛下安枕而卧,汉无 事矣。”上曰:“是计将安出?”令尹对曰:“出下计。”上曰:“何谓废上中 计而出下计?”令尹曰:“布故丽山之徒也,自致万乘之主,此皆为身,不顾后 为百姓万世虑者也,故曰出下计。”上曰:“善。”封薛公千户。乃立皇子长为 淮南王。上遂发兵自将东击布。 注:①敖庾:粮仓。②重:辎重,此指贵重财物。 (选自《史记·黥布列传》,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候伺旁郡警急 候:侦察 B.誉赫长者也 誉:推荐 C.言布谋反有端 端:征兆 D.何谓废上中计而出下计 废:废弃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薛公擅“筹策”的一组是( ) ①布使人追,不及 ② 自疑祸及身,故反耳 ③上读其书,语萧相国 ④归重于越,身归长沙,陛下安枕而卧,汉无 事矣 ⑤是计将安出 ⑥此皆为身,不顾后为百姓万世虑者 也 A.①③⑤ B. ②④⑥ C.①②④ D.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黥布惊恐于淮阴侯的被杀,暗中令人部署军队,后来,又怀疑宠姬和侍中贲 赫与朝廷勾结,便要逮捕贲赫。 B.朝廷派人暗中查验黥布的谋反传闻,黥布认为自己的举动已经败露,便杀了 贲赫家人,公开起兵造反。 C.针对黥布造反,汝阴侯滕公曾问计于门客薛公,并对薛公对局势的见解大为 欣赏,滕公因此向高祖举荐薛公。 D.面对高祖刘邦的征询,薛公分析黥布可能采取的三种策略及其结果,并胸有 成竹地断定黥布会采用下策。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布不宜有此,恐仇怨妄诬之。请击赫,使人微验淮南王。 (2)上裂地而王之,疏爵而贵之,南面而立万乘之主,其反何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完成 8~9 题。 北歌 佚名 ① 北漠清霜雁飞低,狼烟又近起铁衣。山暗雪凝寒烟冷,沙白风紧孤豺啼。 影孤钟尽音渺渺,灯昏酒浊雾靡靡。伤心银发遥入梦,家慈门倚乡音稀。② 注:①佚名:戍卒名不传。②稀:依稀
8. 首《北歌》写尽边人苍冷伤怨形色,只欲使人泪下”,请结合全诗, 就其中的人物形象 谈谈你对此评述的看法。(5分) 答 9、简要赏析后两联的艺术特色。(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 (白居易《琵琶行 (2)斯是陋室, 。苔痕上阶 。(刘禹锡《陋室铭》) (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定乎内外之 分 ,斯已矣。(庄周《逍遥游》)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 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 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头像 林斤澜 画家老麦气色红润,为人圆通,又走好运,同行拿“脉通”来开玩笑, 老麦索性拿”麦通”当了笔名 这天他从人民礼堂出来,手提包里装着刚得的奖品。他骑上车,美滋滋地回味 老麦的确好运道,十年浩劫没有伤着元气,眼下又青云直上。前年画了张武斗场 面,闯了“禁区”,热辣辣得了奖。去年评奖说要点叫人愉快的,他就画了张五 只小猫,像小孩子那样互相抓挠着,鲜活极了。今年得奖的是“夜行军”:一个 十几岁的女兵,军帽下边戳着两根辫橛子,背一把二胡。革命传统教育、军事题 材,一下子名列前茅… 怎么拐到胡同里了?呀,梅大厦!十分熟悉又经常想不到的名字跳了出 来。再拐两个弯不就到梅大厦家了吗?这位姓梅的跟老麦是老同学,学的是雕塑, 三年了,老麦忙于来信,来访,来约稿;梅大厦却连逢年过节都没露过面。他在 干什么?美术界不大听说他的名字了。老麦把车推进一个没有门扇的门洞,叫道 “梅大厦!”就听见屋里叫:“吃饭没有?正好,给你下挂面。”三年不见,劈 头还是三十年前穷学生的口吻 老麦进里屋坐下—一只有里屋才有凳子。除了角落的单人床,屋里全是 架子,架子上全是雕塑。梅大厦头发花白、乱蓬蓬的,细眼睛挂红丝,小个子还 驼点儿腰。只有两只手肌肉鼓胀,是灵活的年轻的手
8、“一首《北歌》写尽边人苍冷伤怨形色,只欲使人泪下”,请结合全诗, 就其中的人物形象, 谈谈你对此评述的看法。(5 分) 答: 9、简要赏析后两联的艺术特色。(6 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 ,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 言, 。(白居易《琵琶行》 (2)斯是陋室, 。苔痕上阶 绿, 。(刘禹锡《陋室铭》) (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定乎内外之 分, ,斯已矣。(庄周《逍遥游》)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用 2B 铅笔在答 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 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头 像 林斤澜 画家老麦气色红润,为人圆通,又走好运,同行拿“脉通”来开玩笑, 老麦索性拿”麦通”当了笔名。 这天他从人民礼堂出来,手提包里装着刚得的奖品。他骑上车,美滋滋地回味 着…… 老麦的确好运道,十年浩劫没有伤着元气,眼下又青云直上。前年画了张武斗场 面,闯了“禁区”,热辣辣得了奖。去年评奖说要点叫人愉快的,他就画了张五 只小猫,像小孩子那样互相抓挠着,鲜活极了。今年得奖的是“夜行军”:一个 十几岁的女兵,军帽下边戳着两根辫橛子,背一把二胡。革命传统教育、军事题 材,一下子名列前茅…… 怎么拐到胡同里了?呀,梅大厦!十分熟悉又经常想不到的名字跳了出 来。再拐两个弯不就到梅大厦家了吗?这位姓梅的跟老麦是老同学,学的是雕塑。 三年了,老麦忙于来信,来访,来约稿;梅大厦却连逢年过节都没露过面。他在 干什么?美术界不大听说他的名字了。老麦把车推进一个没有门扇的门洞,叫道: “梅大厦!”就听见屋里叫:“吃饭没有?正好,给你下挂面。”三年不见,劈 头还是三十年前穷学生的口吻。 老麦进里屋坐下——只有里屋才有凳子。除了角落的单人床,屋里全是 架子,架子上全是雕塑。梅大厦头发花白、乱蓬蓬的,细眼睛挂红丝,小个子还 驼点儿腰。只有两只手肌肉鼓胀,是灵活的年轻的手
趁这年轻的手专心地下挂面,老麦把架子浏览一番。书架上是陶瓷,有 的古色古香,有的土里土气,造型、使釉、神态,都着力继承民族传统。货架上 是石雕,显然追求现代派的表现方法。钉起来的架子上,全是木雕,有的还是半 成品,看来都是近作了。老麦行家的、安闲的、挑剔的眼光不安起来了。这些木 雕不是从庙堂、寺院的雕塑里来的吗?不是从民间的泥娃娃、面人儿脱胎的吗? 可是又吸收了外国现代方法呀!这么个杂院的破屋,这么个泥瓦匠般的老同学 有探索,有创造 老麦看见书架顶板上撂着一个女兵,辫橛子,身背二胡,军帽上肩膀上 落了不薄的尘土……这个烧瓷女兵是三年前见过的,和自己的画稿有没有关系 呢?倒也难说。不过,平心而论,这个女兵是一般化的,自己画的那个有个性 有人物的心灵……老麦吃着面,斟酌着说:“得有个人照顾了!”“我没有时间 要命的是,我那几年只做了几件,你看一—”梅大厦指一下那个一身尘土、背着 二胡的女兵,“现在看都懒得看一眼,这么不经看。”老麦心里一沉,但又平和 地说:“你这个女兵是一般化了些。 梅大厦走到货架前,年轻的手倏地转到一块淡绿的玉石上。“漂亮吧? 从人家废料堆里捡的,我小心极了,耐心极了,慢慢磨出来的。你看,春天了 叫太阳晒化了,摊在淡绿的水面上,身底下的颜色,是水……”老麦这才领悟, 这是一只白天鹅。长长的脖子弯弯地贴在背上,是刷洗羽毛?是刚从梦中苏醒? 是尽情享受大地春回?……不觉叹道:“可惜,这些东西眼前是无名无利。”“管 那个做什么。”梅大厦两手一拍,劳动布的工作服飞起粉尘。“现在是我一生工 作最好的时候。思想上自由,生活上自由,艺术上我觉着看得见自由王国了。” 梅大厦细小挂红丝的眼睛,闪着一种不那么正常的光芒。老麦暗想:这样的光芒 自己是没有的,不,是自己欠缺的。 梅大厦的手往钉起来的架子上一排排黄杨木人物那里扫过去,好像将军 指点他的士兵。老麦的眼睛顺着他的手,停在了一个不大的头像上。这是一块黄 杨树顶,留着原树皮,只上尖下圆地开出一张脸来。原树皮就像头发,脸是少妇 型长脸。老麦立刻看出来,那比例是不写实的。头发下边露出的尖尖脑门,占全 脸的三分之一。弯弯的眉毛,半闭的眼睛,从眉毛到眼睛,竟有一个鼻子的长度 端正的鼻子、紧闭的嘴唇是写实的。没有这样的脑门和这样长长的眼皮,仿佛思 索盘旋不开。哦,头像,是沉思的老树的精灵 老麦再看看那些陶瓷,那些玉石,更加明白老同学在着力民族传统之后 追求现代表现之后,探索着一个新的境界。他感叹:“三年不见,你的进展很快 呀!”梅大厦细小挂红丝的眼睛里,射出了光亮。“就是要做,赶紧做,现在是 我一生最好的时候。”梅大厦年轻的手,抓着花白衰老的头发,扯了两 老麦坐不住了,心思活跃,想为梅大厦另找一处房子,想请一些专家来 想组织一个像样的展览会 老麦骑上车,为自己的发现和将要实现的计划兴奋起来,胡同里,他把 铃铛打得山响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同行拿“脉通”开老麦的玩笑,老麦索性拿“麦通”作笔名,表现出老麦 不拘小节、圆通随 和的性格
趁这年轻的手专心地下挂面,老麦把架子浏览一番。书架上是陶瓷,有 的古色古香,有的土里土气,造型、使釉、神态,都着力继承民族传统。货架上 是石雕,显然追求现代派的表现方法。钉起来的架子上,全是木雕,有的还是半 成品,看来都是近作了。老麦行家的、安闲的、挑剔的眼光不安起来了。这些木 雕不是从庙堂、寺院的雕塑里来的吗?不是从民间的泥娃娃、面人儿脱胎的吗? 可是又吸收了外国现代方法呀!这么个杂院的破屋,这么个泥瓦匠般的老同学, 有探索,有创造…… 老麦看见书架顶板上撂着一个女兵,辫橛子,身背二胡,军帽上肩膀上 落了不薄的尘土……这个烧瓷女兵是三年前见过的,和自己的画稿有没有关系 呢?倒也难说。不过,平心而论,这个女兵是一般化的,自己画的那个有个性, 有人物的心灵……老麦吃着面,斟酌着说:“得有个人照顾了!”“我没有时间。 要命的是,我那几年只做了几件,你看——”梅大厦指一下那个一身尘土、背着 二胡的女兵,“现在看都懒得看一眼,这么不经看。”老麦心里一沉,但又平和 地说:“你这个女兵是一般化了些。” 梅大厦走到货架前,年轻的手倏地转到一块淡绿的玉石上。“漂亮吧? 从人家废料堆里捡的,我小心极了,耐心极了,慢慢磨出来的。你看,春天了, 叫太阳晒化了,摊在淡绿的水面上,身底下的颜色,是水……”老麦这才领悟, 这是一只白天鹅。长长的脖子弯弯地贴在背上,是刷洗羽毛?是刚从梦中苏醒? 是尽情享受大地春回?……不觉叹道:“可惜,这些东西眼前是无名无利。”“管 那个做什么。”梅大厦两手一拍,劳动布的工作服飞起粉尘。“现在是我一生工 作最好的时候。思想上自由,生活上自由,艺术上我觉着看得见自由王国了。” 梅大厦细小挂红丝的眼睛,闪着一种不那么正常的光芒。老麦暗想:这样的光芒 自己是没有的,不,是自己欠缺的。 梅大厦的手往钉起来的架子上一排排黄杨木人物那里扫过去,好像将军 指点他的士兵。老麦的眼睛顺着他的手,停在了一个不大的头像上。这是一块黄 杨树顶,留着原树皮,只上尖下圆地开出一张脸来。原树皮就像头发,脸是少妇 型长脸。老麦立刻看出来,那比例是不写实的。头发下边露出的尖尖脑门,占全 脸的三分之一。弯弯的眉毛,半闭的眼睛,从眉毛到眼睛,竟有一个鼻子的长度。 端正的鼻子、紧闭的嘴唇是写实的。没有这样的脑门和这样长长的眼皮,仿佛思 索盘旋不开。哦,头像,是沉思的老树的精灵。 老麦再看看那些陶瓷,那些玉石,更加明白老同学在着力民族传统之后, 追求现代表现之后,探索着一个新的境界。他感叹:“三年不见,你的进展很快 呀!”梅大厦细小挂红丝的眼睛里,射出了光亮。“就是要做,赶紧做,现在是 我一生最好的时候。”梅大厦年轻的手,抓着花白衰老的头发,扯了两扯。 老麦坐不住了,心思活跃,想为梅大厦另找一处房子,想请一些专家来, 想组织一个像样的展览会…… 老麦骑上车,为自己的发现和将要实现的计划兴奋起来,胡同里,他把 铃铛打得山响。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同行拿“脉通”开老麦的玩笑,老麦索性拿“麦通”作笔名,表现出老麦 不拘小节、圆通随 和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