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10.(1)颔联“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中“迷”字用的巧妙,请加以赏 析。(2分)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答 0.(1)迷,迷路,暗含“迷恋”之意,逼真地表现出诗人独自行走山间欣赏 美景的陶醉。(2)表达了诗人对山野风光的喜爱之情及置身其中的喜悦、闲适的心 【2016·山东省莱芜卷】 2016·山东省日照卷】 【2016·山东省枣庄卷】 (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5-7题。(7分)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 否?应是绿肥红瘦! 5.这首词的作者李清照,是宋代女词人,号 词派的代表人物之 。(2分) 6.宋朝胡仔称:“绿肥红瘦,此语甚新。”请简要赏析“绿肥红瘦”的表达效 果。(3分) 7.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答: (一)(7分〉5.易安居士婉约(2分)6.使用拟人化的手法,构成反义对 举,把本来用以形容人的“肥”、“瘦”二字,借来用以形容绿叶的繁茂与红花 的凋谢,暗示春天的逐渐消失。(3分。意思对即可)7.表达了对春天将逝的惋 惜之情。(或“以花自喻,表达了对青春易逝的慨叹”)(2分。意思对即可) 2016年四川省 【2016·四川省成都卷】 、诗歌鉴赏(共4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 山中问答 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①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注】①窅(yao)然:远去的样子。 1.面对“何意栖碧山”的问题,诗人的回答是什么?请结合全诗概括作答。(2 分) 答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10.(1)颔联“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中“迷”字用的巧妙,请加以赏 析。(2 分) 答: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 分) 答: 10.⑴迷,迷路,暗含“迷恋”之意,逼真地表现出诗人独自行走山间欣赏 美景的陶醉。⑵表达了诗人对山野风光的喜爱之情及置身其中的喜悦、闲适的心 境。 【2016·山东省莱芜卷】 【2016·山东省日照卷】 【2016·山东省枣庄卷】 (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 5-7 题。(7 分)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 否?应是绿肥红瘦! 5.这首词的作者李清照,是宋代女词人,号 , 词派的代表人物之 一。(2 分) 6.宋朝胡仔称:“绿肥红瘦,此语甚新。”请简要赏析“绿肥红瘦”的表达效 果。(3 分) 答: 7.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 分) 答: (一)( 7 分〉5.易安居士 婉约(2 分)6.使用拟人化的手法,构成反义对 举,把本来用以形容人的“肥”、“瘦”二字,借来用以形容绿叶的繁茂与红花 的凋谢,暗示春天的逐渐消失。(3 分。意思对即可)7.表达了对春天将逝的惋 惜之情。(或“以花自喻,表达了对青春易逝的慨叹”)(2 分。意 思对即可) 2016 年四川省 【2016·四川省成都卷】 一、诗歌鉴赏(共 4 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 1-2 题。 山中问答 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①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注】①窅(yǎo)然:远去的样子。 1.面对“何意栖碧山”的问题,诗人的回答是什么?请结合全诗概括作答。(2 分) 答:
2.下列诗句中,哪一句与“桃花流水窅然去”所蕴含的感情相似?请简要分析 (2分) A.无可奈何花落去B.风住尘香花已尽C.簌簌衣中落枣花 答 、诗歌鉴赏(共4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1.【答案】诗人的回 答是笑而不答。“笑而不答”,带有几分神秘的色彩,造成悬念,以诱发读者思 索的兴味。“心自闲”三个字,既是山居心境的写照,更表明这“何意栖碧山 的问题,当桃花飘落溪水随之远远流去的时候,诗人觉得此处别有天地,如仙境 般。此时的心情是很安适恬淡的,神态悠然自得身处幽居碧山,心里一片轻松 坦然,对于诗人来说,既不觉得新鲜,也不感到困惑,只不过是“悠然心会,妙 处难与君说”罢了。2.【答案】C 【2016·四川省自贡卷】 【2016·四川省攀枝花卷】 【2016·四川省泸州卷】 【2016·四川省德阳卷】 【2016·四川省绵阳卷】 【2016·四川省广元卷】 【2016·四川省遂宁卷】 【2016·四川省内江卷】 【2016·四川省乐山卷】 【2016·四川省南充卷】 12.诗词赏析。(5分) 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上阕四句中有两句通过人物外在行为来写主人公的内心哀愁,请找出来 (2分) (2)“风住尘香花已尽”这一景物描写在词中有何作用?(3分) 答 2.(1)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2分)(2)交代季节特征,渲染凄婉氛围,暗 示作者美好的生活已经过去,为全词奠定感情基调(3分,意近即可)。 【2016·四川省宜宾卷】 【2016·四川省广安卷】 【2016·四川省达州卷】 【2016·四川省眉山卷】 【2016·四川省雅安卷】 21.选出对下面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3分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感情强烈,情景兼具,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2.下列诗句中,哪一句与“桃花流水窅然去”所蕴含的感情相似?请简要分析 (2 分) A.无可奈何花落去 B.风住尘香花已尽 C.簌簌衣中落枣花 答: 一、诗歌鉴赏(共 4 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 1-2 题。1.【答案】诗人的回 答是笑而不答。“笑而不答”,带有几分神秘的色彩,造成悬念,以诱发读者思 索的兴味。“心自闲”三个字,既是山居心境的写照,更表明这“何意栖碧山” 的问题,当桃花飘落溪水随之远远流去的时候,诗人觉得此处别有天地,如仙境 一般。此时的心情是很安适恬淡的,神态悠然自得身处幽居碧山,心里一片轻松 坦然,对于诗人来说,既不觉得新鲜,也不感到困惑,只不过是“悠然心会,妙 处难与君说”罢了。2.【答案】C 【2016·四川省自贡卷 】 【2016·四川省攀枝花卷】 【2016·四川省泸州卷】 【2016·四川省德阳卷】 【2016·四川省绵阳卷】 【2016·四川省广元卷】 【2016·四川省遂宁卷 】 【2016·四川省内江卷】 【2016·四川省乐山卷】 【2016·四川省南充卷】 12.诗词赏析。(5 分)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上阕四句中有两句通过人物外在行为来写主人公的内心哀愁,请找出来。 (2 分) 答: (2)“风住尘香花已尽”这一景物描写在词中有何作用?(3 分) 答: 12. (1)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2 分) (2)交代季节特征,渲染凄婉氛围,暗 示作者美好的生活已经过去,为全词奠定感情基调(3 分,意近即可)。 【2016·四川省宜宾卷】 【2016·四川省广安卷】 【2016·四川省达州卷】 【2016·四川省眉山卷】 【2016·四川省雅安卷】 21. 选出对下面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 3 分)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感情强烈, 情景兼具, 含蓄蕴藉, 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