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考题分类—词语的理解 (2016·广东广州市)8、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5分) (1)蒙辞以军中多务。(《孙权劝学》)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3)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 (4)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陈涉世家》) (5)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 【答案】①推托②类③香花④爱戴⑤通“避”,躲避 (2016·内蒙古呼和浩特市)1.在第一个横线上填上一个字,使每项成为一个成 语:接着在第二个横线上解释所填的字 (1)惟妙惟 相似 (2)不 学识、学问无术 (3)相形见 (4)不_速邀请之客 【考点】成语:字词的含义 【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的书写和意思,解答时只要回顾以前所学即可.注意 不要写错别字,对成语的中可能遇到的形近字要注意辨析 【解答】(1)“惟妙惟肖”不要写作“惟妙惟笑”,“不学无术”不要写作“不 学无数”,“相形见绌”不要写作“相形见处”,“不速之客”不要写作“不俗 之客 答案: (1)(肖)(相似) (2)(学)(学识、学问) (3)(绌)(不足、不够) (4)(速)(邀请) (2016·山东泰安市)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①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②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 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范仲淹《岳阳楼记》 B.①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出师表》)②其中往 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陶渊明《桃花源记》) C.①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伤仲永》)②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 上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陈涉世家》) D.①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曹刿论战》)②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 至于今日。(《隆中对》)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积累。中考文言文对词语解释题的考查一般设置四个小题,考 查的词语多为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通假字等特殊词。平时,学习古文要注重对此类词语 的积累。A项,两个“一”都是“全”的意思:;B项,两个“悉”都是“都”的意思:C项 两个“尝”都是“曾经”的意思:D项,①中的“信”意思是“信用”,②中的“信”是通 假字,通“伸”,意思为伸张 (2016·山东泰安市)22.填写出歇后语的后半截。(3分) (1)泥菩萨过河 (2)哑巴吃黄连
2016 中考题分类——词语的理解 (2016·广东广州市)8、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5 分) (1)蒙辞以军中多务。(《孙权劝学》)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3)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 (4)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陈涉世家》) (5)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 【答案】①推托 ②类 ③香花 ④爱戴 ⑤通“避”,躲避 (2016·内蒙古呼和浩特市)1.在 第 一个 横 线上 填 上一 个 字 ,使 每 项成 为 一个 成 语;接着在第二个横线上解释所填的字. (1)惟妙惟 肖 相似 (2)不 学 学识、学问 无术 (3)相形见 绌 不足、不够 (4)不 速 邀请 之客. 【考点】成语;字词的含义. 【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的书写和意思,解答时只要回顾以前所学即可.注意 不要写错别字,对成语的中可能遇到的形近字要注意辨析 【解 答】( 1)“ 惟妙 惟 肖 ”不 要 写作“ 惟 妙 惟笑 ”,“ 不学 无 术 ”不 要 写作“ 不 学无数”,“相形见 绌 ”不 要 写作 “ 相形 见 处”,“ 不 速之 客 ”不 要 写作 “ 不俗 之客”. 答案: ( 1)( 肖 )( 相 似) ( 2)( 学 )( 学 识、 学 问 ) ( 3)( 绌 )( 不 足、 不 够 ) ( 4)( 速 )( 邀 请) (2016·山东泰安市)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①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②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 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范仲淹《岳阳楼记》) B.①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出师表》)②其中往 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陶渊明《桃花源记》) C.①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伤仲永》)②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 上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陈涉世家》) D.①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曹刿论战》)②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 至于今日。(《隆中对》)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积累。中考文言文对词语解释题的考查一般设置四个小题,考 查的词语多为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通假字等特殊词。平时,学习古文要注重对此类词语 的积累。A 项,两个“一”都是“全”的意思;B 项,两个“悉”都是“都”的意思;C 项, 两个“尝”都是“曾经”的意思;D 项,①中的“信”意思是“信用”, ②中的“信”是通 假字,通“伸”,意思为伸张。 (2016·山东泰安市)22.填写出歇后语的后半截。(3 分) (1)泥菩萨过河—— (2)哑巴吃黄连——
(3)徐庶进曹营 【答案】(1)自身难保。(2)有苦难言(有苦说不出)。(3)一言不发 【解析】此题考查歇后语这一文学常识的能力。要根据平时对歇后语这一文学常识的积累 掌握,根据要求,进行填写即可。但不可出现错别字。 (2016·山东淄博市)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屠暴(残忍)起,以刀劈狼首(蒲松龄《狼》) B.将军身被(通“披”,穿着)坚执锐(司马迁《陈涉世家》) C.尝贻(赠)余核舟一(魏学洢《核舟记》) D.非澹泊(也写做“淡泊”,安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无以明志(诸葛亮《诫子书》)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词语解释正误的辨析能力。“屠暴起,以刀劈狼首”,意思是 “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句中的“暴”意为“突然”。 (2016·山东淄博市)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屠暴(残忍)起,以刀劈狼首(蒲松龄《狼》) B.将军身被(通“披”,穿着)坚执锐(司马迁《陈涉世家》) C.尝贻(赠)余核舟一(魏学洢《核舟记》) D.非澹泊(也写做“淡泊”,安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无以明志(诸葛亮《诫子书》) 【答案】A 【解析】此題考查对文言词语解释正误的辨析能力。“屠暴起,以刀劈狼首”,意思是 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句中的“暴”意为“突然 (2016·山东淄博市)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屠暴(残忍)起,以刀劈狼首(蒲松龄《狼》) 将军身被(通“披”,穿着)坚执锐(司马迁《陈涉世家》) C.尝贻(赠)余核舟一(魏学洢《核舟记》) D.非澹泊(也写做“淡泊”,安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无以明志(诸葛亮《诫子书》) 【分析】本题考查实词的解释,解答时根据句意回顾所学认真作答即可 【解答】A.有误,暴:突然.B.正确.C.正确.D.正确.故选:A 【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多积累 (2016·浙江金华市)3.下列各组句于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 虽杀臣,不能绝也 B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中间里拉崩倒之声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一词多义的辨析能力。D项中“安”的意思都是“怎么”。A项中的 “顾”依次为:往旁边看/拜访。B项中的“绝”依次为:灭绝,全部消失/绝妙。C项中的
(3)徐庶进曹营—— 【答案】(1)自身难保。(2)有苦难言(有苦说不出)。(3)一言不发。 【解析】此题考查歇后语这一文学常识的能力。要根据平时对歇后语这一文学常识的积累、 掌握,根据要求,进行填写即可。但不可出现错别字。 (2016·山东淄博市)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屠暴.(残忍)起,以刀劈狼首(蒲松龄《狼》) B.将军身被.(通“披”,穿着)坚执锐 (司马迁《陈涉世家》) C.尝贻.(赠)余核舟一 (魏学洢《核舟记》) D.非澹泊..(也写做“淡泊”,安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无以明志 (诸葛亮《诫子书》)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词语解释正误的辨析能力。“屠暴起,以刀劈狼首”,意思是 “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句中的“暴”意为“突然”。 (2016·山东淄博市)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屠暴.(残忍)起,以刀劈狼首(蒲松龄《狼》) B.将军身被.(通“披”,穿着)坚执锐 (司马迁《陈涉世家》) C.尝贻.(赠)余核舟一 (魏学洢《核舟记》) D.非澹泊..(也写做“淡泊”,安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无以明志 (诸葛亮《诫子书》)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词语解释正误的辨析能力。“屠暴起,以刀劈狼首”,意思是 “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句中的“暴”意为“突然”。 (2016·山东淄博市)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屠暴.(残忍)起,以刀劈狼首(蒲松龄《狼》) B.将军身被.(通“披”,穿着)坚执锐 (司马迁《陈涉世家》) C.尝贻.(赠)余核舟一 (魏学洢《核舟记》) D.非澹泊..(也写做“淡泊”,安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无以明志 (诸葛亮《诫子书》) 【分析】本题考查实词的解释,解答时根据句意回顾所学认真作答即可. 【解答】A.有误,暴:突然.B.正确.C.正确.D.正确.故选:A. 【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多积累. (2016·浙江金华市)3.下列各组句于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 虽杀臣,不能绝.也 A. B.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中间.里拉崩倒之声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C. D.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一词多义的辨析能力。D 项中“安”的意思都是“怎么”。A 项中的 “顾”依次为:往旁边看/拜访。B 项中的“绝”依次为:灭绝,全部消失/绝妙。C 项中的
“间”依次为:夹杂/私自,偷偷的。 (2016·浙江金华市)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 顾臣于草庐之中 B.虽杀臣,不能绝也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D.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所考查的文言实词均是课本所学内容,因此重 要的是对所学文章熟练掌握 【解答】 A.第一句翻译:(屠户)回头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 覆盖成小山似的。顾:回头看 第二句翻译:三次到我的草庐去拜访我。顾:拜访。 B.第一句翻译:即使把我杀了,也不能杀尽宋国的守御者。绝:尽。 第二句翻译:奇特的山,奇异的水,独一无二。绝:妙绝。 C.第一句翻译:其中夹杂着用力拉扯崩塌倒下的声音。间:夹杂。 第二句翻译:又暗中让吴广到戍卒们停留的处所旁的祠堂中。间:暗中 D.第一句翻译:尚且想它与普通的马一样也不可能,怎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安:怎 能 第二句翻译:你不是鱼,又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安:怎能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重要的是平时多积累中考要求的实词。 (2016·浙江丽水市)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居数月,胡马胡骏马而归.带领 (2)尝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赠送 (3)沙鸥翔米,锦鳞游泳.鸟停息在树上 (4)尉果日广._用鞭、杖或竹板打 (5)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放弃 (6)小大之 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室 【考点】文言实词 【分析】本题考査实词的解释,解答时根据句意回顾所学认真作答即可 【解答】(1)句意为:过了几个月,那匹走失的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将:带领 (②)句意为:(他)曾经送给我一艘用核桃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东坡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的情景.贻:赠送 (3)句意为: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五彩的鱼儿(在水中)畅游.集:鸟停 息在树上 (4)句意为:将尉果然鞭打吴广.笞:用鞭、杖或竹板打 (5)句意为:弃城逃离,这便是有利的地势不如人心的团结.委:放弃 (6)句意为: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一一明察,一定要按照实情判断.狱:案件 答案: (1)带领.(2)赠送.(3)鸟停息在树上.(4)用鞭、杖或竹板打.(5)放弃.(6)案件
“间”依次为:夹杂/私自,偷偷的。 (2016·浙江金华市)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B.虽杀臣,不能绝.也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D.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所考查的文言实词均是课本所学内容,因此重 要的是对所学文章熟练掌握。[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解答】 A.第一句翻译:(屠户)回头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 覆盖成小山似的。顾:回头看。 第二句翻译:三次到我的草庐去拜访我。顾:拜访。 B.第一句翻译:即使把我杀了,也不能杀尽宋国的守御者。绝:尽。 第二句翻译:奇特的山,奇异的水,独一无二。绝:妙绝。[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C.第一句翻译:其中夹杂着用力拉扯崩塌倒下的声音。间:夹杂。[w*ww.~z@z%step.co#m] 第二句翻译:又暗中让吴广到戍卒们停留的处所旁的祠堂中。间:暗中。 D.第一句翻译:尚且想它与普通的马一样也不可能,怎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安:怎 能。 第二句翻译:你不是鱼,又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安:怎能。 故选:D。[来源%#:中@教&^网]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重要的是平时多积累中考要求的实词。 (2016·浙江丽水市)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居数月,胡马 胡骏马而归. 带领 (2)尝 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赠送 (3)沙鸥翔 ,锦鳞游泳. 鸟停息在树上 (4)尉果 广. 用鞭、杖或竹板打 (5) 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放弃 (6)小大之 ,虽不能察,必以情. 案件 . 【考点】文言实词. 【分析】本题考查实词的解释,解答时根据句意回顾所学认真作答即可. 【解答】(1)句意为:过了几个月,那匹走失的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将:带领. (2)句意为:(他)曾经送给我一艘用核桃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东坡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的情景.贻:赠送. (3)句意为: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五彩的鱼儿(在水中)畅游.集:鸟停 息在树上. (4)句意为:将尉果然鞭打吴广.笞:用鞭、杖或竹板打. (5)句意为:弃城逃离,这便是有利的地势不如人心的团结.委:放弃. (6)句意为: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一一明察,一定要按照实情判断.狱:案件. 答案: (1)带领.(2)赠送.(3)鸟停息在树上.(4)用鞭、杖或竹板打.(5)放弃.(6)案件.
(2016·浙江宁波市)3.(4分)(2016·宁波)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1)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2)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3)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4)可富贵,无相忘 【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解释,要注意对中考要求文言词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 活用的积累 【解答】(1)翻译:他们紧靠着的两膝,都隐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2)翻译:两条大腿哆嗦发抖,几乎想要先跑 (3)翻译:服侍的人拿来热水(给我)洗手暖脚,拿被子(给我)盖上,过很久才暖和过 (4)翻译:如果有一天大家富贵了,一定互相提携不要忘记彼此 答案:(1)靠近(2)大腿(3)热水(4)如果 【点评】文言实词积累: (1)比 ①并列,靠近,挨着.其两膝相比者(《核舟记》) ②比较.比吾乡邻之死则己后矣(《捕蛇者说》) ③及,等到.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陈涉世家》) (2)苟 苟富贵(如果)故不为苟得(苟且) 苟全性命于乱世(苟且) 苟无饥渴(且,或许,希望) (2016·浙江宁波市)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4分) (1)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2)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3)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4)苟富贵,无相忘 3.(1)靠近(2)大腿(3)热水(4)如果(4分,各1分)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解释能力。前三个文言词语都属于古今异义,解释时要与现代汉 语中的意思区别开来。最后一个“苟”有好几种解释,注意其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这里解 释为“如果”。 (2016·浙江衢州市)3.(6分)(2016·衢州)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_约定 ②愿为币鞍马_买 ③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沿着 ④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处所
(2016·浙江宁波市)3.(4 分)(2016•宁波)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1)其两膝相 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2)两 战战,几欲先走.[ww~w.z*z^st&ep.c@om] (3)媵人持 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4) 富贵,无相忘.[www.~z@zstep&*%.com] 【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解释,要注意对中考要求文言词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 活用的积累. 【解答】(1)翻译:他们紧靠着的两膝,都隐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2)翻译:两条大腿哆嗦发抖,几乎想要先跑. (3)翻译:服侍的人拿来热水(给我)洗手暖脚,拿被子(给我)盖上,过很久才暖和过 来. (4)翻译:如果有一天大家富贵了,一定互相提携不要忘记彼此 答案:(1)靠近(2)大腿(3)热水(4)如果 【点评】文言实词积累: (1)比: ①并列,靠近,挨着.其两膝相比者(《核舟记》) ②比较.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 ③及,等到.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陈涉世家》) (2)苟: 苟富贵(如果)故不为苟得(苟且) 苟全性命于乱世(苟且) 苟无饥渴(且,或许,希望) (2016·浙江宁波市)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解释能力。前三个文言词语都属于古今异义,解释时要与现代汉 语中的意思区别开来。最后一个“苟”有好几种解释,注意其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这里解 释为“如果”。 (2016·浙江衢州市)3.(6 分)(2016•衢州)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陈太丘与友 行 约定 ②愿为 鞍马 买 ③ 溪行,忘路之远近 沿着 ④先生不知何 人也 处所
⑤辍耕之垄上 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 【考点】文言实词.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査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 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解答】①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期:约定 ②愿意为此买马具及马.市:买 ③沿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缘:沿着 ④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许:处所 ⑤停止耕作到田畔高地上(休息).之:到,往 ⑥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间:参与 答案: ①约定:②买;③沿着:④处所:⑤到,往;⑥参与. 【点评】间 立有间(jn一会儿)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中间) 奉命于危难之间(期间)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量词)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jidn夹杂) 遂与外人间隔(间隔,隔开)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暗暗地) 又何间焉(参与) (2016·浙江台州市)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6分) (1)暮而果大亡其财(▲) (2)两股战战(▲) (3)欣然规往( (4)媵人持汤沃灌(▲ (5)辍耕之垄上( (6)年且九十( 【参考答案】(1)丢失(2)大腿(3)计划(4)热水(5)去、往(6)将近 【考查内容】课本中出现的重要词语 【解析思路】这道题主要是根据给出的短句,然后让学生在已经学到的范围内思考个别特殊 字词和虚实词的意思。 (2016·浙江温州市)3.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6分) (1)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塞翁失马》) (2)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答案】(1)善于,擅长逃跑(2)没有归依(3)交换答应 【解析】要确定一个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具体含义,在平时学习时要注意积累。此题第 (1)题“善”是多义词,除“善于,擅长”的意思外,还有“好”等意。“亡”为古今异 义词,古义为“逃跑”,今义为“死亡”。第(2)题“微”和“归”都是古今异义词,今 义分别为“小”“回来”而古义为“没有”“逃跑”。(3)“易”“许”都是多义词,除 本题答案意思外,“易”还有“容易”,之意,“许”还有“左右”等意思。注意根据上下 文区分。 (2016·浙江舟山市)4.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杂然相许时人莫之许也
⑤辍耕 垄上 到、往 ⑥肉食者谋之,又何 焉 参与 . 【考点】文言实词.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 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解答】①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期:约定; ②愿意为此买马具及马.市:买; ③沿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缘:沿着; ④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许:处所; ⑤停止耕作到田畔高地上(休息).之:到,往; ⑥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间:参与. 答案: ①约定;②买;③沿着;④处所;⑤到,往;⑥参与. 【点评】间 立有间(jiān 一会儿)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中间) 奉命于危难之间(期间)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量词)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jiàn 夹杂) 遂与外人间隔(间隔,隔开)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暗暗地) 又何间焉(参与) (2016·浙江台州市)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6 分) (1)暮而果大亡.其财( ▲ ) (2)两股.战战( ▲ ) (3)欣然规.往( ▲ ) (4)媵人持汤.沃灌( ▲ ) (5)辍耕之.垄上( ▲ ) (6)年且.九十( ▲ ) 【参考答案】(1)丢失 (2)大腿 (3)计划 (4)热水 (5)去、往 (6)将近 【考查内容】课本中出现的重要词语 【解析思路】这道题主要是根据给出的短句,然后让学生在已经学到的范围内思考个别特殊 字词和虚实词的意思。 (2016·浙江温州市)3.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6 分) (1)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塞翁失马》) (2)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答案】(1)善于,擅长 逃跑 (2)没有 归依 (3)交换 答应 【解析】要确定一个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具体含义,在平时学习时要注意积累。此题第 (1)题“善”是多义词,除“善于,擅长”的意思外,还有“好”等意。 “亡”为古今异 义词,古义为“逃跑”,今义为“死亡”。第(2)题“微”和“归”都是古今异义词,今 义分别为“小”“回来”而古义为“没有”“逃跑”。(3)“易”“许”都是多义词,除 本题答案意思外,“易”还有“容易”,之意,“许”还有“左右”等意思。注意根据上下 文区分。 (2016·浙江舟山市)4.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杂然相许. 时人莫之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