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意,得意而忘象。如是存象忘意,犹如“失鱼兔则空守筌蹄,遗 健顺则空说龙马”一样。吾人(尤其是作《易》者)象以表意,言 以尽象,其目的是得意,而象与言者乃为了得意的工具手段。其 如“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也。” 然则“言者象之蹄也,象者意之筌也。”要之忘象以求其意为吾人 穷极目的。但言是如此,其忘象得意的境界,是非玄思冥想,诗 的幻想,无假做到。所以《系辞》说:“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 研机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动 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圣人以此洗心”“在外者物色,在 我者生意。二者相摩相荡,而物我之情契合无间,拟诸形容,象 其物宜的秘诀,至在不把物色看作闲事,处处以自家生意,萦蔓 绕绕于物色上,造成一种芳洁的意境。高妙的诗人,往往以精神 寄色相,以色相染精神。盖深得物亦具我之情,我亦具物之情。” (引方东美教授著《科学哲学与人生》)宇宙全体为一广大无穷的 生命系统,其中一切现象毫无自然与超自然的隔阂,各自依前浪 逐后浪之历程,发展扩充次第完成以造就宇宙全体和谐无间的统 。最高精神与智慧的妙悟一旦成就了直可达于真谛,与之浃而 具化,人类须是发挥真纯天性,凭依精神法则以满足生存,更就 缔造美丽崇高的自由幻境。宇宙广大的领域足资人类纵横驰骋于 其间,科学与逻辑不能代替文学艺术、诗歌、音乐、道德、宗教。 何况玄妙幽深的玄学?玄想则仗天才,天才横溢的思想家,胆大 识高,情深理富,往往可以激扬精神,体验人生到极深的深处,极 高的高处,观照宇宙,省察人生。故能想人所不敢想的问题而作 玄之又玄的思想体系。此则唯王弼天才所能者。 再就本论而言,爻的变化是情伪之所为,故要能达情伪通变 化,则可应动静,观吉凶。张横渠《正蒙·乾篇》说:“凡可状皆 有也,凡有皆象也。”象是活动的(客观现象之变化),人也是活动 的(主观情伪之无常),无尽数的有,即显现出无尽数的象,而触 PDF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试用版本创建w, fineprint,com,cn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om.cn
类生情,观象生心故亦有无尽数的意义。但《易》所采用的象,仍 然是有限的。而其所含在的意义是多方面的。故如果把现象执着 定一,规定的一定的意义,便不能通达情伪变化。故忘象得意,同 时忘画尽情。王弼所谓“立象以尽意而象可忘也,重画以尽情而 画可忘也。是故触类可为其象,合义可为其征。义苟在健,何必 马乎?类苟在顺,可必牛乎?爻荀合顺何必坤乃为牛乎?义苟应 健何必乾乃为马?”即此意。 王弻的极点,是能因象会意,达情通变,来织成理网,启发 玄妙智情。这样的创举,是在中国思想上给予一大关键,转象数 《易》为义理之《易》使僵死的《易》变成有生命的《易》正是起 死回生之妙造。 、韩康伯系辞传注 王弼虽受《系辞传》的影响而注《易》上下经,但不知什么 原因,他未注《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等传。直 留给东晋的韩康伯来注。 关于王弼未注传,有种种看法。或者为早死未竟,或为王弼 妙得虚无之旨,因《系辞传》处处为发扬创造精神,故如王弼不 早死,也不能继续以王弼的思想下注。 我对此看法,则有不同。王弼的《周易略例》是透过《系辞》 上下传思想而成立的(参看比较表)。他已总持上下经以外的其他 传意建树一套理论,用来注本经的,他是以传注经,故不必再去 注传。 其次王弼与韩康伯的关系,有人以为韩康伯,是王弼的弟子。 “《系辞正义坛云:韩氏亲受业于王弼,承王弼之旨,故引弼云以 证其义,愚考王弼卒于魏正始十年,韩康伯,东晋简文帝引为谈 客(书见《晋书·韩康伯传》)二人不同时,相去甚远。谓之亲受 业误矣。”(引《困学记闻》中) 232 PDF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试用版本创建w, fineprint,com,cn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om.cn
韩氏注《系辞》“大衍义”时,曾引王弼语,且其注很多句字 从王弼《周易略例》处来,可证明不能说是完全无关之人。但依 王弼之为人着想,王弼年二十四早死,还有在此短短的岁月内作 过官、注《老》、《易》、《论语》,并且对风流方面也相当出入,以 是看,无暇作人之师,其为人品格上看,不肯做为人师之人。故 虽在同时的人,也“亲受”两个字是错误的,可能是私淑弟子。 韩康伯,是精通《老》、《庄》与《易》的人。他在《系辞注》内、比 王弼还更多更充分地插入发桎老、庄学说。故人说《周易》到了 韩康伯的手,完全是《老》、《庄》化。 那么现在来看韩氏注《系辞》和《说卦》为如何? 他注“易简”曰: 天地之道,不为而善始,不劳而善成,故曰易简。” 又注:“子日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曰: “不为而自然,故知变化者,则知神之所为。” 儒家《周易》根本之理“易简”变解为道家根本“无为自然”之 理。又其“幽明”注曰: 幽明者,有形无形之象。” 是儒冢、日月昼夜之刚柔相推而生的明暗之象,变解以老子无形 有形之本作概念。 其次最大罡的交解,是“一阴一阳之为道”注,其曰: 道者何?元之称也,无不通也,无不由也。况之日道。寂 然无体,不可为象。必有之用极,而无之功显,故至乎神无 方而《易》无体,而道可见矣。故穷变以尽神,因神以明道, 阴阳虽殊,无一以待之。在阴为无阴。阴以之生。在阳为无 阳,阳以之成。故曰一阴一阳也。” 在此儒家健动生生之道,变成道家寂然无体不可象名之道。“无” “有”“体”“用”关系来解释其有之用极与无之功显。所以他“百 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注曰: 233 PDF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试用版本创建w, fineprint,com,cn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om.cn
“君子体道以为用也,仁知则滞于所见。百姓则日用而不 知。体斯道者不亦鲜矣。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始可以语至而 言极也。” 显然是以《老》注《易》了。其“太极”之解曰: “夫有必始于无,故太极生两仪也。太极者无称之称也 不可得而名,取其有之所极。况之太极者也。” 如此的注解方法,虽是引道家学说与道家常用的句子来注,但不 是完全把道家的思想来械入儒家向来所没有的思想上去的。因为 《系辞传》中,儒家,也有时说出“无”。即曰: 《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非天下之至神,孰能与于此。 因为欲求万有作用的根源,求大秘密。虽透露出来,但仍为玄妙 不可识。故儒家说“有”到至极微奥妙处,则他也不得不归到无 思无为上去。故如他解“阴阳不测之谓神”之时说: “神也者,变化之极,妙万物而为言,不可以形诘者也, 故日阴阳不测。尝试论之曰:原夫两仪之运,万物之动,岂 有使之然哉?莫不独化于太虚、数尔而自造矣。造之非我,理 自玄应,化之无主,数自冥运,故不知所以然。而况之神。是 以明两仪以太极为始,言变化而称极乎神也。夫唯知天之所 为者,穷理体化,坐忘遗照。至虚而善应,则以道为称,不 思而玄览,则以神为名。皆资道而同乎道,由神而冥于神也。” 依《系辞》观之,不能说是完全牵强附会者。于是根深蒂固的向 来汉儒所持的象数机祥之学,被连根拔掉。而真正哲学的理论乃 新植而发芽了。 《系辞注》中,最引起论议者,乃“大衍数”的解法。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韩康伯引王弼语而解曰: “王弼曰:演天地之数所赖者五十也,其用四十九,则其 234 PDF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试用版本创建w, fineprint,com,cn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om.cn
不用也。不用而用以之通,非数而数以之成。斯《易》之 太(大)极也。四十有九数之极也,夫无不可以无明,必因 于有,故常于有物之极,而必明其所由之宗也。” 此处王弼的解释法,则完全立脚于“体”“用系与“宗支”秩 序上着想。《系辞》本文上说:“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九”五十 之中四十九数为“用”,其剩余之一为“体”故王粥意思是其不用 之一为《易》之“太极”,《老子》之“道体”,王弼自己的“无” 宗 凡是玄理家所谓之体用关系,是相即不离的。故体不是离用 而别在,笼罩一切有的境界中。而其“用”依“体”以起而各有 分别,分别有数,所谓四十有九者,指数之极而言。而且其不用 之一者,无分别同时不变之“一”真常的东西,而固非数目之数。 是为物之宗极。即万物之本体。故王弼,把象数之数化为“部分” 与“全”的关系上而去。是即体用之相即不离。“用”为从体显现 的一切万象,是为“部分”,“体”为万物以始以成以前的浑融,是 为“全”故体以用显,用依体生,故王弼最后一句话“夫无不可 以无明,必因于有,故尚于有物之极而必明其所由之宗也。”可知 王弼以体用宗支之概念来解释大衍义明矣。 此则汉儒之象数《易》与玄理之《易》之一大转捩点。盖王 弼,注重繁而不乱,众而不惑的秩序,而维持秩序之理在于一多 寡众之互相固守其宗支关系。故王弼理应任何问题时,不忘记“贞 夫一”与“众多”。 韩康伯也深受此旨,故他注《系辞》,可以说不背王弼之旨。其 注“《易》有太极,太极生两仪”日: “夫有必始于无,故太极生两仪也,太极者无之称,不可 得而名取其有之所极。况之曰太极者也。” 盖就玄学家之本体而言,宇宙一大秩序上看,是一多寡众的关系, 且在宇宙生成的功用上看,是“无”与“有”的象状。故把“太 235 PDF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试用版本创建w, fineprint,com,cn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