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幅凑未足多”能治乱而不惑,变而不渝。 要之卦有体与所由之主。故六爻之相错,可举一以明;刚柔 之相乖,可立主以明。而且少者多之所贵,寡者众之所宗,故 卦之中,如五阳而一阴,则一阴为主。统论这样把握住,主体性 的乃日“彖”明了此“彖”则治《易》之根本定矣。 2明爻通变:既得纯一的起点,然则再展开对现象界的梳栉 工作。品制万变宗主存焉。则其宗主者,指品制里面的万变中不 变者而言,纯一的起点展开来的现象界,是以万变显现其存在,而 此变化,在《易》则以爻来代表。故明了此爻,方可以通于品制 之万变。 那么说问:“变者何?”“情之所为也”,而“情伪之动,非数之 求也”。故一发动而出变,则万象合散屈伸,而与纯一的根本相乖 而万物皆有系有待。于是桕对世界友生,而相对又相反相成,异 质相求,故“形躁好静,质柔爱刚,体清反,质与愿违,体情 相反,质愿相违。”故万物之请,质动变多端,而复“巧历不能定 其算数,圣明不能为之典要。’呈“法制所不能齐,度量所不能均 也”,因为情伪所适,巧诈多端,而万变的现象界,有如下的相反、 相成、相制、相生性。 弱柔制胜强刚之理 “陵三军者或惧于朝廷之仪。” “暴威武者或困于酒色之娱”,故制强胜刚者不是强刚而 是相反的柔弱者。 异质相求之理: “同声相应,高下不必均也。” “同气相求,体质不必齐也。”故近不必比,远不必乖。 女相违而刚柔合体、隆墀永叹,远坚必盈,召云者龙,命吕 者律,如果相均且齐,二女具是阴类,而不相违,则不相通, 不相合体,不相合体则不能化生万物也。 226 PDF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试用版本创建w, fineprint,com,cn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om.cn
情理相反之理: “投戈散地,则六亲不能保。” “同舟而济,则胡(吴)越何患乎异心”。置兵戈而逃散,则 虽至亲不能相守。同车一舟而俱济彼岸,则虽胡(吴)越之 殊,其心皆同而异体和好,物莫能闲。 所以“苟识其情,不忧乖远。苟明其趣,不烦强武。能说诸 心,能研诸虑,睽而知其类,异而知其通。这就是明爻变者所能。 故明爻变而已知趣舍,察安危,辨吉凶,知变化,则: 有善而远至,命宫而商应,修下而高者降,与彼而取此者服。 是故情伪相感,远近相追,爱恶相攻,屈伸相推,异类相求,而 相感、相追、相攻、相推、相求皆是情伪所使然者,故:见其 情伪者获,直往者则违。 所以说问变者何?时,就答曰情伪之所为也。就是这个意思。拟 议以成其变化,语成器而后有路,有形名的现象界,有情伪之理 才能变化成器,如无现象界之情,只有本体之理,那能显现生生 之效果?所以说 所以为主,鼓舞而天下从者,见乎其情者也。是故范围 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无体, 阴一阳而无穷。” 若非天下之至变;即非六爻之至极通变以应万物,则其孰能与于 此哉!是故卦以存时,爻以示变,明爻之情然后能通至变之所以。 在此吾人明了彖(本体)之理,又兼爻(现象)之情始能应付宇 宙变化通栈而无遗矣。 3.明卦、通变、通爻:“卦者时也,爻者适时之变也。”而适时 应变,乃《易》之用。“夫时有否泰”故泰时则行,否时则藏。即 “承乘逆顺之理,应变情伪之端,用有行藏。”《易》之全付精神在 此 卦有大小”故阴长则小,阳生则大。变化运动神化而不测; 227 PDF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试用版本创建w, fineprint,com,cn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om.cn
故“--时之制,可反而用也。”“一时之吉,可反而凶也。”因为吉 者不为常吉,制者不为长制。吉极则凶,制极则生故也。所以“卦 以反对而爻亦皆变。”诸卦之体,两相反正、其爻随卦而变,卦既 随时,爻变亦准此也。 是故,“用无常道,事无轨道,动静屈伸,唯变所适。”故名其 卦,则吉凶存其类。存其时,则动静之应其用。寻名以观其吉凶, 举时以观其动静,则一体之变,由斯见矣。 夫应者,同志之象也。位者,爻所处之象也,承乘者逆顺之 象也,远近者险易之象也,内外者出入之象也,初上者始终之象 也。”在此“应”“位”,“承乘”“内外”“始终”等诸概念树立 而加以观察“性”在“时间”“空间”“物质”之与件下,如何 异称的显现?则: 虽远而可以动者得其应也。 虽险而可以处者得其时也。 弱而不惧于适者得所据也。 忧而不惧于乱者得所附也。 柔而不忧于断者得所御也。 虽后而敢为之先者应其始也。 物竞而独安于静者要其终也。 故观变动者存乎应 察安危者存乎位。 辨逆顺者存乎承乘。 明出处者存乎外内。 远近终时各存其会。 辟险尚远,趣时贵近。 比复好先,乾壮恶首。 明夷务暗,丰尚光大。 吉凶有时不可犯,动静有适不可过。犯时之忌,罪不在大,失其 228 PDF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试用版本创建w, fineprint,com,cn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om.cn
所适,过不在深。如果适时应变而行,则连犯“动天下减君主”之 大事也不可危。相反地如犯时之忌,失其所适而行,则那“侮妻 子用颜色”之小事也不可易。 故当其列贵贱,天下安定之时,则其泣不可触犯。遇其命之 忧悔吝之时,则虽细小之事不可慢易丽不俱也。所以君子之行藏, 应“观爻思变”则无大过矣。 4.明象:以上明彖、明交、明卦适变通爻。三段文是分别树 立,本体论、现象论,与本本现象合沣起来的一种人生处世学。今 次明象,则治理《易经》之方法入门。是王弼最待出的创案,也 是消除汉《易》之有力工其。 盖把我们有限度的语言符号来表达玄妙事理,自然发生困难。 况且作《易》时的语言文字尚甚贫乏,我们很容易同情作《易》者 当时所感受到的困难。《系辞》说:“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此则是暗示我们如上情况者。故作《易》之圣人,无奈“立象以 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而尽其言。”因之《易》之为言.七 八为寓言,赋比兴体之不足者乃以兴体抒发之烘托一已之意境。 孔子所谓“不学《诗》无以言”或“正墙面而立”。就是这个缘故。 都是象征性语言文字符号,言在乎此意寄于彼。其中最显著者,乃 取象以喻者,《系辞》云:“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 柔相推而生变化,是故吉凶者,得失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 刚柔者,昼夜之象也。”无一不是取象以喻。又云:“圣人有以见天 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古者伏羲氏之画 卦皆有所取象。如乾象天,坤象地,阳象刚健,阴象柔顺之类,所 以说是“《易》象”系辞云“《易》者,象也”,其辞非直抒一义, 而假象以寓无尽之义。故学《易》者若为通象,则必不拘一例以 求之,而可从多方面去理会,亦必各有义界而观念不致相混。 卦之成,一爻之变,皆有所取象。如《乾》取象于天,同时又取 象于龙。《乾》之初爻取象于龙之潜,乃至上爻取象于龙之亢。余 229 PDF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试用版本创建w, fineprint,com,cn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om.cn
卦爻辞无非是象。然则非通象,怎能理解《易》之理道? 王弻深得此“象”旨,把握胜义,故能披拆《易》理,了无 阻碍,此为他前代学人所不能至者。王弼承孔子意作“明象日: “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 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 以观意。意以象画,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以 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 犹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 忘筌也。 然则言者象之蹄也,象者意之筌也。 是故存言者非得象者也,存象者非得意者也。象生于意 而存象焉,则所存者乃非其象也。言生于象而存言则所存者 乃非其言也 然则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得意在忘 象,得象在忘言。 故立象以尽意,而象可忘也,重画以尽情,而画可忘也。 是故触类可为其象,合义可为其征,义苟在健,何必马 乎?类苟在顺,何必牛乎?爻苟合顺何必坤乃为牛。义苟应 健,何必乾乃为马? 而或者定马于乾,案文责卦,有马无乾,则伪说滋漫,难 可纪矣。互体不足,遂及卦变,变又不足,推致五行,一失 其原,巧愈弥甚,纵复或值,而义无所取,盖存象忘意之由 也 忘象以求其意,义斯见矣。 《易》内的象,就是种种不同的现象,在这些不同的现象之中暗示 我们不同的意义。触象生情,见象生意,象是出意,言是明象,象 以表意,言以尽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 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以忘言。象者所以 230 PDF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试用版本创建w, fineprint,com,cn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