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學說卷之 上經 乾卦第一 乾下乾上 中爻重乾 乾,元,亨,利,貞。 子夏傳云:元,始;亨,通;利,和;貞,正也。 乾鑿度云:有形生於無形,太易者未見氣也,太初者氣之始 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 九家易云:乾者純陽,天之象。元者氣之始也。 楊萬里日:德之名四,其實則一。元出而亨,物始而通也。 利入而貞,物成則復也。周子曰,元亨誠之通,利貞誠之復。復 者何?復於一元而已 沈善登臼:說文乾下云,上出也,从乙,乙物之達也,軾聲。 下云,日出光孰軾也。叮見乾爲純一光明上出者,郾所謂輕清 上浮爲天。乙者物之達,郾所謂太初氣始也 李士鉁曰:乾,健也,天之象也。以形言則曰天,以道言則日 乾。法天以道不以形也。(孔穎逮曰:天定體之名,乾爲體用 之稱,天體以健爲用、聖人教人法天之用,不法天之體也)天者 陽之宗,物莫先焉,物莫大焉,故畫一以象之。一者數之始,畫之 奇也。天一而地效之则二。以一合二則,故二生。易究天
2@周易哪說·卷 地之原,立才之道,故三書以成…卦。由是陰陽變化而生八 卦,上:下交鍇而生六十四卦。六十四卦生於一.道之大原出於天 又:此文王所繫之辭,喟之彖辭。爻下所繫之辭,謂之爻 辭。元者善之長,元於四時爲春,亨爲复,利爲秋,貞爲冬。四時 迭運,所以爲大,而不得執一诗以爲天也。元於五常爲仁,亨爲 禮、利爲義,貞爲信,智在其中。五常分布,所以爲道,而不得執 一端以爲道也。 馬其昶日:太易匈渾侖,所謂元也,本明之體也。寂然无物 中,三始已具、故元包亨利貞之三德。乾資大始,四德鲫四始,故 曰乾知大始。此四者,在乾爲天德之純。乾元者,純陽之精光 也。自乾元人坤,散布六十四卦之中,(彪謹案:乾元者陽之精, 坤元者陰之精。乾坤對峙.而其褙氣往來相交。凡六子之卦,其 兩晝相同者,皆乾坤之本體。其一畫獨異者,乃乾坤之二用,所 謂元也。六十四卦皆元氣所生,生生之謂易。)而成形成質,遂有 偏全純駁之分,時位殊而變化生,聖人乃各即其卦爻之象而發明 之。故此四字,爲全易之綱宗。 又臼:乾鑿度云夫有形生於无形,乾坤安從牛?故有太 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也。太易者未見氣也太初者氣之始 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氣形質其而末離,敌 渾侖。視之不見,聽之不間,循之不得.故曰易也。光屬乾,光託 氣而始顯乾交坤而始亨。故太易爲未見氣即老子所謂有物渾 成,先天地生。陰陽未分,无可見也。至太初而光顯矣,所謂物 之達也,是亨也。太始則氣聚而有形.是利也。太素則形堅而成 質,是貞也。 初九潛龍勿用
乾卦第一 3 子夏傳云:龍所以象陽也。 乾鑿度云:易氣從下生。鄭注云,易本无形,自微及著,故以 下爻爲始。 沈驎士:臼:龍,假象也。天地之氣有升降,君子之道有行癜。 龍之爲物,能飛能潛,故借龍比君-子之德。 張履祥曰:其靜也專,勿用之謂。 劉沅曰:陽日九,陰日六者,一五七九奇數,老於九,陽老 始純;二四六八十耦數,老於十,陰壯始育。陰陽喜其變化.故以 九六該陰陽。 李士鉁曰:陽氣初生,伏藏在下,須養晦俟時。人物潛於夜 以養其精神,草木潛於冬以養其英華,珠£潛於山川以養其光 采。潛而勿用,養其陽也。今日之潛,正他日見飛之木耳,初爻 言初,則知上局終,所以定一卦之時也。上爻言上,則知初爲下 所以定一卦之位也。 馬其昶曰:卦辭皆斷其本然之象,可以泱言,故謂之彖。彖 者斷也ε爻辭皆擬議其将然之象,進退木定,故第曰象也。初 九,陽氣在初當潛,動而化陰則失正。(彪謹案:九高陽爻,六爲 陰爻。初三五爲陽位,二四上爲陰位。陽爻居陽位.陰爻居陰 位,皆爲當位。當位者謂之正。若以陰居陽,以陽居陰,其位不 當,皆不正也。)勿用,言其不可化也。(彪謹案:陰陽可變,然變 不變其權在已。聖人親象繫辭,示人以當化不嵩化.陽不菩則變 陰,陰不善則變陽,玩其辭可知也。)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鄭康成曰:二於三才局地道,(彪谨案:上五天位,四三人位 二初地位。)地上即田,故稱出。九一利見九五之大人。 王弼曰:出潛離隱,故曰見龍。處於地上,故曰在田
4 周易學說·卷 胡瑗臼:聖賢君子之德,發見於世,利見大才大德之君。 王昇臼:此爻變爲離,有見龍象。 蔡清曰:大人,德位兼全之稱。九二末得位,而大人之德已 著。所謂居仁由義,大人之事備矣。 李士鉁曰:二剛健得中,無君位而有君德。舜以陶漁耕稼之 身致天下士,孔子以匹夫化二千人,聖人出見,莫不以得見爲幸 馬其昶曰:揚子雲言亨龍潛升,其貞利乎。時未可而潛,不 亦貞乎?時可而升,不亦利乎?潛升在已,用之以時,不亦亨乎? 子雲以初四兩爻當貞,二五兩爻當利。其貞其利,皆乾元之亨 也,故曰亨龍。乾元者,始而享者也,言亨自含元在中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无咎 淮南子云:終日乾乾,以陽動也。夕惕若厲,以陰息也。因 日以動,因夜以息,惟有道者能行之 郯康成曰:三於三才踢人道,有乾德而在人道,君子之象。 趙彥肅日:內卦已截,乃日之終。未盈,故日新不已。 姚配中曰:乾惕无已,懼其化也。陰莫能萌,故无咎。厲, 字爲句 李t:鉁曰:天之行一日一周.至夕猶惕,則乾乾不息,无時不 在戒懼之中。此宋儒常惺惺法也。乾爲天逍,焉人位,是大人 之際,危微之界也。處兩乾相行之間,是絕續之交也。卦至三而 將變,是變動之地也。惟因時而懼,故能謹持於天人絕續之交 防閑於出入變動之際,雖有危而無咎矣。 馬其昶曰:兌正位在上,三化失位,故不化。厲者,兌說之 反。乾乾行事,至宴息之時而惕若,防陰慝也。臼虎通以陽動釋 乾,以陰靜釋夕惕,與淮南同旨。 劉沅日:變龍言君子。龍,物之君子;君子,人之龍也。居下
乾卦第一 @ 卦之終,故日終日。下爻終而上爻繼乾而又乾,健而不息之象 也。若,語助詞。厲,危也。九∷重剛不中,居下之上,乃危地。 然性體剛健,朝夕乾惕,則敬畏爲安,雖危無咎也。 彪謹案:詩云夙興夜寐,無忝爾所生。乾乾夕惕,即夙夜無 忝之功也。惟無忝所生,乃能无咎。戒慣乎其所不視,恐懼乎其 所不聞,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九四,或躍在淵,无咎。 孔顆達曰:或,疑也。陽氣漸進,似若龍體欲飛,猶疑或也 本義云:躍者,无所緣而絕於地,特未飛爾。淵者.上空下 洞,深昧不測之所。 蘇秉國曰:說文云,淵,回水也。龍本水物,在洲則有藉而得 以上達,故可躍而上也 林希元日:九陽爻,四陰位。陽主進,陰主退,是進退末定 也。將進而未必於進,非不進也審進退之時,可進然後進也。 劉沅日:或者,欲進未定之詞。居上之下,未软輕進,故欲躍 而仍在淵。占者能審時度理以爲進退,何咎之有? 李士鉁曰:九四不中不正,彪護案:二居下體之中,五居上 體之中,得卦氣之純,最吉。)出下卦就上卦。居上卦之下,故象 淵。陽道進而上行、乃值陰位而處乾下,得水變化,能在淵所以 能在天也。 馬其昶曰:六子由乾坤之變。初日勿用,四曰可躍,明巽之 正位,在四不在初也。四動之正,然後可以承五。飛龍先躍於 淵,然後可以登天。淵者,龍之所資也。初之潛,爲進德之資 四之躍,爲脩業之資。或之者,疑之也。疑其所懣依之未厚,故 躍而試之。 彪謹案:論語言,色斯舉矣.翔而後集,猶或曜在淵之意,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