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弼注易的观念造诣 〔朝鲜〕金忠烈 周易略例 唐四门助教邢踌注王弼所著《周易略例》序曰:“……至如王 辅嗣略例,大则总一部之旨归,小则明六爻之得失,承乘逆顺之 理,应变情伪之端,用有行藏,辞有险易,观之者可以经纬天地, 深刎鬼神、匡济邦家,推辟咎悔,虽人非上圣,亦近代一贤……” 王弼一生,表现高度智慧最精到的,是注《易》工作。而王 弼的注《易》,自有其根本造诣,故虽说注解,但能发挥自己的 思想。而其根本立场的树立,不是完全出自灵感慧烽而自专附会 的,其最受影响者乃是孔子的《系辞大传》。 今试以·《周易略例》与《系辞大传》的字句文意相对照来看, 则可以明白王弼注《易》受孔子影响之甚大 (1)用辞之同者 1.1爻者,言乎变者也。(《系辞传上》) 1.2.1夫爻者何?言乎变者也。(《明爻通变》) 1.2.2爻者,适时之变也。(《明卦适变通爻》 2.1卦有大小,辞有险易。(《系辞上》) 22卦有大小,故辞有险易。(《明卦适变通爻》) ·本文原载《大陆杂志》第二十八卷第六、七期,一九六四年三、 四月台湾出版。原文题作《王弼注易老的观念造诣》,今选其前 部分《注易心得》刊出。 221 PDF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试用版本创建w, fineprint,com,cn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om.cn
3.1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系辞下》) 3.2制天下之动者,贞夫一者也。(《明彖》) 4.1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系下》) 4.2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明彖》) 5,1非天下之至变,孰能与于此?(《系上》) 52非天下之至变,孰能与于此哉?(《明彖》) 6.1圣人立象以尽意。(《系辞上》) 6.2故立象以尽意。(《明彖》) 7.1设卦以尽情伪。(《系辞上》) 7,2重卦以尽情。(《明彖》) 8,1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系辞上》) 8.2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明爻通 变》) (2)用意之同者: 1.1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 辞上》)·同样地用两次。 1.1.1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系辞下》) 1.1.2言天地之至动而不可乱也。(《系辞上》) 1.1.3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系辞下》) 1.2夫动者不能制动,制天下之动者,贞夫一者也,故众 之所以咸存者,主必致一也,动之所以得运者原必无二也 物无妄然、必有其理、统之有宗会之有元,故繁而不乱,众 而不惑。(《明彖》) 2.1八卦以象告,爻彖以情言……吉凶以情迁,是故爱恶 相攻而吉凶生,远近相取而悔吝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 (《系辞下》) 2.2爻者何也?言乎变者也,变者何也?情伪之所为也 大情伪之动,非数之所求也。故合散屈伸与体相乖……情伪 PDF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试用版本创建w, fineprint,com,cn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om.cn
相感而远近相追,爱恶相攻,屈伸相推,见情者获,直往则 违。(《明爻通变》) 3.1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一阴一阳之 谓道。(《系辞上》 3.2通乎昼夜之道而无体,一阴一阳而无穷。(《明爻通 变》) 4.1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 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 而国家保也。(《系辞上》) 42时之制可反而用也,一时之吉,可反而凶也。故卦 以反对,而爻亦皆变。是故用无常之道,事无轨道,动静屈 伸,唯变所适。(《明卦适变通爻》) 看以上例举,可以证明王弼注《易》之根本树立,受《系辞 传》之影响甚大,不但句字之同,用意之同是如此(不尽举例尚 有不入例者多),以整个文章之内涵上看,尤其显著。 但历史的线索上看,王弼是独以义理解经,且扫除汉儒以求 训之积染,而自辟蹊径,处处多有自出栈杼,因文发义,玄理 络绎。 今再航其《周易例略》本身内容上面去看则:(《周易略例》有 四段。1明彖,2,爻通变,3.明卦通变通爻,4.明象) 1.明彖:依王弻的想法,“宇宙万象虽纷乱如麻,大如日月星 辰之国旋,小如电子之震动,错综复杂,然在其背后有一个最原 始,最基本的原理存在”,如一卦功用之里面,必有一个“体”存 在,而所谓“彖”者乃明其功用所自由之主者。然则一卦之爻中 之主者,乃在一爻,故于是成立“一与多,寡与众”之概念。而 此也如上的道理,一与寡者,乃多与众之主体。既是万象纷纭之 中,有主体存而使整秩序,则万象之杂然而有序之理,不能不重 视一与寡之功用。故王弼说 223 PDF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试用版本创建w, fineprint,com,cn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om.cn
“夫众不能治众,治众者至寡者也。 而且主体性为未形无名,静一而未动出者,故他又说 “夫动不能制动,制天下之动者,贞夫一者也。 动是现象白出之众态,故众由一制、制众归一,静为躁君.安为 动主。所以说: “故众之所以得咸存者,主必一也。动之所以得咸运者.原 必无二也。” 有了“贞夫一”之理,动众万象,由此起始而且归宿于此。如果 我们的宇宙为“漫无条理的纷乱混杂的一团,则寻不出整秩的伦 脊线索。不能化万端于一理。”则殊无法应付,无法适合。结果 遂“如独蜂落水,东蹴西蹴无以自主”变成无自主的世界了.我 们的生活上是如此。更进看宇宙:若此宇宙容许无理而出现且存 在的事物、则此宇宙是可能有多角之圆形,可能无生而死。对于 明天的宇宙,人类没有一毫预测的可能,一切使人不安。如此吾 人将陷」彷徨无以终日安定下来。此宇宙间将无处可用心,并无 所措手足。但所幸者,则在此宇宙间一切事物均有一所以然之理 叮说有主体的宗极存而统会秩序。 故夫《易》之为书,小之明人事之吉凶,大之阐天道之变化。 于是王弼应付注《易》工作,先立一观念造诣。此便是就繁赜纷 变的事象中,把握住一个制众御繁的“理”。即是体、主、一、元、 宗等概念。此自然是避苦就乐与避繁就简的心理要求.也是王弼 妙得系辞所谓 “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 的微言大义者。所以王弼很得意地说: “物无妄然,必有其理,统之有宗,会之有元,故繁而不 乱,众而不惑。故六爻相错,可举一以明也。刚柔相乖,乃 立主以定也。是故杂物撰德,辩是与非,则非其中爻莫之备 矣。故自统而寻之,物虽众,则知可以执一御也;由本以观 PDF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试用版本创建w, fineprint,com,cn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om.cn
之,义虽博则知可以一名举也。璇玑以观大运,则天地之动, 未足怪也。据会以观方来,则六合辐凑未足多也。故举卦之 名,义有主义。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 此正是以“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于其中矣” 的发挥处。这又正是以后王弼注《易》之根本心得处。也是对于 先儒之训诂,尤其是对于阴阳术数等极复杂迷信的注《易》发起 大革命的发火点。这种新观点,后来发生极大影响,开来宋明 理学之远因就是王弼的这样了不起的创造 透过缤纷的现象,而趋于静寂的纯-。再把此纯一为起点,展 开梳栉纷麻的工作。自此对宇宙万象物性事理,自有理路安定,信 守自然的秩序,从缩的物变繁赜的事象中抽出几种简约的原则所 以王弼说: “夫古今虽殊,军国异容,中之为用,故未可远也。品制 万物,宗主存焉…夫少者多之所贵也,寡者众之所宗也。 卦五阳而一阴,则一阴为主矣。夫阴之所求者阳也。阳之所 求者阴也。阳苟一焉,五阴何得不同而归之,阴苟只焉,五 阳何得不同而从之。故阴爻虽贱而为-卦之主者,处其至少 之地也,或有遗爻而举二体者,卦体不由乎爻也。” 以上的一多寡众的主体性与从属性概念,运用到六十四卦.阴 阳各爻上面去,则尊阳抑阴之观念自然消除。因为在其功用上看, 是为一往平等。独阴不生,独阳亦不生,阴阳为相求之物。故就 其立于一多寡众,相应相求,消长互恃之基点来决定主体性与从 属性·以为此后处理六十四卦的基本立场或原则,故他很轻松地 说 “繁而不忧乱,变而不忧惑,约以存博,简以济众,唯彖 乎?” 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其变虽繁,我有执一以御,何有之忧 惑哉!因为天下之至赜,在其根本上看,“天地之动未足怪”,“六 225 PDF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试用版本创建w, fineprint,com,cn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