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华汽与教理统计引言一、历史、发展与未来1.不光彩的起源-------般1654年7月至10月,巴斯卡(Pascal)与费马(Fermat)通信的有关问题:a.将两只般子掷24次,至少掷出一个“66”的机遇小于1/2,但两只般子只有36种(等)可能的情况,而24占了36的2/3,如何解释?b.假定A、B在每局取胜的概率各为1/2,而在赌博中断时,A、B各缺少a、b个胜局以取得最后胜利,如何分配赌注?2.数学的新纪元一:1933年柯尔莫哥洛夫(Kolmogorov)建立概率的公理化体系。二战时期的弹药需求问题。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的应用数学三步曲:经典数学→随机数学→模糊数学3.走向大众一一
引言 一、历史、发展与未来 1.不光彩的起源-骰 1654 年 7 月至 10 月,巴斯卡(Pascal)与费马(Fermat)通信的有 关问题: a. 将两只骰子掷24次,至少掷出一个“66”的机遇小于1/2, 但两只骰子只有36种(等)可能的情况,而24占了36的2/ 3,如何解释? b. 假定 A、B 在每局取胜的概率各为1/2,而在赌博中断时,A、B 各缺少 a、b 个胜局以取得最后胜利,如何分配赌注? 2.数学的新纪元―― 1933年柯尔莫哥洛夫(Kolmogorov)建立概率的公理化体系。 二战时期的弹药需求问题 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的应用 数学三步曲:经典数学→随机数学→模糊数学 3.走向大众―――
●美国数学会对21世纪数学教育的要求·考研份量趋升·北京天气预报陈希孺:统计方法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之一,对这方面毫无了解,不能不说是知识结构上的一个缺陷,是可引为遗憾感的。二、概率常识的盲点●甲与乙竞赛(足球)输赢比为4:1或5:0两观点:a:甲的水平必高于乙;b:不一定→P(a):P(b)=5:3·生日同一天问题:班里至少有两人在同一天过生日的概率p=?三、概率统计的研究对象·必然现象:水冰10℃气·随机现象一一统计规律四、定义:概率统计~研究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的数学学科五、参考书:1.王福保《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同济大学出版社2.陈希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美国数学会对21世纪数学教育的要求 考研份量趋升 北京天气预报 陈希孺:统计方法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之一,对这方面毫无 了解,不能不说是知识结构上的一个缺陷,是可引为遗憾的。 二、概率常识的盲点 甲与乙竞赛(足球)输赢比为 4:1 或 5:0 两观点:a:甲的水平必高于乙 ;b: 不一定 →P(a):P(b)=5:3 生日同一天问题:班里至少有两人在同一天过生日的概率 p=? 三、概率统计的研究对象 必然现象: 水 0℃ 冰 100℃ 气 随机现象 ——统计规律 四、定义:概率统计~研究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的数学学科 五、参考书:1. 王福保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同济大学出版社 2.陈希孺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随机事件与概率$1.1随机事件和样本空间一、随机试验(E):1.可在相同条件下重复进行;2.试验前不可知其结果;3.所有可能的结果可知。二、随机事件~随机实验的结果,记为A,B,C….1.基本事件~不可分的最简单事件,记为w2.复合事件~若干基本事件组成的事件。3.必然事件~必定发生的事件,记为24.不可能事件~不可能发生的事件,记为Φ三、样本空间~全体基本事件的集合,记为2例:E1:掷一只般子Q=1,2,3,4,5,6]A={1,3,5)~出现奇数点,B={5,6}~点数超过4E2:抛两枚硬币Q=[正正,正反,反正,反反]A=正反,反正)恰出现一个正面或Q=[正正,正反,反反]A={正反)~恰出现一个正面,Φ~出现三个正面E3:电脑无故障运行时间Q={t:t>0]A={t:t≥500)~合格品
第一章 随机事件与概率 §1.1 随机事件和样本空间 一、随机试验(E): 1. 可在相同条件下重复进行; 2. 试验前不可知其结果; 3. 所有可能的结果可知。 二、随机事件 ~ 随机实验的结果,记为:A, B, C,. 1. 基本事件 ~ 不可分的最简单事件,记为ω 2. 复合事件 ~ 若干基本事件组成的事件。 3. 必然事件 ~ 必定发生的事件,记为Ω 4. 不可能事件 ~ 不可能发生的事件,记为 三、样本空间 ~ 全体基本事件的集合,记为Ω 例:E1:掷一只骰子 Ω ={1,2,3,4,5,6} A={1,3,5}~出现奇数点, B={5,6}~点数超过 4 E2:抛两枚硬币 Ω ={正正,正反,反正,反反} A={正反,反正}~恰出现一个正面 或Ω ={正正,正反,反反} A={正反}~恰出现一个正面, ~出现三个正面 E3:电脑无故障运行时间 Ω ={t: t>0} A={t: t≥500}~合格品
S1.2事件的关系和运算一、事件的关系1.包含~A发生则B必然发生,记为:ACBB福如E,中,A=(1),B=(1,3,5),则AcB2.等价~ACB且BCA,记为A-B3.不相容(互斥)~A与B不能同时发生,记为ANB=ΦBQ如E,中,A={2),B=(1,3,5),则ANB=Φ4.互逆~ANB=Φ,且A与B必有一个发生,记为:A=B或B=A
§1.2 事件的关系和运算 一、事件的关系 1. 包含 ~ A 发生则 B 必然发生,记为: A B 如 E1 中,A={1},B={1,3,5},则 A B 2.等价 ~ A B 且 B A ,记为 A=B 3.不相容(互斥)~ A 与 B 不能同时发生,记为 A B 如 E1 中,A={2},B={1,3,5},则 A B 4.互逆 ~ A B ,且 A 与 B 必有一个发生,记为: A B 或 B A Ω B A Ω A B
B=AQ如E,中,A={2,4,6),B={1,3,5),则A=B二、事件的运算1.和(并)~A与B至少有一个发生,记为:AUBB如E,中,A=4},B=(1,3,5},则AUB=1,,3,4,5
如 E1 中,A={2,4,6},B={1,3,5},则 A B 二、事件的运算 1.和(并)~ A 与 B 至少有一个发生,记为:A∪B 如 E1 中,A={4},B={1,3,5},则 A∪B ={1,3,4,5} B A Ω A Ω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