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 不影响整体承载 极少数一般构件应采取措施 不显著影响整体承载极少数构件应采取措施 显著影响整体承载 应采取措施,少数构件必须立即 采取措施 严重影响整体承载 必须立即采取措施 (4建筑抗震鉴定。根据各类建筑结构的特点、结构布置、构造和抗震承载力等因 素,进行以宏观控制和构造鉴定为主的第一级鉴定、以抗震验算为主结合构造影响的 第二级鉴定。不符合抗震鉴定要求的房屋建筑必须迸行抗震加固。 (5处理建议。地震区的结构安全性鉴定和抗震鉴定完成后应综合考虑,对结构或 结构构件进行相应处理。根据其不符合鉴定要求的程度、部位对结构整体安全性和抗 震性能影响的大小,以及有关的非抗震缺陷等实际情况,结合使用要求、城市规划和 加固难易等因素的分析,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提岀相应的维修、加固、改造或更新等 抗震减灾对策 震后恢复重建阶段的房屋安全性评定是一项具有相当技术含量的工作需委托具 有相应资质的检测鉴定机构、研究院所、设计单位进行。 六房屋建筑的加固 房屋建筑的加固包括震后现场应急性加固、震后恢复重建阶段的永久性加固,应 急性加固主要是在地震发生后救援阶段,为临时安置群众对发生轻微破坏或中等破坏 的房屋迸行的加固,永久性则是根据安全性评定结果对房屋建筑进行的全面加固,属 常规的房屋建筑加固。 1.震后应急性加固与维修
7 级 Ⅰ 不影响整体承载 极少数一般构件应采取措施 Ⅱ 不显著影响整体承载 极少数构件应采取措施 Ⅲ 显著影响整体承载 应采取措施,少数构件必须立即 采取措施 Ⅳ 严重影响整体承载 必须立即采取措施 ⑷建筑抗震鉴定。根据各类建筑结构的特点、结构布置、构造和抗震承载力等因 素,进行以宏观控制和构造鉴定为主的第一级鉴定、以抗震验算为主结合构造影响的 第二级鉴定。不符合抗震鉴定要求的房屋建筑必须进行抗震加固。 ⑸处理建议。地震区的结构安全性鉴定和抗震鉴定完成后应综合考虑,对结构或 结构构件进行相应处理。根据其不符合鉴定要求的程度、部位对结构整体安全性和抗 震性能影响的大小,以及有关的非抗震缺陷等实际情况,结合使用要求、城市规划和 加固难易等因素的分析,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提出相应的维修、加固、改造或更新等 抗震减灾对策。 震后恢复重建阶段的房屋安全性评定是一项具有相当技术含量的工作,需委托具 有相应资质的检测鉴定机构、研究院所、设计单位进行。 六 房屋建筑的加固 房屋建筑的加固包括震后现场应急性加固、震后恢复重建阶段的永久性加固,应 急性加固主要是在地震发生后救援阶段,为临时安置群众对发生轻微破坏或中等破坏 的房屋进行的加固,永久性则是根据安全性评定结果对房屋建筑进行的全面加固,属 常规的房屋建筑加固。 ⒈震后应急性加固与维修
震后应急性加固与维修主要是对震损建筑的裂缝迸行修补、对影响房屋抗震能力 的整体性构造缺陷迸行加固、对房屋建筑受损的非承重构件进行处理。 (1)裂缝修补 对于砌体房屋或框架填充墙、隔墙、围护墙,根据施工条件可分别考虑采用压力 灌浆法、化学灌浆法、在裂缝两侧设置扒钉等进行加固修复,以恢复墙体的抗震能力。 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梁、柱和节点,既可考虑采用压力灌浆法或化学灌浆 法等进行修复,也可采用高强胶灌缝予以修复 (2)整体性加固 对于整体性不好的砌体房屋,可采用加设型钢圈梁、钢拉杄来增加其整体性。砌 体房屋震后外纵墙或山墙外闪、屋架或梁端外拨时,可采用钢拉杄进行加固,以增强 房屋的整体性 3)受损非承重构件处理 对在地震中严重受损的非承重构件应予以清除防止余震时这些非承重构件倒塌 伤人,同时也要注意清除过程中的人员安全 2.震后永久性加固 震后房屋建筑加固可采用提高构件承载力与延性、加强结构整体性、改变结构体 系等方法 ()提高构件承载力与延性的加固方法 对于砌体结构可采用水泥砂浆面层法、钢筋网用水泥砂浆面层法、钢筋混凝土面 层法对墙体进行加固。 对于钢筋混凝土构件可采用増大截面法、粘钢或外包钢法、粘贴碳纤维法、钢绞 线聚合物砂浆等方法予以加固 (2)提高结构整体性的加固方法 8
8 震后应急性加固与维修主要是对震损建筑的裂缝进行修补、对影响房屋抗震能力 的整体性构造缺陷进行加固、对房屋建筑受损的非承重构件进行处理。 ⑴裂缝修补 对于砌体房屋或框架填充墙、隔墙、围护墙,根据施工条件可分别考虑采用压力 灌浆法、化学灌浆法、在裂缝两侧设置扒钉等进行加固修复,以恢复墙体的抗震能力。 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梁、柱和节点,既可考虑采用压力灌浆法或化学灌浆 法等进行修复,也可采用高强胶灌缝予以修复。 ⑵整体性加固 对于整体性不好的砌体房屋,可采用加设型钢圈梁、钢拉杆来增加其整体性。砌 体房屋震后外纵墙或山墙外闪、屋架或梁端外拨时,可采用钢拉杆进行加固,以增强 房屋的整体性。 ⑶受损非承重构件处理 对在地震中严重受损的非承重构件应予以清除,防止余震时这些非承重构件倒塌 伤人,同时也要注意清除过程中的人员安全。 ⒉震后永久性加固 震后房屋建筑加固可采用提高构件承载力与延性、加强结构整体性、改变结构体 系等方法。 ⑴提高构件承载力与延性的加固方法 对于砌体结构可采用水泥砂浆面层法、钢筋网用水泥砂浆面层法、钢筋混凝土面 层法对墙体进行加固。 对于钢筋混凝土构件可采用增大截面法、粘钢或外包钢法、粘贴碳纤维法、钢绞 线-聚合物砂浆等方法予以加固。 ⑵提高结构整体性的加固方法
对于砌体结构可通过增设圈梁、构造柱、钢拉杄加强结构的整体性。 (3)改变结构体系的加固方法 对于整体抗震能力或刚度不足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可通过増设钢筋混凝土抗震墙 或柱间支撑的方法。对于使用要求较髙的框架还可采用增设消能支撑方法进行加固。 七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图集 1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2.标准规范:《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 《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标准》GBJ144-90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95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 《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116-1998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 3标准图集:《砖混结构加固与修复》(03SG611) 《混凝土结构加固与修复(总则及构件加固》(06SG311-1) 第二篇道路、桥梁、隧道等交通基础设施 概述 本手册编制目的是介绍在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发生后,交通基础设施发生损伤或 破坏时,人们如何简单、快速、评判交通基础设施的适用性、稳定性、安全性。同时
9 对于砌体结构可通过增设圈梁、构造柱、钢拉杆加强结构的整体性。 ⑶改变结构体系的加固方法 对于整体抗震能力或刚度不足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可通过增设钢筋混凝土抗震墙 或柱间支撑的方法。对于使用要求较高的框架,还可采用增设消能支撑方法进行加固。 七 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图集 ⒈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⒉标准规范:《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 》GB50292-1999 《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标准 》GBJ144-90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95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 《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 JGJ 116-1998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 ⒊标准图集:《砖混结构加固与修复》(03SG611) 《混凝土结构加固与修复(总则及构件加固)》(06SG311-1) 第二篇 道路、桥梁、隧道等交通基础设施 一 概 述 本手册编制目的是介绍在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发生后,交通基础设施发生损伤或 破坏时,人们如何简单、快速、评判交通基础设施的适用性、稳定性、安全性。同时
列举了常见的应急加固、恢复措施。随后提岀了在交通设施破坏过程中的规避风险、 逃生法则。最后罗列了常用相关单位名录及应用的各种规范 二相关知识 1.地震灾害类 地震灾害:地震是人们通过感觉和仪器查觉到的地面振动。它与风雨、雷电一样, 是—种极为普遍的自然现象。强烈地震会直接和间接造成破坏,成为灾害。凡由地震 引起的灾害,统称之为地震灾害。 次生灾害:地震造成工程结构、设施和自然环境破坏而引发的灾害。如火灾、爆 炸、瘟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以及水灾、泥石流和滑坡等对居民生产和生活的破坏 生命线设施:指电力、供水、排水、燃气、热力、供油系统以及通信、交通等公 用设施 2.常见交通基础设施名称及概念 为便于大家对道路、桥梁、隧道等结构物在震后作岀初步判断,对道路、桥梁、 隧道的基本结构及特点作简要描述 (1)道路类 道路主要由路面、路基(填方与挖方λ挡土墙、涵洞等结构组成。 图1—般填挖路段 图2挡土墙支撑路基
10 列举了常见的应急加固、恢复措施。随后提出了在交通设施破坏过程中的规避风险、 逃生法则。最后罗列了常用相关单位名录及应用的各种规范。 二 相关知识 1.地震灾害类 地震灾害:地震是人们通过感觉和仪器查觉到的地面振动。它与风雨、雷电一样, 是一种极为普遍的自然现象。强烈地震会直接和间接造成破坏,成为灾害。凡由地震 引起的灾害,统称之为地震灾害。 次生灾害:地震造成工程结构、设施和自然环境破坏而引发的灾害。如火灾、爆 炸、瘟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以及水灾、泥石流和滑坡等对居民生产和生活的破坏。 生命线设施:指电力、供水、排水、燃气、热力、供油系统以及通信、交通等公 用设施。 2.常见交通基础设施名称及概念 为便于大家对道路、桥梁、隧道等结构物在震后作出初步判断,对道路、桥梁、 隧道的基本结构及特点作简要描述。 (1)道路类 道路主要由路面、路基(填方与挖方)、挡土墙、涵洞等结构组成。 图 1 一般填挖路段 图 2 挡土墙支撑路基
(2)桥梁类 桥梁按照受力特点可分为梁桥、刚构、拱桥、吊桥、斜拉桥及组合体系桥(见表 1);按材料可分为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圬工(混凝土与石)钢桥;按桥长 可分为特大桥、大桥、中桥、小桥等(见下表2)桥梁的结构又可按照所处部位分 为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支座、墩台与基础 表1桥梁按受力特点分类 桥型名称 结构特点 典型实例 :通 在梁的两端均设有支座,在支座 简支梁杯下设有桥墩多跨简支梁)桥台 结构在墩台处断开;墩与台的位 移对梁不产生力的影响。 有单联与多联,每一联的梁在桥 墩上连续通过(在每一联的梁端 连续梁桥及每个桥墩处仅设有支座)墩台 的不均匀沉降对梁产生不利影 响 主梁与桥墩固结,且每一联结构 连续刚构 之间是连续的;墩台的沉降与转 桥 角对墩梁的内力影响较大
11 (2)桥梁类 桥梁按照受力特点可分为梁桥、刚构、拱桥、吊桥、斜拉桥及组合体系桥(见表 1);按材料可分为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圬工(混凝土与石)、钢桥;按桥长 可分为特大桥、大桥、中桥、小桥等(见下表 2)。桥梁的结构又可按照所处部位分 为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支座、墩台与基础)。 表 1 桥梁按受力特点分类 桥型名称 结构特点 典型实例 简支梁桥 在梁的两端均设有支座,在支座 下设有桥墩(多跨简支梁)、桥台, 结构在墩台处断开;墩与台的位 移对梁不产生力的影响。 连续梁桥 有单联与多联,每一联的梁在桥 墩上连续通过(在每一联的梁端 及每个桥墩处仅设有支座);墩台 的不均匀沉降对梁产生不利影 响。 连续刚构 桥 主梁与桥墩固结,且每一联结构 之间是连续的;墩台的沉降与转 角对墩梁的内力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