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歇尔绝不会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他深知,如果能借此为最高法院 争取到制衡权,将泽被后世。 处理政治事务跟解决法律问题一样内行的马歇尔,精心设计了一 个方案。直至今日,这依然被看作是一个几乎无懈可击的判决。 ,首先,马歇尔宣称马伯里应该得到他的委任状,从而将了杰斐逊 一军,显示出联邦最高法院的形象绝非阿谀卑微。 随后,马歇尔判定,作为联邦最高法院审理马伯里案并撤销杰斐 逊不当行为之法律依据的1789年《司法法》,违反了宪法。对马伯里 来说,大事不妙。但是,这样的裁定使得马歇尔避免了与杰斐逊的正 面冲突,同时联邦最高法院有机会就此奠定自己的地位:它有权独立 地裁定任何法律违宪,从而使之无效。马歇尔充分利用了这个千载难 逢的良机,而他在此案中所运用的逻辑和语言,都足以彪炳史册。 马歇尔在判决中写道,美国民众有权“为他们未来的政府去创建 一些他们认为最能增进自身幸福的原则”,宪法即是一个例证。宪法 代表了人民“根本的、最高的意志”,是“我们的立国之基”。由此,马 歇尔合乎逻辑地推出了他的最终结论;而美国的今日模样,在极大程 度上,即是拜其所赐: 毫无疑问,宪法的制定者,都把宪法视为一个国家最基本和最权 威的法律,因此,政府都必须遵奉这样的原则:立法机关通过的法律, 20 34座里程碑
若与宪法相抵触,则归于无效。 “马伯里V.麦迪逊”案对后世的贡献 从我们现在的观点来看,首席大法官马歇尔并没有带来司法观念 的飞跃。但是,如果没有因“马伯里ⅴ.麦迪逊”案的判决而牢固确立 下来的原则,那么,国会、各州议会或是地方市镇委员会除了担心在下 一次选举中失势之外,其行事将无所顾忌。而只要大多数选民对于政 府的举措予以支持,或者抱着不闻不问的态度,那么政府就可能出台 包含如下内容的法律:言论自由不得用于批评政府、私人财产的使用 要受强行限制、某个种族或某种宗教获得特别优待、把为图私利而擅 自改划的选区予以固定…其实,只要这些官员能成功地占据相应职 位并控制办事流程,他们就能为所欲为。 而在“马伯里ⅴ.麦迪逊”案之后,游戏规则改变了,政治玩家也不 得不随之调整策略。现在,官员们都清楚,任何时候,在精明的律师指 点下,百姓们可以求助于司法审查权以检验官方制定的法律与决策是 否合宪。宪法权威至高无上,有了这样的前提,每个公民都能直接使 唤政府,而不是政府控制百姓。“马伯里ⅴ.麦迪逊”案给了美国民众 一个契机去维持这个国家首要的伟大特质:一个政府,要法治,不要人 治。 34座里程碑 21
今天,几乎所有的宪法课程,一开始都要提到“马伯里V.麦迪逊” 案。世界各国的立宪民主政体,都把这个案子奉为制衡原则之源。而 正是有了制衡原则,一个富有生命力的、真正的民主制度才能变为现 实。 、 22 34座里程碑
2.斯科特V.桑福特,1857年 DRED SCOTT V.SANFORD 联邦最高法院引发了南北战争? “马伯里v.麦迪逊”案了结50多年后,联邦最高法院才再一次运 用司法审查权裁定国会制定的法案违宪,此即臭名昭著的“斯科特ⅴ. 桑福特”案。今日好莱坞式的各色惊悚情节,这个案子一样不缺一一 令人动容的凄恻遭遇、迫在眉睫的国家危机、见不得光的私下协议、道 义的捍卫者面临强大的敌对势力、政府高层道德沦丧、无名斗士成为 大英雄而流芳千古。只是,令人欢欣的结局并未出现。斯科特案强化 了联邦最高法院这样的角色:对于美国社会中最具争议的纠纷,联邦 最高法院是最终的裁决者。同时,这个案子也是个反面教材:如果运 用司法审查权时误入歧途,会给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作为斯科特案的核心内容,联邦最高法院判定,奴隶和黑人自由 民不属于应受宪法保护的公民,他们可被视为合法财产,即使是在那 些自由州也如此。这个判决,是对奴隶制的坚定支持。南北双方本已 渐趋剑拔弩张,这下子更是火上浇油,事态加速发展。最终,林肯当选 34座里程碑 23
总统,南北战争的爆发已不可避免。 这个“自残的创伤”(self-inflicted wound,一位后世的大法官对该 案的形容),严重削弱了联邦最高法院至少在一代人心目中的威望。 为了自由,德雷德·斯科特要打官司 美国宪法通过后,由于该宪法并未明确而坚定地反对奴隶制,废 奴派与蓄奴派两股势力之间针锋相对的斗争进一步加剧。斗争导致 了1820年的《密苏里妥协案》(Missouri Compromise):国会规定,作为 准许缅因州和密苏里州加入联邦的条件之一,位于密苏里州南部边界 以北的州(密苏里州除外),应当废除奴隶制。 德雷德·斯科特是出生在弗吉尼亚州一个庄园里的奴隶,后来被 卖给了密苏里州一个叫埃莫森的随军医生做仆人。随着军队换防,他 跟随着主人来到密苏里妥协线以北地区(自由州)居住。几年后,主 人又带着他搬回了密苏里州(蓄奴州)。1850年,攒了一笔钱的斯科 特想从他当时的主人(埃莫森的遗孀)那里买回他的自由,但遭到拒 绝。于是,斯科特向密苏里州法院提起诉讼。他认为:自己曾在自由 州居住过,所以是个自由民。之前,许多法院都处理过类似案件,还形 成了一个普遍采用的原则:只要一个奴隶到达了北部自由州,那么他 就自动获得解放,成为自由民。 24 34座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