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 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 配人教版 章末核心素养整合 知识体系构建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作 组成(关系月 血浆三组织液一淋巴液 内 主要成分 水、 无机盐、营养物质、 代谢废物 境 人 理化性质 体的 温度、渗透压、酸碱度 分 对 通过 共 境与稳态 理化性 概念 定 正常机体调节 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 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直接 调节机制 神经调节 调节 态 体液调节 消化系统、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 循环系统 免疫调节 重要意义 验 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 专题归纳突破 专题一内环境的组成及其相互转换关系 1.明确内环境及其组成中的“必须认准”。 红细胞位于毛细血管内,呈椭圆状 有盲端的 (1)必须认准三类“内环境物质”:①小分子物质 为毛细淋 CO2、O2、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等:②大分子物质一血浆 巴管 两端开口 蛋白、抗体等:③信号分子—细胞因子、激素、神经递质等。 的为毛细 (2)必须认准三类“非内环境物质”:①专门存在于细胞 血管 内的物质(如血红蛋白、呼吸酶等)不属于内环境成分:②专 门存在于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如消化道、呼吸道、膀胱等)中 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成分:③不被人体吸收的物质,如麦芽 糖、纤维素等。 (3)必须认准发生于内环境中的三类反应:①酸碱缓冲 组织细胞内的液 组织细胞间隙内 组织 对参与的对酸或碱的缓冲反应:②激素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 体为细胞内液 的液体为组织液 细胞 的反应;③抗原一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反应。 (4)必须认准血液、血浆及血红蛋白、血浆蛋白。 【典型例题1】下列各组物质中均为内环境成分的是 血浆存在于 血浆蛋白属于 () 细胞外液成分 AO2、呼吸酶、CO2 血液 红细胞存在于 血红蛋白属于细胞内 B.血红蛋白、抗体、Ca+ 血细胞K 白细胞 液成分 C.氨基酸、Na+、纤维蛋白原 血小板 D.激素、载体蛋白、葡萄糖 2.模式图中内环境各成分的判断方法。 答案C 分析的关键是确定组织细胞,分清毛细血管和毛细淋 解析呼吸酶位于细胞内,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载 巴管。 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它们都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16
生物学 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配人教版 章末 核心素养整合 知识 体系构建 专题 归纳突破 专题一 内环境的组成及其相互转换关系 1.明确内环境及其组成中的“必须认准”。 (1)必须认准三类“内环境物质”:①小分子物质——— CO2、O2、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等;②大分子物质———血浆 蛋白、抗体等;③信号分子———细胞因子、激素、神经递质等。 (2)必须认准三类“非内环境物质”:①专门存在于细胞 内的物质(如血红蛋白、呼吸酶等)不属于内环境成分;②专 门存在于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如消化道、呼吸道、膀胱等)中 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成分;③不被人体吸收的物质,如麦芽 糖、纤维素等。 (3)必须认准发生于内环境中的三类反应:①酸碱缓冲 对参与的对酸或碱的缓冲反应;②激素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 的反应;③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反应。 (4)必须认准血液、血浆及血红蛋白、血浆蛋白。 2.模式图中内环境各成分的判断方法。 分析的关键是确定组织细胞,分清毛细血管和毛细淋 巴管。 【典型例题1】下列各组物质中均为内环境成分的是 ( ) A.O2、呼吸酶、CO2 B.血红蛋白、抗体、Ca2+ C.氨基酸、Na+ 、纤维蛋白原 D.激素、载体蛋白、葡萄糖 答案 C 解析 呼吸酶位于细胞内,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载 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它们都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16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典型例题2】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几项?() ( ①局部组织细胞代谢旺盛②长期营养不良③毛细 A.HCO5和HPO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态 淋巴管阻塞④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⑤花粉等过敏原 B.内环境的成分有尿素、氨基酸、胆固醇等 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 C.血红蛋白对于维持血浆渗透压有重要作用 A.两项 B.三项 D.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主要与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 C.四项 D.五项 络有关 答案D 答案C 解析局部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产生的代谢废物进入组 解析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参与维持血浆渗 织液,直接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引起组织水肿,①正确: 透压。 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合成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更多水 专题二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归纳与分析 分进入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②正确:毛细淋巴管阻塞,组 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将导致组织水肿,原因归 织液中的大分子蛋白质不能进入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 纳为以下几类: 渗透压升高,引起组织水肿,③正确:肾炎导致血浆蛋白含量 (1)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大量蛋白质进入组织液, 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渗透压相对升高,引起组织水 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水分由血浆进入组织液,发生组织 肿,④正确: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 水肿。 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渗透压升高,引起组织水肿,⑤正确。 (2)淋巴循环受阻。组织液中的大分子蛋白质不能进入 【典型例题4】某器官功能出现障碍会引起稳态失 毛细淋巴管,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引起组织水肿。 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3)肾小球发生病变。发生急性肾小球肾炎时,产生蛋 A.某人长期通过节食减肥,有可能引起组织水肿 白尿,血浆蛋白减少,导致组织水肿。 B.登珠峰时人会出现头痛、乏力、心跳加快等症状,这 (4)过敏反应。过敏反应产生的某种物质使毛细血管壁 与氧气供应不足有关 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毛细血管进入组织液引起水肿。 C.患者严重腹泻会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的大量丢失 (5)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合成减少,血浆渗 D.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肾功能衰竭时出现的尿毒症 透压降低,水分进入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 与内环境稳态失调有关 综上所述,凡能引起组织液蛋白质浓度升高或血浆蛋白 答案C 浓度降低的因素,都能引起组织水肿。 解析腹泻不会引起蛋白质大量丢失。 【典型例题3】下列因素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有 第1章过关检测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境的稳态,通常需要给患者输入()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A.红细胞悬浮液 B.血浆 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的是() C.血液 D.生理盐水 A.血管内的红细胞 答案B B.乳腺导管内的液体 解析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创面会大量渗出细胞外液,通常 C毛细淋巴管内的液体 需要给患者输入血浆以增加细胞外液的量,雏持机体内环 D.胰腺分泌的消化酶 境的稳态。 答案C 4.下图为人体肝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 2.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为毛细血管壁,②③④⑤分别表示不同部位的液体。下 A.成熟红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液 列叙述正确的是( B.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只有淋巴液 C,口腔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唾液和组织液 ⊙∠A⊙回 。 0oe0oogo°/ D.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 ⊙ Q ② 答案D 解析成熟红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A项错误。淋巴 ● ④ 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有淋巴液和血浆,B项错误。口腔上皮 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C项错误。 5 3.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创面会大量渗出细胞外液,为维持内环 A.①处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淋巴液 17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典型例题2】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HCO- 3 和 HPO2- 4 参与维持血浆pH 的稳态 B.内环境的成分有尿素、氨基酸、胆固醇等 C.血红蛋白对于维持血浆渗透压有重要作用 D.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主要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 络有关 答案 C 解析 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参与维持血浆渗 透压。 专题二 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归纳与分析 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将导致组织水肿,原因归 纳为以下几类: (1)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大量蛋白质进入组织液, 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水分由血浆进入组织液,发生组织 水肿。 (2)淋巴循环受阻。组织液中的大分子蛋白质不能进入 毛细淋巴管,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引起组织水肿。 (3)肾小球发生病变。发生急性肾小球肾炎时,产生蛋 白尿,血浆蛋白减少,导致组织水肿。 (4)过敏反应。过敏反应产生的某种物质使毛细血管壁 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毛细血管进入组织液引起水肿。 (5)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合成减少,血浆渗 透压降低,水分进入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 综上所述,凡能引起组织液蛋白质浓度升高或血浆蛋白 浓度降低的因素,都能引起组织水肿。 【典型例题3】下列因素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有 几项? ( ) ①局部组织细胞代谢旺盛 ②长期营养不良 ③毛细 淋巴管阻塞 ④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 ⑤花粉等过敏原 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 A.两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 答案 D 解析 局部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产生的代谢废物进入组 织液,直接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引起组织水肿,①正确; 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合成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更多水 分进入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②正确;毛细淋巴管阻塞,组 织液中的大分子蛋白质不能进入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 渗透压升高,引起组织水肿,③正确;肾炎导致血浆蛋白含量 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渗透压相对升高,引起组织水 肿,④正确;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 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渗透压升高,引起组织水肿,⑤正确。 【典型例题4】某器官功能出现障碍会引起稳态失 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某人长期通过节食减肥,有可能引起组织水肿 B.登珠峰时人会出现头痛、乏力、心跳加快等症状,这 与氧气供应不足有关 C.患者严重腹泻会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的大量丢失 D.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肾功能衰竭时出现的尿毒症 与内环境稳态失调有关 答案 C 解析 腹泻不会引起蛋白质大量丢失。 第1章过关检测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的是( ) A.血管内的红细胞 B.乳腺导管内的液体 C.毛细淋巴管内的液体 D.胰腺分泌的消化酶 答案 C 2.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成熟红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液 B.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只有淋巴液 C.口腔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唾液和组织液 D.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 答案 D 解析 成熟红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A项错误。淋巴 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有淋巴液和血浆,B项错误。口腔上皮 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C项错误。 3.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创面会大量渗出细胞外液,为维持内环 境的稳态,通常需要给患者输入( ) A.红细胞悬浮液 B.血浆 C.血液 D.生理盐水 答案 B 解析 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创面会大量渗出细胞外液,通常 需要给患者输入血浆以增加细胞外液的量,维持机体内环 境的稳态。 4.下图为人体肝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 ①为毛细血管壁,②③④⑤分别表示不同部位的液体。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淋巴液 17
生物学 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 配人教版 B.当⑤中渗透压升高时,可引起组织液增多 8.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C,②是人体内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A.至少有四种生理系统参与维持内环境稳态 D.正常情况下,③处的CO2浓度最高 B.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无关 答案D C.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②是组织液,③是细胞内液,④是淋 D.稳态有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 巴液,⑤是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 答案B 组织液,A项错误。当血浆中渗透压升高时,组织液将减 解析参与维持稳态的系统及器官有循环系统、消化系 少,B项错误。细胞质是人体内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 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及皮肤等,A项正确。人体内环境 场所,C项错误。CO2由细胞产生,通过扩散作用进入组 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变化有密切关系,B项错误。人体 织液、血浆,因此③(细胞内液)处的CO2浓度最高,D项 雏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超过这个限度,稳态会被打破, 正确。 C项正确。稳态对于器官保持机能正常起重要作用, 5.下图是作用于人体组织细胞新陈代谢的四大系统模式图, D项正确。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 9.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长跑后肌肉酸痛是运动时产生的乳酸积累所致 B.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 场所 C.甲型流感病毒的入侵可能会破坏人体内环境的稳态 ② 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 活动 A.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 答案B B.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 解析细胞质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 C.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 D.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 要场所,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10.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其重要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答案A 6.下列有关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三者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会导致血浆pH显著降低 ( B.血浆中可以合成多种蛋白质以维持其渗透压相对 A.血浆中某些物质能透过毛细血管形成组织液 稳定 B.组织液和血浆之间可以相互扩散和渗透 C.内环境中各种成分保持相对稳定时机体即达到稳态 C,一些组织液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液 D.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将导致细胞代谢活动紊乱 D.淋巴液和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扩散和渗透 答案D 答案D 解析由于血浆中存在调节pH的缓冲物质,因此无氧呼 解析根据3种细胞外液的关系可知,淋巴液和组织液之 吸产生的乳酸不会导致血浆DH显著降低,A项错误」 间的渗透是单向的,即只能由组织液到淋巴液。 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细胞中的核糖体,血浆中的多种蛋 7.下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 白质可以雏持其渗透压相对稳定,B项错误。稳态的实 是() 质是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处于动态平衡中,C 神经系统 项错误 T 11.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前提。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内环境 A.正常情况下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血糖、氧气的含量 免疫系统 内分泌系统 相等 B.内环境的稳态处于正常情况时人就不会患病 A.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 C.细胞代谢主要发生在内环境,因此内环境的稳态至关 调节等 重要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D.内环境中可以检测到氨基酸、尿素、血清球蛋白等 C.内环境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 物质 D.细胞不仅仅依赖于内环境,还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 答案D 维持 解析一般情况下,生成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高,回流 答案C 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低,A项错误。内环境的稳态处 解析内环境主要由血浆(不是血液)、组织液和淋巴液 于正常情况时人也可能会患病,如遗传病,B项错误。细 组成。 胞代谢主要发生在细胞内,C项错误。 18
生物学 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配人教版 B.当⑤中渗透压升高时,可引起组织液增多 C.②是人体内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D.正常情况下,③处的 CO2 浓度最高 答案 D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②是组织液,③是细胞内液,④是淋 巴液,⑤是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 组织液,A项错误。当血浆中渗透压升高时,组织液将减 少,B项错误。细胞质是人体内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 场所,C项错误。CO2 由细胞产生,通过扩散作用进入组 织液、血浆,因此③(细胞内液)处的 CO2 浓度最高,D项 正确。 5.下图是作用于人体组织细胞新陈代谢的四大系统模式图,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 ) A.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 B.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 C.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 D.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 答案 A 6.下列有关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三者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血浆中某些物质能透过毛细血管形成组织液 B.组织液和血浆之间可以相互扩散和渗透 C.一些组织液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液 D.淋巴液和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扩散和渗透 答案 D 解析 根据3种细胞外液的关系可知,淋巴液和组织液之 间的渗透是单向的,即只能由组织液到淋巴液。 7.下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 是( ) A.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 调节等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C.内环境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 D.细胞不仅仅依赖于内环境,还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 维持 答案 C 解析 内环境主要由血浆(不是血液)、组织液和淋巴液 组成。 8.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至少有四种生理系统参与维持内环境稳态 B.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无关 C.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 D.稳态有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 答案 B 解析 参与维持稳态的系统及器官有循环系统、消化系 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及皮肤等,A项正确。人体内环境 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变化有密切关系,B项错误。人体 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超过这个限度,稳态会被打破, C项正确。稳态对于器官保持机能正常起重要作用, D项正确。 9.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长跑后肌肉酸痛是运动时产生的乳酸积累所致 B.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 场所 C.甲型流感病毒的入侵可能会破坏人体内环境的稳态 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 活动 答案 B 解析 细胞质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 要场所,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10.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其重要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会导致血浆pH 显著降低 B.血浆中可以合成多种蛋白质以维持其渗透压相对 稳定 C.内环境中各种成分保持相对稳定时机体即达到稳态 D.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将导致细胞代谢活动紊乱 答案 D 解析 由于血浆中存在调节pH 的缓冲物质,因此无氧呼 吸产生的乳酸不会导致血浆pH 显著降低,A 项错误。 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细胞中的核糖体,血浆中的多种蛋 白质可以维持其渗透压相对稳定,B项错误。稳态的实 质是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处于动态平衡中,C 项错误。 11.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前提。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 A.正常情况下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血糖、氧气的含量 相等 B.内环境的稳态处于正常情况时人就不会患病 C.细胞代谢主要发生在内环境,因此内环境的稳态至关 重要 D.内环境中可以检测到氨基酸、尿素、血清球蛋白等 物质 答案 D 解析 一般情况下,生成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高,回流 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低,A 项错误。内环境的稳态处 于正常情况时人也可能会患病,如遗传病,B项错误。细 胞代谢主要发生在细胞内,C项错误。 18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2.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质量分数为0.9%的NaCl 节功能时,极易出现水潴留(组织间隙过量的体液滞留)、 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酸碱失衡、营养代谢失调等内环境紊乱的现象。下列相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关叙述错误的是()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 A.内环境稳态通过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来维持 C.细胞内液中Na的增加量远大于细胞外液中Na的 B.肝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 增加量 C.肝衰竭患者表现为尿量增加、下肢浮肿、体重增加 D.输入的Na+中50%进人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 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保障 外液 答案C 答案A 解析肝衰竭患者表现为尿量减少、严重腹水等。 解析正常机体可以通过调节维持稳态,静脉滴注生理 16.下列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盐水,机体可以通过泌尿系统将一部分水和无机盐排出 A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的渗透压一般与细胞内液的 体外,B项错误。在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 相近 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I厂,因此静脉滴注的生理盐 B.细胞内发生的生化反应影响着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水中的Na+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C、D两项错误。 C.无机盐含量的多少是决定血浆渗透压的唯一因素 13.下图是某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要多个器官、系统共同完成 ( ) 答案C 解析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蛋白质、无机盐的含量 组织细胞 毛细淋 有关,C项错误。 巴管 I7.水肿是由组织液过多而引起的全身或局部肿胀的症状。 A液二 下列现象不会导致水肿的是() -C液 A.人体感染丝虫后主要淋巴管道被成虫堵塞 血流 B.缺铁性贫血患者体内的血红蛋白含量减少 红细胞B液 毛细血管 C.急性肾炎引起蛋白尿,使血浆蛋白的含量减少 D.炎症使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大,组织液中的蛋白质 A.B液中的物质只能来源于A液 含量增加 B.B液中的所有物质都可以进入A液 答案B C.A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蛋白质和无机盐的 解析人体感染丝虫后主要淋巴管道被成虫堵塞,造成 含量 组织液进入毛细淋巴管受阻,引起组织水肿,A项不符合 D.红细胞和组织细胞所处内环境的蛋白质含量不同 题意。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不会 答案D 造成组织水肿,B项符合题意。血浆蛋白含量减少,血浆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A液是组织液,B液是血浆,C液是 渗透压降低,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对升高,引起组织水肿, 淋巴液。血浆中的物质可以来源于组织液,也可以来源 C项不符合题意。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血浆蛋白进 于血细胞和淋巴液,A项错误。血浆中的物质只有部分 入组织液使其渗透压升高,引起组织水肿,D项不符合 能进入组织液中,B项错误。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 题意。 决于蛋白质和无机盐的含量,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很 18.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家兔的血浆中是否含有缓冲物质, 少,因此其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无机盐的含量,C项 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错误。红细胞所处内环境是血浆,而组织细胞所处内环 实验 境是组织液,其中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要高于组织液中 甲组 乙组 步骤 的蛋白质含量,D项正确。 步骤1 每组取2支试管,编号1、2 14.白蛋白是健康人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白蛋白在肝 2支试管分别滴加等2支试管分别滴加等 细胞内合成后,进入血液循环分布到身体各处。下列有 步骤2量(5mL)的缓冲液、量(1mL)的缓冲液 关白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家兔血浆 家兔血浆 A.白蛋白增多,会引起组织水肿 滴加等量(1mL)的滴加等量(1mL)的 B.白蛋白减少,会使血浆渗透压降低 步骤3 NazCO3溶液 乳酸 C白蛋白减少,运输氧气的能力减弱 D.白蛋白增多,可通过泌尿系统排出 步骤4 测量pH并记录 答案B 甲组的1号和2号pH差异不大,乙组的1号 解析白蛋白增多,血浆渗透压升高,组织液会相对减 和2号pH差异也不大;甲组和乙组的1号 结果 少,不会引起组织水肿,A项错误。白蛋白不运输氧气, pH差异较大,甲组和乙组的2号pH差异也 C项错误。白蛋白不会随泌尿系统排出,D项错误。 较大 15.肝是体内重要的代谢器官,肝衰竭患者失去肝的正常调 19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2.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质量分数为0.9%的NaCl 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 C.细胞内液中 Na+ 的增加量远大于细胞外液中 Na+ 的 增加量 D.输入的 Na+ 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 外液 答案 A 解析 正常机体可以通过调节维持稳态,静脉滴注生理 盐水,机体可以通过泌尿系统将一部分水和无机盐排出 体外,B项错误。在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 占有明显优势的是 Na+ 和 Cl- ,因此静脉滴注的生理盐 水中的 Na+ 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C、D两项错误。 13.下图是某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B液中的物质只能来源于 A液 B.B液中的所有物质都可以进入 A液 C.A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蛋白质和无机盐的 含量 D.红细胞和组织细胞所处内环境的蛋白质含量不同 答案 D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A液是组织液,B液是血浆,C液是 淋巴液。血浆中的物质可以来源于组织液,也可以来源 于血细胞和淋巴液,A 项错误。血浆中的物质只有部分 能进入组织液中,B项错误。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 决于蛋白质和无机盐的含量,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很 少,因此其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无机盐的含量,C项 错误。红细胞所处内环境是血浆,而组织细胞所处内环 境是组织液,其中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要高于组织液中 的蛋白质含量,D项正确。 14.白蛋白是健康人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白蛋白在肝 细胞内合成后,进入血液循环分布到身体各处。下列有 关白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白蛋白增多,会引起组织水肿 B.白蛋白减少,会使血浆渗透压降低 C.白蛋白减少,运输氧气的能力减弱 D.白蛋白增多,可通过泌尿系统排出 答案 B 解析 白蛋白增多,血浆渗透压升高,组织液会相对减 少,不会引起组织水肿,A 项错误。白蛋白不运输氧气, C项错误。白蛋白不会随泌尿系统排出,D项错误。 15.肝是体内重要的代谢器官,肝衰竭患者失去肝的正常调 节功能时,极易出现水潴留(组织间隙过量的体液滞留)、 酸碱失衡、营养代谢失调等内环境紊乱的现象。下列相 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稳态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来维持 B.肝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 C.肝衰竭患者表现为尿量增加、下肢浮肿、体重增加 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保障 答案 C 解析 肝衰竭患者表现为尿量减少、严重腹水等。 16.下列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的渗透压一般与细胞内液的 相近 B.细胞内发生的生化反应影响着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C.无机盐含量的多少是决定血浆渗透压的唯一因素 D.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要多个器官、系统共同完成 答案 C 解析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蛋白质、无机盐的含量 有关,C项错误。 17.水肿是由组织液过多而引起的全身或局部肿胀的症状。 下列现象不会导致水肿的是( ) A.人体感染丝虫后主要淋巴管道被成虫堵塞 B.缺铁性贫血患者体内的血红蛋白含量减少 C.急性肾炎引起蛋白尿,使血浆蛋白的含量减少 D.炎症使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大,组织液中的蛋白质 含量增加 答案 B 解析 人体感染丝虫后主要淋巴管道被成虫堵塞,造成 组织液进入毛细淋巴管受阻,引起组织水肿,A项不符合 题意。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不会 造成组织水肿,B项符合题意。血浆蛋白含量减少,血浆 渗透压降低,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对升高,引起组织水肿, C项不符合题意。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血浆蛋白进 入组织液使其渗透压升高,引起组织水肿,D项不符合 题意。 18.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家兔的血浆中是否含有缓冲物质, 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实验 步骤 甲组 乙组 步骤1 每组取2支试管,编号1、2 步骤2 2支试管分别滴加等 量(5mL)的缓冲液、 家兔血浆 2支试管分别滴加等 量(1 mL)的缓冲液、 家兔血浆 步骤3 滴加 等 量 (1 mL)的 Na2CO3 溶液 滴加 等 量 (1 mL)的 乳酸 步骤4 测量pH并记录 结果 甲组的1号和2号pH 差异不大,乙组的1号 和2号pH 差异也不大;甲组和乙组的1号 pH差异较大,甲组和乙组的2号pH 差异也 较大 19
生物学 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 配人教版 A.该实验表明家兔血浆对酸和碱的缓冲效果均较强 (1)图中①②③共同构成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人 B.该实验没有严格遵循等量原则和对照原则 们把这个液体环境叫作 ,其中的②是 C.该实验在添加酸或碱之前应测量家兔血浆和缓冲液 的pH (2)如果图中的组织细胞为骨骼肌细胞,当人体剧烈运动 D.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添加缓冲液和家兔血浆的体积 时,骨骼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会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 答案D 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 (填“升高”或“降低”), 解析该实验中除了自变量不同外,甲组和乙组加入的 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 (填“H,CO”或 缓冲液的量、血浆的量也不同,因此没有严格遵循等量原 “NaHCO2”)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 则,也没有严格遵循对照原则,B项正确。根据实验目的 (3)①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 的含量 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添加的Na2CO3溶液和乳酸,D 有关,若其含量减少,则会引起组织水肿。 项错误。 答案(1)内环境组织液(2)降低 NaHCO 19.下图表示细胞和人体生存环境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 (3)蛋白质 是() 22.(10分)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 换的过程,I~V表示直接参与的几种系统或器官,①~ ⑤表示相关物质,甲、乙、丙表示三种液体。请回答下列 细胞)内环境人体外界 问题。 环境 ① 营养物质、02 A.细胞生存的外部环境就是图中的内环境 细胞 代谢废物、CO 内液 B.人体有多个生理系统参与维持内环境稳态 C.内环境稳态即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 对稳定 体内 D.人体内的液体称为体液,绝大部分分布在细胞外构成 体外 细胞外液 (1)图中V的名称为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 答案D 以上来源于 解析内环境稳态即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 (2)结构代表的是 系统,Ⅲ代表的是 系 相对稳定,C项正确。体液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 统,物质③是指 其中细胞内液约占2/3,D项错误。 (3)若图中的细胞为肝细胞,则其生活的直接环境是 20.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 (填“甲”“乙”或“丙”)。 叙述错误的是() (4)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是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 0 变化 答案(1)皮肤Na+和C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 (2)循环 呼吸CO2 进行 (3)丙 C.免疫系统发现并清除异物、病原微生物等也是维持内 (4)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环境稳态的机制 23.(10分)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环境是能够保持相对稳定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有利于细胞生命活 的,这种稳定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请回 动的进行 答下列问题。 答案D (1)与正常人相比,肺气肿患者由于呼吸不畅,血浆中的 解析丙酮酸的氧化分解是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的,不 pH将略为 ,这是因为 是在内环境中进行的。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0分) (2)内环境的稳态指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 21.(8分)下图是内环境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都处于动态平衡中。如果给某病人静脉滴注质量分数为 0.9%的NaCI溶液100mL,预计此病人的内环境渗透压 参 (3)有人到了青藏高原后会出现头痛、乏力、心跳加快甚 至血压升高等症状,原因是 (4)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内环境稳态是 的必要条件。 20
生物学 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配人教版 A.该实验表明家兔血浆对酸和碱的缓冲效果均较强 B.该实验没有严格遵循等量原则和对照原则 C.该实验在添加酸或碱之前应测量家兔血浆和缓冲液 的pH D.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添加缓冲液和家兔血浆的体积 答案 D 解析 该实验中除了自变量不同外,甲组和乙组加入的 缓冲液的量、血浆的量也不同,因此没有严格遵循等量原 则,也没有严格遵循对照原则,B项正确。根据实验目的 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添加的 Na2CO3 溶液和乳酸,D 项错误。 19.下图表示细胞和人体生存环境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 A.细胞生存的外部环境就是图中的内环境 B.人体有多个生理系统参与维持内环境稳态 C.内环境稳态即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 对稳定 D.人体内的液体称为体液,绝大部分分布在细胞外构成 细胞外液 答案 D 解析 内环境稳态即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 相对稳定,C项正确。体液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 其中细胞内液约占2/3,D项错误。 20.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 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 变化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 进行 C.免疫系统发现并清除异物、病原微生物等也是维持内 环境稳态的机制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有利于细胞生命活 动的进行 答案 D 解析 丙酮酸的氧化分解是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的,不 是在内环境中进行的。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0分) 21.(8分)下图是内环境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共同构成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人 们把这个液体环境叫作 ,其中的②是 。 (2)如果图中的组织细胞为骨骼肌细胞,当人体剧烈运动 时,骨骼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会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 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 (填“升高”或“降低”), 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 (填 “H2CO3”或 “NaHCO3”)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 维持相对稳定。 (3)①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 的含量 有关,若其含量减少,则会引起组织水肿。 答案 (1)内环境 组织液 (2)降低 NaHCO3 (3)蛋白质 22.(10分)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 换的过程,Ⅰ~Ⅴ表示直接参与的几种系统或器官,①~ ⑤表示相关物质,甲、乙、丙表示三种液体。请回答下列 问题。 (1)图中Ⅴ的名称为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 以上来源于 。 (2)结构Ⅰ代表的是 系统,Ⅲ代表的是 系 统,物质③是指 。 (3)若图中的细胞为肝细胞,则其生活的直接环境是 (填“甲”“乙”或“丙”)。 (4)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是 。 答案 (1)皮肤 Na+ 和Cl- (2)循环 呼吸 CO2 (3)丙 (4)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23.(10分)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环境是能够保持相对稳定 的,这种稳定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请回 答下列问题。 (1)与正常人相比,肺气肿患者由于呼吸不畅,血浆中的 pH 将略为 ,这是因为 。 (2)内环境的稳态指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 都处于动态平衡中。如果给某病人静脉滴注质量分数为 0.9%的NaCl溶液100mL,预计此病人的内环境渗透压 将 。 (3)有人到了青藏高原后会出现头痛、乏力、心跳加快甚 至血压升高等症状,原因是 。 (4)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内环境稳态是 的必要条件。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