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5156edu con 2007年赤峰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试卷 语文 、经典诗文积累(20分) 依据原文填空。(选做7个题,共7分,多做不加分) (1)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峨嵋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嵋山月歌》)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土地平旷,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桃花源记》) (5)峰峦如聚, ,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6)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 (7)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醉花阴》) (8)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9)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2、根据提示默写。(选做4个题,共8分,多做不加分) (1)《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借鸟欢鱼跃描绘洞庭湖晴明景色的句子是: (2)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用 两句诗表达了不服年老体弱,仍想守边报国的心愿 (3)古诗中描写军旅生活的句子很多,如《木兰诗》中的 寒光照铁衣”,辛弃疾《破阵子》中的“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 (4)从你学过的古诗(词、曲)中,分别写出一句带有“雨”字和“酒”字的句子。 带有“雨”字的句子: 带有“酒”字的句子 (5)曹操在《龟虽寿》中含蓄表现自己老当益壮、奋发有为的精神的名句是: (6)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诗句是: 3、从下边给出的篇目中选择一篇默写全文。(5分) (1)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2)《诗经·关睢》 阅读理解(70分) (一)阅读《感悟春天》,完成411题。(21分)
www.5156edu.com 2007 年赤峰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试卷 语 文 一、经典诗文积累(20 分) 1、依据原文填空。(选做 7 个题,共 7 分,多做不加分) (1)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峨嵋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李白《峨嵋山月歌》) (3)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土地平旷,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桃花源记》) (5)峰峦如聚,________,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6)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 湘》) (7)薄雾浓云愁永昼,_______________。(李清照《醉花阴》) (8)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9)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2、根据提示默写。(选做 4 个题,共 8 分,多做不加分) (1)《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借鸟欢鱼跃描绘洞庭湖晴明景色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用“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两句诗表达了不服年老体弱,仍想守边报国的心愿。 (3)古诗中描写军旅生活的句子很多,如《木兰诗》中的“____________ ___,寒光照铁衣”,辛弃疾《破阵子》中的“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___ ____________。” (4)从你学过的古诗(词、曲)中,分别写出一句带有“雨”字和“酒”字的句子。 带有“雨”字的句子:_______________ 带有“酒”字的句子:_______________ (5)曹操在《龟虽寿》中含蓄表现自己老当益壮、奋发有为的精神的名句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诗句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下边给出的篇目中选择一篇默写全文。(5 分) (1)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 (2)《诗经·关睢》 二、阅读理解(70 分) (一)阅读《感悟春天》,完成 4——11 题。(21 分)
ww.5156edu con 感悟春天 (1)江南的春天,总是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悄悄来临的,“杏花春雨江南”,这是上了 名诗之页的。数落我经历的几十个春天,总是乍暖还寒,反反复复需要冲破凛冽的西风和反 攻的寒潮才降临人间。因此春光很金贵,春色也往往只能雨中窥视,总在不经意中,只一眨 ,便进入了初夏的境地了,常常令人生出春光难觅的感慨。 (2)珍爱春天,是热爱生活的一种执著,这也是对照冬天的岁月,有比较而有鉴别的 种实际行动。虽然说,冬天的寒冷对于世界,是净化,是考验,是生命的再生前提和生活 的新生要素。这也是一种反衬和折射:没有坚冰,谁去认可红梅的烂漫?没有白雪,谁去判 定青松的高洁?但是那似乎是哲学的命题和诗人的想象。只有春天才是大众的,才是为伟人 和凡人,诗人和农人共同承认和赞美的 (3)谁不承认春天是美好的?“遇物尽欢欣,爱春非独我”,诗人白居易就是这样说的, 翻翻一部唐诗吧,那里面尽有李白、杜牧、韩愈、李贺们的春感慨。摆着道学面孔的人物, 是不是不咏唱春天呢?北宋理学家程颢写下了《春日偶成》,还成了《选本千家诗》的第 首。朱熹更是有名的“老夫子”,他面对朗朗春光,盈盈春意,也唱了“等闲识得春风面,万 紫千红总是春”的《春日》诗。和尚是讲究四大皆空的佛门子弟,也不能不被春天打动“凡心”。 唐朝的志雨和尚写下了这样的名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在中国的古诗中, 可以看出诗人们从各个角度歌唱春天,从春风、春水、春雨、春草、春柳、春鸟、春山、春 游、春宵、春眠等来尽情歌唱,进而从欣赏春天写到珍惜春光 (4)品味春色,沐浴春光。可以感受生活,感悟人生。这可以说是中外一致,概莫能 外。“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如果这位生 在封建时代的女子奈何不了这种生活,那么现代的那位美国哲人桑塔耶那则更有想得破,甘 愿为春天俘虏的意味了。这先生长期在哈佛教书,50岁那年,春日的有一天在讲台上,偶 有知更鸟飞来,立在窗格子上,他注意到了,感受又一个春天的到来,他回过头来,向学生 们说,我与阳春有约!沖出教室,开始了他云游欧洲大陆之行 (5)生命四季,是我们每个人都共有的,而春天更能开启人们的感情之源,心灵之泉, 难怪首次在甲骨文里露面的形声字就是“春”,难怪古人殷殷切切地寄语他的友人“此行江南 去,千万和春住”。居住在大观园中的湘云更是大声疾呼:“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 可是事实上春光难永驻,有来必有去,谁也挡不住“落花流水春去也”的结局。不管是落花有 意,还是流水无情,都是表现了时间之易逝的自然迹象,但是精神上的青春,意志里的春色 进取中的春光,则当常驻于有志人和奋斗者的岁月年华里! 4、根据第(5)段内容写字、解释加点的词。(4分) 开qi()易shi()难驻()别去() 5、读第(1)段,你感到在作者的笔下,江南的春天有什么特点?(2分) 6、用一句话概括第(3)段的内容。(2分) 7、第(3)段中白居易的诗句“遇物尽欢欣,爱春非独我”与朱自清的散文《春》有异曲 同工之妙。说说《春》是怎样具体体现这两句诗的意境的?(3分)
www.5156edu.com 感悟春天 (1)江南的春天,总是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悄悄来临的,“杏花春雨江南”,这是上了 名诗之页的。数落我经历的几十个春天,总是乍暖还寒,反反复复需要冲破凛冽的西风和反 攻的寒潮才降临人间。因此春光很金贵,春色也往往只能雨中窥视,总在不经意中,只一眨 眼,便进入了初夏的境地了,常常令人生出春光难觅的感慨。 (2)珍爱春天,是热爱生活的一种执著,这也是对照冬天的岁月,有比较而有鉴别的 一种实际行动。虽然说,冬天的寒冷对于世界,是净化,是考验,是生命的再生前提和生活 的新生要素。这也是一种反衬和折射:没有坚冰,谁去认可红梅的烂漫?没有白雪,谁去判 定青松的高洁?但是那似乎是哲学的命题和诗人的想象。只有春天才是大众的,才是为伟人 和凡人,诗人和农人共同承认和赞美的。 (3)谁不承认春天是美好的?“遇物尽欢欣,爱春非独我”,诗人白居易就是这样说的, 翻翻一部唐诗吧,那里面尽有李白、杜牧、韩愈、李贺们的春感慨。摆着道学面孔的人物, 是不是不咏唱春天呢?北宋理学家程颢写下了《春日偶成》,还成了《选本千家诗》的第一 首。朱熹更是有名的“老夫子”,他面对朗朗春光,盈盈春意,也唱了“等闲识得春风面,万 紫千红总是春”的《春日》诗。和尚是讲究四大皆空的佛门子弟,也不能不被春天打动“凡心”。 唐朝的志雨和尚写下了这样的名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在中国的古诗中, 可以看出诗人们从各个角度歌唱春天,从春风、春水、春雨、春草、春柳、春鸟、春山、春 游、春宵、春眠等来尽情歌唱,进而从欣赏春天写到珍惜春光。 (4)品味春色,沐浴春光。可以感受生活,感悟人生。这可以说是中外一致,概莫能 外。“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如果这位生 在封建时代的女子奈何不了这种生活,那么现代的那位美国哲人桑塔耶那则更有想得破,甘 愿为春天俘虏的意味了。这先生长期在哈佛教书,50 岁那年,春日的有一天在讲台上,偶 有知更鸟飞来,立在窗格子上,他注意到了,感受又一个春天的到来,他回过头来,向学生 们说,我与阳春有约!冲出教室,开始了他云游欧洲大陆之行。 (5) 生命四季,是我们每个人都共有的,而春天更能开启人们的感情之源,心灵之泉, 难怪首次在甲骨文里露面的形声字就是“春”,难怪古人殷殷切切地寄语他的友人“此行江南 去,千万和春住”。居住在大观园中的湘云更是大声疾呼:“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 可是事实上春光难永驻,有来必有去,谁也挡不住“落花流水春去也”的结局。不管是落花有 意,还是流水无情,都是表现了时间之易逝的自然迹象,但是精神上的青春,意志里的春色, 进取中的春光,则当常驻于有志人和奋斗者的岁月年华里! 4、根据第(5)段内容写字、解释加点的词。(4 分) 开 qǐ( ) 易 shì( ) 难驻( ) 别去( ) 5、读第(1)段,你感到在作者的笔下,江南的春天有什么特点?(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6、用一句话概括第(3)段的内容。(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7、第(3)段中白居易的诗句“遇物尽欢欣,爱春非独我”与朱自清的散文《春》有异曲 同工之妙。说说《春》是怎样具体体现这两句诗的意境的?(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ww.5156edu con 8、第(4)段画线句子中的“这”具体指什么?(2分) 9、第(4)段中那位封建时代的女子和那位现代美国哲人难能桑塔耶那面对同样的春天 心态却明显不同。请借助文中“悔”和“冲”两个词分析他们各自的心态。(2分) 10、作者从春天里得到了怎样的人生感悟?(用文中的话回答)(3分) ll、照第(2)段画线句子仿写。(3分) 没有坚冰,谁去认可红梅的烂漫?没有白雪,谁去评判青松的高洁? (二)、阅读《水葫芦之灾》,完成12—17题。(15分) 水葫芦之灾 (1)水葫芦学名凤眼莲,别称水浮莲、假水仙等。原产于南美委内瑞拉,后传播到世 界上60多个国家。水葫芦外表并不丑:它浑身碧透,绿得醉人,簇簇紫花绽放若热带兰, 花瓣上偶尔可见黄、蓝斑点,作为盆景置于庭院,不比荷花逊色。 (2)它生命力旺盛,在15℃~40℃的气温下,只要置于水中便能疯狂繁殖开来。每株 分出多支匍匐茎,茎端再长新株,八九天翻一番,90天内可分出25万棵新株。但养分低。 猪吃了饿不死也不长膘。 (3)自上世纪60年代,水葫芦在国外已经声名狼藉,到处遭到斩杀。孟加拉人将引自 德国的水葫芦称“德国恶草”。南非的引自美国佛罗里达,人称“佛罗里达恶魔”。斯里兰卡 的引自日本,被骂作“日本烦恼”。印度则称它为“紫色恶魔”。 (4)水葫芦在各地抢占水面,影响航运,室息鱼类,危害健康。泰国湄南河一发洪汛, 座座盘根错节的水葫芦“岛屿ˆ浮游而下,猛冲桥洞,直接威胁首都曼谷的安全。维多利亚 湖是非洲第一大湖,20世纪80年代水葫芦泛滥成灾,覆满湾口。一些船只夜泊开阔水面 夜间起风,一早起来就开不动了,四周被几万平方米的水葫芦团团包围,许多航线瘫痪。未 经处理的各种废水排入湖中,湖水富营养化,水葫芦疯长成半人高的“森林”,致使鱼类死亡, 湖水发臭。当地水产锐减,渔民失业。人们生活用水也发生困难,用湖水洗澡还会导致皮肤 瘙痒 (5)深受水葫芦之害的各地都已向它宣战。南亚各国采用人工捞取、火焰喷射、药剂 喷杀、炸药爆破等手段加以销毁,可是过了三个月它依旧欣欣向荣。维多利亚湖畔人们采用 生物防治法,在湖区放养吃水葫芦的象鼻虫,但以繁衍100亿只象鼻虫计算,起码也要日夜 不停吃上20年,才能吃光水葫芦。象鼻虫吃水葫芦还可能酿成更严重的虫灾 (6)上世纪60年代,我国曾将水葫芦当作度荒青饲料引入,后泛滥成灾,以闽台粤为 甚。福建的水葫芦覆盖面积达300平方千米,盘踞了全省四分之一的湖塘库沟水域。目前 福建已打响了专项整治水葫芦的战役 (⑦)漂洋过海远道而来的水葫芦,竟然酿成了当今最大的绿色污染,这可是人们始料 未及的啊!
www.5156edu.com 8、第(4)段画线句子中的“这”具体指什么?(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9、第(4)段中那位封建时代的女子和那位现代美国哲人难能桑塔耶那面对同样的春天, 心态却明显不同。请借助文中“悔”和“冲”两个词分析他们各自的心态。(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10、作者从春天里得到了怎样的人生感悟?(用文中的话回答)(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11、照第(2)段画线句子仿写。(3 分) 没有坚冰,谁去认可红梅的烂漫?没有白雪,谁去评判青松的高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二)、阅读《水葫芦之灾》,完成 12——17 题。(15 分) 水葫芦之灾 (1)水葫芦学名凤眼莲,别称水浮莲、假水仙等。原产于南美委内瑞拉,后传播到世 界上 60 多个国家。水葫芦外表并不丑:它浑身碧透,绿得醉人,簇簇紫花绽放若热带兰, 花瓣上偶尔可见黄、蓝斑点,作为盆景置于庭院,不比荷花逊色。 (2)它生命力旺盛,在 15℃~40℃的气温下,只要置于水中便能疯狂繁殖开来。每株 分出多支匍匐茎,茎端再长新株,八九天翻一番,90 天内可分出 25 万棵新株。但养分低。 猪吃了饿不死也不长膘。 (3)自上世纪 60 年代,水葫芦在国外已经声名狼藉,到处遭到斩杀。孟加拉人将引自 德国的水葫芦称 “德国恶草”。南非的引自美国佛罗里达,人称“佛罗里达恶魔”。斯里兰卡 的引自日本,被骂作“日本烦恼”。印度则称它为“紫色恶魔”。 (4)水葫芦在各地抢占水面,影响航运,窒息鱼类,危害健康。泰国湄南河一发洪汛, 一座座盘根错节的水葫芦“岛屿”浮游而下,猛冲桥洞,直接威胁首都曼谷的安全。维多利亚 湖是非洲第一大湖,20 世纪 80 年代水葫芦泛滥成灾,覆满湾口。一些船只夜泊开阔水面, 夜间起风,一早起来就开不动了,四周被几万平方米的水葫芦团团包围,许多航线瘫痪。未 经处理的各种废水排入湖中,湖水富营养化,水葫芦疯长成半人高的“森林”,致使鱼类死亡, 湖水发臭。当地水产锐减,渔民失业。人们生活用水也发生困难,用湖水洗澡还会导致皮肤 瘙痒。 (5)深受水葫芦之害的各地都已向它宣战。南亚各国采用人工捞取、火焰喷射、药剂 喷杀、炸药爆破等手段加以销毁,可是过了三个月它依旧欣欣向荣。维多利亚湖畔人们采用 生物防治法,在湖区放养吃水葫芦的象鼻虫,但以繁衍 100 亿只象鼻虫计算,起码也要日夜 不停吃上 20 年,才能吃光水葫芦。象鼻虫吃水葫芦还可能酿成更严重的虫灾。 (6)上世纪 60 年代,我国曾将水葫芦当作度荒青饲料引入,后泛滥成灾,以闽台粤为 甚。福建的水葫芦覆盖面积达 300 平方千米,盘踞了全省四分之一的湖塘库沟水域。目前, 福建已打响了专项整治水葫芦的战役。 (7)漂洋过海远道而来的水葫芦,竟然酿成了当今最大的绿色污染,这可是人们始料 未及的啊!
ww.5156edu con 12、第(3)段画线的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2分) 改为 改为 13、本文重点说明了水葫芦的哪一个特点?(2分) 14、第(4)段结构上的特点是什么?(2分) 15、文章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2分) 16、根据要求,品味语言。(4分) (1)它生命力旺盛,在15-40℃的气温下,只要置于水中便能疯狂繁殖开来。 (“疯狂”一词如果换成“迅速”,表达的效果会有怎样的变化?) (2)漂洋过海远道而来的水葫芦,竟然酿成了当今最大的绿色污染,这可是人们始料 未及的啊! (“竟然”一词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17、《我们爱科学》2003年第9期上有一篇题为《水葫芦喊冤》的文章,它的结尾一段 在写了自己给人类造成的灾害和人类对它的斩杀后写道: 但这能怪我们吗?我的特质是与生俱来的,又不是到中国以后才形成的。是你们请我 来之前,自己没有对我进行充分的了解,没有做好调查研究。现在出了问题就全推到我的头 上。我不服!我冤!请读者朋友们给我评评理吧!” 请你站在公正的角度上,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作出自己的评判。(3分) (三)阅读《孝心无价》,完成18—21题。(13分) 孝心无价 毕淑敏 (1)我不喜欢一个苦孩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 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我以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学子。求学的路 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蹉跎?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需用 母亲的鲜血灌溉!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无 上位置的人,怎能成为为人类献身的大师? (2)我也不喜欢父母重病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无论你有多少理由。地球离了谁都照 样转动,不必将个人的力量夸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将他对人 世间最后的期冀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 (3)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 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www.5156edu.com 12、第(3)段画线的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2 分) _______改为________ _______改为________ 13、本文重点说明了水葫芦的哪一个特点?(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14、第(4)段结构上的特点是什么?(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15、文章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16、根据要求,品味语言。(4 分) (1)它生命力旺盛,在 15——40℃的气温下,只要置于水中便能疯狂繁殖开来。 (“疯狂”一词如果换成“迅速”,表达的效果会有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漂洋过海远道而来的水葫芦,竟然酿成了当今最大的绿色污染,这可是人们始料 未及的啊! (“竟然”一词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17、《我们爱科学》2003 年第 9 期上有一篇题为《水葫芦喊冤》的文章,它的结尾一段 在写了自己给人类造成的灾害和人类对它的斩杀后写道: “但这能怪我们吗?我的特质是与生俱来的,又不是到中国以后才形成的。是你们请我 来之前,自己没有对我进行充分的了解,没有做好调查研究。现在出了问题就全推到我的头 上。我不服!我冤!请读者朋友们给我评评理吧!” 请你站在公正的角度上,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作出自己的评判。(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三)阅读《孝心无价》,完成 18——21 题。(13 分) 孝心无价 毕淑敏 (1)我不喜欢一个苦孩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 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我以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学子。求学的路 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蹉跎?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需用 母亲的鲜血灌溉!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无 上位置的人,怎能成为为人类献身的大师? (2)我也不喜欢父母重病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无论你有多少理由。地球离了谁都照 样转动,不必将个人的力量夸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将他对人 世间最后的期冀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 (3)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 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ww.5156edu con (4)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 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5)父母走了,带着对我们深深的挂念。父母走了,遗留给我们永无偿还的心情。你就 永远无以言孝。 (6)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 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7)“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 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8)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 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 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 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 (9)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10)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阴 18、作者为什么“不喜欢”(1)(2)段中的两种人?(2分) 19、围绕“孝”字,第(3)段讲的是 第(4) 段讲的是 (4分) 20、第(6)段写道:“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远无法弥补。”举例说说你 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21、请对第(8)段语言表达的特点做点赏析。(3分) (四)阅读下边两个语段,完成22—27题。(21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贤达 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 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 愚,卒获有所闻。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或夜昏怠(1) 辄以水沃面(2);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 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3),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 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注释】(1)昏怠:昏沉困倦。(2)辄:就。沃:浇。这里是“洗”的意思。(3)食不重 肉:不多吃肉。 22、解释加点的词。(4分) (1)余幼时即嗜学( (2)录毕,走送之(
www.5156edu.com (4)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 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5)父母走了,带着对我们深深的挂念。父母走了,遗留给我们永无偿还的心情。你就 永远无以言孝。 (6)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 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7)“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 “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8)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 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 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 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 (9)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10)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阴。 18、作者为什么“不喜欢”(1)(2)段中的两种人?(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19、围绕“孝”字,第(3)段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第(4) 段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分) 20、第(6)段写道:“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远无法弥补。”举例说说你 对这句话的理解。(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1、请对第(8)段语言表达的特点做点赏析。(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四)阅读下边两个语段,完成 22——27 题。(21 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贤达 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 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 愚,卒获有所闻。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或夜昏怠(1), 辄以水沃面(2);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 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3),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 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注释】(1)昏怠:昏沉困倦。(2)辄:就。沃:浇。这里是“洗”的意思。(3)食不重 肉:不多吃肉。 22、解释加点的词。(4 分) (1)余幼时即嗜学( ) (2)录毕,走送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