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翻译能力:能借助词典对题材熟悉的文章和一般专业类专业文字材料进行英汉互译,译文基本达意,能在翻译时使用适当的翻译技巧。6)能够通过学习创新创业方面的英语素材,具备创新创业意识。3.素养目标:1)能完成本课程设定的语音、词汇、句法、篇章结构和语用知识目标任务,完成作业和通过期末考试。2)能平衡发展与专业相关的英语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3)能够参加校内与英语相关的第二课堂活动。0.30.30.24)能够具备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初步的创新创业意识。5)有能力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并符合学院规定的合格标准。能够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阅读大赛和写作大赛等赛事。能够为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和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打下基础。4.课程思政目标:1)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主要内容等有机纳入大学英语学习过程,培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2)能通过对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建设突0.30.30.2出成就等内容学习,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家国情怀。3)能具备良好的学习伦理,尊师重教,在学习中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和人生价值观。4)能结合国内时事相关英语材料的学习,培养对时事政治的兴趣《大学英语》是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本课程的授课学时为192学时。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在学生先前的英语学习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同时还要帮助学生通过学习与自身专业的相关的学术英语和职业英语方面的知识,掌握相关的技能,获得在自身专业相关领域进行交流的能力。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除了学习、交流先进的专业信息外,还要了解国内外的社会与文化,增课程概述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增强中外文化异同的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融入课程思政,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塑造积极正确的人生观。总之,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提升家国情怀。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任务一阅读(支撑课程目标1.2,1.3,1.4,2.3,2.6,3,4)知识要点: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或要点,理解文章中的具体信息,根据上下文做出简单的判断和推理;理解文章的写作意图、作者的见解和态度等;能够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意思;能够快速查找有关信息;能够就文章内容做出正确理解,得出课程应知恰当结论。应会具体学习目标:能够阅读中等难度的专业类英文资料,理解正确。在阅读生词不超内容要求过总词数3%的文章时,阅读速度不低于每分钟70词。能读懂与专业相关的文字材料,如专业类的新闻报道和资讯。能够通过阅读专业领域的创新创业方面的文章,了解专业领域的创新创业发展趋势。能够读懂较为简单的思政类文章。授课建议:建议阅读课程授课56课时。通过精读与泛读相结合,课文材料与补充材料结合等形式帮助学生扩充词汇量,正确运用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23
23 5)翻译能力:能借助词典对题材熟悉的文章和一般专业类专业文字 材料进行英汉互译,译文基本达意,能在翻译时使用适当的翻译技 巧。 6)能够通过学习创新创业方面的英语素材,具备创新创业意识。 3.素养目标: 1)能完成本课程设定的语音、词汇、句法、篇章结构和语用知识目 标任务,完成作业和通过期末考试。 2)能平衡发展与专业相关的英语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的语 言综合运用能力。 3)能够参加校内与英语相关的第二课堂活动。 4)能够具备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初步的创新创业意识。 5)有能力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并符合学 院规定的合格标准。能够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阅读大赛和写作大赛 等赛事。能够为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和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打下 基础。 0.3 0.3 0.2 4.课程思政目标: 1)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主要内容等有机纳入大学 英语学习过程,培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 2)能通过对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建设突 出成就等内容学习,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家国情怀。 3)能具备良好的学习伦理,尊师重教,在学习中培养正确的学习观 和人生价值观。 4)能结合国内时事相关英语材料的学习,培养对时事政治的兴趣。 0.3 0.3 0.2 课程概述 《大学英语》是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本课程的授课学时为 192 学时。课程的 主要任务是在学生先前的英语学习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 的能力,同时还要帮助学生通过学习与自身专业的相关的学术英语和职业英语方面 的知识,掌握相关的技能,获得在自身专业相关领域进行交流的能力。学生在学习 本课程时,除了学习、交流先进的专业信息外,还要了解国内外的社会与文化,增 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增强中外文化异同的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融入 课程思政,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塑造积极正确的人生观。总之,本课程的 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提升家国情怀。 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 来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课程应知 应会具体 内容要求 任务一 阅读 (支撑课程目标 1.2, 1.3, 1.4, 2.3, 2.6,3, 4) 知识要点: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或要点,理解文章中的具体信息,根据上下文 做出简单的判断和推理;理解文章的写作意图、作者的见解和态度等;能够根据上 下文推断生词意思;能够快速查找有关信息;能够就文章内容做出正确理解,得出 恰当结论。 学习目标:能够阅读中等难度的专业类英文资料,理解正确。在阅读生词不超 过总词数 3%的文章时,阅读速度不低于每分钟 70 词。能读懂与专业相关的文字材 料,如专业类的新闻报道和资讯。能够通过阅读专业领域的创新创业方面的文章, 了解专业领域的创新创业发展趋势。能够读懂较为简单的思政类文章。 授课建议:建议阅读课程授课 56 课时。通过精读与泛读相结合,课文材料与补 充材料结合等形式帮助学生扩充词汇量,正确运用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任务二写作(支撑课程目标1.5,2.4,3,4)知识要点:熟悉并掌握基本类型作文写作模式和技巧:掌握并正确使用常用基本句型:能够围绕主题进行符合英语语言习惯的写作表达。学习目标:能够就专业类题材,在30分钟内写出120词的一般作文:能够正确拼写所学的词、恰当使用词组,句型,语法及标点,句子结构完整:能够清楚地进行语意表达,语意连贯,并具有逻辑性:能够套用或使用常见的应用文格式,进行专业类的应用文写作,能够利用创业计划书的基本格式进行简单的英文写作。授课建议:建议写作授课36课时。通过传授基本写作技巧及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运用符合英语语言习惯的篇章进行围绕主题的写作表达。任务三翻译(支撑课程目标1.5,2.5,3,4)知识要点:中等难度的英文短文和简单的专业类及时政类英文资料进行英汉互译:常见文化现象英汉互译:专业领域因科技创新而出现的新术语:学习目标:理解基本正确,译文达意,格式恰当。在翻译生词不超过5%的实用文字资料时,翻译速度每小时250个单词。能够翻译常用语句,而且基本符合两种语言的表达习惯。授课建议:建议翻译授课36课时。通过传授基本翻译技巧及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英汉互译能力。任务四听力(支撑课程目标1.1,2.1,3,4)知识要点:掌握英语语音、语调基本知识:掌握基本听力技巧:学习目标:能够听懂与专业相关的讲座、简短英语报道、资讯和简单的业务交谈内容。能够关注专业领域的创新情况并听懂相关的资讯和报道的内容概况;能够获取专业类听力材料的主旨或要点:能够推断所听材料暗含或者拓展的信息。能听懂内容较简单的时政类材料。授课建议:建议听力课时为36课时。采取精听与泛听结合,课上与课下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听力授课。在务五口语(支撑课程目标1.1,1.5,2.2,3,4)知识要点:掌握英语语音、语调基本知识:掌握使用正确语法知识进行基本口语表达的方法;掌握基本语言交际能力;掌握一定的跨文化交际及与本专业相关的口语表达。学习目标:能够用英语在日常和涉外活动中就专业相关业务进行简单的口头交流;语言表达清楚,语法准确,用词得当。能够就专业领域的创新创业情况进行简单的交谈:能够模拟或套用常用口头交际句型,就日常生活和与专业有关的业务提出问题或做出简要回答;能够在交流有困难时能采取简单的应对措施。授课建议:建议口语课时为28课时。授课采取课堂报告、定题演讲、英语辩论、英语配音等多种形式进行口语授课。专职教师要求:1.政治思想坚定,坚决拥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师德品质高尚。2.具有英语专业或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讲师及以上技术职称。3.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师资标准4.能遵循应用型本科的教学规律,正确分析、设计、实施及评价课程,5.具有较高的英语语言技能和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能够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适当引入相关专业内容。兼职教师要求:1.政治思想坚定,坚决拥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师德品质高尚。24
24 任务二 写作 (支撑课程目标 1.5, 2.4, 3, 4) 知识要点:熟悉并掌握基本类型作文写作模式和技巧;掌握并正确使用常用基 本句型;能够围绕主题进行符合英语语言习惯的写作表达。 学习目标:能够就专业类题材,在 30 分钟内写出 120 词的一般作文;能够正确 拼写所学的词、恰当使用词组,句型,语法及标点,句子结构完整;能够清楚地进 行语意表达,语意连贯,并具有逻辑性;能够套用或使用常见的应用文格式,进行专 业类的应用文写作,能够利用创业计划书的基本格式进行简单的英文写作。 授课建议:建议写作授课 36 课时。通过传授基本写作技巧及方法帮助学生掌握 运用符合英语语言习惯的篇章进行围绕主题的写作表达。 任务三 翻译 (支撑课程目标 1.5, 2.5, 3, 4) 知识要点:中等难度的英文短文和简单的专业类及时政类 英文资料进行英汉互 译;常见文化现象英汉互译;专业领域因科技创新而出现的新术语; 学习目标:理解基本正确,译文达意,格式恰当。在翻译生词不超过 5%的实用 文字资料时,翻译速度每小时 250 个单词。能够翻译常用语句,而且基本符合两种 语言的表达习惯。 授课建议:建议翻译授课 36 课时。通过传授基本翻译技巧及方法帮助学生掌握 英汉互译能力。 任务四 听力 (支撑课程目标 1.1, 2.1, 3, 4) 知识要点:掌握英语语音、语调基本知识;掌握基本听力技巧; 学习目标:能够听懂与专业相关的讲座、简短英语报道、资讯和简单的业务交 谈内容。能够关注专业领域的创新情况并听懂相关的资讯和报道的内容概况; 能够 获取专业类听力材料的主旨或要点;能够推断所听材料暗含或者拓展的信息。能听 懂内容较简单的时政类材料。 授课建议:建议听力课时为 36 课时。采取精听与泛听结合,课上与课下结合, 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听力授课。 任务五 口语 (支撑课程目标 1.1, 1.5, 2.2, 3, 4) 知识要点:掌握英语语音、语调基本知识;掌握使用正确语法知识进行基本口 语表达的方法;掌握基本语言交际能力;掌握一定的跨文化交际及与本专业相关的 口语表达。 学习目标:能够用英语在日常和涉外活动中就专业相关业务进行简单的口头交 流;语言表达清楚,语法准确,用词得当。能够就专业领域的创新创业情况进行简 单的交谈;能够模拟或套用常用口头交际句型,就日常生活和与专业有关的业务提 出问题或做出简要回答;能够在交流有困难时能采取简单的应对措施。 授课建议:建议口语课时为 28 课时。授课采取课堂报告、定题演讲、英语辩论、 英语配音等多种形式进行口语授课。 师资标准 专职教师要求: 1. 1. 政治思想坚定,坚决拥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师德品质高尚。 2. 具有英语专业或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讲师及以上技术职称。 3. 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 4. 能遵循应用型本科的教学规律,正确分析、设计、实施及评价课程。 5. 具有较高的英语语言技能和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能够在大学英语教学中, 适当引入相关专业内容。 兼职教师要求: 1. 政治思想坚定,坚决拥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师德品质高尚
2.应熟悉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具有执教能力。3.具有丰富的英语教育从业经历。具备执教大学英语的相关资格。1.本课程选用教材:政治立场坚定,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教材选取使用标准为使用外语类权威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教育部推荐使用大学外语类教材等。优先选择外研社,外教社,高教社和复旦大学出版社等出版的全国统编大学英语教材。参考教材: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第1册学生用书李荫华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978-7-5446-7706-62023年6月出版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第2册学生用书李荫华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978-7-5446-7707-32023年6月出版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第3册学生用书李荫华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978-7-5446-7708-02023年6月出版教材选用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第4册学生用书李荫华主编上海外语教育标准出版社978-7-5446-7709-72023年6月出版新一代大学英语(基础篇)视听说教程1(智慧版)王守仁、何莲珍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978-7-5213-0873-02019年5月出版新一代大学英语(基础篇)视听说教程2(智慧版)王守仁、何莲珍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978-7-5213-0872-32019年5月出版新一代大学英语(提高篇)视听说教程1(智慧版)王守仁、何莲珍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978-7-5213-0869-32019年5月出版新一代大学英语(提高篇)视听说教程2(智慧版)王守仁、何莲珍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978-7-5213-0868-62019年5月出版补充材料:结合专业特色,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补充与本专业相关的英文文章和报刊选读资料以及大学英语四、六级相关考试材料。《大学英语》课程期末成绩满分100分,由平时过程考核与期末试卷考核两部分构成。其中,平时过程考核占期末总成绩的60%,期末试卷考核占期末总成绩的40%。平时过程考核以百分制计分,满分100分。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考勤、测验、课堂表现、作业,每部分满分均为100分,且每部分占平时过程考核的25%,具体细则考核如下:考勤部分:满分100分,缺勤一次扣10分,缺勤四次以上考勤部分为0分;评价与测验部分:满分100分,将每学期测验成绩记录,并取平均分作为测验部分成考核标准绩;课堂表现:满分100分,教师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如迟到、上课睡觉、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行为、回答问题正确率等)情况给与学生该项分数:作业部分:满分100,将每学期每次作业(itest网络作业、批改网作业、随堂纸质版作业、口语作业)成绩记录并取平均分;期末试卷考核部分满分为100分。期末考试试卷由校内统一命题,试卷由主观题(翻译、写作)和客观题(词汇、阅读)构成撰写人:范传刚系(教研室)主任:张强学院(部)负责人:宋岩岩时间:2025年5月20日25
25 2. 应熟悉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具有执教能力。 3. 具有丰富的英语教育从业经历。具备执教大学英语的相关资格。 教材选用 标准 1. 本课程选用教材:政治立场坚定,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教材选 取使用标准为使用外语类权威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教育部推荐使用大学外语类教材 等。优先选择外研社,外教社,高教社和复旦大学出版社等出版的全国统编大学英 语教材。 参考教材: 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 第 1 册 学生用书 李荫华主编 上海外语教育 出版社 978-7-5446-7706-6 2023 年 6 月出版 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 第 2 册 学生用书 李荫华主编 上海外语教育 出版社 978-7-5446-7707-3 2023 年 6 月出版 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 第 3 册 学生用书 李荫华主编 上海外语教育 出版社 978-7-5446-7708-0 2023 年 6 月出版 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 第 4 册 学生用书 李荫华主编 上海外语教育 出版社 978-7-5446-7709-7 2023 年 6 月出版 新一代大学英语(基础篇)视听说教程 1 (智慧版) 王守仁、何莲珍主编 外语教学 与研究出版社 978-7-5213-0873-0 2019 年 5 月出版 新一代大学英语(基础篇)视听说教程 2 (智慧版)王守仁、何莲珍主编 外语 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978-7-5213-0872-3 2019 年 5 月出版 新一代大学英语(提高篇)视听说教程 1 (智慧版)王守仁、何莲珍主编 外语 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978-7-5213-0869-3 2019 年 5 月出版 新一代大学英语(提高篇)视听说教程 2(智慧版)王守仁、何莲珍主编 外语 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978-7-5213-0868-6 2019 年 5 月出版 补充材料:结合专业特色,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补充与本专业相关的英文文 章和报刊选读资料以及大学英语四、六级相关考试材料。 评价与 考核标准 《大学英语》课程期末成绩满分 100 分,由平时过程考核与期末试卷考核两部 分构成。其中,平时过程考核占期末总成绩的 60%,期末试卷考核占期末总成绩的 40%。 平时过程考核以百分制计分,满分 100 分。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考勤、测验、 课堂表现、作业,每部分满分均为 100 分,且每部分占平时过程考核的 25%,具体 细则考核如下: 考勤部分:满分 100 分,缺勤一次扣 10 分,缺勤四次以上考勤部分为 0 分; 测验部分:满分 100 分,将每学期测验成绩记录,并取平均分作为测验部分成 绩; 课堂表现:满分 100 分,教师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如迟到、上课睡觉、做与课 堂教学无关的行为、回答问题正确率等)情况给与学生该项分数; 作业部分:满分 100,将每学期每次作业(itest 网络作业、批改网作业、随堂 纸质版作业、口语作业)成绩记录并取平均分; 期末试卷考核部分满分为 100 分。期末考试试卷由校内统一命题,试卷由主观题(翻 译、写作)和客观题(词汇、阅读)构成。 撰写人:范传刚 系(教研室)主任:张强 学院(部)负责人:宋岩岩 时间:2025 年 5 月 20 日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课程名称高等数学英文名称Higher Mathematics课程编号010101开课学期、二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课程属性必修课计算机科学与10课程学分适用专业技术(国际卓越工程师)课程学时总学时:160:其中理论学时:160实验实践学时:0开课单位理学院高等数学教研室课程名称对先修课应知应会具体要求先修课程后续课程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电路原理毕业要求课程目标A2151.教师以教学内容为载体,融入德育元素,给学生传播正能量,在课程中,通过挖掘大量和数学、科技有关的传统文化、古人智慧,并运用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自信0.20.20.2心和自豪感,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2.理解一元函数微分学的概念,掌握求导的基本公式,理解用导数的定义表示物理学、力学中的量(例如速度、加速度、位移等):掌课程目标及0.40.40.4握一元函数微分学的应用,掌握函数的极值、最值及其在物理学、与毕业要求力学中的应用。理解积分的概念及物理意义,掌握基本的积分方法。的对应关系3.掌握各类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掌握微分方程在力学、物理学等学科中的实际应用:掌握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的有关知识:理解多元函数(以二元函数为例)极限、连续的基本概念:掌握多元函数的求导法则和基本公式,掌握多元函数微分学在几何学、方向0.4导数与梯度、极值与最值等中的应用;理解重积分的定义,会计算0.40.4重积分,了解重积分在质心坐标、转动惯量、万有引力等问题中的应用:了解曲线积分的概念,会计算简单的曲线积分:了解级数的概念,会判断常数项级数的收敛性,会计算幂级数的收敛域及和函数。《高等数学》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卓越工程师)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适用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卓越工程师)专业的大一学生,课时课程概述160,学分为10个学分。旨在讲授数列、极限、函数、微分、积分以及一些基础数学思想的基础课程,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逐步培26
26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 课程名称 高等数学 英文名称 Higher Mathematics 课程编号 010101 开课学期 一、二 课程性质 公共基础课 课程属性 必修课 课程学分 10 适用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 技术(国际卓越 工程师) 课程学时 总学时:160; 其中理论学时:160 实验实践学时:0 开课单位 理学院 高等数学教研室 先修课程 课程名称 对先修课应知应会具体要求 后续课程 线性代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大学物理 大学物理实验电路原理 课程目标及 与毕业要求 的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 1 2 5 1. 教师以教学内容为载体,融入德育元素,给学生传播正能量,在 课程中,通过挖掘大量和数学、科技有关的传统文化、古人智慧, 并运用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自信 心和自豪感,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 观、价值观。 0.2 0.2 0.2 2. 理解一元函数微分学的概念,掌握求导的基本公式,理解用导数 的定义表示物理学、力学中的量(例如速度、加速度、位移等);掌 握一元函数微分学的应用,掌握函数的极值、最值及其在物理学、 力学中的应用。理解积分的概念及物理意义,掌握基本的积分方法。 0.4 0.4 0.4 3.掌握各类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掌握微分方程在力学、物理学等 学科中的实际应用;掌握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的有关知识;理 解多元函数(以二元函数为例)极限、连续的基本概念;掌握多元 函数的求导法则和基本公式,掌握多元函数微分学在几何学、方向 导数与梯度、极值与最值等中的应用;理解重积分的定义,会计算 重积分,了解重积分在质心坐标、转动惯量、万有引力等问题中的 应用;了解曲线积分的概念,会计算简单的曲线积分;了解级数的 概念,会判断常数项级数的收敛性,会计算幂级数的收敛域及和函 数。 0.4 0.4 0.4 课程概述 《高等数学》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卓越工程师)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 公共基础课程,适用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卓越工程师)专业的大一学生,课时 160,学分为 10 个学分。旨在讲授数列、极限、 函数、微分、积分以及一些基础数学思想的基础课程,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 学生的运算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逐步培
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任务一函数与极限(支撑课程目标1、2)知识要点:函数定义和性质,极限定义和性质、极限的求解方法,连续的定义和性质,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学习目标:1.理解函数的概念,会建立简单实际问题的函数关系式;2.理解极限的概念,掌握简单的极限运算法则;3.理解函数连续的概念,了解初等函数的连续性和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介值定理和最大、最小值定理)。授课建议:18学时,重应用和练习,轻理论证明,讲练结合,线上线下结合。任务二一元函数微分学(支撑课程目标1、2)知识要点:导数定义和性质,导数计算法则,隐函数求导法则,微分定义和简单应用、中值定理的理解与证明、洛必达法则求极限、利用导数判定函数的极值、单调性、凹凸性和最值。学习目标:1.理解导数的概念及其儿何意义,会用导数表示一些物理量:2.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和复合函数求导法,掌握基本初等函数导数公式;3.掌握初等函数、隐函数、参数方程所确定函数的一阶导数及二阶导数:4.理解微分的概念及儿何意义,并掌握用微分计算函数增量、函数近似值方法:5.了解微分中值定理,会用洛比达法则求函数的极限;6.理解函数极值的概念,掌握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求极值的方法,掌握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应用问题:7.会用导数判断曲线的凹凸性,会求曲线的拐点;课程应知应8.了解曲率和曲率半径的概念及计算公式。会具体内容授课建议:26学时,重应用和练习,轻理论证明,讲练结合,线上线下结合。要求任务三一元函数积分学(支撑课程目标1、2)知识要点:原函数与不定积分、不定积分性质、不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定积分的定义和性质、微积分基本原理、牛顿莱布尼茨公式、定积分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反常积分计算、定积分的应用。学习目标:1.理解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掌握不定积分的性质;2.掌握基本积分公式、不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及分部积分法;3.理解定积分的概念,了解定积分的性质和几何意义:4.了解积分上限函数的概念及其求导定理,掌握牛顿(Newton)-莱布尼兹(Leibniz)公式;5.掌握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及分部积分法:6.理解定积分微元法的思想,掌握用定积分表达一些几何及物理量(平面图形的面积、旋转体的体积、平面曲线的弧长、变力沿直线所做的功、水压力、引力等)的方法。授课建议:30学时,重应用和练习,轻理论证明,讲练结合,线上线下结合。任务四微分方程(支撑课程目标1、3)知识要点:微分方程及其解、一阶微分方程求解、二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求解、一阶微分方程的应用。学习目标:1.了解微分方程、解、通解、阶、初始条件和特解等概念;2.掌握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及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掌握与之有关的物理学、电学等学科中的应用问题;27
27 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程应知应 会具体内容 要求 任务一 函数与极限(支撑课程目标 1、2) 知识要点:函数定义和性质,极限定义和性质、极限的求解方法,连续的定义和 性质,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学习目标: 1.理解函数的概念,会建立简单实际问题的函数关系式; 2.理解极限的概念,掌握简单的极限运算法则; 3.理解函数连续的概念,了解初等函数的连续性和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介 值定理和最大、最小值定理)。 授课建议:18 学时,重应用和练习,轻理论证明,讲练结合,线上线下结合。 任务二 一元函数微分学(支撑课程目标 1、2) 知识要点:导数定义和性质,导数计算法则,隐函数求导法则,微分定义和简单 应用、中值定理的理解与证明、洛必达法则求极限、利用导数判定函数的极值、单 调性、凹凸性和最值。 学习目标: 1.理解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会用导数表示一些物理量; 2.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和复合函数求导法,掌握基本初等函数导数公式; 3.掌握初等函数、隐函数、参数方程所确定函数的一阶导数及二阶导数; 4.理解微分的概念及几何意义,并掌握用微分计算函数增量、函数近似值方法; 5.了解微分中值定理,会用洛比达法则求函数的极限; 6.理解函数极值的概念,掌握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求极值的方法,掌握最 大值和最小值的应用问题; 7.会用导数判断曲线的凹凸性,会求曲线的拐点; 8.了解曲率和曲率半径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授课建议:26 学时,重应用和练习,轻理论证明,讲练结合,线上线下结合。 任务三 一元函数积分学(支撑课程目标 1、2) 知识要点:原函数与不定积分、不定积分性质、不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 分法、定积分的定义和性质、微积分基本原理、牛顿莱布尼茨公式、定积分换元积 分法和分部积分法、反常积分计算、定积分的应用。 学习目标: 1.理解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掌握不定积分的性质; 2.掌握基本积分公式、不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及分部积分法; 3.理解定积分的概念,了解定积分的性质和几何意义; 4.了解积分上限函数的概念及其求导定理,掌握牛顿(Newton)-莱布尼兹 (Leibniz)公式; 5.掌握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及分部积分法; 6.理解定积分微元法的思想,掌握用定积分表达一些几何及物理量(平面图形的 面积、旋转体的体积、平面曲线的弧长、变力沿直线所做的功、水压力、引力等) 的方法。 授课建议:30 学时,重应用和练习,轻理论证明,讲练结合,线上线下结合。 任务四 微分方程(支撑课程目标 1、3) 知识要点:微分方程及其解、一阶微分方程求解、二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求解、 一阶微分方程的应用。 学习目标: 1.了解微分方程、解、通解、阶、初始条件和特解等概念; 2.掌握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及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掌握与之有关的物理 学、电学等学科中的应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