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作业设计 26小石潭记 ●作业导航 1把握课文的顺序; 2品味写景的语言;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基础部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篁竹( h u ng) 清冽(lie) B为坻(ch1) 为嵁(kan) C.参差( cen ci) 佁然(yi) D.俶尔(shu) 翕忽(xi) 2给下列形近字组词 抵() ∫伯() 3.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石以为底 覃以整块石头为底。 B潭中鱼可百许头。一一潭中的鱼可以数出有百多条。 C.佁然不动。一一(鱼影)呆呆的一动不动。 D.凄神寒骨。一一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 阅读下文,完成5~10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 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 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 奉壹。 5本文的作者是 字 河东人, 代文学家, 他和 起倡导古文运动,列 之首 6本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7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用的什么写法?好处是什么? 8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9作者为何说小溪的“明灭可见”? 10作者开头说“心乐之”,为什么在第四段又写“悄怆幽邃”? 提高部分 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作业设计 26 小石潭记 ●作业导航 1.把握课文的顺序; 2.品味写景的语言;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基础部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篁.竹(huánɡ) 清冽.(liè) B.为坻.(chí) 为嵁.(kān) C.参差..(cēn cī) 佁.然(yí) D.俶.尔(shū) 翕.忽(xī) 2.给下列形近字组词。 ( )_______ ( )_______ 坻 抵 ( )_______ ( )_______ 嵁 湛 ( )_______ ( )_______ 冽 洌 ( )_______ ( )_______ 怡 佁 3.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B.潭中鱼可百许头。——潭中的鱼可以数出有百多条。. C.佁然不动。——(鱼影)呆呆的一动不动。 D.凄神寒骨。——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 阅读下文,完成 5~10 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 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 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 奉壹。 5.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字_________,河东人,________代文学家, 他和___________一起倡导古文运动,列________________之首。 6.本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7.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用的什么写法?好处是什么? 8.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9.作者为何说小溪的“明灭可见”? 10.作者开头说“心乐之”,为什么在第四段又写“悄怆幽邃”? 二、提高部分 阅读下文,完成 11~14 题
近腊月下,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 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 者,携手赋诗,步仄迳,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鯈°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 陇朝雊。斯之不远,傥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 邀;然是中有深趣矣 (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有删节) 注:①辋(wang)水:车轮状的湖水。②曩(nang)者:从前。③仄 (ze)迳:狭窄的小路。④鯈(tiao):一种条状的鱼。⑤皋(gao): 水边的高地。⑥雊(gou):雉鸡叫。⑦傥(tang):同“倘”,假使,如 果 11给加点字注音 村墟() 夜春() 僮仆() 吠声() 12解释加点的词 当待春中 白鸥矫翼 斯之不远: 从我游乎 13翻译下列句子。 (1)寒山远火,明灭林外。 (2)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14简析王维游华子冈的思想感情 ★试一试 15.在画线处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并与画线句构成 排比句 怎么能不喜欢出发呢?没见过大山的巍峨,真是遗憾:见了大山的巍峨没 见过大海的浩瀚,仍然遗憾 。世界上有不绝的风景,我有不老的心情。 参考答案 LD chi 2略 4B(大约有一百来条) 5柳宗元子厚唐韩愈唐宋八大家 6发现小石潭一一潭中景物一一小潭源流一一潭周围气氛。 7清、澄;侧面描写,通过写游鱼、阳光、影子描写潭水:无一字写水, 但无处不在写水。 9因为小溪是曲折的,所以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看得见的 段水面反映着天光云影,所以明亮;看不见的一段光亮就灭了。一明一灭,非 常精确地写出了作者所看到的景色的特征
近腊月下,夜登华子冈,辋水①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 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 者②,携手赋诗,步仄 迳③,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儵④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⑤,麦 陇朝雊⑥。斯之不远,傥⑦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 邀;然是中有深趣矣。 (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有删节) 注:①辋(wǎnɡ)水:车轮状的湖水。②曩(nǎnɡ)者:从前。③仄 (zè)迳:狭窄的小路。④鯈(tiáo):一种条状的鱼。⑤皋(ɡǎo): 水边的高地。⑥雊(ɡòu):雉鸡叫。⑦傥(tǎnɡ):同“倘”,假使,如 果。 11.给加点字注音。 村墟.( ) 夜舂.( ) 僮.仆( ) 吠.声( ) 12.解释加点的词。 当待春中..: 白鸥矫翼..: 斯.之不远: 从.我游乎: 13.翻译下列句子。 (1)寒山远火,明灭林外。 (2)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14.简析王维游华子冈的思想感情。 ★试一试 15.在画线处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并与画线句构成 排比句。 怎么能不喜欢出发呢?没见过大山的巍峨,真是遗憾;见了大山的巍峨没 见过大海的浩瀚,仍然遗憾;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世界上有不绝的风景,我有不老的心情。 参考答案: 一、1.D chù 2.略 4.B(大约有一百来条) 5.柳宗元 子厚 唐 韩愈 唐宋八大家 6.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周围气氛。 7.清、澄;侧面描写,通过写游鱼、阳光、影子描写潭水;无一字写水, 但无处不在 写水。 8.略 9.因为小溪是曲折的,所以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看得见的一 段水面反映着天光云影,所以明亮;看不见的一段光亮就灭了。一明一灭,非 常精确地写出了作者所看到的景色的特征
10因为作者参与改革失败后被贬,心中愤懑不平,因而凄苦是感情主调 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心情,但欢乐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触发,忧伤悲 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二、11. xuc hong tong fei 12.春天里强壮的羽翼这样的时间跟随 13.(1)寒冷的山间那远处的火光,在山林处忽隐忽现 (2)村落那夜间舂米的声音,又同稀疏的钟声相间 14作者游华子冈虽然是在深冬寒夜,却描绘了众多的景物,而且这些景物 动静相映,音响和谐,极具活力,并引起作者对更加美好的春天的憧憬。因 此,可以推断王维当时是充满激情而富于朝气的 15示例:见了大海的浩瀚而没有领略平原的广阔依旧遗憾见了平原的广 阔而没有领略小溪的涓涓细流还是遗憾 27岳阳楼记 ●作业导航 1体味先忧后乐的拳拳心语; 2掌握“具”“属”“去”“景”等词的意义和用法; 3.了解作者的生平简况。 、基础部分 下列汉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谪(df) B霏(fei) 谗(chan) C.汀(ting) 楫〔1) D.芷(zh) 汤( shang) 2解释加点的词语。 (1)百废具兴: (2)属予作文以记之: (3)薄暮冥冥: (4)把酒临风 (5)去国怀乡 (6)宠辱偕忘: (7)长烟一空: (8)春和景明: 3指出停顿有误的一项() A.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B属予/作文八以记之 C.予观夫巴陵/胜状 D此则/阳楼之大观也 4填空题。 (1)《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 家 家。在本文中表现作者远大政治抱
10.因为作者参与改革失败后被贬,心中愤懑不平,因而凄苦是感情主调。 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心情,但欢乐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触发,忧伤悲 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二、11.xū chōnɡ tónɡ fèi 12.春天里 强壮的羽翼 这样的时间 跟随 13.(1)寒冷的山间那远处的火光,在山林处忽隐忽现。 (2)村落那夜间舂米的声音,又同稀疏的钟声相间。 14.作者游华子冈虽然是在深冬寒夜,却描绘了众多的景物,而且这些景物 动静相映,音响和谐,极具活力,并引起作者对更加美好的春天的憧憬。因 此,可以推断王维当时是充满激情而富于朝气的。 15.示例:见了大海的浩瀚而没有领略平原的广阔 依旧遗憾 见了平原的广 阔而没有领略小溪的涓涓细流 还是遗憾 27 岳阳楼记 ●作业导航 1.体味先忧后乐的拳拳心语; 2.掌握“具”“属”“去”“景”等词的意义和用法; 3.了解作者的生平简况。 一、基础部分 1.下列汉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谪(dí) 晖(huēi) B.霏(fēi) 谗(chán) C.汀(tīnɡ) 楫(jí) D.芷(zhǐ) 汤(shānɡ) 2.解释加点的词语。 (1)百废具.兴: (2)属.予作文以记之: (3)薄.暮冥冥: (4)把.酒临风: (5)去.国怀乡: (6)宠辱偕.忘: (7)长烟一.空: (8)春和景.明: 3.指出停顿有误的一项( ) A.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B.属予/作文/以记之 C.予观夫/巴陵/胜状 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4.填空题。 (1)《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_______,字______, ________朝______家、_______家,________家。在本文中表现作者远大政治抱
负的句子是 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2)新市长上任两年,全市面貌大变,干群同心,社会安定,各项建设事业 蓬勃发展,真是 。(用《岳阳楼记》中两个相 连的四字短语填写) 阅读下文,完成5~12题。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 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 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5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属胜观 作文: 极 6下列句子无通假字的一项是() A.百废具兴 B.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7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前人之述备矣 (3)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4)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8概括第二段文字的中心。 9.“前人之述备矣”中的“前人之述”具体指什么? 10.“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一句和岳阳楼有何关系? 11.“衔远山,吞长江”中的“衔”和“吞”用词极妙,妙在哪里? 12.“迁客骚人,多会于此”的原因是什么? 二、提高部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16题。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3.首联和颔联:(1)哪些字句暗示了主观情? (2)情景交融创设了哪些背景色调? 14颈联和尾联直抒胸臆是因何而起? 15这是一首 诗。反映了作者的 风格。 16赏析颔联。 ★试一试
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市长上任两年,全市面貌大变,干群同心,社会安定,各项建设事业 蓬勃发展,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岳阳楼记》中两个相 连的四字短语填写) 阅读下文,完成 5~12 题。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 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 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5.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属: 作文: 胜: 晖: 观: 极: 6.下列句子无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百废具兴 B.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7.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前人之述备矣。 (3)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4)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8.概括第二段文字的中心。 9.“前人之述备矣”中的“前人之述”具体指什么? 10.“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一句和岳阳楼有何关系? 11.“衔远山,吞长江”中的“衔”和“吞”用词极妙,妙在哪里? 12.“迁客骚人,多会于此”的原因是什么? 二、提高部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3~16 题。 登岳阳楼 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3.首联和颔联:(1)哪些字句暗示了主观情? (2)情景交融创设了哪些背景色调? 14.颈联和尾联直抒胸臆是因何而起? 15.这是一首________诗。反映了作者的________风格。 16.赏析颔联。 ★试一试
17.同写岳阳楼,和杜甫诗风相比,李白的诗风是怎样的?请结合李白《与 夏十二登岳阳楼》进行分析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迴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不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参考答案: 、1.A( z hehui) 2略3D 4.(1)范仲淹希文北宋政治军事文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5通“嘱”,嘱咐写文章美好日光景象尽 6.B 7.(1)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2)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3)被贬的政客和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 (4)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不同吧? 8写洞庭湖全景。 9唐贤今人诗赋。 10暗切岳阳楼,站在岳阳楼上观巴陵最好的景色一一洞庭湖全景 1用拟人写法把洞庭湖这一无生命之物写得极具生命之感,活灵活现地表 现了“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突出了洞庭湖的气势。 12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13.(1)“昔闻”“今上”表达了作者从过去到现在的数十年的心路 历程,山水风景虽佳,但一路坎坷,心境悲凉。“坼”和“浮”无限地拓展了 想象的空间,也表现了诗人的拿云心事。 (2)涂上一层苍凉广袤的底色。 14.由个人的无所依傍、年老多病到展望国家社稷支离破碎,诗人的悲痛之 情终于难以克制,不禁老泪纵横。 15律沉郁 16颔联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它表明,广阔的洞庭湖水划分开吴、楚的 疆界,日月星辰若浮其中。 17提示:豪放飘逸。能说出一两点进行分析即可。 28醉翁亭记 做客“联想吧 请同学们从你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句与“亭”有关的诗句。(含“亭”即可,加 油啊!)
17.同写岳阳楼,和杜甫诗风相比,李白的诗风是怎样的?请结合李白《与 夏十二登岳阳楼》进行分析。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不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参考答案: 一、1.A(zhé huī) 2.略 3.D 4.(1)范仲淹 希文 北宋 政治 军事文学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2)“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5.通“嘱”,嘱咐 写文章 美好 日光 景象 尽 6.B 7.(1)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2)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3)被贬的政客和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 (4)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不同吧? 8.写洞庭湖全景。 9.唐贤今人诗赋。 10.暗切岳阳楼,站在岳阳楼上观巴陵最好的景色——洞庭湖全景。 11.用拟人写法把洞庭湖这一无生命之物写得极具生命之感,活灵活现地表 现了“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突出了洞庭湖的气势。 12.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二、13.(1)“昔闻”“今上”表达了作者从过去到现在的数十年的心路 历程,山水风景虽佳,但一路坎坷,心境悲凉。“坼”和“浮”无限地拓展了 想象的空间,也表现了诗人的拿云心事。 (2)涂上一层苍凉广袤的底色。 14.由个人的无所依傍、年老多病到展望国家社稷支离破碎,诗人的悲痛之 情终于难以克制,不禁老泪纵横。 15.律 沉郁 16.颔联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它表明,广阔的洞庭湖水划分开吴、楚的 疆界,日月星辰若浮其中。 17.提示:豪放飘逸。能说出一两点进行分析即可。 28 醉翁亭记 一、做客“联想吧” 请同学们从你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句与“亭”有关的诗句。(含“亭”即可,加 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