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作业设计 21与朱元思书 做客“联想吧 本文是一篇山水小品,请同学们开动脑筋,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各写出一句写“山”和 写“水”的诗句。(加油啊!) 写“山”的 写“水”的 二、测测你的注音速度!(又快又准!) 缥( 无碍( 负势竞()上 泠泠( )作响 嘤嘤 )成韵 鸢( )飞戾( )天 互相轩( )邈 三、验验你的写字速度!(你很棒的!) 经1un世务 kui谷忘fan 上bi 急tuan 甚箭 在zhbu 犹昏 风烟j净 四、速配(请将下列加点词语与它们相应的释义连线搭配!) 天山共色 争着 从流飘荡 筹划 猛浪若奔 互相轩邈 顺、随 负势竞上 飞奔的马 经纶世务 样的 五、来,做个小翻译!(我相信,你准行!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六、你一定能准确解释语段后的问题!(来吧!)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 下独绝。 ② 急湍甚箭,猛浪 若奔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 天者,望峰息心 交映,有时见日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足原文。 2.《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南朝梁的 3富阳至桐庐之间的山光水色的总特征是怎样的?(请用文中原句回答) 4写出从视觉方面描写景物和从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组。 5全文共三段,段是第一层,为总写,以“ 句作为全文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作业设计 21 与朱元思书 一、做客“联想吧” 本文是一篇山水小品,请同学们开动脑筋,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各写出一句写“山”和 写“水”的诗句。(加油啊!) 写“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测测你的注音速度!(又快又准!) 缥.( )碧 无碍.( ) 负势竞.( )上 泠泠.( )作响 嘤嘤.( )成韵 鸢.( )飞戾.( )天 互相轩.( )邈.( ) 三、验验你的写字速度!(你很棒的!) 经lún_____世务 kuī_____谷忘fǎn_____ 横kē_____上bì_____ 急tuān_____甚箭 在zhòu_____犹昏 风烟jù_____净 四、速配(请将下列加点词语与它们相应的释义连线搭配!) 天山共.色 争着 从.流飘荡 筹划 猛浪若奔. 远 互相轩邈. 顺、随 负势竞.上 飞奔的马 经纶..世务 一样的 五、来,做个小翻译!(我相信,你准行!)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六、你一定能准确解释语段后的问题!(来吧!)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 下独绝。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急湍甚箭,猛浪 若奔。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 天者,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疏条 交映,有时见日。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足原文。 2.《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南朝梁的________家________。 3.富阳至桐庐之间的山光水色的总特征是怎样的?(请用文中原句回答) 4.写出从视觉方面描写景物和从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组。 5.全文共三段,_____段是第一层,为总写,以“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作为全文
的纲领 段是第二层,为分写。先写“异水”,以写水流舒缓处,以 写水流湍急处。再写“奇山”,以、 将崇山峻岭化静为动,再以 四种声音从听觉写出 山间的勃勃生机 6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21与朱元思书 、写“山”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写“水”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piao jing Iing ying yuan x uan m 、纶窥反柯蔽湍昼俱 五、1.(乘船)随着江流飘荡,任凭它飘向哪个方向 2.湍急的流水比箭还快,凶猛的浪好像飞奔的马 3.蝉在长久不断地叫,从不停止:猿猴也在不停地哀 六、1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嚶成韵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2文学吴均 3.“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4视觉方面:“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听觉方面:“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嚶嘤 成韵。” 5一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第二、三段“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 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负竞轩邈争直泉声鸟声蝉声 猿声 6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热爱和鄙弃名利的思想感情 五柳先生传 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好读书() 嗜酒 黔娄() 衔觞() 箪() 俦() 情() 2解释下列加点字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2)造饮辄尽 (3)性嗜酒 (4)每有会意 (5)不汲汲于富贵 (6)极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的纲领。_____段是第二层,为分写。先写“异水”,以_____写水流舒缓处,以_______________ 写水流湍急处。再写“奇山”,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字, 将崇山峻岭化静为动,再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声音从听觉写出 山间的勃勃生机。 6.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21 与朱元思书 一、写“山”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写“水”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二、piǎo ài jìnɡ línɡ yīnɡ yuān lì xuān m iǎo 三、纶 窥 反 柯 蔽 湍 昼 俱 四、略 五、1.(乘船)随着江流飘荡,任凭它飘向哪个方向。 2.湍急的流水比箭还快,凶猛的浪好像飞奔的马。 3.蝉在长久不断地叫,从不停止;猿猴也在不停地哀鸣。 六、1.水皆缥碧 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 直视无碍 泉水激石 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 嘤嘤成韵 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 在昼犹昏 2.文学 吴均 3.“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4.视觉方面:“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听觉方面:“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 成韵。” 5.一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第二、三段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 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负 竞 轩邈 争 直 泉声 鸟声蝉声 猿声 6.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热爱和鄙弃名利的思想感情。 五柳先生传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好.读书( ) 嗜.酒( ) 黔.娄( ) 衔觞.( ) 箪.( ) 俦.( ) 吝.情( ) 2.解释下列加点字。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__________ (2)造.饮辄.尽__________ (3)性嗜.酒__________ (4)每有会意..__________ (5)不汲汲..于富贵__________ (6)极.其言,兹.若人之俦.乎__________
(7)晏如 (8)以乐其志 3.翻译下列各句 (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4简答题 (1)根据课文第一段,说说五柳先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课文第二段的“赞”,归纳了五柳先生哪两个特点 二、阅读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 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 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 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 终。 5上文中的“先生”指的是时期的 6给加点的字注音 嗜 7解释加点的字 (1)或置酒而招之 (2)环堵萧然 (3)期在必醉 (4)短褐穿结 对下列句子里虚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亦不详其姓字(其:他的) B因以为号焉(因:因此) C.既醉而退(既:已经) D.以此自终(以:用) 9对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B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C.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D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10将下面的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2)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l.说说文中的“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12.怎样正确地评价他的居住习惯和生活细节? 参考答案 五柳先生传 ao s hi qian s hang dan chou lin 2.(1)何处 (2)到……去;每每,总是 (3)喜好 (4)对精神实质有所领会 (5)急切追求的样子 (6)推究:代词,指五柳先生类 (7)安然自若的样子
(7)晏如..__________ (8)以乐.其志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各句。 (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4.简答题 (1)根据课文第一段,说说五柳先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课文第二段的“赞”,归纳了五柳先生哪两个特点。 二、阅读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 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 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 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 终。 5.上文中的“先生”指的是__________时期的________,号__________。 6.给加点的字注音。 嗜____________ 辄____________ 7.解释加点的字。 (1)或.置酒而招之__________ (2)环堵.萧然__________ (3)期.在必醉__________ (4)短褐穿.结__________ 8.对下列句子里虚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亦不详其姓字(其:他的) B.因以为号焉(因:因此) C.既醉而退(既:已经) D.以此自终(以:用) 9.对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B.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C.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D.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10.将下面的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2)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11.说说文中的“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12.怎样正确地评价他的居住习惯和生活细节? 参考答案 五柳先生传 一、1.hào shì qián shānɡ dān chóu lìn 2.(1)何处 (2)到……去;每每,总是 (3)喜好 (4)对精神实质有所领会 (5)急切追求的样子 (6)推究;代词,指五柳先生类 (7)安然自若的样子
(8)使……欢乐 3.(1)不因为处境贫困而终日愁苦,不为了富贵而急切追求 (2)一边喝酒一边作诗,来使自己的情志得到欢乐 (1)是一个爱好读书、不慕荣利、安贫乐道、忘怀得失的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形象 (2)①不愁贫贱,也不追求富贵。 ②恰然自乐,返璞归真,希望过先民那种纯朴天真的生活。 二、5东晋陶渊明(或陶潜)五柳先生 6.s hi z he 7.(1)有人(2)墙(3)希望(4)破、坏 8.B9.B 10.(1)平时悠闲平静少说话,不去追求名利 (2)心中便忘记了得失,用这种生活态度过自己的一生。 ll)他是一个淡泊名利、放荡不羁、洁身自好的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 12他洁身自好,不慕荣利的思想值得学习,但他消极避世,放浪形骸的行为并不值得 马说 ●作业导航 1.了解作者所处的社会现实和他的思想感情 2注意“食”“策”“之”“其”等词的意义和用法 3.了解“说”这种文体 、基础部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衹(zhi)辱于奴隶人之手 B骈(pi迫n)死于槽枥之间 C食(sh)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其真无马邪(ye)?其真不知马也 2解释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 (1)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之不能尽其才() (2)执策而临之( 策之不以其道() (3)其真无马也() 其真不知马也() 3下列句子中无通假字的一项是() A.食之不能尽其材 B才美不外见 C.其真无马邪 D安求其能千里也 4.下面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A.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B执策而临之
(8)使……欢乐 3.(1)不因为处境贫困而终日愁苦,不为了富贵而急切追求。 (2)一边喝酒一边作诗,来使自己的情志得到欢乐。 4.(1)是一个爱好读书、不慕荣利、安贫乐道、忘怀得失的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形象。 (2)①不愁贫贱,也不追求富贵。 ②怡然自乐,返璞归真,希望过先民那种纯朴天真的生活。 二、5.东晋 陶渊明(或陶潜) 五柳先生 6.shì zhé 7.(1)有人 (2)墙 (3)希望 (4)破、坏 8.B 9.B 10.(1)平时悠闲平静少说话,不去追求名利。 (2)心中便忘记了得失,用这种生活态度过自己的一生。 11.他是一个淡泊名利、放荡不羁、洁身自好的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 12.他洁身自好,不慕荣利的思想值得学习,但他消极避世,放浪形骸的行为并不值得 效法。 23 马 说 ●作业导航 1.了解作者所处的社会现实和他的思想感情; 2.注意“食”“策”“之”“其”等词的意义和用法; 3.了解“说”这种文体。 一、基础部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祇.(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 B.骈.(pián)死于槽枥之间 C.食.(shí)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2.解释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 (1)一食.或尽粟一石( ) 食.之不能尽其才( ) (2)执策.而临之( ) 策.之不以其道( ) (3)其.真无马也( ) 其.真不知马也( ) 3.下列句子中无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食之不能尽其材 B.才美不外见 C.其真无马邪 D.安求其能千里也 4.下面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A.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B.执策而临之.
C.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D.骈死于槽枥之间 5下列说法不符合文义的一项是() A.“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马说》以 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在位者的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表达强烈的愤慨。 B.《马说》围绕着“不知马”这一中心逐层展开论述。开头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 定作用,中间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最后总结全文。 C.《马说》第二自然段中四个“不”有力地谴责“喂马人”的无知。 D.“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 阅读下文,完成6~10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衹辱于奴隶人之 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6第一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7因为没有伯乐,千里马往往遭受到“ 的命运 8怎样才能使千里马充分发挥其日行千里的才能?(整理文中有关句子回答) 9由本文内容引申开去,简要谈谈你对“人尽其才”的看法 10.对下列句子的意思,解释不当的一句是…() A.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B才美不外见 它的才能和美好品质不被外人看见 C安求其能千里也? 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D食不饱,力不足 吃得不饱,力气不充足 二、提高部分 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 顿蝦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卬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 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 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所累,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黜 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 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 注:①卬ang:高举着头。②踬hi仆:跌倒。③病:疲惫。④艾yi:停止,悔改 ll.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辄持取() 人或怜之() 苟能行() 又持取如故() 又不艾() 亦以病矣()
C.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D.骈死于槽枥之.间 5.下列说法不符合文义的一项是( ) A.“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马说》以 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在位者的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表达强烈的愤慨。 B.《马说》围绕着“不知马”这一中心逐层展开论述。开头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 定作用,中间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最后总结全文。 C.《马说》第二自然段中四个“不”有力地谴责“喂马人”的无知。 D.“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 阅读下文,完成 6~10 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 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6.第一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因为没有伯乐,千里马往往遭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命运。 8.怎样才能使千里马充分发挥其日行千里的才能?(整理文中有关句子回答) 9.由本文内容引申开去,简要谈谈你对“人尽其才”的看法。 10.对下列句子的意思,解释不当的一句是…( ) A.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B.才美不外见 它的才能和美好品质不被外人看见 C.安求其能千里也? 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D.食不饱,力不足 吃得不饱,力气不充足 二、提高部分 阅读下文,完成 11~14 题。 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卬①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 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②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 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所累,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黜 弃之,迁徙之,亦以病③矣。苟能起,又不艾④。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 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 注:①卬ánɡ:高举着头。②踬 zhì仆:跌倒。③病:疲惫。④艾 yì:停止,悔改。 1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辄.持取( ) 人或.怜之( ) 苟.能行( ) 又持取如故.( ) 又不艾.( ) 亦以病.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