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下)语文试题 (120分〈卷面书写3分),120分钟) 题号 总分 二 得分 快乐的日子总是一冕而过。这个学期的语文学习很快就过了一半。回想起来, 这段时间里我们在诗的海洋里畅游;在戏剧的舞台上驰骋,更是聆听了伟人们的 慷慨陈辞,椎辩议论。走近诗人、戏剧家,与他们对话使你“语文素养”又有了 新的提高吧?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形成……具体的都有些什么呢? 现在,请你坐在课桌前,用一种练习式的“检测”方法把它们墼理出来就清 楚啦!你可以满怀信心,认真回顾思索,从容书写阋读的体验;倾吐自己的实感 与真情,最后女出一份让自己满意的“学习小结”吧〃好吗?那么,拿起笔来… 老师的话 积累运用(20分) 1.请用规范、漂亮的行楷字书写下面的句子。(2分) “涸泉之鱼,相濡以沫。” 口囗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分(en)外栖(qi)身 茅寮(io) 栅(shan)栏 B.挑衅(xi)莽莽(mng)cho)门天骄(jiao C.稍逊(xn)缪(mou斯漓(l)江塞(soi)外 D.膂(0)力青荇(xing)功勋xun)后裔(yi) 3.圈出并改正下列短语中的错别字。(2分) ①溜趺溜趺口②自谋生记口
2004—200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下)语文试题 (120 分〈卷面书写 3 分〉,120 分钟) ┌───┬─┬───────────┬─┬───┐ │ 题号 │ │ 二 │ │ 总分 │ │ │一├───┬───┬───┤三│ │ │ │ │ (一)│ (二) │ (三) │ │ │ ├───┼─┼───┼───┼───┼─┼───┤ │ 得分 │ │ │ │ │ │ │ └───┴─┴───┴───┴───┴─┴───┘ 快乐的日子总是一晃而过。这个学期的语文学习很快就过了一半。回想起来, 这段时间里我们在诗的海洋里畅游;在戏剧的舞台上驰骋,更是聆听了伟人们的 慷慨陈辞,雄辩议论。走近诗人、戏剧家,与他们对话使你“语文素养”又有了 新的提高吧?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形成……具体的都有些什么呢? 现在,请你坐在课桌前,用一种练习式的“检测”方法把它们整理出来就清 楚啦!你可以满怀信心,认真回顾思索,从容书写阅读的体验;倾吐自己的实感 与真情,最后交出一份让自己满意的“学习小结”吧!”好吗?那么,拿起笔来…… ――老师的话 一、积累运用(20 分) 1.请用规范、漂亮 .....的行楷..字书写下面的句子。(2 分) “涸泉之鱼,相濡以沫。” □□□□□□□□□□□□ 2.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1 分) A. 分.(fēn)外 栖.(qī)身 茅寮.(liáo) 栅.(shān)栏. B.挑衅.(xì) 莽莽..(máng) 闩.(chā)门 天骄.(jiāo) C. 稍逊.(xùn) 缪.(móu)斯 漓.(lí)江 塞.(sài)外 D. 膂.(lǚ)力 青荇.(xìng) 功勋.(xūn) 后裔.(yì) 3. 圈出并改正..下列短语中的错别字 ...。(2 分) ①溜跶溜跶 □ ②自谋生记 □
③举世嘱目口④义正词严口 4结合语境解释词语。(1分) 你不过故意装出这一副凶恶的姿态,到了最后关头,就会显出你的仁慈恻隐对受苦难的 人表示同情来。” 恻隐 5.下边句子中的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1分) 你是在同一个心如铁石的对手(指“夏洛克”)当庭质对,一个不懂得怜悯、没有一丝慈 悲心的不近人情的恶汉。” 6.下列句子与原文不一致的两项是()(1分) A.江山如此多骄,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B.对此江山人自豪,使我青春永不老。 C.鹰有时会落得比鸡低,鸡却永远不会高飞上天。 D.评议天才人物,切忌吹毛求痴 7.写出课文的上下句。(2分) ①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二者皆可抛 (裴多菲《自由与爱情》) ②人有悲欢离合, 。(苏轼《水调歌头》) ③[耍孩儿]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 得湛湛青天。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 咱 8.诗歌的语言讲究节奏。因此,朗读时要注意划分音节,分出轻重缓急,读出抑扬顿挫来 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1分) A.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B神姿仙态/桂林的山! C.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D现在/李先生/为了争取民主和平/而遭受了/反动派的暗杀。 9.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分) (1)关汉卿是元代伟大的戏剧家。他一生写过六十多个剧本,今存者只有《窦娥冤》《救 风尘》《单刀会》《望江亭》《拜月亭》等十几种。( (2)“人民艺术家”老舍,是当代优秀作家。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是他的成名作,还 著有《方珍珠》《龙须沟》和《茶馆》等二十多个剧本。( (3)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的代表作除喜剧《威尼斯商 人》外,还有《李尔王》《哈姆雷特》《奥塞罗》《麦克白》等四大悲剧。( (4)寓言诗是集寓言与诗歌为一体的一种文学形式,它旨在讽刺。(
③举世嘱目 □ ④义正词严 □ 4.结合语境解释词..语。(1 分) “你不过故意装出这一副凶恶的姿态,到了最后关头,就会显出你的仁慈恻隐..对受苦难的 人表示同情来。” 恻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边句子中的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1 分) “你是在同一个心如铁石的对手(指“夏洛克”)当庭质对,—个不懂得怜悯、没有一丝..慈 悲心的不近人情的恶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句子与原文不一致 ......的两项..是( ) (1 分) A. 江山如此多骄,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B.对此江山人自豪,使我青春永不老。 C. 鹰有时会落得比鸡低,鸡却永远不会高飞上天。 D. 评议天才人物,切忌吹毛求痴。 7. 写出课文的上下句。(2 分) ①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者皆可抛。 (裴多菲《自由与爱情》) ②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③[耍孩儿]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 得湛湛青天。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 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诗歌的语言讲究节奏。因此,朗读时要注意划分音节,分出轻重缓急,读出抑扬顿挫来。 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 ......错误的一项是 ( ) (1 分) A.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B.神姿仙态/桂林的山! C.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D.现在/李先生/为了争取民主和平/而遭受了/反动派的暗杀。 9.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 分) ⑴ 关汉卿是元代伟大的戏剧家。他一生写过六十多个剧本,今存者只有《窦娥冤》《救 风尘》《单刀会》《望江亭》《拜月亭》等十几种。( ) ⑵ “人民艺术家”老舍,是当代优秀作家。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是他的成名作,还 著有《方珍珠》《龙须沟》和《茶馆》等二十多个剧本。( ) ⑶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的代表作除喜剧《威尼斯商 人》外,还有《李尔王》《哈姆雷特》《奥塞罗》《麦克白》等四大悲剧。( ) ⑷ 寓言诗是集寓言与诗歌为一体的一种文学形式,它旨在讽刺。( )
(5)联想,就是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6)文学作品按体裁分为四类,即小说、诗歌、散文和戏剧,在我国,戏剧泛指戏曲、 歌剧、话剧等。根据地域的不同,山东的地方剧是“梆子戏”。( 10.将下列句子改通顺。(在原句上改(2分) ①“侍候着太后,红的不得了,但家里打醋的瓶子都是玛瑙做的!” 七月的金沙滩海浴场,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11.“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句的意思如果不用“借代”的修辞说法,而用普通现代汉语 来表述,它的意思是 由此可见,用“借代”来说的好处是 二、阅读理解(47分) 阅读下面的小诗。回答问题 (一)(14分) 代·臧克家 中国的农民们 孩子 在土里洗澡。 爸爸 在土里流汗 爷爷 在土里葬埋 1942年 〔注:副标题为命题者加。 12下列对《三代》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用二十一个字,三个人物形象,勾勒出了一幅祖孙三代与泥土打交道的生活 图。由此反映了旧中国一个农民家庭的命运 B.“洗澡”一词能使人联想到孩子的稚气,但也同时想到了农民的贫困 C.“流汗”是作为农民辛勤劳动的表现,然而“汗滴禾下土”的结果并未能使他们摆脱 贫困,不禁使人为之不平,为之扼腕。 D.“爷爷”在土里葬埋,与一般人的归宿无不一致,然而在这首具体的诗中,它却引起 了人们在悲悯之余的思考。 13农民的一生便是同土地打交道,所以诗中的 ”一词,可以说是这首诗
⑸ 联想,就是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 ⑹ 文学作品按体裁分为四类,即小说、诗歌 、散文和戏剧,在我国,戏剧泛指戏曲、 歌剧、话剧等。根据地域的不同,山东的地方剧是“梆子戏”。( ) 10.将下列句子..改通顺..。(在原句上改)(2 分) ① “侍候着太后,红的不得了,但家里打醋的瓶子都是玛瑙做的!” ② 七月的金沙滩海浴场,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11.“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句的意思如果不用“借代..”的修辞..说法,而用普通现代汉语 .... 来表述,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可见,用“借代”来说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分) 二、阅读理解 (47 分) 阅读下面的小诗。回答问题。 (一)(14 分) 三 代·臧克家 ________中国的农民们 孩子 在土里洗澡。 爸爸 在土里流汗; 爷爷 在土里葬埋。 _______1942 年 〔注∶副标题为命题者加。〕 12.下列对《三代》的理解有误 ....的一项是 ( ) (2 分) A. 这首诗用二十一个字,三个人物形象,勾勒出了一幅祖孙三代与泥土打交道的生活 图。由此反映了旧中国一个农民家庭的命运。 B.“洗澡”一词能使人联想到孩子的稚气,但也同时想到了农民的贫困。 C.“流汗”是作为农民辛勤劳动的表现,然而“汗滴禾下土”的结果并未能使他们摆脱 贫困,不禁使人为之不平,为之扼腕。 D.“爷爷”在土里葬埋,与一般人的归宿无不一致,然而在这首具体的诗中,它却引起 了人们在悲悯之余的思考。 13.农民的一生便是同土地打交道,所以诗中的“_______________”一词,可以说是这首诗
的“诗眼”。(2分) 14从诗句的形式来看,全诗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2分) 15如果从空间并列角度分析,“爸爸”与“孩子”、“爷爷”的关系是怎样的?如果从时间承 接关系看,诗中“三代”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6分) 16近年来,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三农问题”是个热门的话题,对此,你都知道些什么呢? 有些什么样的看法呢?请简要的说说。(2分) 阅读下面的戏剧片段,回答问题。 (二)(11分) 》(节选) 宋美龄(欣喜若狂)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只要答应了张将军和杨将军的八项主张之 后,(上前扶起蒋介石)委员长就可以获得自由回南京了? 蒋介石(瞪了宋美龄一眼。推开她坐下) 张学良委员长,在抗日问题上,再不能徘徊犹豫了。否则,全国的抗日浪潮将会把你 席卷而去! 端纳蒋先生若能接受这个主张,今后将变为这样大大的伟大。(说着高高地举起手 比划着)要是不接受这个主张,今后将变为这样小小的人。(俯身用手在地上比 划着国家的存亡和你个人的安危,都在于今天的决策,希望委员长能慎重地 考虑。 周恩来宋先生,现在你应该谈谈,南京的形势和你们对于讨逆行动究竟持什么态度 宋子文(一怔,看看宋美龄)这… 周恩来不说清这些,蒋先生可能还寄希望于他的几十万军队的威慑力量哩 宋美龄(支吾地)这……现在是在西安,南京的……不去管他。 周恩来(一针见血地)如果二位不愿披露,恕我直言了。南京的亲日派们正指挥着蒋先 生的几十万军队,打着“营救”的旗子,演着一出加害委员长的戏! [二宋大惊]
的“诗眼”。(2 分) 14.从诗句的形式 ....来看,全诗采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2 分) 15.如果从空间并列角度 ......分析,“爸爸”与“孩子”、“爷爷”的关系是怎样的?如果从时间承 ... 接关系 ...看,诗中“三代”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近年来,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三农问题”是个热门的话题,对此,你都知道些什么呢? 有些什么样的看法呢?请简要的说说。(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戏剧片段,回答问题。 (二)(11 分) 《______________》(节选) 宋美龄 (欣喜若狂)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只要答应了张将军和杨将军的八项主张之 后,(上前扶起蒋介石)委员长就可以获得自由回南京了? 蒋介石 (瞪了宋美龄一眼。推开她坐下) 张学良 委员长,在抗日问题上,再不能徘徊犹豫了。否则,全国的抗日浪潮将会把你 席卷而去! 端 纳 蒋先生若能接受这个主张,今后将变为这样大大的伟大。(说着高高地举起手 比划着)要是不接受这个主张,今后将变为这样小小的人。(俯身用手在地上比 划着)国家的存亡和你个人的安危,都在于今天的决策,希望委员长能慎重地 考虑。 周恩来 宋先生,现在你应该谈谈,南京的形势和你们对于讨逆行动究竟持什么态度? 宋子文 (一怔,看看宋美龄)这…… 周恩来 不说清这些,蒋先生可能还寄希望于他的几十万军队的威慑力量哩! 宋美龄 (支吾地)这……现在是在西安,南京的……不去管他。 周恩来 (一针见血地)如果二位不愿披露,恕我直言了。南京的亲日派们正指挥着蒋先 生的几十万军队,打着“营救”的旗子,演着一出加害委员长的戏! [二宋大惊]
宋美龄请问周先生,你怎么知道南京有“戏”? 周恩来历史的机缘就是如此耐人寻味。蒋先生赖以自豪和用来和我们进行讨价还价的 讨逆军,却恰恰是在根据日本的旨意,企图取蒋先生而代之。 17.选文内容反映了历史上的一个什么事件?请用四个字概括并把它填写到选文标题的横线 18.上文括号内的文字叫什么?它起什么作用?(4分) 19.上文是从什么体裁的戏剧中节选的()(2分) A.歌剧B.话剧C.舞剧D.诗剧 20.宋美龄说的“南京有‘戏”是指()(1分) A.亲日派打着“营救”的旗子,演着加害蒋介石的戏 国民党政府积极准备营救蒋介石 C.南京在大规模地上演戏剧。 D.讨逆军不营救,整天看戏 21.“这……现在是西安,南京的……不去管他了。”这句话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2分) A.表示省略 B.表示犹豫、思索 C.表示说话断断续续D.表示欲言又止 (三)(22分 ①然而遗憾的是,在日本有那么一些人总是千方百计地 历史 日本军国主义者的侵华行径 沙文主义情绪 中国人民的感情。日本前 运输大臣石原慎大郎的言论就是一个最新的例子。此人不久前对一家在美国出版的杂志公然 声称: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编出来的谎言”,中国“一直要损污日本的形象 他扬言:“人们都说日本干下大屠杀,但这不正确。”石原先生如此不顾历史事实而信口雌黄, 实在令人吃惊。他的这种奇谈怪论,看来决非是对历史的无知,而是别有用心地捏造谎言。 ②如何对待历史事实是个严肃的问题。任何 (庄严庄重)的政治家、史学家 都不会用墨写的谎言掩盖血写的事实。谁不知道,当年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了大半个中国。 践踏中国的大好河山,丧心病狂地屠杀无辜,制造了一个又一个万人坑、无人区,使两千万 中国人惨遭伤亡?南京大屠杀曾经以侵略者的惨无人道而震惊中外,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也曾 对此作出—(庄严庄重的宣判。据当时目击者的证词,西方记者的报道,外国教会人士 的回忆,包括日本士官自供和他们当作欣赏而留下的张张惨不忍睹的照片,都证实了那场大 屠杀。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占领南京后开始了长达六周的烧杀淫掠。其屠刀所 向,山河血染,日月失色。据不完全统计,在那场大屠杀中,集体射杀并毁尸灭迹的达19 万人,零散屠杀并经慈善团体掩埋的达15万人,合计30万人之众 22从下列词语中选择适当的填入第①段空缺处。(4分)
宋美龄 请问周先生,你怎么知道南京有“戏”? 周恩来 历史的机缘就是如此耐人寻味。蒋先生赖以自豪和用来和我们进行讨价还价的 讨逆军,却恰恰是在根据日本的旨意,企图取蒋先生而代之。 17.选文内容反映了历史上的一个什么事件? 请用四个字概括并把它填写到选文标题的横线 上。(2 分) 18.上文括号内的文字叫什么?它起什么作用?(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上文是从什么体裁..的戏剧..中节选的( )(2 分) A.歌剧 B.话剧 C.舞剧 D.诗剧 20.宋美龄说的“南京有‘戏”’是指( )(1 分) A.亲日派打着“营救”的旗子,演着加害蒋介石的戏。 B.国民党政府积极准备营救蒋介石。 C.南京在大规模地上演戏剧。 D.讨逆军不营救,整天看戏。 21.“这……现在是西安,南京的……不去管他了。”这句话中的省略号 ...的作用是( )(2 分) A.表示省略 B.表示犹豫、思索 C.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D.表示欲言又止 (三)(22 分) ①然而遗憾的是,在日本有那么一些人总是千方百计地____________历史,_________ 日本军国主义者的侵华行径,_________沙文主义情绪,_________中国人民的感情。日本前 运输大臣石原慎大郎的言论就是一个最新的例子。此人不久前对一家在美国出版的杂志公然 声称: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编出来的谎言”,中国“一直要损污日本的形象”。 他扬言:“人们都说日本干下大屠杀,但这不正确。”石原先生如此不顾历史事实而信口雌黄, 实在令人吃惊。他的这种奇谈怪论,看来决非是对历史的无知,而是别有用心地捏造谎言。 ②如何对待历史事实是个严肃的问题。任何_________(庄严 庄重)的政治家、史学家 都不会用墨写..的谎言掩盖血写..的事实。谁不知道,当年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了大半个中国。 践踏中国的大好河山,丧心病狂地屠杀无辜,制造了一个又一个万人坑、无人区,使两千万 中国人惨遭伤亡?南京大屠杀曾经以侵略者的惨无人道而震惊中外,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也曾 对此作出——(庄严 庄重)的宣判。据当时目击者的证词,西方记者的报道,外国教会人士 的回忆,包括日本士官自供和他们当作欣赏而留下的张张惨不忍睹的照片,都证实了那场大 屠杀。1937 年 12 月 13 日,侵华日军在占领南京后开始了长达六周的烧杀淫掠。其屠刀所 向,山河血染,日月失色。据不完全统计,在那场大屠杀中,集体射杀并毁尸灭迹的达 19 万人,零散屠杀并经慈善团体掩埋的达 15 万人,合计 30 万人之众。 22.从下列词语中选择适当的填入第①段空缺处。(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