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大学大学物理A教业第16章量子物理基础SuanadongUniversity ofTechnology第16章量子物理基础
第16章 量子物理基础 大学物理A教案 第16章 量子物理基础
广东工业大学大学物理A教素第16章量子物理基础GuanadongUniversity ofTechnology(2)量子物理主要内容:玻尔的氢原子理论
第16章 量子物理基础 大学物理A教案 量子物理(2) 玻尔的氢原子理论 主要内容:
广李工业大学大学物理A教素第16章量子物理基础uana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S16.4玻尔的氢原子理论1.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原子光谱是研究物质结构的有利手段,从氢气放电管可获得氢原子光谱。19世纪中叶发现氢光谱在可见光范围内有四条谱线,分别叫H,He,HH。线,它们的波长的实验值分别为HHHHa656.3 nm486.1nm434.1nm 410.2nm1885年,巴尔末发现这四条谱线可归并为一个简单经验公式表示B =365.47 nm几=Bn=3, 4,5, ...V
第16章 量子物理基础 大学物理A教案 §16.4 玻尔的氢原子理论 1.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原子光谱是研究物质结构的有利手段,从氢气放电管可获 得氢原子光谱。 19世纪中叶发现氢光谱在可见光范围内有四条谱线,分别 叫 H ,H ,H ,H 线,它们的波长的实验值分别为 656.3 nm 486.1nm 434.1nm 410.2nm H H H H 1885年,巴尔末发现这四条谱线可归并为一个简单经验 公式表示 4 2 2 − = n n B n = 3, 4, 5, B = 365.47 nm
广东工业大学大学物理A教素第16章量子物理基础uanadongUniversity ofTechnoloay式中分别令n=3.4.5.6....可以计算出氢光谱中H,Hβ,H,Hs...等谱线的波长值,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光谱学中,谱线常用频率v或波数(波长的倒数)来表征R=式中=1.096776×107m-1称为里德伯常数RHB上述经验公式所代表的谱线系称为巴尔未系公式中令 n=8,得到的波长 2= 364.6 nmP是巴尔末系中波长最短的一条谱线,称为巴尔未系的极限波长或叫线系限
第16章 量子物理基础 大学物理A教案 是巴尔末系中波长最短的一条谱线,称为巴尔末系的极限波长 或叫线系限。 ( ) ~ 2 2 1 2 1 1 n = = RH − 式中 称为里德伯常数. 4 7 1 RH 1.096776 10 m B − = = 上述经验公式所代表的谱线系称为巴尔末系。 公式中令 n = ,得到的波长 2 2 364.6 nm RH = = 式中分别令 可以计算出氢光谱中 等谱线的波长值,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 n = 3, 4, 5, 6, H , H , H , H , 光谱学中, 谱线常用频率 或波数 ~ (波长的倒数)来表征 4 2 2 − = n n B
广李工业大学大学物理A教素第16章量子物理基础uangdongUpiversityofTechnology氢光谱中,除可见光区的巴尔末系外,还有紫外的赖曼系(1906年)n=2,3, 4, .., 00RU红外还发现三个线系,分别为帕邢系(1908年)Rn = 4, 5, 6, ..., 002RH布拉开系(1922年)n =5,6, 7, ..., 00元1普丰德系(1924年)n =6, 7,8, .., 0021889年,里德伯指出氢原子光谱的所有线系可统一用一个公式表示称为里德伯方程或RH广义巴尔末公式
第16章 量子物理基础 大学物理A教案 氢光谱中,除可见光区的巴尔末系外,还有紫外的赖曼系 (1906年) ( ) ~ 2 2 1 1 1 1 n = = RH − n = 2, 3, 4, , 红外还发现三个线系,分别为 帕邢系(1908年) ( ) ~ 2 2 1 3 1 1 n = = RH − n = 4, 5, 6, , 布拉开系(1922年) ( ) ~ 2 2 1 4 1 1 n = = RH − n = 5, 6, 7, , 普丰德系(1924年) ( ) ~ 2 2 1 5 1 1 n = = RH − n = 6, 7, 8, , 1889年,里德伯指出氢原子光谱的所有线系可统一用一个公式 表示 ( ) ~ 2 2 1 1 1 k n = = RH − 称为里德伯方程或 广义巴尔末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