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大学大学物理A教业第16章量子物理基础uanadongUniversity ofTechnoloay广义巴尔末公式H2k=1, n=2,3, ...赖曼系k=2, n=3, 4, ...巴尔末系式中令k=3,n=4,5,...帕邢系k=4,n=5,6, ...布拉开系普丰德系k=5,n=6, 7,.:实验中观察到:氢原子光谱的谱线是分裂的,线状的
第16章 量子物理基础 大学物理A教案 ( ) ~ 2 2 1 1 1 k n = = RH − k =1, n = 2, 3, k = 2, n = 3, 4, k = 3, n = 4, 5, k = 4, n = 5, 6, k = 5, n = 6, 7, 巴尔末系 赖曼系 帕邢系 布拉开系 普丰德系 实验中观察到: 氢原子光谱的谱线是分裂的,线状的。 广义巴尔末公式 式中令
广东工业大学大学物理A教素第16章量子物理基础SuanadongUniversity ofTechnology2.经典理论的困难原子光谱的规律性,与原子内部的结构有关。正负电荷在原子中如何分布的问题成为19世纪未20世纪初物理学家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1903年汤姆逊提出一种模型西瓜模型PositivelychargedJ.J ThomsonElectronsmaterial18561940原子中带正电的部分均匀分布在r=10-101m的整个原子球体中,而带负电的电子镶嵌在带正电的球体之中。带正电的球体与带负电的电子二者电量相等,故原子不显电性。汤姆逊西瓜
第16章 量子物理基础 大学物理A教案 2.经典理论的困难 原子光谱的规律性,与原子内部的结构 有关。正负电荷在原子中如何分布的问题成 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家研究的主要问 题之一。 1903年 汤姆逊提出一种模型 西瓜模型 J.J Thomson 1856—1940 汤姆逊西瓜 原子中带正电的部分均匀分布在 m的整个原子球体中,而带负电 的电子镶嵌在带正电的球体之中。带正电 的球体与带负电的电子二者电量相等,故 原子不显电性。 10 r 10− =
广李工业大学大学物理A教素第16章量子物理基础uangdongUpiyersityofTechnology1909年卢瑟福提出一种模型“有核结构模型卢瑟福1871年8月13日出生在新西兰,1894年大学毕业,1895年到英国剑桥大学学习,成为JJ.汤姆孙的研究生。1908年卢瑟福荣获诺贝尔化学奖,同年在曼切斯特大学任教,继续指导他的学生进行α粒子散射的实验研究。卢瑟福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而且是一位受学者尊敬的导师,在他的学生中有十几位获得了现代E.Rutherford科学界最高荣誉一一诺贝尔奖,其中包括玻尔、查德18711937威克等。190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原子核,否定了汤模型,提出一种行星结构模型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带正电荷,占据整个原子的极小一部分空间,而电子带负电,绕着原子核转动,如同行星绕太阳转动一样。卢瑟福的核式模型
第16章 量子物理基础 大学物理A教案 1909年 卢瑟福用 粒子轰击原子核, 否 定了汤模型,提出一种行星结构模型: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带正 电荷,占据整个原子的极小一部分空间,而 电子带负电,绕着原子核转动,如同行星绕 太阳转动一样。 卢瑟福的核式模型 + − 1909年 卢瑟福提出一种模型 “有核结构模型” E.Rutherford 1871—1937 卢瑟福1871年8月13日出生在新西兰,1894年大学 毕业,1895年到英国剑桥大学学习,成为J.J.汤姆孙的研 究生。1908年卢瑟福荣获诺贝尔化学奖,同年在曼切斯 特大学任教,继续指导他的学生进行粒子散射的实验 研究。 卢瑟福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而且是一位受 学者尊敬的导师,在他的学生中有十几位获得了现代 科学界最高荣誉――诺贝尔奖,其中包括玻尔、查德 威克等
广东工业大学大学物理A教素第16章量子物理基础BuangdongUniversity otTechnologyα粒子散射实验α粒子束射向金箔1./8000被反射,2大部分透过
第16章 量子物理基础 大学物理A教案 + - 粒子散射实验 1 / 8000被反射,大部分透过 粒子束射向金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