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设计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素养·目标定位 课前·基础认知 课堂·重难突破
素养·目标定位 课前·基础认知 课堂·重难突破
导航 素养·目标定位 目标素养 1.了解佛教传入中国并逐渐本土化的过程及表现 2.结合明朝末年以来中国的现实状况,全面掌握中国向西方学 习的表现及结果 3.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培养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的素养
导航 素养·目标定位 1.了解佛教传入中国并逐渐本土化的过程及表现 2.结合明朝末年以来中国的现实状况,全面掌握中国向西方学 习的表现及结果 3.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培养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的素养 目 标 素 养
知识概览 导航 佛教传入中国并逐渐本土化 中华文化 在交流中 佛教对中国宗教、文学艺术、建筑等 发展 影响较大 西学逐渐传入中国,对中国政治、思 中华文化的 想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世界意义 中国汉字、儒学、社会制度、佛教及 中华文化 其他文化深刻影响东亚、东南亚地区 对世界的 影响 以四大发明和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 文化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知 识 概 览 导航
导航 课前·基础认知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1.佛教的本土化历程及影响 (1)两汉之际:来自古印度的 传入中国。 (2)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日趋兴盛,逐渐同儒家文化和道家 文化相融合。 (3)隋唐时期:佛教出现了不同宗派,禅宗成为主流,佛教完成 (4)宋明时期,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兼容佛教和道教理论的宋 明理学形成,佛教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导航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1.佛教的本土化历程及影响 (1)两汉之际:来自古印度的 佛教 传入中国。 (2)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日趋兴盛,逐渐同儒家文化和道家 文化相融合。 (3)隋唐时期:佛教出现了不同宗派,禅宗成为主流,佛教完成 本土化 。 (4)宋明时期,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兼容佛教和道教理论的宋 明理学形成,佛教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课前·基础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