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历届获奖作品(高中组) 珍惜心底的不安 姓名:劳怡楠 学校名称:绍兴县鲁迅中学柯桥校区 指导教师:彭玉华 第八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特等奖 珍惜心底的不安 清晨醒来,推开窗户,一股清新之气扑面而来,凉风习习,鸟语花香。你 浸润在舒适之中。你觉得整个世界都浸润在舒适之中,一切并无不妥,可就在你 醒来之时,在你的思绪与记忆接轨之时,你心里便有一块区域教你明明白白地记 得,万里之外,必然有一片土地上的人蒙受着饥恶的折磨;越过千山万水,必然 有一群人因着战争暴动颠肺流离:在你看不见的地方,必然有人在酝酿着恶的阴 谋。它们时时发生,却与你相去甚远,可这并未能阻止你的感知。它们始终留在 你的脑海里,只是暂时被掩埋 它们虽遥远,你却不乏感知它们的途径。或是通过普及式的大众传媒, 或是通过隐秘性的口口相传。因为遥远,它们都被罩上了一层模糊不确定的色彩, 阻碍着你的细细寻觅。你有众多理由拒绝置身室内,可它们不可否认的存在仍为 你带来不安与忧惧,这不安不一定是基督徒似的深深的负罪感与赎罪欲,也不 定是佛教普渡众生的慈悲心怀,或是士大夫一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你只是不安 从你心底善的流域。我不相信任性本善,更不相信人性本恶,只有多少的区别。 而这不安便是从最根本的善中折出的光芒,它只是一种本能,一点带着正义色彩 的善。 面对着不安,一些人选择了直面。它们不辞千辛万苦的寻找,不逾万水 千山地流浪,只为一片心安。正如当年在水门事件中坚持揭开冰山一角的新闻记 者,远赴硝烟民满的战场只为心中人道主义精神的志愿救助者,需要指出,遥远 并非空间概念,而只在感知,在一件事情中你只要能彻底地置身事外,那它便是 遥远的。在至今仍感动于垂垂老矣的马寅初面对攻击所说的话:“我虽年届八十 寡不敌众,自当单枪匹马,出来应战直到战死为止!”这样的傲骨,如何配不止 勇士之名? 然而这一选择却有着及大的危险,更非常人所及。若论不安,如能直面, 只怕难以数尽,一人一生的努力,恐怕都仅为杯水车薪。勇士往往过早逝去,又 有几人留名?更多的人,面对不安,物理承受,便选择公布于他的小社会,以求 稀释自己的不安,平坦自己的责任。此时若无人又应,便可从于大流,生活如常。 而被告知知者亦可公布于他的小社会,来加倍释这不安,几释,不安便越来越淡, 只成为心底上无关痛痒的一绕,在大势所趋的保护下被永久掩盖几近无形。随着 牵扯人员越来越多,社会便成了平铺而无力的社会,纵使再有人愤起,也可仰仗 着社会冷眼旁观,凭着所谓法不责众心安理得地做“沉默的大多是”,“善”的 角也就因此而蒙尘。无力再次闪光。所以依然有凉风习习,鸟语花香,恶与灾 难仍在上演,仍被呈现于眼皮底下,可舒适也仍在延续。而当着惰性加倍,我们 冲淡不安的速度也愈发快捷,最初的不安也越来越少。直至我们已无法置身事外 之时,不安也早已被抑制,沉默可以代表静谧的心灵的无限沉思,也可以代表黑 暗中队萌芽的扼杀,这样平铺而无力,和谐而无声地社会,如何指望它冲出有力 的一拳?
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历届获奖作品(高中组) 珍惜心底的不安 姓名:劳怡楠 学校名称:绍兴县鲁迅中学柯桥校区 指导教师:彭玉华 第八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特等奖 珍惜心底的不安 清晨醒来,推开窗户,一股清新之气扑面而来,凉风习习,鸟语花香。你 浸润在舒适之中。你觉得整个世界都浸润在舒适之中,一切并无不妥,可就在你 醒来之时,在你的思绪与记忆接轨之时,你心里便有一块区域教你明明白白地记 得,万里之外,必然有一片土地上的人蒙受着饥恶的折磨;越过千山万水,必然 有一群人因着战争暴动颠肺流离;在你看不见的地方,必然有人在酝酿着恶的阴 谋。它们时时发生,却与你相去甚远,可这并未能阻止你的感知。它们始终留在 你的脑海里,只是暂时被掩埋。 它们虽遥远,你却不乏感知它们的途径。或是通过普及式的大众传媒, 或是通过隐秘性的口口相传。因为遥远,它们都被罩上了一层模糊不确定的色彩, 阻碍着你的细细寻觅。你有众多理由拒绝置身室内,可它们不可否认的存在仍为 你带来不安与忧惧,这不安不一定是基督徒似的深深的负罪感与赎罪欲,也不一 定是佛教普渡众生的慈悲心怀,或是士大夫一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你只是不安, 从你心底善的流域。我不相信任性本善,更不相信人性本恶,只有多少的区别。 而这不安便是从最根本的善中折出的光芒,它只是一种本能,一点带着正义色彩 的善。 面对着不安,一些人选择了直面。它们不辞千辛万苦的寻找,不逾万水 千山地流浪,只为一片心安。正如当年在水门事件中坚持揭开冰山一角的新闻记 者,远赴硝烟民满的战场只为心中人道主义精神的志愿救助者,需要指出,遥远 并非空间概念,而只在感知,在一件事情中你只要能彻底地置身事外,那它便是 遥远的。在至今仍感动于垂垂老矣的马寅初面对攻击所说的话:“我虽年届八十, 寡不敌众,自当单枪匹马,出来应战直到战死为止!”这样的傲骨,如何配不止 勇士之名? 然而这一选择却有着及大的危险,更非常人所及。若论不安,如能直面, 只怕难以数尽,一人一生的努力,恐怕都仅为杯水车薪。勇士往往过早逝去,又 有几人留名?更多的人,面对不安,物理承受,便选择公布于他的小社会,以求 稀释自己的不安,平坦自己的责任。此时若无人又应,便可从于大流,生活如常。 而被告知知者亦可公布于他的小社会,来加倍释这不安,几释,不安便越来越淡, 只成为心底上无关痛痒的一绕,在大势所趋的保护下被永久掩盖几近无形。随着 牵扯人员越来越多,社会便成了平铺而无力的社会,纵使再有人愤起,也可仰仗 着社会冷眼旁观,凭着所谓法不责众心安理得地做“沉默的大多是”,“善”的 一角也就因此而蒙尘。无力再次闪光。所以依然有凉风习习,鸟语花香,恶与灾 难仍在上演,仍被呈现于眼皮底下,可舒适也仍在延续。而当着惰性加倍,我们 冲淡不安的速度也愈发快捷,最初的不安也越来越少。直至我们已无法置身事外 之时,不安也早已被抑制,沉默可以代表静谧的心灵的无限沉思,也可以代表黑 暗中队萌芽的扼杀,这样平铺而无力,和谐而无声地社会,如何指望它冲出有力 的一拳?
若既不愿成为冲在前面的勇士,抑不愿在无形中泯灭自己的善的灵光, 便好好珍惜自己的不安吧。不安事实上无处不在,我们便该珍惜自己感知的能力。 在压抑时,将它喷薄而出,纵使不能激起熊熊烈火,抑可激起小小的火烛。用行 舍藏,便是智慧。若没有这种智慧,我宁可偏向前者。孔子说:“不得中行而与 之,必也狂狷乎!”鲁迅说:“相比于国家的自大者,我更欣赏个人的自大者。 相比于平铺无力的社会,我更希望有一个参差多态的社会,即使过于偏激,即使 有时蛮不讲理,至少也有众说纷芸的声音,至少也有站起来的人,至少也有顶起 太难的力量,已时时洗刷心灵的蒙尘。与其选择完美的寂静,不如选择小小的拙 劣的冲击,以保留心底的不安,以在置身事内的事件中又向善的勇气。纵使疯狂, 纵使可能受伤,依然很美。 位德国说过一段著名的话,大意是:当他们抓犹太人时,我保持沉默, 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当他们抓心教徒时,我保持沉默,因为我是天主教徒。当他 们抓我时,没有人再能为我说话了。平淡的话中透出一股凄凉。我们或许会对生 活中的许多事情都无能为力,但我们不该将其忘却,更不该将那一份不安忘却。 若没有当初一次次地争取,如何能换来今日的自由歌唱。而不安,便是我们当初 选择争取最初的动力,它是激愤与悲悯的源泉,造就善的故事。 当黑幕笼罩大地,万物无声之时,我们至少该看到自己心底的不安,那 便是正义的希望! 愿得心安 姓名:李子卓 学校名称:北京四中 指导教师:袁海萍 第八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特等奖 愿得心安 大脑先生: 我是最忠于您的心脏,您知道那三个渔人后来如何了吗? 因为没有任何线索,第一个、第二个渔人都放弃寻找。他们每一日都不停地告诉 自己:太晚了,太迟了。但没有什么效果,打从他们捡到瓶子那一日起,他们开 始每晚做着同样的梦:一个看不清模样的人孤独地坐在一座孤岛上,一切都很昏 暗,只有一双黑亮的眼直直地盯着他们。他们每天都被吓醒。后来,因为精神衰 弱,第一个渔人每每出海都昏昏沉沉,一次小小的风浪丢掉了性命。第二个渔人 安慰自己,一定有人就来那人,但仍旧噩梦不断。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夜,他在梦 中终于看清了那人的脸一一赫然是他自己。 只有第三个渔人坚信“既不会太晚也不会太远”踏上了寻找那人的征途。天南海 北,每个角落都不放过,但直到他白发苍苍、垂垂老矣,也一无所获。可奇异的 是,他躺在病榻上,脸上却浮显隐约的微笑。望着身边的亲人,他喃喃自语:“那 么现在我可以说心安了。那人大概早已获救了。”随即,他咽了气 当然,相信大脑先生您必定是看出来了,以上纯属我虚构。但我绝么有戏弄您 的意思,只是为了对您说一句想了很久的话:无论您做与不做,只愿得心安 前两个渔人想得很细,考虑很多,没有像第三个渔人那样做了一辈子无用功。但 他们一生活在不安之中,最终将自己困在了心的荒岛上。而第三个渔人虽劳无所 救,可他求了心安
若既不愿成为冲在前面的勇士,抑不愿在无形中泯灭自己的善的灵光, 便好好珍惜自己的不安吧。不安事实上无处不在,我们便该珍惜自己感知的能力。 在压抑时,将它喷薄而出,纵使不能激起熊熊烈火,抑可激起小小的火烛。用行 舍藏,便是智慧。若没有这种智慧,我宁可偏向前者。孔子说:“不得中行而与 之,必也狂狷乎!”鲁迅说:“相比于国家的自大者,我更欣赏个人的自大者。” 相比于平铺无力的社会,我更希望有一个参差多态的社会,即使过于偏激,即使 有时蛮不讲理,至少也有众说纷芸的声音,至少也有站起来的人,至少也有顶起 太难的力量,已时时洗刷心灵的蒙尘。与其选择完美的寂静,不如选择小小的拙 劣的冲击,以保留心底的不安,以在置身事内的事件中又向善的勇气。纵使疯狂, 纵使可能受伤,依然很美。 一位德国说过一段著名的话,大意是:当他们抓犹太人时,我保持沉默, 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当他们抓心教徒时,我保持沉默,因为我是天主教徒。当他 们抓我时,没有人再能为我说话了。平淡的话中透出一股凄凉。我们或许会对生 活中的许多事情都无能为力,但我们不该将其忘却,更不该将那一份不安忘却。 若没有当初一次次地争取,如何能换来今日的自由歌唱。而不安,便是我们当初 选择争取最初的动力,它是激愤与悲悯的源泉,造就善的故事。 当黑幕笼罩大地,万物无声之时,我们至少该看到自己心底的不安,那 便是正义的希望! 愿得心安 姓名:李子卓 学校名称:北京四中 指导教师:袁海萍 第八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特等奖 愿得心安 大脑先生: 我是最忠于您的心脏,您知道那三个渔人后来如何了吗? 因为没有任何线索,第一个、第二个渔人都放弃寻找。他们每一日都不停地告诉 自己:太晚了,太迟了。但没有什么效果,打从他们捡到瓶子那一日起,他们开 始每晚做着同样的梦:一个看不清模样的人孤独地坐在一座孤岛上,一切都很昏 暗,只有一双黑亮的眼直直地盯着他们。他们每天都被吓醒。后来,因为精神衰 弱,第一个渔人每每出海都昏昏沉沉,一次小小的风浪丢掉了性命。第二个渔人 安慰自己,一定有人就来那人,但仍旧噩梦不断。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夜,他在梦 中终于看清了那人的脸——赫然是他自己。 只有第三个渔人坚信“既不会太晚也不会太远”踏上了寻找那人的征途。天南海 北,每个角落都不放过,但直到他白发苍苍、垂垂老矣,也一无所获。可奇异的 是,他躺在病榻上,脸上却浮显隐约的微笑。望着身边的亲人,他喃喃自语:“那 么现在我可以说心安了。那人大概早已获救了。”随即,他咽了气。 当然,相信大脑先生您必定是看出来了,以上纯属我虚构。但我绝么有戏弄您 的意思,只是为了对您说一句想了很久的话:无论您做与不做,只愿得心安。 前两个渔人想得很细,考虑很多,没有像第三个渔人那样做了一辈子无用功。但 他们一生活在不安之中,最终将自己困在了心的荒岛上。而第三个渔人虽劳无所 救,可他求了心安
我知道您聪明,每每遇到什么情况总能想到一堆好点子,一堆顾虑。最后的最后, 您总说算了,您说有别人,您说做了或许更糟;您说忘了吧。 但您真的忘了吗? 上次学校组织去了江西支教,您很是兴奋。想带着小孩子做手工,想知道他们平 日的生活,想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可是立刻地,您又时对自己说,不可以。万 让他们学会了享受物质怎么办?万一他们是留守儿童怎么办?万一他们用一 双天真的大眼睛看着我,告诉我他们走不出去呢?于是,您几乎什么也没说,只 教了半节美术课。最后走的时候,看着孩子们去拥抱最受欢迎的小老师,您站在 边,怀疑自己连名字都没好好告诉孩子。 后来孩子寄来了信,收信人里竟有您的名字;您反复得看那封错字满篇的信,好 长时间不放手。我也为您高兴,呼呼地越跳越快。连我还是知道,您又多么后悔 那些没做饿事,每次您想着它们,我也跟着向下沉 您考虑得多,未必是好的。如果最后非但什么也没做,还每每想起都胸闷难过 那些考虑就太多余了。 您又想过,或许做了,就不一样吗? 这回换个例子,您还记得为老人让座的事吗?从初中时,您坐公交就不再坐下 来了。因为太过内向说不出“奶奶您坐”,也不想做装睡视而不见的事儿。后来 上了高中,一次车子无人,您坐下,结果后来人却多了起来。一位老奶奶拄着拐 杖,一步三晃地上来,看着就让人担心。间周围无人让座,您控制着四肢僵硬地 站起来,脸部也平肃异常。值得开心的是,老人和您道谢,您也抿着嘴角笑了 我也高兴地狂跳了好一阵。 瞧,您怕了那么久,做了,才知道并不可怕,还因此有了更多的勇气 我和您同事出生,我从出生起就只负责无尽地跳动,您从开始的一片空 白到现在我眼中几乎是无所不知的存在。但不论是再多久之后,您最深处的悸动 都无法瞒过我,您压抑再久的愿望一旦想起,我都狂跳不止。我是多么怀念小时 候地你,想到什么做什么,从不会后悔。当然,您现在也不说后悔。 我说了,一开始的故事纯属我虚构,第三个渔人如果放在现实里也不会 心安的。现实要残酷更多,您们纵使看重结果一一虽然嘴上不说。但是您要知道, 现实里也难遇上故事里这种奇怪事儿,再难的事也会有结果的,再糟的结果而回 让您得到些什么东西,而卧相信您会甘之如怡。 我也知道您总说这世界真是什么人都有,这社会发生的事总让您望而却 步。可我还听您说,看清这世界,然后爱它。您又那么多朋友,我相信您能在保 护好自己的同时,做一些您之前总顾虑太多又每每后悔没做的事。 当然我说了这么多,只想告诉您:您还年轻,想到了就去做,现在就那 么多不安,以后力不能及了难道要在后悔中虚度一生吗?您想做哪个渔人呢,将 自己困在心的荒岛里,还是即使徒劳无功也能笑着和自己说“不虚此行”呢? 还有,我这个心脏可要陪您一生呢,您每每后悔我都胆战心惊地猛跳 阵,您不在乎自己思考太多占去太所脑容量,我可是会得心脏病的。 大脑先生,做与不做,愿得己心安。 另:您回去再遇到乞讨的老奶奶,不妨考虑一下给她零钱,我知道您又 一阵不安了
我知道您聪明,每每遇到什么情况总能想到一堆好点子,一堆顾虑。最后的最后, 您总说算了,您说有别人,您说做了或许更糟;您说忘了吧。 但您真的忘了吗? 上次学校组织去了江西支教,您很是兴奋。想带着小孩子做手工,想知道他们平 日的生活,想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可是立刻地,您又时对自己说,不可以。万 一让他们学会了享受物质怎么办?万一他们是留守儿童怎么办?万一他们用一 双天真的大眼睛看着我,告诉我他们走不出去呢?于是,您几乎什么也没说,只 教了半节美术课。最后走的时候,看着孩子们去拥抱最受欢迎的小老师,您站在 一边,怀疑自己连名字都没好好告诉孩子。 后来孩子寄来了信,收信人里竟有您的名字;您反复得看那封错字满篇的信,好 长时间不放手。我也为您高兴,呼呼地越跳越快。连我还是知道,您又多么后悔 那些没做饿事,每次您想着它们,我也跟着向下沉。 您考虑得多,未必是好的。如果最后非但什么也没做,还每每想起都胸闷难过, 那些考虑就太多余了。 您又想过,或许做了,就不一样吗? 这回换个例子,您还记得为老人让座的事吗?从初中时,您坐公交就不再坐下 来了。因为太过内向说不出“奶奶您坐”,也不想做装睡视而不见的事儿。后来 上了高中,一次车子无人,您坐下,结果后来人却多了起来。一位老奶奶拄着拐 杖,一步三晃地上来,看着就让人担心。间周围无人让座,您控制着四肢僵硬地 站起来,脸部也平肃异常。值得开心的是,老人和您道谢,您也抿着嘴角笑了, 我也高兴地狂跳了好一阵。 瞧,您怕了那么久,做了,才知道并不可怕,还因此有了更多的勇气。 我和您同事出生,我从出生起就只负责无尽地跳动,您从开始的一片空 白到现在我眼中几乎是无所不知的存在。但不论是再多久之后,您最深处的悸动 都无法瞒过我,您压抑再久的愿望一旦想起,我都狂跳不止。我是多么怀念小时 候地你,想到什么做什么,从不会后悔。当然,您现在也不说后悔。 我说了,一开始的故事纯属我虚构,第三个渔人如果放在现实里也不会 心安的。现实要残酷更多,您们纵使看重结果——虽然嘴上不说。但是您要知道, 现实里也难遇上故事里这种奇怪事儿,再难的事也会有结果的,再糟的结果而回 让您得到些什么东西,而卧相信您会甘之如怡。 我也知道您总说这世界真是什么人都有,这社会发生的事总让您望而却 步。可我还听您说,看清这世界,然后爱它。您又那么多朋友,我相信您能在保 护好自己的同时,做一些您之前总顾虑太多又每每后悔没做的事。 当然我说了这么多,只想告诉您:您还年轻,想到了就去做,现在就那 么多不安,以后力不能及了难道要在后悔中虚度一生吗?您想做哪个渔人呢,将 自己困在心的荒岛里,还是即使徒劳无功也能笑着和自己说“不虚此行”呢? 还有,我这个心脏可要陪您一生呢,您每每后悔我都胆战心惊地猛跳一 阵,您不在乎自己思考太多占去太所脑容量,我可是会得心脏病的。 大脑先生,做与不做,愿得己心安。 另:您回去再遇到乞讨的老奶奶,不妨考虑一下给她零钱,我知道您又 一阵不安了
愿陪 您心安一生的心脏 2013年8月3日 宇宙大问,解在人间 姓名:樊问朔 学校名称: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 指导教师:李宏 第八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特等奖 宇宙大问,解在人间 几个渔人,一个瓶子,一张纸片,几行文字,直逼人类思维的尽头。 救助或不救助?理性判断或感性体悟?入世的知力解释不了的,宗教的 机锋就能明断了? 渔人面对的问题太严重,困惑和迷茫压得他们欲辨而动不得。从人性与 知欲本能出发,他们想象着这位未曾谋面的人类兄弟在荒岛上市怎样谋生存,怎 样坠入绝望,怎样非人地死亡。这种推测必将勾连起对同胞的怜悯。而对别人命 运的揣测之后便是对自己未知命途的恐惧。极其合理大拿黑暗惨绝的经历既然会 发生在他者身上,本为什么不会成为自己的终结方式?彻骨的冷意从齿根摹地弹 出,生命之侗着对非理性非常识的恐惧。 再从理性知识去认知,全部的信息就收纳在一个漂流瓶与一张小纸片 中,甚至都不能复原真相最简单的轮廓。身份未知、地点未知、时间未知、生死 未知。没有逻辑,不能判断,超越了可知。或者像第三个渔人一样跳脱常识,用 哲学推衍,不不会太晚,因为何时都有可能:不会太远,因为没处都在发生。不 知那人的方位,其实亦何尝知道自己的方位?甚至可能,呼救的人就是自己因为 精神盲点而不曾认识到的自身 次偶然,勾出看渔人,不,是人类骨子里 的冲突。自幼时便确定形成的分明绝对的认识秩序被打破了。彻底地模糊让他们 洞见自己的无知苍白。走到思维的尽头,渔人不安,读者悚然,寂静落下,混乱 开始。 那么干脆脱离此间,以彼此的高度来俯仰人世。该去拯救吗?该选择无 声吗?末法时代,人人迷茫。科技祛魅的现代世界,上帝已死,信仰崩塌,天下 承平,人们信奉超自任来消遣无趣的光阴。世教凌矣,暴力恣肆,想、气横行。 佛教净土早已布满灰尘,铜佛、木佛、泥佛:梵音、佛乐、法帖欺漫世人。真佛 从精神世界里消失,小乘佛法依稀残留在俗人对前代大师隐士的记忆里。度已力 无,何谈度人?天荆地悚,个体尚不能开悟得救,又怎能苟求其人,撑一叶小舟, 寻一片孤岛、载回一颗或许早已枯槁无救的心灵?此岸诸事无了,彼岸一片苍茫 够了罢!在思想的极路上,我们已经走了太久。渔人的故事,只是无数 引人困顿的寓言中的一个。有太多的谜团,我们太想解开,却发现未知的事情不 是越来越少,而是越来越多,越来苦厄,却仍旧是一无所知。 应该知道,我们一定会遇见的问题未必不可回避。不可回避的问题未必 定能解答。人类一思考,上帝便发笑。人太骄傲了,总以为理智之剑能够破除 切魔障,逻辑的刀锋能战胜迷幻的妖魔,认真对待生命的人定会省察生命。但 是省察生命不等于穷尽生命
愿陪 您心安一生的心脏 2013 年 8 月 3 日 宇宙大问,解在人间 姓名:樊问朔 学校名称: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 指导教师:李宏 第八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特等奖 宇宙大问,解在人间 几个渔人,一个瓶子,一张纸片,几行文字,直逼人类思维的尽头。 救助或不救助?理性判断或感性体悟?入世的知力解释不了的,宗教的 机锋就能明断了? 渔人面对的问题太严重,困惑和迷茫压得他们欲辨而动不得。从人性与 知欲本能出发,他们想象着这位未曾谋面的人类兄弟在荒岛上市怎样谋生存,怎 样坠入绝望,怎样非人地死亡。这种推测必将勾连起对同胞的怜悯。而对别人命 运的揣测之后便是对自己未知命途的恐惧。极其合理大拿黑暗惨绝的经历既然会 发生在他者身上,本为什么不会成为自己的终结方式?彻骨的冷意从齿根摹地弹 出,生命之侗着对非理性非常识的恐惧。 再从理性知识去认知,全部的信息就收纳在一个漂流瓶与一张小纸片 中,甚至都不能复原真相最简单的轮廓。身份未知、地点未知、时间未知、生死 未知。没有逻辑,不能判断,超越了可知。或者像第三个渔人一样跳脱常识,用 哲学推衍,不不会太晚,因为何时都有可能;不会太远,因为没处都在发生。不 知那人的方位,其实亦何尝知道自己的方位?甚至可能,呼救的人就是自己因为 精神盲点而不曾认识到的自身......一次偶然,勾出看渔人,不,是人类骨子里 的冲突。自幼时便确定形成的分明绝对的认识秩序被打破了。彻底地模糊让他们 洞见自己的无知苍白。走到思维的尽头,渔人不安,读者悚然,寂静落下,混乱 开始。 那么干脆脱离此间,以彼此的高度来俯仰人世。该去拯救吗?该选择无 声吗?末法时代,人人迷茫。科技祛魅的现代世界,上帝已死,信仰崩塌,天下 承平,人们信奉超自任来消遣无趣的光阴。世教凌矣,暴力恣肆,想、气横行。 佛教净土早已布满灰尘,铜佛、木佛、泥佛;梵音、佛乐、法帖欺漫世人。真佛 从精神世界里消失,小乘佛法依稀残留在俗人对前代大师隐士的记忆里。度已力 无,何谈度人?天荆地悚,个体尚不能开悟得救,又怎能苟求其人,撑一叶小舟, 寻一片孤岛、载回一颗或许早已枯槁无救的心灵?此岸诸事无了,彼岸一片苍茫。 够了罢!在思想的极路上,我们已经走了太久。渔人的故事,只是无数 引人困顿的寓言中的一个。有太多的谜团,我们太想解开,却发现未知的事情不 是越来越少,而是越来越多,越来苦厄,却仍旧是一无所知。 应该知道,我们一定会遇见的问题未必不可回避。不可回避的问题未必 一定能解答。人类一思考,上帝便发笑。人太骄傲了,总以为理智之剑能够破除 一切魔障,逻辑的刀锋能战胜迷幻的妖魔,认真对待生命的人定会省察生命。但 是省察生命不等于穷尽生命
当我为了追求最高的真理而走遍了世界,却发现自己竟从走出脚上的 双鞋。既然精神必须依附着形骸否则将灰飞烟灭:既然我们必须向尘世吸取资源 否则将从云霄落入深渊:为什么还要用痛苦的泪水去洗刷人家人必须沾染的凡世 尘烟?为什么要用熬干生命得到的鲜血去浇灌永恒的死忙空间?为什么如此执 着,宁愿让此岸的无比真实与彼岸的虚幻梦境将自己撕裂! 我也是一个严肃地对待生命的人,我也备尝思虑的困扰与辛酸。我也没 想去抛弃肉体,让灵魂自由弛娉在天际云端 为了实现生命的价值,我的人生发问,由我救谁退至谁救我,再至救已 度人。退而再三,仍未有正解。为了解决生命的意义,为了参透宇宙的不变真理, 我进入文字,又从文字隐循到哲思,由修悟人事隐循到历史之观,自觉已经隐无 可隐,逃无可逃,痛苦煎心,却仍未得到答案 所幸由于某种属人亦属灵的特性,我们最终定会与这个世界和解,就像 由土壤的是在温厚中诞生的孩子,在一定时刻一定会渴望天的浩瀚轻盈。用死亡 矫正人生,用宇宙洞察人生,是思想者跨越不了的宿劫。然而如果为了迎接最后 的虚无,为了满足本质自私的求知欲,便对世界无动于衷,弃子女丈夫的家庭责 任不管,抛忧患书生的社会担当不顾。这就不配叫作对生命的敬畏,而只是对生 命客观实在性的逃避。 所以迷失的渔人必定会在寂静中任水波载他们回到岸旁的茅房。屋里莼 菜地清香扑面而来化解了今日沉重与劳碌。妻子温情的眼神使他们回到真实,回 到人间,自己的意义,自己的价值,自己的坚守,应在这屋,这船,这家之中。 偶踏歧途,他认清了自己,看清了人生。 于是诗人也不再沉默,低低的苦吟变成了髙亢的歌声。我走出思想耳朵 泯潭,诵着启悟后以热爱写就的诗篇 末法无端意踌躇,殷勤问道伤心苦。 心血枯焦天不语,酣愁万绪散西风。 抛却诗心清云上,热肠忧叹老书生 狼狈辛酸为那端?性本不忍苟想全。 别竹辞花亦何憾?只恨平生志高远。 笔重神滞文章瘦,漫步卷犊自误久。 应纵四合卷九州,俯仰人世任自由。 五蕴皆空我不转,一力移山救末俗! 良知未泯 姓名:卢宇 学校: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 指导教师:张永威 第八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特等奖 良知未泯 看渔人三辨而置呼救于不顾,说实话这样的情节没有给我的心弦予重 击,虽然理由仍有牵强晦涩。但自我安慰就算出海相救也未必有果。但最后刺人 的字眼是一个“不安”,至少良心还在撕扯他们的灵魂。我把不安归为良心未泯 说不上褒贬,只是让我关于这种不安想到很多,想到自己深陷的社会泥潭,想到 人面具下善恶纷争,想到媒体网络上的世风日下,还有自己内心中微小但饶人的 良心质问:问自我坚信良知未泯,问人善的哲学理论会在摩登中崩溃。清允许我
当我为了追求最高的真理而走遍了世界,却发现自己竟从走出脚上的一 双鞋。既然精神必须依附着形骸否则将灰飞烟灭;既然我们必须向尘世吸取资源 否则将从云霄落入深渊;为什么还要用痛苦的泪水去洗刷人家人必须沾染的凡世 尘烟?为什么要用熬干生命得到的鲜血去浇灌永恒的死忙空间?为什么如此执 着,宁愿让此岸的无比真实与彼岸的虚幻梦境将自己撕裂! 我也是一个严肃地对待生命的人,我也备尝思虑的困扰与辛酸。我也没 想去抛弃肉体,让灵魂自由弛娉在天际云端。 为了实现生命的价值,我的人生发问,由我救谁退至谁救我,再至救已 度人。退而再三,仍未有正解。为了解决生命的意义,为了参透宇宙的不变真理, 我进入文字,又从文字隐偱到哲思,由修悟人事隐偱到历史之观,自觉已经隐无 可隐,逃无可逃,痛苦煎心,却仍未得到答案。 所幸由于某种属人亦属灵的特性,我们最终定会与这个世界和解,就像 由土壤的是在温厚中诞生的孩子,在一定时刻一定会渴望天的浩瀚轻盈。用死亡 矫正人生,用宇宙洞察人生,是思想者跨越不了的宿劫。然而如果为了迎接最后 的虚无,为了满足本质自私的求知欲,便对世界无动于衷,弃子女丈夫的家庭责 任不管,抛忧患书生的社会担当不顾。这就不配叫作对生命的敬畏,而只是对生 命客观实在性的逃避。 所以迷失的渔人必定会在寂静中任水波载他们回到岸旁的茅房。屋里莼 菜地清香扑面而来化解了今日沉重与劳碌。妻子温情的眼神使他们回到真实,回 到人间,自己的意义,自己的价值,自己的坚守,应在这屋,这船,这家之中。 偶踏歧途,他认清了自己,看清了人生。 于是诗人也不再沉默,低低的苦吟变成了高亢的歌声。我走出思想耳朵 泯潭,诵着启悟后以热爱写就的诗篇: 末法无端意踌躇,殷勤问道伤心苦。 心血枯焦天不语,酣愁万绪散西风。 抛却诗心清云上,热肠忧叹老书生。 狼狈辛酸为那端?性本不忍苟想全。 别竹辞花亦何憾?只恨平生志高远。 笔重神滞文章瘦,漫步卷犊自误久。 应纵四合卷九州,俯仰人世任自由。 五蕴皆空我不转,一力移山救末俗! 良知未泯 姓名:卢宇 学校: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 指导教师:张永威 第八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特等奖 良知未泯 看渔人三辨而置呼救于不顾,说实话这样的情节没有给我的心弦予重 击,虽然理由仍有牵强晦涩。但自我安慰就算出海相救也未必有果。但最后刺人 的字眼是一个“不安”,至少良心还在撕扯他们的灵魂。我把不安归为良心未泯, 说不上褒贬,只是让我关于这种不安想到很多,想到自己深陷的社会泥潭,想到 人面具下善恶纷争,想到媒体网络上的世风日下,还有自己内心中微小但饶人的 良心质问:问自我坚信良知未泯,问人善的哲学理论会在摩登中崩溃。清允许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