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滨海学院2016年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状况年度报告 学校乘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青岛市“三创” 活动的东风,继续秉承“严、精、实”的做事标准,使学校 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将毕业生就业工作和创新创业 工作推上了一个新台阶 1.就业工作 学校实行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形成了“校领导主 抓、就业部门统筹、二级学院落实、全体教工参与”的就业 工作机制。根据毕业生就业形势召开专题研究会,采取切实 措施拓展就业渠道,加强指导与服务,促进了毕业生全面就 业 按年级规划就业指导内容,通过课程、讲座、毕业校友 回校现身说法报告、信息服务、校园文化活动、日常咨询等 方式,进行就业和成才教育。将毕业生分为就业群体、升学 群体、家庭困难学生群体等,开展针对性或“一对一”的就 业指导服务。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为毕业生提供尽可能多的 就业、创业信息 2016年,虽然就业形势严峻,但学校完善了就业创业指 导服务体系,提高了就业工作管理和指导服务水平,进一步 拓宽了就业市场和渠道,攻艰克难,顺利完成了就业任务, 2016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本科平均98.98%,专科平均 98.84%,本专科合计平均98.89%。2016年,学校向社会输 送4978名毕业生,其中77%以上在青岛开发区和青岛市核心 城区就业,为优化开发区及青岛市投资环境做出了应有的贡 献
青岛滨海学院 2016 年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状况年度报告 6 学校乘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青岛市“三创” 活动的东风,继续秉承“严、精、实”的做事标准,使学校 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将毕业生就业工作和创新创业 工作推上了一个新台阶。 1.就业工作 学校实行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形成了“校领导主 抓、就业部门统筹、二级学院落实、全体教工参与”的就业 工作机制。根据毕业生就业形势召开专题研究会,采取切实 措施拓展就业渠道,加强指导与服务,促进了毕业生全面就 业。 按年级规划就业指导内容,通过课程、讲座、毕业校友 回校现身说法报告、信息服务、校园文化活动、日常咨询等 方式,进行就业和成才教育。将毕业生分为就业群体、升学 群体、家庭困难学生群体等,开展针对性或“一对一”的就 业指导服务。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为毕业生提供尽可能多的 就业、创业信息。 2016 年,虽然就业形势严峻,但学校完善了就业创业指 导服务体系,提高了就业工作管理和指导服务水平,进一步 拓宽了就业市场和渠道,攻艰克难,顺利完成了就业任务, 2016 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本科平均 98.98%,专科平均 98.84%,本专科合计平均 98.89%。2016 年,学校向社会输 送 4978 名毕业生,其中 77%以上在青岛开发区和青岛市核心 城区就业,为优化开发区及青岛市投资环境做出了应有的贡 献
青岛滨海学院2016年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状况年度报告 根据山东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公布的全省高校毕业 生就业情况,我校近5年本科毕业生正式就业率在全省本科 高校中排名稳居前四名。2015年学校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毕 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荣誉称号,进入“全国高校毕业生 就业工作50强”。 2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早在2000年,学校就 开始创新创业教育,2008年取得了初步效果。学校陆续开设 了《创新思维》《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网络创业入门》 等系列课程。2013年学校又把《创业基础知识》《创业模拟 实训》分别作为全校学生通识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本专 科人才培养方案,共3学分。在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 中,设置通识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和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个教育平台,将创新创业意识、精神、方法与能力作为人 才培养的重要指标。 学校紧紧围绕“创新是创业的灵魂、专业是创新的基础” 理念,突出“创意+创新+创业”创新创业教育特色,形成了 “一组织、两平台、三结合、四机制”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在青岛地区产生了明显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全省和全国也具 有较强的影响力。2014-2016年,连续三年被青岛市人力资 源社会保障局直属的青岛创业大学评为驻青高校创新创业 教育最佳教学点。2016年10月被中国民办教学协会高等教 育专业委员会评为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服务奖 学校在创新创业方面的主要教育成果有:一是创新创业
青岛滨海学院 2016 年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状况年度报告 7 根据山东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公布的全省高校毕业 生就业情况,我校近 5 年本科毕业生正式就业率在全省本科 高校中排名稳居前四名。2015 年学校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毕 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荣誉称号,进入“全国高校毕业生 就业工作 50 强”。 2.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早在 2000 年,学校就 开始创新创业教育,2008 年取得了初步效果。学校陆续开设 了《创新思维》《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网络创业入门》 等系列课程。2013 年学校又把《创业基础知识》《创业模拟 实训》分别作为全校学生通识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本专 科人才培养方案,共 3 学分。在 2016 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 中,设置通识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和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三个教育平台,将创新创业意识、精神、方法与能力作为人 才培养的重要指标。 学校紧紧围绕“创新是创业的灵魂、专业是创新的基础” 理念,突出“创意+创新+创业”创新创业教育特色,形成了 “一组织、两平台、三结合、四机制”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在青岛地区产生了明显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全省和全国也具 有较强的影响力。2014-2016 年,连续三年被青岛市人力资 源社会保障局直属的青岛创业大学评为驻青高校创新创业 教育最佳教学点。2016 年 10 月被中国民办教学协会高等教 育专业委员会评为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服务奖。 学校在创新创业方面的主要教育成果有:一是创新创业
青岛滨海学院2016年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状况年度报告 课程较早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科学设置创新创业教育模 块,与专业教育紧密融合,健全课程体系。二是推动大学 生创新创业项目训练。近三年学生申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 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逐年数量与质量均提升,共申报并获批 有135项国家级,2015年以前的均已结项。三是完善了 我校大学生竞赛管理机制,促进了科技创新与创业竞赛工 作。2016年全校共开展各类科技创新与创业竞赛15项, 其中,获得省级以上荣誉15项,国家级荣誉近51项。四 是完善了实践育人环节。创建了市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和具有科技企业孵化器资质,大学生创业园建设项目3 个,在校生和近三年毕业生开展创业项目97项,成功实 践运营81项,提供就业岗位280多个。带动一批发明专 利和技术创新落地生根,初步形成了“导师-学生-项目 位一体的良性循环
青岛滨海学院 2016 年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状况年度报告 8 课程较早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科学设置创新创业教育模 块,与专业教育紧密融合,健全课程体系。二是推动大学 生创新创业项目训练。近三年学生申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 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逐年数量与质量均提升,共申报并获批 有 135 项国家级,2015 年以前的均已结项。三是完善了 我校大学生竞赛管理机制,促进了科技创新与创业竞赛工 作。2016 年全校共开展各类科技创新与创业竞赛 15 项, 其中,获得省级以上荣誉 15 项,国家级荣誉近 51 项。四 是完善了实践育人环节。创建了市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和具有科技企业孵化器资质,大学生创业园建设项目 3 个,在校生和近三年毕业生开展创业项目 97 项,成功实 践运营 81 项,提供就业岗位 280 多个。带动一批发明专 利和技术创新落地生根,初步形成了“导师-学生-项目” 三位一体的良性循环
青岛滨海学院2016年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状况年度报告 二、各专业人才培养状况 专业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一)培养目标与规格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汉语 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具备中国文学、中国文化、 跨文化交际、教育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内外 相关教育机构从事汉语教学或在涉外机构、企事业等单位从 事与语言文化传播交流相关工作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 人才。 2.培养规格 根据国家“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发展战略,适应汉语国 际教育专业发展要求,达到培养对外汉语教学和国际型文化 传播人才的目的,本专业要求学生具备以下知识、能力和素 质 (1)知识 ①人文社科知识 掌握一定的哲学、管理学、美学、社会学、逻辑学、历 史、政治、法律法规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满足社会交往和 专业实践的需要 ②自然科学知识
青岛滨海学院 2016 年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状况年度报告 9 二、各专业人才培养状况 专业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一)培养目标与规格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汉语 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具备中国文学、中国文化、 跨文化交际、教育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内外 相关教育机构从事汉语教学或在涉外机构、企事业等单位从 事与语言文化传播交流相关工作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 人才。 2.培养规格 根据国家“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发展战略,适应汉语国 际教育专业发展要求,达到培养对外汉语教学和国际型文化 传播人才的目的,本专业要求学生具备以下知识、能力和素 质: (1)知识 ①人文社科知识 掌握一定的哲学、管理学、美学、社会学、逻辑学、历 史、政治、法律法规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满足社会交往和 专业实践的需要。 ○2 自然科学知识
青岛滨海学院2016年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状况年度报告 了解一些与自然界相关的基本定律和现象,掌握自然科 学技术的基本知识与基础理论,具备科学态度与执着的探索 精神。 ③专业知识 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知识,了解教育规律;掌握 语言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掌握汉语言、中国文学文化、跨 文化交际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熟悉汉语 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规律;掌握对外汉语教学方法;了 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研究动态。 (2)能力 ①获取知识的能力 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多途径收集、分析、研究学 习资料;具备对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具备利用所学理 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从实践中获取知识的能 力 ②专业实践能力 具备运用所学语言理论,解决实际教学中的语言问题的 能力;具备对文学作品、文学思潮、中国传统文化事项进行 分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具备对不同时代、不同种类文化 符号的甄别和分析能力;掌握一定的传统中华才艺;具备跨 文化交际的能力;具备运用汉语进行第二语言教学、文化交 流及文化传播的能力,能够熟练使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
青岛滨海学院 2016 年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状况年度报告 10 了解一些与自然界相关的基本定律和现象,掌握自然科 学技术的基本知识与基础理论,具备科学态度与执着的探索 精神。 ○3 专业知识 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知识,了解教育规律;掌握 语言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掌握汉语言、中国文学文化、跨 文化交际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熟悉汉语 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规律;掌握对外汉语教学方法;了 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研究动态。 (2)能力 ①获取知识的能力 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多途径收集、分析、研究学 习资料;具备对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具备利用所学理 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从实践中获取知识的能 力。 ②专业实践能力 具备运用所学语言理论,解决实际教学中的语言问题的 能力;具备对文学作品、文学思潮、中国传统文化事项进行 分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具备对不同时代、不同种类文化 符号的甄别和分析能力;掌握一定的传统中华才艺;具备跨 文化交际的能力;具备运用汉语进行第二语言教学、文化交 流及文化传播的能力,能够熟练使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