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钢 郭力平.信息技术与早期教有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贾居坚,秦旭芳。现代教有技术在学前教有中的应用。高等教有出版社,201 祝智庭,《现代教有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7月 加涅,《教学设计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胡彩云编著, 《学前教有课件制作》,高等教有出版社,2012年 -32
首都师范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 32 - 郭力平. 信息技术与早期教育[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贾居坚, 秦旭芳. 现代教育技术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年 7 月 加涅,《教学设计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年 胡彩云编著,《学前教育课件制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年
首都师范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钢 《声乐基础1》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课程代码:3313412 学时:16 学分:1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文学艺术类基础课程,学生通过学习声乐基础知识理论与歌唱技能技巧初步掌握 科学演唱的方法,通过练唱不同题材、风格的艺术歌曲与幼儿歌曲发展学生对声乐作品的范唱能力、艺术 处理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基本音乐素养。 课程内容主要涉及:歌唱发声的基本原理、歌唱的呼吸、歌唱的发声、歌唱的共鸣、歌唱的语言、歌 唱的情感处理,歌唱哼鸣、连音、慢断音、连音与顿音结合的技巧训练,幼儿歌曲特点、幼儿歌唱形式等。 二、课程目标 目标1:了解歌唱发声的基本原理、唱法流派与保护嗓音的知识: 目标2:掌握科学发声方法,形成良好演唱习惯,具备幼儿歌曲范唱能力 目标3:掌握一定的歌唱技能技巧,提升表现、处理歌唱作品的能力: 目标4:了解幼儿歌曲的分类以及演唱形式,能根据不同类型的幼儿歌曲选择适宜的歌唱方法。 表1.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3.依法执教,遵守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立志成为“四 1.师德规范 有”好老师 课程目标1、2、3、4 2.保教知识9.具备艺术素养,掌握一定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 课程目标1、2、3、4 三、授课对象 第三学期,本科二年级学生 四、教学内容、学时 A、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歌唱的基础知识1学时 对应课程目标1 第一节歌唱发声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常见歌唱方法的共性与个性 第三节日常生活中的嗓音保护 本章思考练习题: 1.歌唱发声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2.三种歌唱方法各有什么特点与共性? 3.日常生活中应如何保护嗓子? 第二章歌唱的基本方法8学时对应课程目标2、3、4 第一节歌唱的准备工作 -33
首都师范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 33 - 《声乐基础 1》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课程代码:3313412 学时:16 学分:1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文学艺术类基础课程,学生通过学习声乐基础知识理论与歌唱技能技巧初步掌握 科学演唱的方法,通过练唱不同题材、风格的艺术歌曲与幼儿歌曲发展学生对声乐作品的范唱能力、艺术 处理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基本音乐素养。 课程内容主要涉及:歌唱发声的基本原理、歌唱的呼吸、歌唱的发声、歌唱的共鸣、歌唱的语言、歌 唱的情感处理,歌唱哼鸣、连音、慢断音、连音与顿音结合的技巧训练,幼儿歌曲特点、幼儿歌唱形式等。 二、课程目标 目标 1:了解歌唱发声的基本原理、唱法流派与保护嗓音的知识; 目标 2:掌握科学发声方法,形成良好演唱习惯,具备幼儿歌曲范唱能力; 目标 3:掌握一定的歌唱技能技巧,提升表现、处理歌唱作品的能力; 目标 4:了解幼儿歌曲的分类以及演唱形式,能根据不同类型的幼儿歌曲选择适宜的歌唱方法。 表 1.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1.师德规范 3.依法执教,遵守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立志成为“四 有”好老师。 课程目标 1、2、3、4 2.保教知识 9. 具备艺术素养,掌握一定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 课程目标 1、2、3、4 三、授课对象 第三学期,本科二年级学生 四、教学内容、学时 A、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 歌唱的基础知识 1 学时 对应课程目标 1 第一节 歌唱发声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常见歌唱方法的共性与个性 第三节 日常生活中的嗓音保护 本章思考练习题: 1.歌唱发声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2.三种歌唱方法各有什么特点与共性? 3.日常生活中应如何保护嗓子? 第二章 歌唱的基本方法 8 学时 对应课程目标 2、3、4 第一节 歌唱的准备工作
首都师范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钢 第二节歌唱的呼吸 第三节歌唱的发声 第四节歌唱的共鸣 第五节歌唱的语言 第六节歌唱的情感处理 本章思考练习题: 1.简述歌唱呼吸与歌唱姿势的关系,二者怎样协调促进。 2.简述歌唱发声器官及其运用 3.简述歌唱共鸣的分类与运用。 4.对指定的幼儿歌曲进行歌曲处理并演唱。 第三章歌唱技能训练4学时对应课程目标2、3、4 第 一节哼鸣练习 第二节连音练习 第三节慢断音练习 第四节连音与顿音结合的练习 本章思考练习题 1,体验歌唱技巧在歌唱中的运用」 2举例说明连音、连音与顿音结合的练习技巧在歌曲处理上的运用 第四章幼儿歌曲的分类 与演唱 3学时 对应课程目标4 第一节幼儿歌曲的类型与特点 第二节幼儿歌曲的演唱形式 第三节不同类型幼儿歌曲的演唱 本章思考练习题: 1.举例说明幼儿园歌唱的形式有哪些。 2幼儿歌曲可以怎么分类,不同体裁幼儿歌曲在演唱上有什么特点? 声乐作品选曲 成人歌曲类: 《送别》《花非花》、《问》、《踏雪寻梅》、《茉莉花》、《在那遥远的地方》、《故乡的小路》 《喀秋莎》、《摇篮曲》、《大海啊,故乡》、《思乡》、《梨花颂》、《可爱的一朵玫瑰花》、《清晨 我们踏上小道》等(根据学生情况歌唱曲目可机动) 幼儿歌曲类: 《春天和我根米藏》、《可爱的家》、《别船》、《云》、《表情歌》、《好朋友》《柳树枯馆》 《小树叶》、《快乐的小笛子》、《春晓》、 《咏鹅》、《悯农》等(根据学生情况歌唱曲目可机动) B、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对应矩阵 表2.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对应矩阵 教学内容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课程目标4 第一章歌唱的基础知识 H M M 第二章歌唱的基本方法 H H 第三章歌唱技能训练 第四章幼儿歌曲的分类与演唱 M H 34
首都师范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 34 - 第二节 歌唱的呼吸 第三节 歌唱的发声 第四节 歌唱的共鸣 第五节 歌唱的语言 第六节 歌唱的情感处理 本章思考练习题: 1.简述歌唱呼吸与歌唱姿势的关系,二者怎样协调促进。 2.简述歌唱发声器官及其运用。 3.简述歌唱共鸣的分类与运用。 4.对指定的幼儿歌曲进行歌曲处理并演唱。 第三章 歌唱技能训练 4 学时 对应课程目标 2、3 、4 第一节 哼鸣练习 第二节 连音练习 第三节 慢断音练习 第四节 连音与顿音结合的练习 本章思考练习题: 1.体验歌唱技巧在歌唱中的运用。 2.举例说明连音、连音与顿音结合的练习技巧在歌曲处理上的运用。 第四章 幼儿歌曲的分类与演唱 3 学时 对应课程目标 4 第一节 幼儿歌曲的类型与特点 第二节 幼儿歌曲的演唱形式 第三节 不同类型幼儿歌曲的演唱 本章思考练习题: 1.举例说明幼儿园歌唱的形式有哪些。 2.幼儿歌曲可以怎么分类,不同体裁幼儿歌曲在演唱上有什么特点? 声乐作品选曲: 成人歌曲类: 《送别》《花非花》、《问》、《踏雪寻梅》、《茉莉花》、《在那遥远的地方》、《故乡的小路》、 《喀秋莎》、《摇篮曲》、《大海啊,故乡》、《思乡》、《梨花颂》、《可爱的一朵玫瑰花》、《清晨 我们踏上小道》等(根据学生情况歌唱曲目可机动) 幼儿歌曲类: 《春天和我捉迷藏》、《可爱的家》、《划船》、《云》、《表情歌》、《好朋友》、《柳树姑娘》、 《小树叶》、《快乐的小笛子》、《春晓》、《咏鹅》、《悯农》等(根据学生情况歌唱曲目可机动) B、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对应矩阵 表 2.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对应矩阵 教学内容 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2 课程目标 3 课程目标 4 第一章 歌唱的基础知识 H M M M 第二章 歌唱的基本方法 M H H M 第三章 歌唱技能训练 M H H M 第四章 幼儿歌曲的分类与演唱 M M M H
首都师范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五、先修课要求及教学方法建议 先修课程:乐理与视唱、中外音乐欣赏 教学方法建议: 1.综合运用讲投、作品欣赏、课堂讨论使学生了解歌唱发声的基本原理、常见的歌唱方法、嗓音保护 知识。(对应课程目标1) 2.综合运用讲授、教师示范、歌曲练习、课堂讨论等方式,促进学生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培养学生 的歌曲范唱能力。(对应课程目标2) 3综合运用讲授、示范、练习、课堂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演唱技巧与处理、表现作品的能力。(对 应课程目标3) 4.综合运用讲授、案例模拟、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幼儿歌曲范唱能力。(对应课程目标4) 六、课程考核 (一)考核内容 表3,考核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对应矩阵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 评价依据 目标1:了解歌唱发声的基本原理、唱 第一章歌唱的基础知识 课堂讨论、课堂发言、平 法流派与保护噪音的知识: 时作业、单元考核 目标2:堂握科学发声方法,形成良好 课微过论、课崇发言、平 第二章歌唱的基本方法 演唱习惯,具备幼儿歌曲范唱能力: 时作业、单元考核 目标3:掌握一定的歌唱技能技巧,提 第三章歌唱技能训练 果堂讨论、课堂发言、平 升表现、处理歌唱作品的能力: 时作业、单元考核 目标4:了解幼儿歌曲的分类以及演唱 课堂讨论、课堂发言、平 形式,能根据不同类型的幼儿歌曲选挂 第四章幼儿歌曲的分类与演唱 时作业、单元考核 话宜的歌唱方法 (二)考核方式 1.单元考核1,占总成绩的30% 2.单元考核2,占总成绩的30% 3.单元考核3, 占总成绩的30% 4.平时出勤及课堂发言等,占总成绩的10% (三)成绩评定方法 表4.成绩评定方法 平时出勤及 单元考核1 单元考核2 课目标 单元考核3 占分比30% 占分比30% 占分比30% 课堂发言占 课程分目标达成评价方法 分比例10% 课程日标1 10 10 10 25 分目标达成度=0.3×(单 课程目标2 40 40 10 25 元考核1平均分/分目标总 课程目标3 40 40 10 25 分)+0.3X(单元考核2平 课程目标4 10 0 70 25 均分/分目标总分)+0.3× 35
首都师范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 35 - 五、先修课要求及教学方法建议 先修课程:乐理与视唱、中外音乐欣赏 教学方法建议: 1.综合运用讲授、作品欣赏、课堂讨论使学生了解歌唱发声的基本原理、常见的歌唱方法、嗓音保护 知识。(对应课程目标 1) 2.综合运用讲授、教师示范、歌曲练习、课堂讨论等方式,促进学生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培养学生 的歌曲范唱能力。(对应课程目标 2) 3.综合运用讲授、示范、练习、课堂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演唱技巧与处理、表现作品的能力。(对 应课程目标 3) 4.综合运用讲授、案例模拟、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幼儿歌曲范唱能力。(对应课程目标 4) 六、课程考核 (一)考核内容 表 3.考核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对应矩阵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 评价依据 目标 1:了解歌唱发声的基本原理、唱 法流派与保护嗓音的知识; 第一章 歌唱的基础知识 课堂讨论、课堂发言、平 时作业、单元考核 目标 2:掌握科学发声方法,形成良好 演唱习惯,具备幼儿歌曲范唱能力; 第二章 歌唱的基本方法 课堂讨论、课堂发言、平 时作业、单元考核 目标 3:掌握一定的歌唱技能技巧,提 升表现、处理歌唱作品的能力; 第三章 歌唱技能训练 课堂讨论、课堂发言、平 时作业、单元考核 目标 4:了解幼儿歌曲的分类以及演唱 形式,能根据不同类型的幼儿歌曲选择 适宜的歌唱方法。 第四章 幼儿歌曲的分类与演唱 课堂讨论、课堂发言、平 时作业、单元考核 (二)考核方式 1.单元考核 1,占总成绩的 30% 2.单元考核 2,占总成绩的 30% 3.单元考核 3,占总成绩的 30% 4.平时出勤及课堂发言等,占总成绩的 10% (三)成绩评定方法 表 4.成绩评定方法 课目标 单元考核 1 占分比 30% 单元考核 2 占分比 30% 单元考核 3 占分比 30% 平时出勤及 课堂发言占 分比例 10% 课程分目标达成评价方法 课程目标 1 10 10 10 25 分目标达成度={0.3×(单 元考核 1 平均分/分目标总 分)+0.3×(单元考核 2 平 均分/分目标总分) +0.3× 课程目标 2 40 40 10 25 课程目标 3 40 40 10 25 课程目标 4 10 10 70 25
首都师范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钢 (平时作业平均分/分目标 总分)+0.1×(平时出到 及课堂发言平均分/分目 标总分)} (四)评价标准 表5.评分标准 评价标准 课程目标 90-100 75-89 60-74 0-59 优 良 中/及格 不及格 课程目标1:了解歌 清晰明确地掌握 较好地掌握歌唱 能基本堂据歌唱 对歌唱发声的基本 歌唱发声的基本 发声的基本原理 发声的基本原理 原理与三种声乐唱 唱发声的基本原理、 原理与三种声乐 与三种声乐唱法 与三种声乐唱法 唱法流派与保护嗓音 法的审美特征与标 唱法的审美特征 的审美特征与标 的审美特征与标 准理解存在偏颇或 的知识: 与标准。 准 准 认识不足。 熟练掌握歌曲演 较好掌握歌曲演 基本掌握歌曲演 对歌曲演唱的科学 唱的科学方法,音 唱的科学方法, 方法无法掌握或理 课程目标2:堂握科 准无误、节奏准 音准节奏大体准 唱的科学方法,音 解存在偏,音准 学发声方法,形成良 准节奏基本准确 确,声音流畅、 确无误,语音叫 好演唱习惯,具备幼 节奏存在严重问 字清晰,能声情 字较为清晰流 无误,声音吐字基 本清晰流畅,能较 题,不能完整表现 儿歌曲范唱能力: 苍的完整表现作 畅,能完整表现 作品 品。 作品。 为完整表现作品。 对歌曲演唱技巧无 课程目标3:堂握一 孰统掌握歌曲溶 较好堂握歌曲演 基本掌握歌曲滴 唱技巧,能合理运 法掌握或理解存在 定的歌唱技能技巧, 唱技巧,能较好 唱技巧,能尝试运 信烦,无法运用歌 提升表现、处理歌唱 用歌唱技巧对歌 运用歌唱技巧对 用歌唱技巧对歌 作品的能力: 歌曲进行表现。 唱技巧对歌曲进行 曲进行表现。 曲进行表现。 表现。 课程目标4:了解幼 较好了解幼儿歌 解幼儿歌曲的 基本了解幼儿歌 不了解幼儿歌曲的 川歌曲的分卷以及演 曲的分类以及演 分举以及溶唱形 曲的分类以及溶 分卷以及演唱形 唱形式,能根据不同 唱形式,熟练掌 式,掌握不同类 唱形式,基本掌据 式,没有掌握不同 类型的幼儿歌曲洗择 不同类型的幼儿 型的幼儿歌曲的 不同类型的幼儿 类型的幼儿歌曲的 适宜的歌唱方法。 歌曲的演唱方法 演唱方法。 歌曲的演唱方法。 演唱方法。 七、教材及参考资料 1.教材: 《歌唱》毕海燕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声乐》唐国光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声乐基础训练》梁峻岭编著光明日报出版社。 《声乐曲选集》高等师范院校教材人民音乐出版社。 《声乐与幼儿歌曲演唱》学前教有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来小玲杜鹏字主编西北大学出版社。 .36
首都师范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 36 - (平时作业平均分/分目标 总分) +0.1×(平时出勤 及课堂发言平均分/分目 标总分)} (四)评价标准 表 5.评分标准 课程目标 评价标准 90-100 75-89 60-74 0-59 优 良 中/及格 不及格 课程目标 1: 了解歌 唱发声的基本原理、 唱法流派与保护嗓音 的知识; 清晰明确地掌握 歌唱发声的基本 原理与三种声乐 唱法的审美特征 与标准。 较好地掌握歌唱 发声的基本原理 与三种声乐唱法 的审美特征与标 准。 能基本掌握歌唱 发声的基本原理 与三种声乐唱法 的审美特征与标 准。 对歌唱发声的基本 原理与三种声乐唱 法的审美特征与标 准理解存在偏颇或 认识不足。 课程目标 2: 掌握科 学发声方法,形成良 好演唱习惯,具备幼 儿歌曲范唱能力; 熟练掌握歌曲演 唱的科学方法,音 准无误、节奏准 确,声音流畅、吐 字清晰,能声情并 茂的完整表现作 品。 较好掌握歌曲演 唱的科学方法, 音准节奏大体准 确无误,声音吐 字较为清晰流 畅,能完整表现 作品。 基本掌握歌曲演 唱的科学方法,音 准节奏基本准确 无误,声音吐字基 本清晰流畅,能较 为完整表现作品。 对歌曲演唱的科学 方法无法掌握或理 解存在偏颇,音准 节奏存在严重问 题,不能完整表现 作品。 课程目标 3: 掌握一 定的歌唱技能技巧, 提升表现、处理歌唱 作品的能力; 熟练掌握歌曲演 唱技巧,能合理运 用歌唱技巧对歌 曲进行表现。 较好掌握歌曲演 唱技巧,能较好 运用歌唱技巧对 歌曲进行表现。 基本掌握歌曲演 唱技巧,能尝试运 用歌唱技巧对歌 曲进行表现。 对歌曲演唱技巧无 法掌握或理解存在 偏颇,无法运用歌 唱技巧对歌曲进行 表现。 课程目标 4: 了解幼 儿歌曲的分类以及演 唱形式,能根据不同 类型的幼儿歌曲选择 适宜的歌唱方法。 较好了解幼儿歌 曲的分类以及演 唱形式,熟练掌握 不同类型的幼儿 歌曲的演唱方法。 了解幼儿歌曲的 分类以及演唱形 式,掌握不同类 型的幼儿歌曲的 演唱方法。 基本了解幼儿歌 曲的分类以及演 唱形式,基本掌握 不同类型的幼儿 歌曲的演唱方法。 不了解幼儿歌曲的 分类以及演唱形 式,没有掌握不同 类型的幼儿歌曲的 演唱方法。 七、教材及参考资料 1.教材: 《歌唱》毕海燕主编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声乐》唐国光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声乐基础训练》梁峻岭编著 光明日报出版社。 《声乐曲选集》高等师范院校教材 人民音乐出版社。 《声乐与幼儿歌曲演唱》学前教育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来小玲 杜鹏宇主编 西北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