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精蕴卷之 此而后决也。”按此书发明圣人则图作《易》之由, 意足而语圆。世之不信图、书者,愚而自用,妄肄 诋讥。又有轻忽图、书者,谓图、书不出,圣人亦 能作《易》。既有《易》矣,何用深究图、书?又有 不知卦、画与图、书最亲切,而云图、书止以七、九、 六、八之数,别阴阳之老少,余可意会,无容穿凿, 则所得于图、书者,犹为肤浅。 唯《御纂周易折中·启蒙附论》云:“图、书为 天地之文章,立卦生蓍为圣神之制作,万理于是乎 根本,万法于是乎权舆。断非人力私智之所能参,而 世之纷纷撰拟,屑屑疑辨,皆可以熄。”此数语函盖 万有,包络群言,后之学者正当于万理根本,万法 权舆之中,更为探赜索隐,微显阐幽。以明天地之 文章,写之而不尽,圣神之制作,推之而无涯。 邵子云:“圆者,星也。历纪之数,其肇于此乎? 方者,土也。画州井地之法,其仿于此乎?盖圆者 《河图》之数。方者,《洛书》之文。故羲、文因之 而造《易》,禹、箕叙之而作《范》”按此一条,未 足以见图、书之妙也。图不必圆,亦可为方。书不 必方,亦可为圆。历纪之数,其一隅耳。画州井地 之法,其粗迹耳。盖邵子之学,专意于六十四卦圆
河洛精蕴 图,而图、书犹其所略也。 按:刘歆云:“《河图》、《洛书》,相为经纬, 卦九章,相为表里”此言似有见,以《河图》言之, 火南水北,木东金西,合四方之正位,似为经,而 《洛书》为纬。以《洛书》言之,奇数居四正,偶数 居四隅,似为经,而《河图》为纬。以八卦言之,天、 地、水、火、雷、风、山、泽,各居其方,似为表, 而数为里。以《洛书》言之,生数、成数,阴阳配 偶,各得其位,似为表,而卦为里。然其所以相为 经纬表里者,恐歆亦未能明言。图、书、卦、画,所 以交关者,其笑奥未发也。况以九章为《九畴》,八 卦《九畴》有何交涉乎? 元魏太和时,关朗子明,述其六代祖渊,有 《洞极真经》,其叙本论云:“《河图》之文七前六后, 八左九右。是故全七之二以为《离》,奇以为《巽》。 全八之三以为《震》,奇以为《長》。全六之三以为 《坎》,奇以为《乾》。全九之三以为《兑》,奇以为 《坤》。正者全其位,隅者尽其画。四象生八卦,其 是之谓乎?”按:昔人不知有先天八卦,故惟以后天 八卦言之,其比附《河图》,牵强补凑非自然之理 也
河洛精蕴卷之一 圣人则《河图》画卦图 坎 二七之中有三为少阳 十减七为三少阳 五减二为三少阳 五十 十五 减减 八之 减1减 四九 八 为1另- 为[为 震 离 太太 兑 少 阴|明 阳阳 九四之中有一为太阳 五减一为四太阴 十减六为四太阴 六一之中有四为太阴 阴 仪 阳 六七 位九 坤艮坎異震。离兑乾 八卦 八卦 四象 n四象 两仪 两仪 太极
河洛精蕴 圣人则《洛书》列卦图 00000000 父 书 乾天 食 母惟 o头萍 解0 乾为父得尤坤为母得一 震长男得八巽长女得二 坎中男碍七离中女得三 艮少男得六兑少女得四
河洛精蕴卷之一 图说 《易》日:“河岀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今 幸有《河》、《洛》二图传于世,朱子《易本义》取 之以冠篇端,又作《启蒙》以发明之,可谓万世之 幸矣 相传《河图》出于伏羲之世,则圣人之作 《易》也,必于《河图》为最先《易》卦之作,所谓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者也。夫图以点,而卦以画,图数有十,而卦止八, 二者甚不相侔,何以言则?既曰则之,則必有确然 不易之理数,与之妙合无间,然后可谓则图作 《易》。今以卦之方位,视图之方位,若方底而圆盖, 圆凿而方柄,龃齬不能相入。若日则之以意,不在 形迹,则虚遁之辞也。若但以虚位比拟,可彼可此, 牵强纽合,可东可西,则亦不见圣人之神智矣。扬 子云作《大玄》拟《易》,朱子讥其零星凑合,曾谓 圣人则图作《易》亦同于比拟纽合者耶?《启蒙》之 论则《河图》也,日:“析四方之合以《乾》、《坤》、 《离》、《坎》,补四隅之空以为《兑》、《震》、《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