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职教师要求:1.具有教育类专业或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2.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3.熟悉安全知识相关专业知识和相关理论,并能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4.熟悉高等学校安全知识教学的方法与手段;师资标准5.具备课程开发和专业研究能力,能遵循应用型本科的教学规律,正确分析、设计、实施及评价课程;兼职教师要求:兼职教师应是来自教学一线的骨干或熟悉高等教育教学规律,熟悉安全知识或对某个领域有较深研究,具有执教能力。1.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学校组织编写了《大学生安全教育》教材。2.本教材以实际案例、知识拓展等多种手段,使学生对课程知识体系有深入了解,教材选用并树立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质。标准3.教材突出大学生安全教育新理念。教材以学生为本,文字表述要简明扼要,内容展现应图文并茂,突出重点,重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评价与考试形式:平时考核(30%),期末应知(70%),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考核标准撰写人:系(教研室)主任:学院(部)负责人:时间:年月日28
28 师资标准 专职教师要求: 1.具有教育类专业或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2.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 3.熟悉安全知识相关专业知识和相关理论,并能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 4.熟悉高等学校安全知识教学的方法与手段; 5.具备课程开发和专业研究能力,能遵循应用型本科的教学规律,正确分析、设计、 实施及评价课程; 兼职教师要求: 兼职教师应是来自教学一线的骨干或熟悉高等教育教学规律,熟悉安全知识或 对某个领域有较深研究,具有执教能力。 教材选用 标准 1.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学校组织编写了《大学生安全教育》教材。 2.本教材以实际案例、知识拓展等多种手段,使学生对课程知识体系有深入了解, 并树立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质。 3.教材突出大学生安全教育新理念。教材以学生为本,文字表述要简明扼要,内容 展现应图文并茂,突出重点,重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评价与 考核标准 考试形式:平时考核(30%),期末应知(70%),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 撰写人: 系(教研室)主任: 学院(部)负责人: 时间: 年 月 日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课程名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英文名称thepsychological healthy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课程编号190205开课学期一、三、五、七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课程属性必修课2课程学分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学时总学时:32:其中理论学时:22实验实践学时:10上机学时:0开课单位党委学生工作部课程名称对先修课应知应会具体要求先修课程无无后续课程毕业要求课程目标368课程目标及1.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与意义,了解心理健康的各影响因素,0.20.20.2与毕业要求了解各种心理障碍表现,掌握情绪、人格、应对方式等含义的对应关系2.能够觉察自己的思想及情绪,合适表达自己情感情绪思0.30.30.3想,能够倾听别人的交流,并进行有效沟通及合作3.具有健全的体魄人格,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0.50.50.5有成长力,不断规划发展自我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强化心理健康意识,识别心理异常现象;提升心理健康素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开发自我心理潜能:运用心理调节方法,掌握心理保健技课程概述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其重点是学习成才、人际交往、恋爱观、自我认知与人格发展、情调适与压力管理以及就业创业与生涯规划。29
2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 课程名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英文名称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y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课程编号 190205 开课学期 一、三、五、七 课程性质 公共基础课 课程属性 必修课 课程学分 2 适用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课程学时 总学时:32; 其中理论学时:22 实验实践学时:10 上机学时:0 开课单位 党委学生工作部 先修课程 课程名称 对先修课应知应会具体要求 无 后续课程 无 课程目标及 与毕业要求 的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 3 6 8 1.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与意义,了解心理健康的各影响因素, 了解各种心理障碍表现,掌握情绪、人格、应对方式等含义 0.2 0.2 0.2 2.能够觉察自己的思想及情绪,合适表达自己情感情绪思 想,能够倾听别人的交流,并进行有效沟通及合作 0.3 0.3 0.3 3.具有健全的体魄人格,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 有成长力,不断规划发展自我 0.5 0.5 0.5 课程概述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强化心理健康意识,识别心理异常现象;提升心理健康素 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开发自我心理潜能;运用心理调节方法,掌握心理保健技 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其重点是学习成才、人际交往、恋爱观、自我认知与人格 发展、情调适与压力管理以及就业创业与生涯规划
任务一:适应大学生活(支撑课程目标1)知识要点:了解并理解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习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积极规划学业与职业目标,尽快完成中学到大学的过渡与转变授课建议:课堂讲授、课堂活动与小组讨论。(建议学时:4学时)任务二:大学生的自我认识(支撑课程目标1)知识要点:自我意识:自信和自卑: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学习目标:1.了解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及发展特点,理解自我意识的内容2.学习在实际生活中推动自己走向成熟;了解自信和自卑的心理机制,区分自卑和自卑情结,学习悦纳自己3.掌握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授课建议:课堂讲授、课堂活动与小组讨论。(建议学时:4学时任务三:大学生的情绪管理(支撑课程目标1)知识要点:认识情绪;管理情绪:调节情绪学习目标:1.了解和认识情绪2.学会管理调节情绪授课建议:课堂讲授、课堂活动与小组讨论。(建议学时:4学时)任务四: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支撑课程目标2)知识要点:人际关系的重要意义:人际交往理论:沟通技巧和方法学习目标:1.认识到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意义课程应知应2.熟悉人际交往的理论,掌握人际交往与沟通的技巧和方法会具体内容授课建议:课堂讲授、课堂活动与小组讨论。(建议学时:4学时)要求任务五:大学生学习心理(支撑课程目标1)知识要点:管理时间;学习方法学习目标:1.学会有效地管理时间2.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3.了解自己的学习特点授课建议:课堂讲授、课堂活动与小组讨论。(建议学时:4学时)任务六:大学生恋爱心理(支撑课程目标2)知识要点:爱情内涵;爱的责任;健康的性心理学习目标:1.知道爱情的内涵2.了解大学生的恋爱心理的特点,理解爱情的真谛3,端正恋爱动机,提升爱的能力,培养爱的责任4.正确看待性,培养健康的性心理授课建议:课堂讲授、课堂活动与小组讨论。(建议学时:4学时)任务七:大学生的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支撑课程目标1)知识要点:压力与挫折概念:科学应对压力学习目标:1.了解压力与挫折的概念2.学会应对压力,科学管理压力,提升抗逆力和耐挫力3.理性应对挫折授课建议:课堂讲授、课堂活动与小组讨论。(建议学时:2学时)任务八: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支撑课程目标2)知识要点:心理危机的产生原因和应对方法30
30 课程应知应 会具体内容 要求 任务一:适应大学生活(支撑课程目标 1) 知识要点:了解并理解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学习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正确的人 生态度,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积极规划学业与职业目标,尽快完成中学到大学的 过渡与转变 授课建议:课堂讲授、课堂活动与小组讨论。(建议学时:4 学时) 任务二:大学生的自我认识(支撑课程目标 1) 知识要点:自我意识;自信和自卑;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 学习目标:1. 了解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及发展特点,理解自我意识的内容 2. 学习在实际生活中推动自己走向成熟;了解自信和自卑的心理 机制,区分自卑和自卑情结,学习悦纳自己 3. 掌握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 授课建议:课堂讲授、课堂活动与小组讨论。(建议学时:4 学时) 任务三:大学生的情绪管理(支撑课程目标 1) 知识要点:认识情绪;管理情绪;调节情绪 学习目标:1. 了解和认识情绪 2. 学会管理调节情绪 授课建议:课堂讲授、课堂活动与小组讨论。(建议学时:4 学时) 任务四: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支撑课程目标 2) 知识要点:人际关系的重要意义:人际交往理论;沟通技巧和方法 学习目标:1. 认识到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意义 2. 熟悉人际交往的理论,掌握人际交往与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授课建议:课堂讲授、课堂活动与小组讨论。(建议学时:4 学时) 任务五:大学生学习心理(支撑课程目标 1) 知识要点:管理时间;学习方法 学习目标:1. 学会有效地管理时间 2. 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 3. 了解自己的学习特点 授课建议:课堂讲授、课堂活动与小组讨论。(建议学时:4 学时) 任务六:大学生恋爱心理(支撑课程目标 2) 知识要点:爱情内涵;爱的责任;健康的性心理 学习目标:1.知道爱情的内涵 2.了解大学生的恋爱心理的特点,理解爱情的真谛 3. 端正恋爱动机,提升爱的能力,培养爱的责任 4. 正确看待性,培养健康的性心理 授课建议:课堂讲授、课堂活动与小组讨论。(建议学时:4 学时) 任务七:大学生的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支撑课程目标 1) 知识要点:压力与挫折概念;科学应对压力 学习目标:1. 了解压力与挫折的概念 2. 学会应对压力,科学管理压力,提升抗逆力和耐挫力 3. 理性应对挫折 授课建议:课堂讲授、课堂活动与小组讨论。(建议学时:2 学时) 任务八: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支撑课程目标 2) 知识要点:心理危机的产生原因和应对方法
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心理危机2.了解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如何应对授课建议:课堂讲授、课堂活动与小组讨论。(建议学时2学时)任务九: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支撑课程目标3)知识要点:生命的意义:幸福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幸福观学习目标:1.了解生命的意义2.探究什么是幸福感,明确幸福目标3.实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授课建议:课堂讲授、课堂活动与小组讨论。(建议学时2学时)任务十: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发展(支撑课程目标3)知识要点:了解和制定自己的生涯规划学习目标:1.了解生涯规划的意义2.探究自己的生涯规划授课建议:课堂讲授、课堂活动与小组讨论。(建议学时2学时)任务一:适应大学生活(支撑课程目标1、2)知识要点:了解大学生活和高中生活的区别学习自标:找到自己的大学生活节奏和目标授课建议:讲座,团体辅导,4学时课程应知应任务二:学会人际合作(支撑课程目标1、3)会具体内容知识要点:团队合作方式要求(实践部学习目标:学会团队合作共赢分)授课建议:团体活动,2学时任务三:学会应对挫折,规划未来(支撑课程目标1、2、3)知识要点:生涯规划学习目标:学会展望未来,舒缓压力授课建议:讲座,团体活动,4学时专职教师要求:1.具有心理学、教育类专业或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2.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3.熟悉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专业知识和相关理论,并能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4.熟悉大学生心理健康理论教学的方法与手段:师资标准5.具备课程开发和专业研究能力,能遵循应用型本科的教学规律,正确分析、设计、实施及评价课程;兼职教师要求:兼职教师应是来自学生工作一线的骨干教师,熟悉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熟悉大学生心理健康理论,具有执教能力。教材应以学生为本,以案例分析为主,内容贴近学生需要,重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用实际案例、知识拓展等多种手段,使学生对课程知识体教材选用标系有深入了解,并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准参考教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编陈朝霞、赵斐娜,海南出版社,ISBN978-7-5443-9473-4,2020年9月出版。评价与考试形式:平时考核(40%),期末应知(60%),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考核标准撰写人:系(教研室)主任:年月日学院(部)负责人:时间:31
31 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心理危机 2.了解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如何应对 授课建议:课堂讲授、课堂活动与小组讨论。(建议学时 2 学时) 任务九: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支撑课程目标 3) 知识要点:生命的意义;幸福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幸福观 学习目标:1. 了解生命的意义 2. 探究什么是幸福感,明确幸福目标 3. 实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 授课建议:课堂讲授、课堂活动与小组讨论。(建议学时 2 学时) 任务十: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发展(支撑课程目标 3) 知识要点:了解和制定自己的生涯规划 学习目标:1. 了解生涯规划的意义 2. 探究自己的生涯规划 授课建议:课堂讲授、课堂活动与小组讨论。(建议学时 2 学时) 课程应知应 会具体内容 要求(实践部 分) 任务一:适应大学生活(支撑课程目标 1、2) 知识要点:了解大学生活和高中生活的区别 学习目标:找到自己的大学生活节奏和目标 授课建议:讲座,团体辅导,4 学时 任务二:学会人际合作(支撑课程目标 1、3) 知识要点:团队合作方式 学习目标:学会团队合作共赢 授课建议:团体活动,2 学时 任务三:学会应对挫折,规划未来(支撑课程目标 1、2、3) 知识要点:生涯规划 学习目标:学会展望未来,舒缓压力 授课建议:讲座,团体活动,4 学时 师资标准 专职教师要求: 1.具有心理学、教育类专业或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2.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 3.熟悉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专业知识和相关理论,并能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 4.熟悉大学生心理健康理论教学的方法与手段; 5.具备课程开发和专业研究能力,能遵循应用型本科的教学规律,正确分析、设 计、实施及评价课程; 兼职教师要求: 兼职教师应是来自学生工作一线的骨干教师,熟悉大学生心理发展规 律,熟悉大学生心理健康理论,具有执教能力。 教材选用标 准 教材应以学生为本,以案例分析为主,内容贴近学生需要,重在提高学生学 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用实际案例、知识拓展等多种手段,使学生对课程知识体 系有深入了解,并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参考教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编陈朝霞、赵斐娜,海南出版社, ISBN978-7-5443-9473-4,2020 年 9 月出版。 评价与 考核标准 考试形式:平时考核(40%),期末应知(60%),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 撰写人: 系(教研室)主任: 学院(部)负责人: 时间: 年 月 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名称BasicPrinciplesofMarxism英文名称二课程编号030105A开课学期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课程属性必修课3课程学分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总学时:48;其中理论学时:40实践学时:8课程学时开课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课程名称对先修课应知应会具体要求1.通过课程学习,使大学生进一步了解大学学习的一般特先修课程点、理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基本要求。思想道德与法治2.理解掌握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内容,明确大学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所要承担的责任和使命。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后续课程论、中国近代史纲要毕业要求课程目标67381.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向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帮助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权重权重权重权重课程目标义崇高理想,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形成科0.60. 60.60.6及与毕业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跟党和人民的根本利要求的对益保持一致,更好地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服务。应关系2.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是中国社会主义高校的本质特征和根本任务之一。树立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权重权重权重权重和方法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培养社0. 40. 40. 40.4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本课程系高校公共基础政治理论必修课,综合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也是高校政治理论课最基础、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始终坚持课程概述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从而培养并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2
3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英文名称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课程编号 030105A 开课学期 二 课程性质 公共基础课 课程属性 必修课 课程学分 3 适用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课程学时 总学时:48; 其中理论学时:40 实践学时:8 开课单位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 先修课程 课程名称 对先修课应知应会具体要求 思想道德与法治 1.通过课程学习,使大学生进一步了解大学学习的一般特 点、理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基本要求。 2.理解掌握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内容,明确大学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所要承担的责任和使命。 后续课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 论、中国近代史纲要 课程目标 及与毕业 要求的对 应关系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 3 6 7 8 1.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向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 理,帮助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 义崇高理想,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形成科 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跟党和人民的根本利 益保持一致,更好地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服务。 权 重 0.6 权 重 0.6 权重 0.6 权重 0.6 2.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是中国社会主义高 校的本质特征和根本任务之一。树立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 和方法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培养社 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行动指南。 权重 0.4 权重 0.4 权重 0.4 权重 0.4 课程概述 本课程系高校公共基础政治理论必修课,综合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即马克思主 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也是高校政治理论课最基础、最重要的 教学内容之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始终坚持 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掌握马克 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从而培养并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