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作用的临床效果 1、治疗作用:指凡符合用药目的或达 到防治效果的作用。治疗目的分为 对因和对症治疗。 2、不良反应:指不符合用药目的,甚 至给病人带来痛苦的作用。 (1)副作用:指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出现 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 三、药物作用的临床效果 1、治疗作用:指凡符合用药目的或达 到防治效果的作用。治疗目的分为 对因和对症治疗。 2、不良反应:指不符合用药目的,甚 至给病人带来痛苦的作用。 (1)副作用:指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出现 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2)毒性反应:指由于药物剂量过大,用药 时间过长或机体敏感性过高,使机体产 生病理反应或有害反应,分为急性和慢 性毒性反应。 (3)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已降 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生物效应 (4继发反应:指继发于药物治疗作用之后 的一种不良反应,如长期应用广谱抗生 素引起的两重感染
(2)毒性反应:指由于药物剂量过大,用药 时间过长或机体敏感性过高,使机体产 生病理反应或有害反应,分为急性和慢 性毒性反应。 (3)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已降 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生物效应。 (4)继发反应:指继发于药物治疗作用之后 的一种不良反应,如长期应用广谱抗生 素引起的两重感染
●(5)变态反应(过敏反应):指与药理作 用无关的病理性免疫反应 (6)致畸作用: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而 引起畸胎的作用,常发生于妊娠头 20天至3个月内。 (7)致突变与致癌作用:致突变作用指 药物使DNA分子中的碱基对排列顺 序发生改变(基因突变)
⚫ (5)变态反应(过敏反应):指与药理作 用无关的病理性免疫反应。 (6)致畸作用: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而 引起畸胎的作用,常发生于妊娠头 20天至3个月内。 (7)致突变与致癌作用:致突变作用指 药物使DNA分子中的碱基对排列顺 序发生改变(基因突变)
四.药物剂量一效应关系 1.量效关系:药物的药理效应随着剂 量或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二者间的 规律性变化称为量效关系 最小有效量(阈剂量):刚引起药理 效应的剂量 3.极量:引起最大效应而不发生中毒 的剂量 4.常用量:比阈剂量大,比极量小的剂 量.一般情况下治疗量不应超过量 5.最小中毒量:刚引起轻度中毒的量. 6.致死量:引起死亡的剂量
⚫ 四.药物剂量一效应关系 1.量效关系:药物的药理效应随着剂 量或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二者间的 规律性变化称为量效关系. 2.最小有效量(阈剂量):刚引起药理 效应的剂量. 3.极量:引起最大效应而不发生中毒 的剂量. 4.常用量:比阈剂量大,比极量小的剂 量.一般情况下治疗量不应超过量. 5.最小中毒量:刚引起轻度中毒的量. 6.致死量:引起死亡的剂量
致死作用 ↑中毒作用 作用强度 有效作用 无作用 用量 有小 效 有效一中 效 死 图2-1剂量与药理作用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