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柠檬酸发酵机制 • 柠檬酸又名枸橼酸,学名α-羟基丙烷三羧酸,是生物 体主要代谢产物之一。 • 性质: • 分子式C6H8O7,分子量192.12 有两种形式 • 水合物:100℃时融解,密度1.542g/cm3(18℃) 无水物:无色晶体或粉末,熔点153℃ 有强酸味。溶于水、乙醇和乙醚
第四章 柠檬酸发酵机制 • 柠檬酸又名枸橼酸,学名α-羟基丙烷三羧酸,是生物 体主要代谢产物之一。 • 性质: • 分子式C6H8O7,分子量192.12 有两种形式 • 水合物:100℃时融解,密度1.542g/cm3(18℃) 无水物:无色晶体或粉末,熔点153℃ 有强酸味。溶于水、乙醇和乙醚
用途: • 1)食品行业 • 2)医药行业 • 3)化工行业 • 4)其它行业 柠檬酸的生产: • 1874年首次从柠檬汁中提出柠檬酸并结晶成 固体;1913年首次实现利用黑曲霉发酵生成 柠檬酸
用途: • 1)食品行业 • 2)医药行业 • 3)化工行业 • 4)其它行业 柠檬酸的生产: • 1874年首次从柠檬汁中提出柠檬酸并结晶成 固体;1913年首次实现利用黑曲霉发酵生成 柠檬酸
一、柠檬酸合成途径 葡 萄 糖 丙 酮 酸 柠 檬 酸 乙酰-CoA 草酰乙酸 EMP途径 氧化脱羧 羧化
一、柠檬酸合成途径 葡 萄 糖 丙 酮 酸 柠 檬 酸 乙酰-CoA 草酰乙酸 EMP途径 氧化脱羧 羧化
• 1953年,Jagnnathan等证实了黑曲霉 中存在EMP途径的所有酶; • 1954年,Shu提出葡萄糖分解代谢中约80 %走EMP途径; • 1958年,MeDomough等发现黑曲霉还 存在HMP途径的酶,但HMP途径主要存在于 孢子形成阶段; • 1954-1955年,Ramakrishman和 Martin研究发现黑曲霉中存在三羧酸循环;
• 1953年,Jagnnathan等证实了黑曲霉 中存在EMP途径的所有酶; • 1954年,Shu提出葡萄糖分解代谢中约80 %走EMP途径; • 1958年,MeDomough等发现黑曲霉还 存在HMP途径的酶,但HMP途径主要存在于 孢子形成阶段; • 1954-1955年,Ramakrishman和 Martin研究发现黑曲霉中存在三羧酸循环;
淀粉 葡萄糖 6-磷酸果糖 1,6-二磷酸果糖 磷酸丙糖 磷酸烯醇丙酮酸 丙酮酸 乙酰CoA 苹果酸 草酰乙酸 柠檬酸 顺乌头酸 异柠檬酸 琥珀酸 α-酮戊二酸 富马酸 CO2 Fe2+ CO2 CO2
淀粉 葡萄糖 6-磷酸果糖 1,6-二磷酸果糖 磷酸丙糖 磷酸烯醇丙酮酸 丙酮酸 乙酰CoA 苹果酸 草酰乙酸 柠檬酸 顺乌头酸 异柠檬酸 琥珀酸 α-酮戊二酸 富马酸 CO2 Fe2+ CO2 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