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菌
病原菌
(一)致病菌的变迁 ●早在20世纪70年代及80年代初期,最常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 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 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其中以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为主,在致 病菌中所占比例达70%以 但在80年代中后期及90年代,最常见的致病菌则为金葡菌、 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肠球菌属、克 雷伯菌属,其中革兰阳性球菌败血症呈显著上升趋势。在某 些感染中,如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并发败血症时,葡萄球 菌属、链球菌属、肠球菌属等革兰阳性球菌所占比例甚至可 高达68%。 然而,不同地区以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不同,其致病菌所占 比例也有很大差异
(一)致病菌的变迁 早在20世纪70年代及80年代初期,最常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 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 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其中以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为主,在致 病菌中所占比例达70%以上。 但在80年代中后期及90年代,最常见的致病菌则为金葡菌 最常见的致病菌则为金葡菌、 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肠球菌属、克 雷伯菌属,其中革兰阳性球菌败血症呈显著上升趋势。在某 些感染中,如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并发败血症时,葡萄球 菌属、链球菌属、肠球菌属等革兰阳性球菌所占比例甚至可 高达68%。 然而,不同地区以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不同,其致病菌所占 比例也有很大差异
(一)致病菌的变迁 般认为,目前在大多数情况下,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 肠杄菌属、不动杄菌属及假单胞菌属等革兰阴性菌仍占重 要地位。 葡萄球菌败血症的显著增加也应高度重视。 脆弱拟杄菌等厌氧菌败血症所占比例略呈下降趋势,自20世 纪70年代的7%~11%,降至目前的4%~6%,但由于厌氧菌 培养技术较为复杂,故实际发生率可能会更高一些 ●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医院真菌败血症呈显著增 多趋势,免疫低下患者医院感染败血症中约占5%~12%,以 白念珠菌属为主,但非白念珠菌(如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 珠菌、热带念珠菌等)所占比例在逐渐扩大
(一)致病菌的变迁 一般认为,目前在大多数情况下,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 、肠杆菌属、不动杆菌属及假单胞菌属等革兰阴性菌仍占重 要地位。 葡萄球菌败血症的显著增加也应高度重视。 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败血症所占比例略呈下降趋势 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败血症所占比例略呈下降趋势,自20世 纪70年代的7%~11%,降至目前的4%~6%, 但由于厌氧菌 培养技术较为复杂,故实际发生率可能会更高一些。 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医院真菌败血症呈显著增 多趋势,免疫低下患者医院感染败血症中约占5%~12%, 以 白念珠菌属为主,但非白念珠菌(如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 珠菌、热带念珠菌等)所占比例在逐渐扩大
(二)致病菌的耐药性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广谱青霉素和第1代头孢菌素的应 用,临床开始出现革兰阴性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以及由此引 起的耐药性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后,因各种头孢菌素及超广谱β内酰胺类新品 种的广泛应用,导致革兰阴性细菌不断产生新的β内酰胺酶, 出现多重耐药菌株,还能在医院内迅速传播 医院感染败血症中革兰阴性菌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 )和AmpC酶者尤为突出
(二)致病菌的耐药性 致病菌的耐药性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广谱青霉素和第1代头孢菌素的应 用,临床开始出现革兰阴性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以及由此引 起的耐药性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后,因各种头孢菌素及超广谱β内酰胺类新品 种的广泛应用,导致革兰阴性细菌不断产生新的 导致革兰阴性细菌不断产生新的β内酰胺酶, 出现多重耐药菌株,还能在医院内迅速传播。 医院感染败血症中革兰阴性菌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 )和AmpC酶者尤为突出
(二)致病菌的耐药性 ● ESBLS可以破坏大多数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 ESBLS细菌以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最为常见,我国大多数地区的 检出率在13%~50%之间,部分经济发达地区更甚。 ●产AmpC酶细菌往往表现为对所有的第3代头孢菌素、头霉 素、氨曲南等耐药,克拉维酸、舒巴坦、三唑巴坦3种酶抑 制剂对AmpC酶的抑制作用也很差。临床常见的高产AmpC 酶细菌有肠杄菌属、枸橼酸菌属、沙雷菌属、不动杄菌属 及铜绿假单胞菌等
(二)致病菌的耐药性 致病菌的耐药性 ESBLs可以破坏大多数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ESBLs细菌以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最为常见,我国大多数地区的 检出率在13%~50%之间,部分经济发达地区更甚。 产AmpC酶细菌往往表现为对所有的第3代头孢菌素、头霉 素、氨曲南等耐药,克拉维酸、舒巴坦、三唑巴坦3种酶抑 制剂对AmpC酶的抑制作用也很差。临床常见的高产AmpC 酶细菌有肠杆菌属、枸橼酸菌属、沙雷菌属、不动杆菌属 及铜绿假单胞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