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 陈明泉
脊髓灰质炎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 陈明泉
概述 l、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2、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痛及肢体疼痛,部分发生肢体 弛缓性瘫。严重病人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3、多发生于小儿,故俗称“小儿麻痹症
1、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2、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痛及肢体疼痛,部分发生肢体 概述 2、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痛及肢体疼痛,部分发生肢体 弛缓性瘫。严重病人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严重病人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3、多发生于小儿 、多发生于小儿,故俗称“小儿麻痹症
弛缓性瘫和痉变性瘫鉴别诊断 鉴别项目弛缓性瘫 痉变性瘫 病变部位大脑皮质运动脊髓前角细胞,脑神经运动 区或锥体束神经核及其发出的神经轴突 肌张力 增强 降低 腱反射 亢进 减低或消失 病理反射 阳性 阴性
鉴别项目 弛缓性瘫 痉挛性瘫 病变部位 大脑皮质运动 区或锥体束 脊髓前角细胞,脑神经运动 神经核及其发出的神经轴突 弛缓性瘫和痉挛性瘫鉴别诊断 区或锥体束 神经核及其发出的神经轴突 肌张力 增强 降低 腱反射 亢进 减低或消失 病理反射 阳性 阴性
病原学 1、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肠道病毒属。 2、单股RNA,无包膜。 3、分ⅠⅡI3个血清型,型间少有交叉免疫。 4、耐寒冷,低温下长期存活,但对热、干燥及氧化消 毒剂敏感。 脊髓灰质炎病毒电镜照片
病 原 学 1、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肠道病毒属 、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肠道病毒属。 2、单股RNA,无包膜。 3、分I II III3个血清型,型间少有交叉免疫 ,型间少有交叉免疫。 4、耐寒冷,低温下长期存活 ,低温下长期存活,但对热、干燥及氧化消 、干燥及氧化消 毒剂敏感。 脊髓灰质炎病毒电镜照片
流行病学 传染源人是唯一贮存宿主,显性、隐性感染者都是传染源。 传播途径主要经粪一口传播 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同型病毒持久免疫力。 流行特征6月一5岁小儿发病率90%流行时以隐性感染及无瘫 痪型病例多,瘫痪型仅占1/1000
流 行 病 学 传染源 人是唯一贮存宿主,显性、隐性感染者都是传染源 、隐性感染者都是传染源。 传播途径 主要经粪-口传播。 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同型病毒持久免疫力 ,感染后可获同型病毒持久免疫力。 流行特征 6月-5岁小儿发病率90%。流行时以隐性感染及无瘫 。流行时以隐性感染及无瘫 痪型病例多,瘫痪型仅占1/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