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九年级语文 2016.1 考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4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生|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学号 须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知|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基础·运用(共28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和图片,完成第(1)-(2)题。(共4分) 中国书法有篆、隶、草、楷、行五种主要书体。篆 书风格古朴,笔画繁复:求书委头雁尾,一波三折:目8 书结构简省,纵任狂放;楷书笔画平直,规矩端正;行 百6 书书写快捷,潇洒飘逸。汉字书法能集中体现人的精神 家 气质与文化修养,是中华文化的无价之宝。 (1)旁边这枚邮票上有两方印章,印章上的文字属于EL (2分) A.楷书 B.篆书 C.隶书 D.草书 (2)邮票右侧印章上的文字是“百花齐放”,请用规范的正楷字将左侧印章上的四个字抄写在 答题卡的田字格内。(2分)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共8分) 邮票是由邮政机关发行,供寄送书信、(m∫ng)信片等邮件时贴用的邮资凭证。邮票同时 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主权的象征,方寸之间,可表现该国家或该地区的特色景观、重大事件、 风土民情、人文传统等等,所以又被人称作“国家的(mfng)片”。世界上最早的邮票是英国 的黑便士,中国最早的邮票是清朝的大龙邮票。如今,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f山)地的变 邮票也被赋予了更多新的意义,它不再是单纯的邮资凭证,还成为了记录历史的新材料、文化 交流的新载体和具有收藏价值的特殊商品。 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供(g6ng) “义”字的笔顺是 B.供(gong) “义”字的笔顺是: 九年级期末语文试卷第1页(共12页)
九年级期末 语文试卷 第1页(共 12 页) 北京市西城区 2015-2016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九年级语文 2016.1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 12 页,共五道大题,24 道小题。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学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 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一、基础·运用(共 28 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和图片,完成第(1)-(2)题。(共 4 分) 中国书法有篆、隶、草、楷、行五种主要书体。篆 书风格古朴,笔画繁复;隶书蚕头雁尾,一波三折﹔草 书结构简省,纵任狂放;楷书笔画平直,规矩端正﹔行 书书写快捷,潇洒飘逸。汉字书法能集中体现人的精神 气质与文化修养,是中华文化的无价之宝。 (1)旁边这枚邮票上有两方印章,印章上的文字属于 (2 分) A.楷书 B.篆书 C.隶书 D.草书 (2)邮票右侧印章上的文字是“百花齐放”,请用规范的正楷字将左侧..印章上的四个字抄写在 答题卡的田字格内。(2 分)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共 8 分) 邮票是由邮政机关发行,供.寄送书信、(míng)信片等邮件时贴用的邮资凭证。邮票同时 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主权的象征,方寸之间,可表现该国家或该地区的特色景观、重大事件、 风土民情、人文传统等等,所以又被人称作“国家的(míng)片”。世界上最早的邮票是英国 的黑便士,中国最早的邮票是清朝的大龙邮票。如今,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fù)地的变化, 邮票也被赋予了更多新的意义,它不再是单纯的邮资凭证,还成为了记录历史的新材料、文化 交流的新载体和具有收藏价值的特殊商品。 (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供.(gōng) “义”字的笔顺是: B.供.(gōng) “义”字的笔顺是:
C.供(gong) “义”字的笔顺是: D.供(gong) “义”字的笔顺是:人 (2)文中按括号内拼音填写汉字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名明复 B.名名复 C.明名覆 明明覆 (3)在以“收藏邮票”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你所在小组的三位同学谈到了收藏邮票的 意义。请你依据三位同学的发言内容,用“不仅…而且……还……”的句式写一个小组 总结发言。(限60字以内)(4分) 甲同学:邮票的设计都很精美,收藏邮票让我受到了艺术熏陶,提高了审美情趣。 乙同学:我收藏了很多邮票,了解了一些以前不知道的邮票知识,比如邮票可以分为普通 邮票、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 丙同学:邮票展现了各国文化、艺术、体育、科技等方面的成果,这让我大开眼界,增长 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识 3.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不断与外来文化交流的国家,许多成语留有外来文化的痕迹。比如 “六根清净”中的“六根”就来自佛教用语,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清净” 比喻已无任何欲念。下列成语均含有外来文化成分的一组是(2分) A.掩耳盗铃守株待兔世外桃源 B.当头棒喝精卫填海夸父追日 杀鸡取卵刻舟求剑亡羊补牢 D.五体投地天方夜谭功德无量 4.下面两个语段都出自鲁迅的小说《故乡》。语段(一)先总写“我”从没听说过闰土所讲的 这些新鲜事,然后引出对这些新鲜事的具体分说:语段(二)写的是“我”回到故乡再见 到杨二嫂却一时没认出来,“我”母亲替“我”解释并断断续续地提醒着“我”。根据各自 语境,在【甲】【乙】【丙】处分别填写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2分) 语段(一)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甲】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 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语段(二)我愈加愕然了。幸而我的母亲也就进来,从旁说:“他多年出门,统忘却了。 你该记得罢,”便向着我说【乙】“这是斜对门的杨二嫂,【丙】开豆腐店的。” A.【甲】逗号【乙】冒号【丙】破折号 B.【甲】冒号【乙】逗号【丙】省略号 九年级期末语文试卷第2页(共12页)
九年级期末 语文试卷 第2页(共 12 页) C.供.(gòng) “义”字的笔顺是: D.供.(gòng) “义”字的笔顺是: (2)文中按括号内拼音填写汉字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名 明 复 B.名 名 复 C.明 名 覆 D.明 明 覆 (3)在以“收藏邮票”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你所在小组的三位同学谈到了收藏邮票的 意义。请你依据三位同学的发言内容,用“不仅……而且……还……”的句式写一个小组 总结发言。(限 60 字以内)(4 分) 甲同学:邮票的设计都很精美,收藏邮票让我受到了艺术熏陶,提高了审美情趣。 乙同学:我收藏了很多邮票,了解了一些以前不知道的邮票知识,比如邮票可以分为普通 邮票、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 丙同学:邮票展现了各国文化、艺术、体育、科技等方面的成果,这让我大开眼界,增长 了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识。 3.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不断与外来文化交流的国家,许多成语留有外来文化的痕迹。比如 “六根清净”中的“六根”就来自佛教用语,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清净” 比喻已无任何欲念。下列成语均含有 ...外来文化成分的一组是(2 分) A. 掩耳盗铃 守株待兔 世外桃源 B. 当头棒喝 精卫填海 夸父追日 C. 杀鸡取卵 刻舟求剑 亡羊补牢 D. 五体投地 天方夜谭 功德无量 4.下面两个语段都出自鲁迅的小说《故乡》。语段(一)先总写“我”从没听说过闰土所讲的 这些新鲜事,然后引出对这些新鲜事的具体分说;语段(二)写的是“我”回到故乡再见 到杨二嫂却一时没认出来,“我”母亲替“我”解释并断断续续地提醒着“我”。根据各自 语境,在【甲】【乙】【丙】处分别填写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2 分) 语段(一)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甲】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 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语段(二)我愈加愕然了。幸而我的母亲也就进来,从旁说:“他多年出门,统忘却了。 你该记得罢,”便向着我说【乙】“这是斜对门的杨二嫂,【丙】开豆腐店的。” A.【甲】逗号【乙】冒号【丙】破折号 B.【甲】冒号【乙】逗号【丙】省略号
C.【甲】冒号【乙】冒号【丙】省略号 D.【甲】逗号【乙】逗号【丙】破折号 5.老师组织同学们读过《水浒》中“拳打镇关西”“智取生辰纲”的故事后,要求大家用对联 的形式表达自己对这一名著的理解与感悟,有同学设计了下面这副对联。依次将其中空缺 处补写完整,在内容、形式上都恰当的一项是(2分) 上联:智 斗杨志只因 下联:侠 除郑屠全为 A.吴用除暴安良鲁达替天行道 B.鲁达替天行道吴用除暴安良 C.吴用替天行道鲁达除暴安良 D.鲁达除暴安良吴用替天行道 6.下面相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欧阳修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脍炙人口的佳句“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出自他的《醉翁亭记》 B.《读<孟尝君传>》是北宋大文学家王安石的一篇短文。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 C.《儒林外史》是我国明代作家吴敏梓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塑造了范进等一大批深受封 建科举制度毒害的读书人形象 D.鲁迅先生的作品《藤野先生》收录在散文集《朝花夕拾》中,《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收录在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中。 7.2015年11月22日,北京下起了鹅毛大雪,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用“小雪’迎大雪”作标 题对相关事件进行了系列报道,这题目中的“小雪”指的是(2分) A.天气 B.景物 C.节日 D.节气 8.默写(共6分) 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1分) (2)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1分) (3)无可奈何花落去,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1分) (4)“风”,飘忽不定,引人幽思,古典诗文中经常会出现这个字。请默写出下列三篇古诗文 中含有“风”字的语句。(3分 答:①(范仲淹《岳阳楼记》)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九年级期末语文试卷第3页(共12页)
九年级期末 语文试卷 第3页(共 12 页) C.【甲】冒号【乙】冒号【丙】省略号 D.【甲】逗号【乙】逗号【丙】破折号 5.老师组织同学们读过《水浒》中“拳打镇关西”“智取生辰纲”的故事后,要求大家用对联 的形式表达自己对这一名著的理解与感悟,有同学设计了下面这副对联。依次将其中空缺 处补写完整,在内容、形式上都恰当的一项是(2 分) 上联:智 斗杨志只因 下联:侠 除郑屠全为 A.吴用 除暴安良 鲁达 替天行道 B.鲁达 替天行道 吴用 除暴安良 C.吴用 替天行道 鲁达 除暴安良 D.鲁达 除暴安良 吴用 替天行道 6. 下面相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欧阳修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脍炙人口的佳句“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出自他的《醉翁亭记》。 B.《读<孟尝君传>》是北宋大文学家王安石的一篇短文。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儒林外史》是我国明代作家吴敬梓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塑造了范进等一大批深受封 建科举制度毒害的读书人形象。 D.鲁迅先生的作品《藤野先生》收录在散文集《朝花夕拾》中,《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收录在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中。 7.2015 年 11 月 22 日,北京下起了鹅毛大雪,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用“‘小雪’迎大雪”作标 题对相关事件进行了系列报道,这题目中的“小雪”指的是(2 分) A.天气 B.景物 C.节日 D.节气 8.默写(共 6 分) (1) ,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1 分) (2)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1 分) (3)无可奈何花落去,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1 分) (4)“风”,飘忽不定,引人幽思,古典诗文中经常会出现这个字。请默写出下列三篇古诗文 中含有“风”字的语句。(3 分) 答:①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②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文天祥《过零丁洋》) 、文言文阅读(共8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第9-11题。 【甲】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 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 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 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 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 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 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节选自《韩非子》) 【乙】浦阳郑君仲辨,左手之拇指有疹焉,隆起而粟。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 足患。既三日,聚而如钱。忧之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又三日,拇指大盈握,近拇之 指皆为之痛,肢体心膂φ无不病者。惧而谋诸医,医视之,惊曰:“此疾之奇者,虽病在指,其 实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伤身。然始发之时,终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今疾且成,已非 月不能瘳③。终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药可治也;至于既成,甚将延乎肝膈④,否亦 将为一臂之忧。非有以御其内,其势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为之。”君从其言,日服汤 剂,而傅°以善药,果至二月而后瘳,三月而神色始复。(节选自方孝儒《指喻》) 【注】①握:四寸为一握。②膂():脊骨。③瘳(chou):病愈。④肝膈:泛指人体内脏。⑤傅:涂。 9.解释下列语句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居十日 (2)至于既成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2分) (1)臣是以无请也翻译 (2)以为不足患 翻译 11.在这两篇寓言故事中,蔡桓公对扁鹊劝告的态度多是“不应”“不悦”,结果 郑 仲辨对医生意见的态度是“_②_”,结果“二月而后瘳,三月而神色始复”。这两篇寓言 故事蕴含着相同的道理,即 (①②用原文回答,③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名著阅读(共6分) 12.《西游记》中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三个徒弟(不包括小白龙)形象各异,特点鲜明。阅读 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共2分) “我等因为前生有罪,感蒙观世音菩萨劝化,与我们摩顶受戒,改换法名,皈依佛果, 情愿保护唐僧上西方拜佛求经,将功折罪。今日到此,一旦俱休,说出这等各寻头路的话 来,可不违了菩萨的善果,坏了自己的德行,惹人耻笑,说我们有始无终也!” (1)请根据你对这部名著的了解,推测出上面这段话应该是哪位徒弟所说。(1分) 答 九年级期末语文试卷第4页(共12页)
九年级期末 语文试卷 第4页(共 12 页) ③ (文天祥《过零丁洋》) 二、文言文阅读(共 8 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第 9–11 题。 【甲】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 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 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 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 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 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 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节选自《韩非子》) 【乙】浦阳郑君仲辨,左手之拇指有疹焉,隆起而粟。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 足患。既三日,聚而如钱。忧之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又三日,拇指大盈握①,近拇之 指皆为之痛,肢体心膂 ②无不病者。惧而谋诸医,医视之,惊曰:“此疾之奇者,虽病在指,其 实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伤身。然始发之时,终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今疾且成,已非 三月不能瘳③。终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药可治也;至于既.成,甚将延乎肝膈④,否亦 将为一臂之忧。非有以御其内,其势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为之。”君从其言,日服汤 剂,而傅⑤以善药,果至二月而后瘳,三月而神色始复。 (节选自方孝儒《指喻》) 【注】①握:四寸为一握。 ②膂(lǚ):脊骨。 ③瘳(chōu):病愈。④肝膈:泛指人体内脏。⑤傅:涂。 9.解释下列语句加点词的意思。(2 分) (1)居.十日 居: (2)至于既.成 既: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2 分) (1)臣是以无请也 翻译: (2)以为不足患 翻译: 11.在这两篇寓言故事中,蔡桓公对扁鹊劝告的态度多是“不应”“不悦”,结果“ ① ”;郑 仲辨对医生意见的态度是“ ② ”,结果“二月而后瘳,三月而神色始复”。这两篇寓言 故事蕴含着相同的道理,即: ③ 。(①②用原文回答,③用自己的话回答。)(4 分) 三、名著阅读(共 6 分) 12. 《西游记》中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三个徒弟(不包括小白龙)形象各异,特点鲜明。阅读 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共 2 分) “我等因为前生有罪,感蒙观世音菩萨劝化,与我们摩顶受戒,改换法名,皈依佛果, 情愿保护唐僧上西方拜佛求经,将功折罪。今日到此,一旦俱休,说出这等各寻头路的话 来,可不违了菩萨的善果,坏了自己的德行,惹人耻笑,说我们有始无终也!” (1)请根据你对这部名著的了解,推测出上面这段话应该是哪位徒弟所说。(1 分) 答:
(2)上面这段话中提到“改换法名”一事,请从三个徒弟中任选一个,写出其法名。(1 分答 13.从下面两组连环画中任选一组,完成第(1)-(3)题。(共4分) 连环画 1在敌人的刑讯室里,【甲】昏迷中听到了2许云峰知道,从【甲】那儿能搜查到的 老许的声音,猛然睁开眼睛,喃喃地说: 东西,只有《挺进报》,此时内心里交织 “啊!真是老许,老许也被捕了!” 着愤怒和信心,大声说:“《挺进报》是破 坏不了的,不出几天,你们看吧!” 3.徐鹏飞以为自己的判断正确,便说:“许 4.【甲】明白了,老许是为了掩护组织, 先生,你的身份已无法掩盖了!”老许为了有意将敌人的注意力引向自己。望着老许 保护李敬原,大声说:“既已知道,何必多坚定的目光,他内心对老许充满了敬佩 问。我是《挺进报》的负责人。” 5.徐鹏飞摆正桌上的纸笔,目光突然转向 6老许不屑地看了敌人一眼,说:“共产 【甲】:“你的上级己不再保留了,你就更党人从来不怕讲明自己的观点。”这句话 没有必要保守秘密了吧?我保证,只要你提醒了【甲】,他忘却疼痛,拿起笔,大 写了自白书,我就立刻释放你!” 义凛然地写下了 五个大字。 (1)上面连环画的内容取材于小说《①》,画面中和许云峰在刑讯室相见的【甲】是 九年级期末语文试卷第5页(共12页)
九年级期末 语文试卷 第5页(共 12 页) 1.在敌人的刑讯室里,【甲】昏迷中听到了 老许的声音,猛然睁开眼睛,喃喃地说: “啊!真是老许,老许也被捕了!” 2.许云峰知道,从【甲】那儿能搜查到的 东西,只有《挺进报》,此时内心里交织 着愤怒和信心,大声说:“《挺进报》是破 坏不了的,不出几天,你们看吧!” 3.徐鹏飞以为自己的判断正确,便说:“许 先生,你的身份已无法掩盖了!”老许为了 保护李敬原,大声说:“既已知道,何必多 问。我是《挺进报》的负责人。” 4.【甲】明白了,老许是为了掩护组织, 有意将敌人的注意力引向自己。望着老许 坚定的目光,他内心对老许充满了敬佩。 5.徐鹏飞摆正桌上的纸笔,目光突然转向 【甲】:“你的上级已不再保留了,你就更 没有必要保守秘密了吧?我保证,只要你 写了自白书,我就立刻释放你!” 6.老许不屑地看了敌人一眼,说:“共产 党人从来不怕讲明自己的观点。”这句话 提醒了【甲】,他忘却疼痛,拿起笔,大 义凛然地写下了“ ”五个大字。 (2)上面这段话中提到“改换法名”一事,请从三个徒弟中任选一个 ....,写出其法名。(1 分) 答: 13. 从下面两组连环画中任选一组 ....,完成第(1)-(3)题。(共 4 分) 连环画一 (1)上面连环画的内容取材于小说《 ① 》,画面中和许云峰在刑讯室相见的【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