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九年级语文 2017.1 考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4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生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学号。 须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知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基础·运用(共21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共8分) 2016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 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进行了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途中,英勇的红军血战湘江, 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转战乌蒙山,击退了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 红军翻过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征服了严酷恶劣的自然环境。长征的 胜利,是理想的胜利,是信念的胜利。“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莱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 命理想高于天□了( zhen han)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 (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劣(l龟e)“万”字的第二笔是撤 B.劣(1e)“万”字的第二笔是横折勾 C.劣(lie) 万”字的第二笔是横折勾 D.劣(1ie)“万”字的第二笔是撇 (2)根据文中注音在答题卡的田字格内用正楷填写汉字。(2分) (3)对画线成语中字的解释和在方框处填写标点,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穷凶极恶”的“穷”是达到极点的意思。 B.“穷凶极恶”的“穷”是达到极点的意思。 C.“穷凶极恶”的“穷”是没有出路的意思 D.“穷凶极恶”的“穷”是没有出路的意思 4)根据语意,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末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实现了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 ②开启了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新的进军 ③宣告了敌人消灭红军图谋的彻底失败 A.②①③B.②③① ③②①D.③①② 九年级期末语文试卷1/14
九年级期末 语文试卷 1 / 14 北京市西城区 2016-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九年级语文 2017.1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 10 页,共五道大题,24 道小题。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学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 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一、基础·运用(共 21 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共 8 分) 2016 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从 1934 年 10 月至 1936 年 10 月,红军第一、第 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进行了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途中,英勇的红军血战湘江, 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转战乌蒙山,击退了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 红军翻过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征服了严酷恶劣.的自然环境。长征的 胜利,是理想的胜利,是信念的胜利。“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 命理想高于天 (zhèn hàn)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 , , 。 (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 劣(lüè) “万”字的第二笔是撇 B. 劣(lüè) “万”字的第二笔是横折勾 C. 劣(liè) “万”字的第二笔是横折勾 D. 劣(liè) “万”字的第二笔是撇 (2)根据文中注音在答题卡的田字格内用正楷填写汉字。(2 分) 答: (3)对画线成语中字的解释和在方框处填写标点,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穷凶极恶”的“穷”是达到极点的意思。 。” B.“穷凶极恶”的“穷”是达到极点的意思。 ”。 C.“穷凶极恶”的“穷”是没有出路的意思。 。” D.“穷凶极恶”的“穷”是没有出路的意思。 ”。 (4)根据语意,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末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①实现了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 ②开启了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新的进军 ③宣告了敌人消灭红军图谋的彻底失败 A.②①③ B. ②③① C.③②① D. ③①②
2.长征即将胜利,毛泽东带领红军越过岷山之后,回顾长征,心潮澎湃,写下了《七律长征》。 阅读《七律长征》,完成第(1)一(2)题。(共2分)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对毛泽东的这幅书法作品,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1分) 美数水诚 礼将 A.笔法遒劲有力,结构简省,气势磅礴。 B.运笔自然流畅,线条奔放,纵任狂放 C.字体大小参差,方正端庄,浑厚大气。 D.用笔收放自如,讲究布局,一气呵成。 (2)有篆刻爱好者将《七律长征》的部分诗句刻成了印章,将下列印章按诗句顺序排列正确的 项是(1分) A.①④②③ B.①④③② C.④①②③ D.④①③② 3.有同学设计了下面这副对联,以表达对长征的敬意。在对联横线处填入短语,内容和形式都恰 当的一项是(2分) 上联:红军长征,跋涉_①,丈量② 下联:志士苦战,历经③ 魂舞④ A.①九死一生②千山万水③神州大地④华夏长空 B.①千山万水②神州大地③九死一生④华夏长空 C.①千山万水②华夏长空③九死一生④神州大地 D.①神州大地②华夏长空③千山万水④九死一生 九年级期末语文试卷2/14
九年级期末 语文试卷 2 / 14 2.长征即将胜利,毛泽东带领红军越过岷山之后,回顾长征,心潮澎湃,写下了《七律 长征》。 阅读《七律 长征》,完成第(1)-(2)题。(共 2 分) 七律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对毛泽东的这幅书法作品,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1 分) A.笔法遒劲有力,结构简省,气势磅礴。 B.运笔自然流畅,线条奔放,纵任狂放。 C.字体大小参差,方正端庄,浑厚大气。 D.用笔收放自如,讲究布局,一气呵成。 (2)有篆刻爱好者将《七律 长征》的部分诗句刻成了印章,将下列印章按诗句顺序排列正确的 一项是(1 分) ① ② ③ ④ A.①④②③ B. ①④③② C.④①②③ D.④①③② 3.有同学设计了下面这副对联,以表达对长征的敬意。在对联横线处填入短语,内容和形式都恰 当的一项是(2 分) 上联:红军长征,跋涉 ① ,丈量 ② ; 下联:志士苦战,历经 ③ ,魂舞 ④ 。 A. ①九死一生 ②千山万水 ③神州大地 ④华夏长空 B. ①千山万水 ②神州大地 ③九死一生 ④华夏长空 C. ①千山万水 ②华夏长空 ③九死一生 ④神州大地 D. ①神州大地 ②华夏长空 ③千山万水 ④九死一生
4.以物喻人是常见的艺术手法,这种手法关注物与人之间的相似点,将物的自然属性赋予人的精 神品格。学校板报组计划出一期赞美红军战士精神品质的板报,准备用梅花、菊花、松树中的 一种作为装饰,请你为板报组选择一种,并说明理由。(2分) 5.默写(共7分) (1)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1分) 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1分) (3)登斯楼也,则有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 阳楼记》)(2分) (4)古诗词中有很多通过写动物来表现诗人丰富情感的句子。如晏殊《浣溪沙》中“_①_”表 达了诗人的留恋之情,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_②”表达了诗人的思归之意,而辛 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_③_”表达了诗人驰骋疆场的豪迈情怀。(3 二、文言文阅读(共9分) 阅读《活板》,完成第69题。 活板 沈括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卬,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 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 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 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 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 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6.与“有奇字素无备者”中“素”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天下缟素 B.可以调素琴C.睿素无北伐之志D.素湍绿潭 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持就火炀之就 (2)旋刻之 旋 九年级期末语文试卷3/14
九年级期末 语文试卷 3 / 14 4.以物喻人是常见的艺术手法,这种手法关注物与人之间的相似点,将物的自然属性赋予人的精 神品格。学校板报组计划出一期赞美红军战士精神品质的板报,准备用梅花、菊花、松树中的 一种作为装饰,请你为板报组选择一种,并说明理由。(2 分) 选择: 理由: 5.默写(共 7 分) (1)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1 分) (2) ,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1 分) (3)登斯楼也,则有 ,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 阳楼记》)(2 分) (4)古诗词中有很多通过写动物来表现诗人丰富情感的句子。如晏殊《浣溪沙》中“ ① ”表 达了诗人的留恋之情,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 ② ”表达了诗人的思归之意,而辛 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 ③ ”表达了诗人驰骋疆场的豪迈情怀。(3 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 9 分) 阅读《活板》,完成第 6-9 题。 活 板 沈括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 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 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 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 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 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6.与“有奇字素.无备者”中“素”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天下缟素. B.可以调素.琴 C.睿素.无北伐之志 D. 素.湍绿潭 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 分) (1)持就.火炀之 就: (2)旋.刻之 旋: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3分) 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 翻译 9.阅读原文和【链接材料】,在下面句中横线处填写恰当内容。(2分) 【链接材料】 20世纪80年代,王选教授成功设计和研发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取代了铅字印刷。这一新技 术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减少了污染,也不需要铅字的存储空间,排版时间大为缩短,印刷工效 大大提高,被称为"中国印刷界的革命"。 从雕版印刷到毕昇的活版印刷,从铅字印刷到王选的汉字激光照排,每一次汉字印刷的革 命都是一次进步,相比以往,新技术都更具有_①、_②的特点。 三、名著阅读(共10分) 10.“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不同时期的共同道德规范。2012年, 全国妇联等单位提出了“新孝道行动标准”。请你从下列“新孝道行动标准”和《论语》选 文中各选一条,说说二者之间有什么相通之处。(3分) 新孝道行动标准(部分) ①带着妻小常回家②共与父母度节假 ③父母生日共同办④亲给父母做做饭 ⑤沟通父母解心结⑤关爱父母说出口 ⑦督促父母做体检③聆听父母聊往事 ⑨能和父母共锻炼常为父母拍张照 《论语》选文 第一则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第二则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第三则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行动标准”选择第 条 《论语》选择第 则 相通之处 11.《西游记》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神魔世界,很多人物都有神奇的本领。在孙悟空 的诸多本领中,你觉得哪个最为神奇?请结合小说中的具体情节谈谈。(3分) 答 九年级期末语文试卷4/14
九年级期末 语文试卷 4 / 14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3 分) 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 翻译: 9.阅读原文和【链接材料】,在下面句中横线处填写恰当内容。(2 分) 【链接材料】 20 世纪 80 年代,王选教授成功设计和研发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取代了铅字印刷。这一新技 术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减少了污染,也不需要铅字的存储空间,排版时间大为缩短,印刷工效 大大提高,被称为"中国印刷界的革命"。 从雕版印刷到毕昇的活版印刷,从铅字印刷到王选的汉字激光照排,每一次汉字印刷的革 命都是一次进步,相比以往,新技术都更具有 ① 、 ② 的特点。 三、名著阅读(共 10 分) 10. “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不同时期的共同道德规范。2012 年, 全国妇联等单位提出了“新孝道行动标准”。请你从下列“新孝道行动标准”和《论语》选 文中各选一条,说说二者之间有什么相通之处。(3 分) 新孝道行动标准(部分) ○1 带着妻小常回家 ○2 共与父母度节假 ○3 父母生日共同办 ○4 亲给父母做做饭 ○5 沟通父母解心结 ○6 关爱父母说出口 ○7 督促父母做体检 ○8 聆听父母聊往事 ○9 能和父母共锻炼 ○10 常为父母拍张照 《论语》选文 第一则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第二则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第三则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行动标准”选择第 条 《论语》选择第 则 相通之处: 11.《西游记》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神魔世界,很多人物都有神奇的本领。在孙悟空 的诸多本领中,你觉得哪个最为神奇?请结合小说中的具体情节谈谈。(3 分) 答:
12.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共4分) 题目一:下面是《鲁滨逊漂流记》连环画中的三幅图,根据小说的故事情节,三幅图的排序是 ①。图A中抖落的谷种长出了幼苗,鲁滨逊受到启发,因此在岛上种植麦子和稻子 他用收获的粮食做成了②(食物)。在全书中,这样富有生存智慧的情节还有③ 除了生存,在荒岛生活的28年中,鲁滨逊还面临着孤独的困境,他的解决办法是_①_。 大得可标,连有口验的来手临份物把起, 得更害了,太家上了 一甘沸 他发现一个装谷类的小布袋被老风暴大得可怕,连最有经验的水他发现船底己经漏水,但粮食却干 鼠咬破,粮食被老鼠吃光了,被手也纷纷忙乱起来,大副和水手|燥无恙。他走进面包房把饼干装满 他抖落的十几颗谷种,过了一个长只好砍去前栀。船失去平衡,了衣袋,又在大舱里找了一些甘蔗 多月竞从地上生出了绿色茎叶,摇得更厉害了,大家脸上露出了酒他需要有一只小艇把需要的东 不久还生出了十几个穗。 恐怖的神情 西运到岸上去 题目二:《骆驼祥子》一书中,在祥子人生的各个阶段,老舍先生都有生动形象而耐人寻味的描写 以下语句分别对应了祥子的哪个生活阶段,请将相对应的一项写在括号中。 ①有时候起了狂风,把他打得出不来气,可是他低着头,咬着牙,向前钻,像一条浮着 逆水的大鱼;风越大,他的抵抗也越大,似乎是和狂风决一死战。() ②看着一条瘦得出了棱的狗在白薯挑子旁边等着吃点皮和须子,他明白了他自己就跟这 条狗一样,一天的动作只为捡些白薯皮和须子吃。() ③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他确乎有点像一 棵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 ④一个人仿佛根本什么也不是,而只是一只鸟,自己去打食,便会落到网里。吃人家的 粮米,便得老老实实的在笼儿里,给人家啼唱,而随时可以被人卖掉。() A.刚到城里时 B.在曹家拉包月时 C.与虎妞成家时 D.所有希望都破灭之后 四、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第13-15题。(共10分) 【材料一】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动见证。它彰显出 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以及对宇宙认知的独特性。 中国古代文献很早就有了关于“节气”的记载。春秋时期的文献就已提出“日南至”“日北 至”的概念。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 九年级期末语文试卷5/14
九年级期末 语文试卷 5 / 14 12.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 ....,按要求作答。(共 4 分) 题目一:下面是《鲁滨逊漂流记》连环画中的三幅图,根据小说的故事情节,三幅图的排序是 ① 。图 A 中抖落的谷种长出了幼苗,鲁滨逊受到启发,因此在岛上种植麦子和稻子, 他用收获的粮食做成了 ② (食物)。在全书中,这样富有生存智慧的情节还有 ③ 。 除了生存,在荒岛生活的 28 年中,鲁滨逊还面临着孤独的困境,他的解决办法是 ○4 。 A B C 题目二:《骆驼祥子》一书中,在祥子人生的各个阶段,老舍先生都有生动形象而耐人寻味的描写。 以下语句分别对应了祥子的哪个生活阶段,请将相对应的一项写在括号中。 ①有时候起了狂风,把他打得出不来气,可是他低着头,咬着牙,向前钻,像一条浮着 逆水的大鱼;风越大,他的抵抗也越大,似乎是和狂风决一死战。( ) ②看着一条瘦得出了棱的狗在白薯挑子旁边等着吃点皮和须子,他明白了他自己就跟这 条狗一样,一天的动作只为捡些白薯皮和须子吃。( ) ③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他确乎有点像一 棵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 ) ④一个人仿佛根本什么也不是,而只是一只鸟,自己去打食,便会落到网里。吃人家的 粮米,便得老老实实的在笼儿里,给人家啼唱,而随时可以被人卖掉。( ) A. 刚到城里时 B. 在曹家拉包月时 C. 与虎妞成家时 D. 所有希望都破灭之后 四、现代文阅读(共 30 分) (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第 13-15 题。(共 10 分) 【材料一】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动见证。它彰显出 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以及对宇宙认知的独特性。 中国古代文献很早就有了关于“节气”的记载。春秋时期的文献就已提出“日南至”“日北 至”的概念。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 他发现一个装谷类的小布袋被老 鼠咬破,粮食被老鼠吃光了,被 他抖落的十几颗谷种,过了一个 多月竟从地上生出了绿色茎叶, 不久还生出了十几个穗。 风暴大得可怕,连最有经验的水 手也纷纷忙乱起来,大副和水手 长只好砍去前桅。船失去平衡, 摇得更厉害了,大家脸上露出了 恐怖的神情。 他发现船底已经漏水,但粮食却干 燥无恙。他走进面包房把饼干装满 了衣袋,又在大舱里找了一些甘蔗 酒。他需要有一只小艇把需要的东 西运到岸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