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A.一见钟情C.呵护备至,兴奋异常E.意兴阑珊9.(1)食物与陶碗的风格搭 配得自然和谐。 (2)不再喜欢,闲置一旁。10.写了陶碗风格各异,内涵丰 富,既表明取舍困难的原因,又表达了对陶碗的喜爱之情:与后文陶碗失宠形成 强烈反差,突出了文章主题。 11.句意理解: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一定会经历喜欢就想拥有,拥有后热情随 即消退的阶段,也一定会为此付出代价。结合体验谈看法:略。 【2016·浙江省宁波卷】 (一)满足的人的衬衫(18分) (意大利)卡尔维诺 个国王有一个独生子,国王爱他就像爱自己眼睛一样。可这个王子总是 不快乐,整天整天地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 “你还缺什么吗?”国王问他,“你到底怎么了? “我也说不清,爸爸,我自己也不清楚 “你恋爱了?如果你想要哪个姑娘,告诉我,我会安排你们结婚的,不论是 世界上最强大的国王的女儿,还是最穷困的农家女子,我都可以给你解决!” 不是,爸爸,我没爱上什么人。” 国王想方设法为儿子开心解闷。戏剧、舞会、音乐、歌曲,但毫无效果,而 且王子脸上的红润一天一天消退 国王只好发出命令,从世界各地来了许多最有学问的人:哲学家、博士、教 授。他让大家见了王子,然后征求大家的意见。这些人退出去想了想后,又来见 国王,说:“陛下,我们想过了,并研究了星相,必须这样做:找到一个感到满 足的人,这个人对所有东西都感到满足,并且因为一切而感到满足,然后把他的 衬衫跟你的儿子的交换一下就行了 当天,国王就派出使者到世界各地寻找这个感到满足的人 一个神父被带了回来,国王问他:“你满足吗?” 很满足,陛下 “那好。你愿意成为我的主教吗?” 噢,那可太好了,陛下!” 出去!快滚出去!我找的是一个满足于自身状况的幸福的人,而不是一个 想要比现有状况更好的人。” 国王又开始等待下一个满足的人。人们告诉他,他的邻居,另一个国王,那 真是又幸福又满足。他有一个善良美丽的妻子,子女成群,曾在战争中打败了所 有的敌人,国家和平安宁。满怀希望的国王当即派出使者去向他求讨衬衫 邻居国王接待了使者,说:“对,对,我什么东西也不缺,可悲的是一个人 拥有了一切,却还得离开这个世界,抛弃这一切!每次这样一想,我就深感痛苦, 夜里不能睡觉!”使者一听,觉得还是回去吧 国王一筹莫展,只好去打猎散心。他射中一只野兔,以为可以抓到它了,可 没想到,野兔一瘸一拐地逃走了。国王便在后面追了过来,把随从都甩在后边 老远。追到一处野地,国王听见有人在哼着乡村小调。国王停下来,想:这么 唱歌的人只能是个满足的人!就寻着歌声钻进了一座葡萄园,在葡萄藤下他看到 一个小伙子边摘葡萄边唱着歌。 您好,陛下,”小伙子说,“您这么早就到乡下来了? “好小伙子,你愿意让我把你带到京城吗?你可以做我的朋友
8.A. —见钟情 C.呵护备至,兴奋异常 E.意兴阑珊 9.(1)食物与陶碗的风格搭 配得自然和谐。 (2)不再喜欢,闲置—旁。10. 写了陶碗风格各异,内涵丰 富,既表明取舍困难的原因,又表达了对陶碗的喜爱之情;与后文陶碗失宠形成 强烈反差,突出了文章主题。 11. 句意理解: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一定会经历喜欢就想拥有,拥有后热情随 即消退的阶段,也一定会为此付出代价。结合体验谈看法:略。 【2016·浙江省宁波卷】 (一)满足的人的衬衫(18 分) (意大利)卡尔维诺 一个国王有一个独生子,国王爱他就像爱自己眼睛一样。可这个王子总是 不快乐,整天整天地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 “你还缺什么吗?”国王问他,“你到底怎么了?” “我也说不清,爸爸,我自己也不清楚。” “你恋爱了?如果你想要哪个姑娘,告诉我,我会安排你们结婚的,不论是 世界上最强大的国王的女儿,还是最穷困的农家女子,我都可以给你解决!” “不是,爸爸,我没爱上什么人。” 国王想方设法为儿子开心解闷。戏剧、舞会、音乐、歌曲,但毫无效果,而 且王子脸上的红润一天一天消退。 国王只好发出命令,从世界各地来了许多最有学问的人:哲学家、博士、教 授。他让大家见了王子,然后征求大家的意见。这些人退出去想了想后,又来见 国王,说:“陛下,我们想过了,并研究了星相,必须这样做:找到一个感到满 足的人,这个人对所有东西都感到满足,并且因为一切而感到满足,然后把他的 衬衫跟你的儿子的交换一下就行了。” 当天,国王就派出使者到世界各地寻找这个感到满足的人。 一个神父被带了回来,国王问他:“你满足吗?” “很满足,陛下。” “那好。你愿意成为我的主教吗?” “噢,那可太好了,陛下!” “出去!快滚出去!我找的是一个满足于自身状况的幸福的人,而不是一个 想要比现有状况更好的人。” 国王又开始等待下一个满足的人。人们告诉他,他的邻居,另一个国王,那 真是又幸福又满足。他有一个善良美丽的妻子,子女成群,曾在战争中打败了所 有的敌人,国家和平安宁。满怀希望的国王当即派出使者去向他求讨衬衫。 邻居国王接待了使者,说:“对,对,我什么东西也不缺,可悲的是一个人 拥有了一切,却还得离开这个世界,抛弃这一切!每次这样一想,我就深感痛苦, 夜里不能睡觉!”使者一听,觉得还是回去吧。 国王一筹莫展,只好去打猎散心。他射中一只野兔,以为可以抓到它了,可 没想到,野兔一瘸一拐地逃走了。国王便在后面追了过来,把随从都甩在后边 老远。追到一处野地,国王听见有人在哼着乡村小调。国王停下来,想:这么 唱歌的人只能是个满足的人!就寻着歌声钻进了一座葡萄园,在葡萄藤下他看到 一个小伙子边摘葡萄边唱着歌。 “您好,陛下,”小伙子说,“您这么早就到乡下来了?” “好小伙子,你愿意让我把你带到京城吗?你可以做我的朋友
啊,啊,陛下,不愿意,我一点也不想去,谢谢您。就是让我做教皇我也 不愿意。” “那是为什么,像你这样一个棒小伙子……” “不,不,跟您说实话吧,我觉得这样很满足,这就够了。 国王想:我总算找到了一个幸福的人啦!“年轻人,你帮我一个忙吧。” 陛下,只要我能做到,我会全力以赴的 你先等等。”国王欣喜若狂,跑着去叫那些随从,“快过来!快过来!我 的儿子有救了!我的儿子有救了!”然后他把随从们都带到了小伙子这里,说 “好小伙子,你想要什么我都会给你!但你给我,给我……” “什么东西,陛下?” “我的儿子就要死了,只有你能救他。来,你过来!”国王抓住他,开始解 开他外衣的扣子。突然,国王僵住了,手耷拉了下来。 这个满足的人没有衬衫。 ◆童话·故事 6.“重复中有变化”是童话情节的基本特点。通读全文,完成下面的对话。(5 分) 我认为这个故事很简单,不断重复,就是一次 次去寻找满足的人的衬衫。在寻找中,找到的 三个人依次是(1) 才不是这样简单的重复呢!我发现每一次寻找 都是不一样的。比如说(2) ◆童话·语言 7.本文的开头有两种不同的译文,你觉得哪种译文更能体现童话语言的特点? 请说明理由。(3分) A.一个国王有一个独生子,国王爱他就像爱自己眼睛一样。可这个王子总是 不快乐,整天整天地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 B.国王有一个独生子,国王很疼爱他,视若珍宝。可这个王子总是郁郁寡欢, 整天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 ◆童话·形象 8.故事中王子和小伙子没有姓名,他们都具有典型意义。请你说说他们分别代 表了怎样一类人。(4分) ◆童话·意义 9.国王找到“衬衫”了吗?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18分)6.(1)神父、邻居国王、小伙子(2)【示例1】找到的人物 身份不一样,一个是神职人员,一个是国王,一个是普通人。【示例2】寻找 的途径不一样。神父是使者找来的:邻居国王是人们告诉国王的;小伙子是国
“啊,啊,陛下,不愿意,我一点也不想去,谢谢您。就是让我做教皇我也 不愿意。” “那是为什么,像你这样一个棒小伙子……” “不,不,跟您说实话吧,我觉得这样很满足,这就够了。” 国王想:我总算找到了一个幸福的人啦!“年轻人,你帮我一个忙吧。” “陛下,只要我能做到,我会全力以赴的。” “你先等等。”国王欣喜若狂,跑着去叫那些随从,“快过来!快过来!我 的儿子有救了!我的儿子有救了!”然后他把随从们都带到了小伙子这里,说: “好小伙子,你想要什么我都会给你!但你给我,给我……” “什么东西,陛下?” “我的儿子就要死了,只有你能救他。来,你过来!”国王抓住他,开始解 开他外衣的扣子。突然,国王僵住了,手耷拉了下来。 这个满足的人没有衬衫。 ◆童话·故事 6.“重复中有变化”是童话情节的基本特点。通读全文,完成下面的对话。(5 分) ◆童话·语言 7.本文的开头有两种不同的译文,你觉得哪种译文更能体现童话语言的特点? 请说明理由。(3 分) A.一个国王有一个独生子,国王爱他就像爱自己眼睛一样。可这个王子总是 不快乐,整天整天地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 B.国王有一个独生子,国王很疼爱他,视若珍宝。可这个王子总是郁郁寡欢, 整天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 ◆童话·形象 8.故事中王子和小伙子没有姓名,他们都具有典型意义。请你说说他们分别代 表了怎样一类人。(4 分) ▲ ◆童话·意义 9.国王找到“衬衫”了吗?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 分) ▲ (―)(18 分)6. (1)神父、邻居国王、小伙子(2)【示例 1】找到的人物 身份不一样,一个是神职人员,一个是 国王,一个是普通人。【示例 2】寻找 的途径不一样。神父是使者找来的:邻居国王是人们告 诉国王的;小伙子是国
王遇到的。【示例3】故事情节的详略不一样。前两次寻找略写,第三次详写。 【示例4】找到的人物的心态不一样。神父对现状很满足但还有欲望:邻居国王 拥有一切但因害怕失去而感到痛苦;小伙子对一切都很满足并且很快乐。[5分 (1)2分,按顺序回答,每错1个扣1分:(2)3分,若有其它围绕“变化”回 答的酌情给分] 7.【示例1】A更能体现童话的语言特点。相比B“视若珍宝”“郁郁寡欢” “整天”等词句,A中的“就像爱自己眼睛一样”“总是不快乐”“整天整天” 等更能体现童话语言简明、朴实、生动等特点,符合儿童的口吻,更加适合儿 童阅读。【示例2】B“视若珍宝”和“郁郁霖欢”等词语,更能体现童话生 动形象的语言特点。(3分。如选B,立足于语言生动、形象,并能结合具体内 容分析,最多给2分,如【示例2】;只写选项,不说明理由或理由偏离童话语 言特点,给0分 8.王子代表几乎拥有一切却还是不快乐的一类人·,小伙子代表尽管没有优越 的生活条件却很满足、很快乐的一类人。(4分,各2分) 9.说明:本题6分,分层赋分。答案的重心不是关注“找到”或“没找到”, 而是关注对“衬衫”象征意义的理解。 第一层:仅从内容表层理解,理解肤浅,表述较笼统·(1-2分) 【示例】我认为国王没找到衬衫。故事的结尾写得很清楚,国王终于找到一个对 于现状完全满足的人,却发现这个满足的人并没有衬衫。 第二层:从“衬衫”象征意义层面理解,理解较浅层、较单一,表述较有条理。 (3-4分)【示例】我认为国王(可能)找到了衬衫。国王虽然没找到物质意 义上的衬衫,但是他找到了精神上的“衬衫”,因为他从小伙子身上明白了 个道理:知足常乐,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是一个人获得幸福的基础 第三层:从“衬衫”象征意义层面理解,理解有深度、多角度,表述有条理。(5-6 分) 【示例】我认为国王(可能)找到了衬衫。神父对生活还有欲望,邻居国王拥有 切但因害怕失去而感到痛苦,唯有小伙子对自己的现状很满足。国王虽然没 有找到物质意义上具体的衬衫,但是他在一次次寻找中,真正理解了“衬衫” 的象征意义,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人性的欲望往往是无止境的,精神的满足 快乐耍比欲望的追求更能让人快乐:满足是人的自我感受,权力、地位、物质 等不能决定一个人是否幸福快乐,只有自己才能给自己以;真正的满足、幸福与 快乐。 【2016·浙江省温州卷】 (一)(19分) 为了水晶心 [美]弗朗西斯·弗罗斯特 (1)农场就在山顶上,周围大山连绵不绝,苍茫茫地给人以温柔亲切的感 觉。当他赶着牛群走向牧场的时候,当他穿过晒谷场到猪圈去的时候,他总喜欢 看着那些大山。 (2)他是一个漂亮的小伙,喜欢让风雨阳光直接接触他的皮肤。父母去世 后,给他留下了负债累累的农场。后来,邻居哈德把女儿萨丽嫁给了他。 (3)婚后,萨丽发现她所嫁的不只是个农夫,而且还是个诗人。那天,他 拿着从林子里采来的七瓣莲走到她面前
王遇到的。【示例 3】故事情节的详略不一样。前两次寻找略写,第三 次详写。 【示例 4】找到的人物的心态不一样。神父对现状很满足但还有欲望:邻居国王 拥有 一切但因害怕失去而感到痛苦;小伙子对一切都很满足并且很快乐。[5 分, (1)2 分,按顺序回答,每错 1 个扣 1 分:(2)3 分,若有其它围绕“变化”回 答的酌情给分] 7. 【示例 1】A 更能体现童话的语言特点。相比 B “视若珍宝”“郁郁寡欢” “整天”等词句,A 中的“就像爱自己眼睛一样”“总是不快乐” “整天整天” 等更能体现童话语言简明、朴实、 生动等特点,符合儿童的口吻,更加适合儿 童阅读。【示例 2】B “视若珍宝”和“郁郁霖欢” 等词语,更能体现童话生 动形象的语言特点。(3 分。如选 B,立足于语言生动、形象,并能 结合具体内 容分析,最多给 2 分,如【示例 2】;只写选项,不说明理由或理由偏离童话语 言 特点,给 0 分) 8. 王子代表几乎拥有一切却还是不快乐的一类人•,小伙子代表尽管没有优越 的生活条件却很满 足、很快乐的一类人。(4 分,各 2 分) 9. 说明:本题 6 分,分层赋分。答案的重心不是关注“找到”或“没找到”, 而是关注对“衬衫” 象征意义的理解。 第一层:仅从内容表层理解,理解肤浅,表述较笼统•(1-2 分) 【示例】我认为国王没找到衬衫。故事的结尾写得很清楚,国王终于找到一个对 于现状完全 满足的人,却发现这个满足的人并没有衬衫。 第二层:从“衬衫”象征意义层面理解,理解较浅层、较单一,表述较有条理。 (3-4 分) 【示例】我认为国王(可能)找到了衬衫。国王虽然没找到物质意 义上的衬衫,但是他找到了 精神上的“衬衫”,因为他从小伙子身上明白了一 个道理:知足常乐,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是 一个人获得幸福的基础。 第三层:从“衬衫”象征意义层面理解,理解有深度、多角度,表述有条理。(5-6 分) 【示例】我认为国王(可能)找到了衬衫。神父对生活还有欲望,邻居国王拥有 一切但因害怕 失去而感到痛苦,唯有小伙子对自己的现状很满足。国王虽然没 有找到物质意义上具体的衬 衫,但是他在一次次寻找中,真正理解了 “衬衫” 的象征意义,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人性 的欲望往往是无止境的,精神的满足 快乐耍比欲望的追求更能让人快乐;满足是人的自我感 受,权力、地位、物质 等不能决定一个人是否幸福快乐,只有自己才能给自己以;真正的满足、 幸福与 快乐。 【2016·浙江省温州卷】 (一)(19 分) 为了水晶心 [美]弗朗西斯·弗罗斯特 (1)农场就在山顶上,周围大山连绵不绝,苍茫茫地给人以温柔亲切的感 觉。当他赶着牛群走向牧场的时候,当他穿过晒谷场到猪圈去的时候,他总喜欢 看着那些大山。 (2)他是一个漂亮的小伙,喜欢让风雨阳光直接接触他的皮肤。父母去世 后,给他留下了负债累累的农场。后来,邻居哈德把女儿萨丽嫁给了他。 (3)婚后,萨丽发现她所嫁的不只是个农夫,而且还是个诗人。那天,他 拿着从林子里采来的七瓣莲走到她面前
(4)“我无法给你别的好东西,因为我们欠着债,但如果你喜欢的话,我 可以带给你树林里的东西 (5)她把一只手轻轻地放在他面颊上,“我更喜欢树林里的东西,约翰。” (6)“这儿有一首诗。”他朗诵了起来 (⑦)听完后,她大为惊讶,“啊!真是棒极了!约翰!是你写的吗?” (8)他惭愧地露齿一笑,“这……” (9)“一定是你写的!我真不知道你还会写诗!再多给我写一些吧!” (10)“晚饭后我再给你读一首。”他说。 (11)他走进谷仓,从干草垛里掏出一本被虫子蛀过的诗集。他曾想,既然 没什么可送给萨丽的,那就给她一点别的东西一一能从这本书中找到的最美的诗 句。他并没有想到她会以为是他写的,而且还给她带来了欢乐。他坐在干草垛上 又背下了一首。 (12)晚上,他们在晒谷场上散步,看着大山,他用低沉的声音给她朗诵。 她的欢喜对他来说比饭菜更香甜。 (13)儿子出生后,他逐渐增加了一些新诗,每次她都会说:“写得真好, 约翰!” 14)女儿出生那年,庄稼很不好,债务沉重地压在他的身上。冬夜里, 孩子们进入了梦乡,萨丽坐在火炉旁缝补衣衫,他就靠在椅子上,端详着她,心 里在想,即使用最伟大的诗歌来形容她也绝不过分。这时,她抬起头微笑着说: “再给我朗诵一遍《爱人,让我们肝胆相照》吧,约翰。” (15)他轻声朗诵起来: 啊!爱人,让我们肝胆相照。 因为, 尽管这个世界在我们梦中 是那么丰富,那么清新,那么美好, 而在现实中 却没有欢乐,没有温馨,没有阳光普照。 我们好像站在漆黑的原野上, 听凭世风日下,正不压邪,风雨飘摇。 (16)第三个孩子生下来就死了,萨丽也病得厉害。债单上又增了一笔医药 费 (17)光阴荏苒,他们辛辛苦苦、一点一滴地减少着债务。 (18)有一天,女儿拿来了一本小书。 (19)“您还记得那些年爸爸读给您听的诗吗?它们都在这本书上!看这儿 去吧,从山里来的牧童,因为他们在呼唤你……” (20)“这是那年冬天,孩子死了的时候,他读给我听的。” (21)“他一直在骗人!他说是他写的这些诗! (22)“不,”萨丽低哑地说道,“是我对他这样说的。除了诗以外他什 么也没说过。我永远不让他知道我已了解了事实。不然他的心都会碎了的。我现 在知道了他是多么爱我……” (23)六十岁时,约翰到山下还清了最后一笔债。回来后,他走进谷仓,坐 在干草垛上,哭了起来。他给她背了四十年的诗,他们俩相濡以沬,真是像诗里 讲的“肝胆相照”。现在好了,他再不需要昧着良心给她背诗了
(4)“我无法给你别的好东西,因为我们欠着债,但如果你喜欢的话,我 可以带给你树林里的东西。” (5)她把一只手轻轻地放在他面颊 上,“我更喜欢树林里的东西,约翰。” (6)“这儿有一首诗。”他朗诵了起来。 (7)听完后,她大为惊讶,“啊!真是棒极了!约翰!是你写的吗?” (8)他惭愧地露齿一笑,“这……” (9)“一定是你写的!我真不知道你还会写诗!再多给我写一些吧!” (10)“晚饭后我再给你读一首。”他说。 (11)他走进谷仓,从干草垛里掏出一本被虫子蛀过的诗集。他曾想,既然 没什么可送给萨丽的,那就给她一点别的东西——能从这本书中找到的最美的诗 句。他并没有想到她会以为是他写的,而且还给她带来了欢乐。他坐在干草垛上 又背下了一首。 (12)晚上,他们在晒谷场上散步,看着大山,他用低沉的声音给她朗诵。 她的欢喜对他来说比饭菜更香甜。 (13)儿子出生后,他逐渐增加了一些新诗,每次她都会说:“写得真好, 约翰!” (1 4)女儿出生那年,庄稼很不好,债务沉重地压在他的身上。冬夜里, 孩子们进入了梦乡,萨丽坐在火炉旁缝补衣衫,他就靠在椅子上,端详着她,心 里在想,即使用最伟大的诗歌来形容她也绝不过分。这时,她抬起头微笑着说: “再给我朗诵一遍《爱人,让我们肝胆相照》吧,约翰。” (15)他轻声朗诵起来: “啊!爱人,让我们肝胆相照。 因为, 尽管这个世界在我们梦中 是那么丰富,那么清新,那么美好, 而在现实中 却没有欢乐,没有温馨,没有阳光普照。 我们好像站在漆黑的原野上, 听凭世风日下,正不压邪,风雨飘摇。” (16)第三个孩子生下来就死了,萨丽也病得厉害。债单上又增了一笔医药 费。 (17)光阴荏苒,他们辛辛苦苦、一点一滴地减少着债务。 (18)有一天,女儿拿来了一本小书。 (19)“您还记得那些年爸爸读给您听的诗吗?它们都在这本书上!看这儿 ——‘去吧,从山里来的牧童,因为他们在呼唤你……” (20)“这是那年冬天,孩子死了的时候,他读给我听的。” (21)“他一直在骗人!他说是他写的这些诗!” (22)“不,”萨丽低哑地说道,“是我对他这样说的。除了诗以外他什 么也没说过。我永远不让他知道我已了解了事实。不然他的心都会碎了的。我现 在知道了他是多么爱我……” (23)六十岁时,约翰到山下还清了最后一笔债。回来后,他走进谷仓,坐 在干草垛上,哭了起来。他给她背了四十年的诗,他们俩相濡以沫,真是像诗里 讲的“肝胆相照”。现在好了,他再不需要昧着良心给她背诗了
(24)萨丽在谷仓找到他。他们一起来到晒谷场上,又注视着大山 (25)“大山是我们的了,我们可以尽情地看了,一直到死。”他说道 (26)但是,就在那一个星期,萨丽发起了高烧。约翰心如火燎,紧握着她 发烫的手指。 (27)“约翰,”她哽塞着说,“诗,新的。 (28)他怔住了。所有背过的诗他都反复地念给她听了。 (29)“好,亲爱的。”他吃力地把一个个字组织在一起,为她作了一首诗, 他自己的诗,他一生当中唯一的一首诗。 “那些永远属于我们的大山啊 把飞花般的群星撤满天上。 大山用夜的语言互诉衷肠 直入云霄的峰巅像插上了翅膀。 我和我的爱人将攀上群峰 乘上那岩石的翅膀在长空里翱翔 她把头埋进我的臂弯 我把唇垂在她的脸庞。” 30)“是你写的,约翰?” (31)“是的,是我自己写的。”他说。 (32)他把她埋在能看到大山的地方。那本诗集同七瓣莲一起躺在她的坟墓 (选自《心灵的日出》,有删改) 5.约翰为什么送给萨丽从林子里采来的七瓣莲?阅读第(3)段,根据上下文简 要回答。(3分) 答 6.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文题中的“水晶心”,喻指澄澈美好的心灵。小说中的约翰和萨丽都拥有 这样的水晶心。 B.小说中介入诗歌,丰厚了内容,增添了诗意,也使主人公真挚的爱情更令 人感动。 C.小说用浪漫的笔调描绘出多幅温馨的画面,反映了主人公顺利美好的生活 境遇。 D.萨丽的死,给童话般的故事添上一抹悲剧色彩,使小说更有震撼人心的力 量 7.在约翰“一生当中唯一的一首诗”中,他为什么要借助“大山”表达情感 结合小说内容加以分析。(5分) 8.《心灵的日出》一书的编者将这篇小说编人“第二种生活”单元。结合小说 内容,联系下边的单元导语,探究编者的意图。(8分) 当有人开始写字 日子就有了味道 当你用文字创造世界 生活就向你显示她的辉煌
(24)萨丽在谷仓找到他。他们一起来到晒谷场上,又注视着大山。 (25)“大山是我们的了,我们可以尽情地看了,一直到死。”他说道。 (26)但是,就在那一个星期,萨丽发起了高烧。约翰心如火燎,紧握着她 发烫的手指。 (27)“约翰,”她哽塞着说,“诗,新的。” (28)他怔住了。所有背过的诗他都反复地念给她听了。 (29)“好,亲爱的。”他吃力地把一个个字组织在一起,为她作了一首诗, 他自己的诗,他一生当中唯一的一首诗。 “那些永远属于我们的大山啊, 把飞花般的群星撤满天上。 大山用夜的语言互诉衷肠, 直入云霄的峰巅像插上了翅膀。 我和我的爱人将攀上群峰, 乘上那岩石的翅膀在长空里翱翔 她把头埋进我的臂弯, 我把唇垂在她的脸庞。” (30)“是你写的,约翰?” (31)“是的,是我自己写的。”他说。 (32)他把她埋在能看到大山的地方。那本诗集同七瓣莲一起躺在她的坟墓 上。 (选自《心灵的日出》,有删改) 5.约翰为什么送给萨丽从林子里采来的七瓣莲?阅读第(3)段,根据上下文简 要回答。(3 分) 答: 6.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文题中的“水晶心”,喻指澄澈美好的心灵。小说中的约翰和萨丽都拥有 这样的水晶心。 B.小说中介入诗歌,丰厚了内容,增添了诗意,也使主人公真挚的爱情更令 人感动。 C.小说用浪漫的笔调描绘出多幅温馨的画面,反映了主人公顺利美好的生活 境遇。 D.萨丽的死,给童话般的故事添上一抹悲剧色彩,使小说更有震撼人心的力 量。 7.在约翰“一生当中唯一的一首诗”中,他为什么要借助“大山”表达情感? 结合小说内容加以分析。(5 分) 答: 8.《心灵的日出》一书的编者将这篇小说编人“第二种生活”单元。结合小说 内容,联系下边的单元导语,探究编者的意图。(8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