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府元龟 司历监候内坊典直內侍省宫教博士太常寺乐正及医卜正九品陵庙丞苑四面监丞王府国丞尉按摩咒禁 筮博士及针医助教诸〓〓监主簿国子书〓及律助教(各三千文)八百九十六员武官七十二员四品(各 十七千三百五十文)一百三十六员五品(各一十千八百文)九十六员六品(各七千九百五十文 九十八员七品(各六千一百七十四文)一百三十六员八品(各三千七百一十二文)五百五十八员九 品(五分各二千八百七十五文五分)并杂给较簿每贯加五百文支给一十员诸卫上将军左右卫本料各 六十千加粮赐等(每月各粮米六<豆斗>盐七合五勺手力七人资一十千五文私马五匹草三百束料九石 七<豆斗>五升随身十五人粮米九石盐一<豆斗>一升三合五勺春衣布一十五端绢三十疋冬衣绵〓由 十五疋绢三十疋绵三十屯)二员左右金吾卫(并准此)一十二员左右武卫等本料五十五千文加粮 料等(每户手力五人资七千五百私马四匹草三百三十二束料六石六斗随身一十三人粮米七石八<豆斗 >春衣布十三端绢二十六疋绵二十四屯)一十六员诸卫大将军左右卫左右金吾卫本料四十千五百续加 等(准上随有减一人馀物随人减)计左右武卫等杂卫本料三十六千文续加等(每月各手力四人资二 千私马三匹草一百六十束料四石九<豆斗>五升随身一十八人粮米六石春衣布一十端绢三十疋冬衣〓 同十疋绢三十四疋绵二十七屯)三十员诸卫将军左右卫左右金吾卫本料三十六千续加(准上)左右 武等杂卫本料三十千续加(每月手力各三人资四千五百私马两匹草一百一十束料三石三<豆斗>随身 八人粮米四十八<豆斗>春衣布八端绢一十六疋冬衣〓同八疋绢一十六疋绵十六屯)六员统军本料各 六十五千续加等(春冬衣一副每月粮米六<豆斗>监十合五勺私马五匹草料同金吾随身馀准诸卫上将 军)六军大将军本料各六十千文续加(并准诸卫大将军)六军将军本料三十千文续加(准左武善杂 卫将军)射生神策大将军本料三十六千文续加(私马五匹草料准上随身十四人七人给衣不给料七人 给粮米四石三<豆斗>监一斗五升春衣布一十四端绢二十八匹鞋十四量冬衣〓同十四疋绢二十八匹绵 二十八屯)射生神策将军本料三十千文续加(私马三匹草料准上随身一十二人六人给衣不给料六人 全给粮米三石六<豆斗>监九升春衣布十二端绢二十四疋鞋十二量冬衣绝十二疋绢二十四疋绵二十四 屯鞋十二量)京兆府县官(惟两县簿尉减五千文馀并同大历十二年四月二十八日敕)右中书门下准 去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敕京官宜加料钱准敕商量谨件如前敕旨依。 月诏以中外给用除陌及阙官俸外官一分职田停额内官俸及刺史执刀司马军事等钱令窦参专掌 之以给京文武官俸料先是京官俸薄多不自赡帝时命有司厚其月给自是京官益重颇优裕焉初除陌钱隶 度支帝以度支自有两税及监铁酒钱物以充经费是钱宜别贮之给京官俸料之馀以备他用自此户部别库 岁贮钱物仅三百万贯京师俸料所费不过五十万贯其京兆和籴物价及度支给诸军冬衣或阙悉以是钱充 之他用之外尝贮仅二百万贯国计赖焉八月敕准田令永业田职事官从一品郡王各五十顷国公。若职事 官正二品各四十顷郡公。若职事官从二品各三十五顷县公。若职事官从三品各二十顷侯。若职事官 正四品各十四顷伯。若职事官从四品各十一顷。 五年四月以大子少傅兼礼部尚书萧昕为工部尚书前大子少詹事韦建为秘书监并致仕仍给半禄料 後授致仕官者并宜准此旧例致仕官给半禄及赐帛其俸料悉绝帝念归老之臣时命赐其半焉致仕官给半 禄料自昕等始也。 十二月诏郡县主{巩耳}有正员官停者郡主每季给钱七十千县主每季给五十千郡县主巩耳}已亡 殁者亦准此支给先是其主{巩耳}或官罢者颇不自给帝务於敦睦故有是命。 七年三月户部奏伏以周汉故事有功即加地有罪即夺国既明赏罚方申沮劝其犯除名以上罪有实封 准法合除比来因循兼不申举自今以後应实封人或缘罪犯其堂省及本军本使本贯奏状请令并B实封户 数本犯州名同奏敕下户部以为凭处其犯法罪三分望夺一分流罪夺一半除名以上罪即准法悉除并以本 犯条论不在减赎之限其奉特敕贬谪验制词内所犯无正条者伏请准流罪夺一半敕旨依奏。 十一月诏郡主{巩耳}检校四品京官者月给三十千岁给禄粟百二十石县主{巩耳}简较五品京官者 给俸二十千禄粟百石其正官欲从举选者听之如登朝不用此制 八年七月减山南西道州县官俸。 八月户部奏准贞元七年三月二十日敕节文比来食实封人多不依令式皆身殁之後子孙自申请传袭 伏请自今以後并今日以前应食实封人并一年内准式具合袭子孙官品年名并母氏嫡庶於本贯陈牒如无
册府元龟 11 司历监候内坊典直内侍省宫教博士太常寺乐正及医卜正九品陵庙丞苑四面监丞王府国丞尉按摩咒禁 筮博士及针医助教诸〓〓监主簿国子书〓及律助教(各三千文)八百九十六员武官七十二员四品(各 一十七千三百五十文)一百三十六员五品(各一十千八百文)九十六员六品(各七千九百五十文) 九十八员七品(各六千一百七十四文)一百三十六员八品(各三千七百一十二文)五百五十八员九 品(五分各二千八百七十五文五分)并杂给较簿每贯加五百文支给一十员诸卫上将军左右卫本料各 六十千加粮赐等(每月各粮米六<豆斗>盐七合五勺手力七人资一十千五文私马五匹草三百束料九石 七<豆斗>五升随身十五人粮米九石盐一<豆斗>一升三合五勺春衣布一十五端绢三十疋冬衣绵〓由 一十五疋绢三十疋绵三十屯)二员左右金吾卫(并准此)一十二员左右武卫等本料五十五千文加粮 料等(每户手力五人资七千五百私马四匹草三百三十二束料六石六斗随身一十三人粮米七石八<豆斗 >春衣布十三端绢二十六疋绵二十四屯)一十六员诸卫大将军左右卫左右金吾卫本料四十千五百续加 等(准上随有减一人馀物随人减)计左右武卫等杂卫本料三十六千文续加等(每月各手力四人资二 千私马三匹草一百六十束料四石九<豆斗>五升随身一十八人粮米六石春衣布一十端绢三十疋冬衣〓 同十疋绢三十四疋绵二十七屯)三十员诸卫将军左右卫左右金吾卫本料三十六千续加(准上)左右 武等杂卫本料三十千续加(每月手力各三人资四千五百私马两匹草一百一十束料三石三<豆斗>随身 八人粮米四十八<豆斗>春衣布八端绢一十六疋冬衣〓同八疋绢一十六疋绵十六屯)六员统军本料各 六十五千续加等(春冬衣一副每月粮米六<豆斗>监十合五勺私马五匹草料同金吾随身馀准诸卫上将 军)六军大将军本料各六十千文续加(并准诸卫大将军)六军将军本料三十千文续加(准左武善杂 卫将军)射生神策大将军本料三十六千文续加(私马五匹草料准上随身十四人七人给衣不给料七人 给粮米四石三<豆斗>监一斗五升春衣布一十四端绢二十八匹鞋十四量冬衣〓同十四疋绢二十八匹绵 二十八屯)射生神策将军本料三十千文续加(私马三匹草料准上随身一十二人六人给衣不给料六人 全给粮米三石六<豆斗>监九升春衣布十二端绢二十四疋鞋十二量冬衣绝十二疋绢二十四疋绵二十四 屯鞋十二量)京兆府县官(惟两县簿尉减五千文馀并同大历十二年四月二十八日敕)右中书门下准 去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敕京官宜加料钱准敕商量谨件如前敕旨依。 二月诏以中外给用除陌及阙官俸外官一分职田停额内官俸及刺史执刀司马军事等钱令窦参专掌 之以给京文武官俸料先是京官俸薄多不自赡帝时命有司厚其月给自是京官益重颇优裕焉初除陌钱隶 度支帝以度支自有两税及监铁酒钱物以充经费是钱宜别贮之给京官俸料之馀以备他用自此户部别库 岁贮钱物仅三百万贯京师俸料所费不过五十万贯其京兆和籴物价及度支给诸军冬衣或阙悉以是钱充 之他用之外尝贮仅二百万贯国计赖焉八月敕准田令永业田职事官从一品郡王各五十顷国公。若职事 官正二品各四十顷郡公。若职事官从二品各三十五顷县公。若职事官从三品各二十顷侯。若职事官 正四品各十四顷伯。若职事官从四品各十一顷。 五年四月以大子少傅兼礼部尚书萧昕为工部尚书前大子少詹事韦建为秘书监并致仕仍给半禄料 後授致仕官者并宜准此旧例致仕官给半禄及赐帛其俸料悉绝帝念归老之臣时命赐其半焉致仕官给半 禄料自昕等始也。 十二月诏郡县主{巩耳}有正员官停者郡主每季给钱七十千县主每季给五十千郡县主{巩耳}已亡 殁者亦准此支给先是其主{巩耳}或官罢者颇不自给帝务於敦睦故有是命。 七年三月户部奏伏以周汉故事有功即加地有罪即夺国既明赏罚方申沮劝其犯除名以上罪有实封 准法合除比来因循兼不申举自今以後应实封人或缘罪犯其堂省及本军本使本贯奏状请令并В 实封户 数本犯州名同奏敕下户部以为凭处其犯法罪三分望夺一分流罪夺一半除名以上罪即准法悉除并以本 犯条论不在减赎之限其奉特敕贬谪验制词内所犯无正条者伏请准流罪夺一半敕旨依奏。 十一月诏郡主{巩耳}检校四品京官者月给三十千岁给禄粟百二十石县主{巩耳}简较五品京官者 给俸二十千禄粟百石其正官欲从举选者听之如登朝不用此制。 八年七月减山南西道州县官俸。 八月户部奏准贞元七年三月二十日敕节文比来食实封人多不依令式皆身殁之後子孙自申请传袭 伏请自今以後并今日以前应食实封人并一年内准式具合袭子孙官品年名并母氏嫡庶於本贯陈牒如无
册府元龟 本贯即於食封人本任本使申牒如合袭人有罪疾及身死者亦限一周年内申牒请立以次合袭人仍具家口 陈牒请附籍帐本贯勘责当家及近亲如实是嫡长即与责保准式附贯然後申省到後即取文武职事三品正 员一人充保敕旨宜依。 十年二月诏日:君臣之际义莫重焉毎闻薨殂深用恻悼宜厚哀荣之礼以申终始之恩文武朝臣有薨 卒者自今以後其月俸料宜全给仍更准本官一月俸料以为赙赠。若诸司三品已上官及尚书省四品官仍 令有司举旧令闻奏行吊祭之礼务从优备用称朕怀初左庶子雷咸以是月朔卒有司以故事计其月俸以月 数给之帝闻之故有是命以广恩泽无几有致仕官卒者有司以官虽致仕而朝朔望请悉同正官卒者给赙从 十一年八月屯田奏诸州府送纳内外文武官职田及公廨田四至白簿等前件簿书准天宝十四年八月 十二日敕每年六月十三日勘造申省如建本判官牒吏部先用阙本典准法科处者伏以地〓佃户并无改移 随年造簿实有劳费今请令诸州府及畿內县三年一送违限者准敕科处敕旨毎年造簿事乃近烦三年· 申。又为大简如外官并须勘造切虑因此扰人宜令应管京官职田等州府所造文簿二年一送馀依。 十二年四月礼部尚书李齐运奏当司本钱至少厨食阙绝请准秘书省大理寺例取户部阙职官钱二千 贯文充本收利以助公厨可之。 是年御史中丞王颜奏简勘足数十王厨(二十贯)十六正宅(三百九十二贯八百二十五文)门下 省(三千九百七十贯四十文)中书省(五千九百九十八贯)集贤院(四千四百六十八贯八百文)崇 玄馆(五百贯文)弘文馆(七百二十六贯二百文)太清宫(一千贯文)史馆(一千三百一十贯四百 文)尚书都省(一万二百一十五贯二百三十八文)吏部尚书铨(三千一百八十二贯二十文)东铨( 千四百四十五贯三百一十文)西铨(二千四百三十三贯六百六十一文,)南曹(五百八十贯文)甲库 (二百八十四贯六十五文)功状院(二千五百贯文)流外铨(三百贯文)急画(五百贯文)主事(五 百贯文)白院(五千六百二十三贯文)考功(一千五百二十六贯一百九十五文)司勋(二百二十八 贯文)兵部(六千五百二十贯五百五十二文)户部(六千贯五百五十六文)工仓部(四百七十七贯 三百三十文)兵部(三百贯文)刑部(六十贯文)礼部(三千五百二十八贯五百三十七文)工部(四 千三百二十贯九百五十九文)御史台(一万八千五百九十一贯文)东都御史台(五十贯文)西京观 察使(五千四十六贯八百五文)三卫使(五百贯文)军器使(二千一百九十一贯一百三十文)监食 使(七十四贯五十文)秘书省(四千七十贯文)殿中省(二百三十八贯五百文)太常寺(—万四千 二百五十四贯八百文)太常礼院(一千七百贯文)光禄寺(一百五十六十六贯文)卫尉寺(一千二 百四贯八百七文)宗正寺(一千八百八十四贯文)大理寺(五千九十二贯八百文)太仆寺(三千贯 文)鸿胪寺(六千六百五贯一百二十九文)司农寺(五千六百五贯二百八十二文)大仓诸色共(七 百八十七贯四百三十四文)大府寺(二千二百八十一贯六百三文)左藏库将作监(七百贯文)少府 监(六百七十八贯七百文)中尚(七百七十贯文)国子监(三千三百八十二贯三百六十文)詹事府 (一千七百一十六贯七百三十二文)家令寺(七百八十七贯九百文)仆寺(四百贯文)左春坊( 百八十四贯六百文)右春坊(二百八十贯文)崇文馆(八百一十贯文)司天台(二百八十贯文)皇 城留守(一千二百三十四贯八百文)右金吾卫(九千贯文)右金吾引驾仗(三千三百六十九贯文) 右街使(一千八百六十贯八百三十文)左金吾卫(九千九贯五百文)左金吾引驾仗(六千一百二 贯文)左街使(三千九百一十六贯三百八十文)〓〓监(三千贯文)京兆府(四万八千八百八十九 贯二百二十四文)京兆府御迎院(二千五百贯文 十四年六月判度支于k请收百官阙职田以赡军须从之 十五年十二月诏今年十月三日诏权减诸道。 刺史判军事料及专知勾当加手力课并减县官手力门仓狱子园子馆铎廨宇等钱宜一切却仍旧初献 计者言收诸道军事钱及手力资课等当得百数十万贯可以助军兴于k时判度支。又赞成之及〓计大数 止於三十万贯而数中更有耗柝杂破才十馀万贯舆议甚以为不便韦皋张建封。又相次表言所得至微所 失大体因此人心颇不安故命复封也 12
册府元龟 12 本贯即於食封人本任本使申牒如合袭人有罪疾及身死者亦限一周年内申牒请立以次合袭人仍具家口 陈牒请附籍帐本贯勘责当家及近亲如实是嫡长即与责保准式附贯然後申省到後即取文武职事三品正 员一人充保敕旨宜依。 十年二月诏曰:君臣之际义莫重焉每闻薨殂深用恻悼宜厚哀荣之礼以申终始之恩文武朝臣有薨 卒者自今以後其月俸料宜全给仍更准本官一月俸料以为赙赠。若诸司三品已上官及尚书省四品官仍 令有司举旧令闻奏行吊祭之礼务从优备用称朕怀初左庶子雷咸以是月朔卒有司以故事计其月俸以月 数给之帝闻之故有是命以广恩泽无几有致仕官卒者有司以官虽致仕而朝朔望请悉同正官卒者给赙从 之。 十一年八月屯田奏诸州府送纳内外文武官职田及公廨田四至白簿等前件簿书准天宝十四年八月 十二日敕每年六月十三日勘造申省如建本判官牒吏部先用阙本典准法科处者伏以地〓佃户并无改移 随年造簿实有劳费今请令诸州府及畿内县三年一送违限者准敕科处敕旨每年造簿事乃近烦三年一 申。又为大简如外官并须勘造切虑因此扰人宜令应管京官职田等州府所造文簿二年一送馀依。 十二年四月礼部尚书李齐运奏当司本钱至少厨食阙绝请准秘书省大理寺例取户部阙职官钱二千 贯文充本收利以助公厨可之。 是年御史中丞王颜奏简勘足数十王厨(二十贯)十六正宅(三百九十二贯八百二十五文)门下 省(三千九百七十贯四十文)中书省(五千九百九十八贯)集贤院(四千四百六十八贯八百文)崇 玄馆(五百贯文)弘文馆(七百二十六贯二百文)太清宫(一千贯文)史馆(一千三百一十贯四百 文)尚书都省(一万二百一十五贯二百三十八文)吏部尚书铨(三千一百八十二贯二十文)东铨(二 千四百四十五贯三百一十文)西铨(二千四百三十三贯六百六十一文,)南曹(五百八十贯文)甲库 (二百八十四贯六十五文)功状院(二千五百贯文)流外铨(三百贯文)急画(五百贯文)主事(五 百贯文)白院(五千六百二十三贯文)考功(一千五百二十六贯一百九十五文)司勋(二百二十八 贯文)兵部(六千五百二十贯五百五十二文)户部(六千贯五百五十六文)工仓部(四百七十七贯 三百三十文)兵部(三百贯文)刑部(六十贯文)礼部(三千五百二十八贯五百三十七文)工部(四 千三百二十贯九百五十九文)御史台(一万八千五百九十一贯文)东都御史台(五十贯文)西京观 察使(五千四十六贯八百五文)三卫使(五百贯文)军器使(二千一百九十一贯一百三十文)监食 使(七十四贯五十文)秘书省(四千七十贯文)殿中省(二百三十八贯五百文)太常寺(一万四千 二百五十四贯八百文)太常礼院(一千七百贯文)光禄寺(一百五十六十六贯文)卫尉寺(一千二 百四贯八百七文)宗正寺(一千八百八十四贯文)大理寺(五千九十二贯八百文)太仆寺(三千贯 文)鸿胪寺(六千六百五贯一百二十九文)司农寺(五千六百五贯二百八十二文)大仓诸色共(七 百八十七贯四百三十四文)大府寺(二千二百八十一贯六百三文)左藏库将作监(七百贯文)少府 监(六百七十八贯七百文)中尚(七百七十贯文)国子监(三千三百八十二贯三百六十文)詹事府 (一千七百一十六贯七百三十二文)家令寺(七百八十七贯九百文)仆寺(四百贯文)左春坊(一 百八十四贯六百文)右春坊(二百八十贯文)崇文馆(八百一十贯文)司天台(二百八十贯文)皇 城留守(一千二百三十四贯八百文)右金吾卫(九千贯文)右金吾引驾仗(三千三百六十九贯文) 右街使(一千八百六十贯八百三十文)左金吾卫(九千九贯五百文)左金吾引驾仗(六千一百二十 贯文)左街使(三千九百一十六贯三百八十文)〓〓监(三千贯文)京兆府(四万八千八百八十九 贯二百二十四文)京兆府御迎院(二千五百贯文)。 十四年六月判度支于k 请收百官阙职田以赡军须从之。 十五年十二月诏今年十月三日诏权减诸道。 刺史判军事料及专知勾当加手力课并减县官手力门仓狱子园子馆铎廨宇等钱宜一切却仍旧初献 计者言收诸道军事钱及手力资课等当得百数十万贯可以助军兴于k 时判度支。又赞成之及〓计大数 止於三十万贯而数中更有耗柝杂破才十馀万贯舆议甚以为不便韦皋张建封。又相次表言所得至微所 失大体因此人心颇不安故命复封也
册府元龟 卷五百七 邦计部·俸禄第三 唐顺宗以贞元二十一年正月即位制百官及在城诸使息利本钱徵放多年积成深弊内外官料钱职田 等厚薄不均两税及诸色摧税钱物重轻须有损益宜委中书门下与所司商量其利害条件以闻不得擅有闭 籴禁钱务令通济。又诏停内侍郭忠政等十九人正员官俸钱。 七月中书门下奏敕〓革京百司息利本钱应徵近亲及重摊保并远年逃亡等今年四月十七日敕本利 并放讫其本事须借钱添填都计二万五千九百四十三贯六百九十九文伏以百司本钱久无疏理年岁深远 亡失颇多食料既亏公务则废事须添借令可支持伏望圣恩许令准数支给仍请以在藏库度支除陌钱充敕 旨宜依。 宪宗元和二年正月尚书左丞郑元请取河中羡馀钱三千贯文充助都省厨本从之前为河中节度因有 是请议者以为省司公膳自有成制苟,或不足当更请於上不宜以前任羡财而私加之也。 六月中书门下上言伏以圣政惟新事必归本近。又疏理五坊户邑令府县却收万情欣欣喜岀望外臣 等敢不〓革旧弊率先有司上副圣情用弘至理其两省纳课陪厨户及捉钱人〓〓一百二十四人臣当司并 不收管望各归府县从之 五年六月户部侍郎判度支李夷简秦应给食实封官自贞元十三年已後节度使兼宰相每百户给八百 端匹。若是绢更给绵六百两节度使不兼宰相每百户给四百端匹军使及金吾诸卫诸军大将军每百户给 三百五十端匹至贞元二十一年七月六日敕应食实封其节度使宜令百户给八百端匹。若是绢兼绵六百 两伏以食封本因赏功封之多少视功之厚薄不以官位散要别制等差其节度使兼宰相请准旧例馀节度不 兼宰相准贞元二十年已前例处分从之。 六年四月御史台奏诸使虑有捉利钱户请同台省例如有过犯差遣并任府县处置从之。 五月御史中丞柳公绰奏请诸司诸使应有捉利钱户其本司本使给户人牒身称准放免杂差遣夫役等 如有过犯请牒送本司本使科责府县不得擅有决罚仍永为常式者臣昨因奉进止追勘闲厩使下利钱户割 耳进状刘嘉和〓被所繇分外科配等事由因勘责刘嘉和所执牒身所引敕文简敕不获牒闲厩使勘敕下年 月日。又称远年文案失落今据闲厩使利钱案一使之下己有利钱户八百馀人访闻诸使并同此例户免失 役者通计数千家况犯罪之人。又常侥〓幸所称捉利钱户先亦不得本钱百姓利其牒身情愿虚立保契文 牒一定子孙相承至如刘嘉和情愿充利钱户事繇缘与人殴斗打人头破时便於闲厩使情愿纳利钱得牒身 免府县科决实亦不得本钱已具推问奏闻讫伏奉进止令臣具条流奏闻者今请诸司诸使所管官钱户并依 台省举本纳利人例诸司诸使更不得妄有准敕给牒身免差遣夫役及有过犯许作府县处分如官典有违请 必科处使及长官奏听进止其先给牒者并仰本司使收毁入後在人户处收毁不尽其官典必有科责其捉钱 户元不得本钱者亦任便不纳利庶得州府不失丁夫奸人免有侥〓幸敕旨宜依如已经处分後更有执此文 牒求免差遣夫役者便委京兆府据罪科责仍具本司本使名衔闻奏六月诏减教坊乐官衣粮 八月户部侍郎李〓〓奏诸州阙官职田禄米及见任官抽一分职田请所在收贮以备水旱赈贷从之 又诏百官职田其数甚广今缘水潦诸处道路不通宜令所在贮钱充度支支用百官却令据数於大仓请受。 十月诏河南水陆运陕府陕运润州镇海军宣州采石军越州义军洪州南昌军福州静海军等使额并宜 停所收使已下俸料一事已上各委本道充代百姓阙额两税仍具数闻奏如闻河南陕府两处比来所给皆是 置本利息不破正钱勒便添充两冫食钱杂给不要更徵庶我爱人之心不止於惜费立制之意必在於正名 闰十一月敕河中凤翔易定四道州县久破俸给至微吏曹注官将同北远在於理体切要均融宜以户部 钱五万五千贯文充加四道州县官课料 七年六月加赐泽潞〓慈邢〓五州府县官料钱。 十二月以〓坊〓等三州官吏近边俸薄各加赐其料钱。 是年中书门下奏国家旧章依品制俸官一品月俸三十千其馀职田禄米大约不过千石自一品已下多 少可知艰难已来纲禁渐弛,於是增置使额厚请俸钱故大历中权臣月俸有至九千贯者列郡刺史无大小
册府元龟 13 卷五百七 邦计部·俸禄第三 唐顺宗以贞元二十一年正月即位制百官及在城诸使息利本钱徵放多年积成深弊内外官料钱职田 等厚薄不均两税及诸色摧税钱物重轻须有损益宜委中书门下与所司商量其利害条件以闻不得擅有闭 籴禁钱务令通济。又诏停内侍郭忠政等十九人正员官俸钱。 七月中书门下奏敕〓革京百司息利本钱应徵近亲及重摊保并远年逃亡等今年四月十七日敕本利 并放讫其本事须借钱添填都计二万五千九百四十三贯六百九十九文伏以百司本钱久无疏理年岁深远 亡失颇多食料既亏公务则废事须添借令可支持伏望圣恩许令准数支给仍请以在藏库度支除陌钱充敕 旨宜依。 宪宗元和二年正月尚书左丞郑元请取河中羡馀钱三千贯文充助都省厨本从之前为河中节度因有 是请议者以为省司公膳自有成制苟,或不足当更请於上不宜以前任羡财而私加之也。 六月中书门下上言伏以圣政惟新事必归本近。又疏理五坊户邑令府县却收万情欣欣喜出望外臣 等敢不〓革旧弊率先有司上副圣情用弘至理其两省纳课陪厨户及捉钱人〓〓一百二十四人臣当司并 不收管望各归府县从之。 五年六月户部侍郎判度支李夷简奏应给食实封官自贞元十三年已後节度使兼宰相每百户给八百 端匹。若是绢更给绵六百两节度使不兼宰相每百户给四百端匹军使及金吾诸卫诸军大将军每百户给 三百五十端匹至贞元二十一年七月六日敕应食实封其节度使宜令百户给八百端匹。若是绢兼绵六百 两伏以食封本因赏功封之多少视功之厚薄不以官位散要别制等差其节度使兼宰相请准旧例馀节度不 兼宰相准贞元二十年已前例处分从之。 六年四月御史台奏诸使虑有捉利钱户请同台省例如有过犯差遣并任府县处置从之。 五月御史中丞柳公绰奏请诸司诸使应有捉利钱户其本司本使给户人牒身称准放免杂差遣夫役等 如有过犯请牒送本司本使科责府县不得擅有决罚仍永为常式者臣昨因奉进止追勘闲厩使下利钱户割 耳进状刘嘉和〓被所繇分外科配等事由因勘责刘嘉和所执牒身所引敕文简敕不获牒闲厩使勘敕下年 月日。又称远年文案失落今据闲厩使利钱案一使之下己有利钱户八百馀人访闻诸使并同此例户免失 役者通计数千家况犯罪之人。又常侥〓幸所称捉利钱户先亦不得本钱百姓利其牒身情愿虚立保契文 牒一定子孙相承至如刘嘉和情愿充利钱户事繇缘与人殴斗打人头破时便於闲厩使情愿纳利钱得牒身 免府县科决实亦不得本钱已具推问奏闻讫伏奉进止令臣具条流奏闻者今请诸司诸使所管官钱户并依 台省举本纳利人例诸司诸使更不得妄有准敕给牒身免差遣夫役及有过犯许作府县处分如官典有违请 必科处使及长官奏听进止其先给牒者并仰本司使收毁入後在人户处收毁不尽其官典必有科责其捉钱 户元不得本钱者亦任便不纳利庶得州府不失丁夫奸人免有侥〓幸敕旨宜依如已经处分後更有执此文 牒求免差遣夫役者便委京兆府据罪科责仍具本司本使名衔闻奏六月诏减教坊乐官衣粮。 八月户部侍郎李〓〓奏诸州阙官职田禄米及见任官抽一分职田请所在收贮以备水旱赈贷从之。 又诏百官职田其数甚广今缘水潦诸处道路不通宜令所在贮钱充度支支用百官却令据数於大仓请受。 十月诏河南水陆运陕府陕运润州镇海军宣州采石军越州义军洪州南昌军福州静海军等使额并宜 停所收使已下俸料一事已上各委本道充代百姓阙额两税仍具数闻奏如闻河南陕府两处比来所给皆是 置本利息不破正钱勒便添充两冫食钱杂给不要更徵庶我爱人之心不止於惜费立制之意必在於正名。 闰十一月敕河中凤翔易定四道州县久破俸给至微吏曹注官将同北远在於理体切要均融宜以户部 钱五万五千贯文充加四道州县官课料。 七年六月加赐泽潞〓慈邢〓五州府县官料钱。 十二月以〓坊〓等三州官吏近边俸薄各加赐其料钱。 是年中书门下奏国家旧章依品制俸官一品月俸三十千其馀职田禄米大约不过千石自一品已下多 少可知艰难已来纲禁渐弛,於是增置使额厚请俸钱故大历中权臣月俸有至九千贯者列郡刺史无大小
册府元龟 给皆千贯常衮为相始立限约至李泌。又量其闲剧随事增加时谓通济理难减削然有名存职废额去俸存 闲剧之间厚薄顿异将为定式须立常规制从之乃命给事中〓平仲中书舍人韦贯之兵部侍郎许孟容户部 侍郎李绛等详定减省。 九年八月诏诸司食料钱缘初令户部出放已久散失颇多须有变通使其均济其中书门下两省及尚书 省御史台或务〓〓枢机或职司弹纠而倍称息利於体尤乖宜以户部除陌钱每贯先收二十文数外更加五 文委户部别收贮计其所费逐处支给其本利钱先出放者宜各委本司勘会闻奏其合徵收者便充当司公廨 什物添修等用其诸司食利亦准此勘会其合徵钱便充饭钱。若数少不充以其前件除陌五文钱量所欠添 本岀放其所收五文钱毎岁不阙添本之外合有所馀诸司廨宇破坏者便充修补缘诸司人吏转迁不常新旧 之间因缘乾没诸称走失职此之繇何後须令本判官勾当勒令一一交割者递相公付仍委御史台一人专知 勘覆仍先具条流闻奏。 十一月户部奏准八月十五日敕诸司食利本钱出放已久散失颇多各委本司勘会其合徵钱数便充 食钱。若数少不充以除陌五文钱量其所欠添本出放者令准敕各牒诸司勘会得报据秘书省等三十二司 牒应管食利本钱物五万三千九百五十二贯九百五十五文(各随司被逃亡散失见在见徵数额与元置不 同今但据元置数额而已)秘书省(三千三百八十四贯五百文)太常寺(六千七百二十二贯六百)光 禄寺(六文一千二百九十九贯六十四文)宗正寺(一百一十七贯九十五文)卫尉寺(一千二百五十 贯九百文)太仆寺(一千九贯五百文)大理寺(五千九百二十四贯七百四十文)鸿胪寺(二千六百 六十贯文)司农寺(二千七百三十五贯七百七十文)大府寺(一千五百八贯九百文)殿中省(九百 九十贯五百五十文)詹事府(一千一百九十一贯三百七十七文)国子监(二千六百四十四贯二百五 十文)少府监(一千三百三十四贯七百三十一文)将作监(一千六百一十七贯文)左春坊(一千三 百八贯七百七文)右春坊(一千贯文)司天台(三百八十贯文)家令司(一千八百一十贯七百文) 太仆寺(四百三十六贯六百五十文)总监(二千六百七十二贯文)左藏库(六百二十贯文)尚食局 三百三十八贯文)尚舍局(三百七十四贯三百文)尚辇局(一百贯文)太仓(二千四百一十五贯 六百八十一文)内中局(六百三十六贯二百文)万年县(三千四百贯六百文)长安县(二千七百四 十五贯四百三十三文)左卫(五百四十贯文)左司御帅府(二百四十贯文)右司御帅府(一百贯文) 敕宜更委御史台子细简勘具合徵放钱数及量诸司闲剧人日加减条流奏闻 十二月敕比缘诸司食利钱出举岁深为弊颇甚已有〓革别给冫食钱其御史台奏所勘责秘书省等三 十二司食利本钱数内有重摊转保称甚困穷者据所欠本利并放其本户中纳利如有十倍以上者既缘输利 岁久理亦可矜量准前本利并放其纳经五倍以上从今年十二月以前应有欠利并放起元和十年正月以後 准前计利徵收其馀人户等计其倍数纳利非多不可一例矜放宜并委本司准前徵纳其诸司所徵到钱自今 已後仍於五分之中常抽一分留添官本各勒本司以後相承收管其诸司应见徵纳及续举放所收利钱并准 年八月十五日敕充添〓当司廨宇什物及令史驱使官厨料等用仍委御史台勾当每常至年终勘会处分 其诸司除疏理外见在本钱据额更不得破用如有欠失即便勒主掌官典所繇等据数填赔其中书门下两省 及尚书省御史台应有食利钱外亦便令准此条流处分其诸司除此食利钱更别有诸色本钱不得妄援此 十年正月御史台奏秘书省等三十二司除疏外见在食利本钱应见徵纳及续举放所收利钱准敕并充 添修当司廨宇什物及令史驱使官厨料等用准元和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敕仍委御史台勾当毎至年终勘 会处分其诸司疏理外见在本钱据额不得破用如有欠失即便勒主掌官典所繇等填赔者其诸司食利本钱 疏理外合徵收者请改案额为元和十年新收置公廨本钱应缘添修廨宇什物及令史府史等厨并用勒本司 据见在户名钱数各置案历三官通押逐委造帐印讫入案仍不得侵用本钱如人户办纳本利钱纵都数未足 亦勒据数与纳召主别置案历准前通押如至年终勘会欠少本利官典诸节级准法处分如主掌官典改移亦 勒造帐交付承後官典具单帐报台交割分明即给前官典牒知公验如欠少本利送台勘责具事由闻奏即冀 官钱免至散失年额既定勾当有凭敕旨宜依 十二月敕新授右散骑常侍仼迪简秘书少监独孤郁等如闻疾患日久未仼视事其俸料等宜令所司住 给
册府元龟 14 给皆千贯常衮为相始立限约至李泌。又量其闲剧随事增加时谓通济理难减削然有名存职废额去俸存 闲剧之间厚薄顿异将为定式须立常规制从之乃命给事中〓平仲中书舍人韦贯之兵部侍郎许孟容户部 侍郎李绛等详定减省。 九年八月诏诸司食料钱缘初令户部出放已久散失颇多须有变通使其均济其中书门下两省及尚书 省御史台或务〓〓枢机或职司弹纠而倍称息利於体尤乖宜以户部除陌钱每贯先收二十文数外更加五 文委户部别收贮计其所费逐处支给其本利钱先出放者宜各委本司勘会闻奏其合徵收者便充当司公廨 什物添修等用其诸司食利亦准此勘会其合徵钱便充饭钱。若数少不充以其前件除陌五文钱量所欠添 本出放其所收五文钱每岁不阙添本之外合有所馀诸司廨宇破坏者便充修补缘诸司人吏转迁不常新旧 之间因缘乾没诸称走失职此之繇何後须令本判官勾当勒令一一交割者递相公付仍委御史台一人专知 勘覆仍先具条流闻奏。 十一月户部奏准八月十五日敕诸司食利本钱出放已久散失颇多各委本司勘会其合徵钱数便充冫 食钱。若数少不充以除陌五文钱量其所欠添本出放者令准敕各牒诸司勘会得报据秘书省等三十二司 牒应管食利本钱物五万三千九百五十二贯九百五十五文(各随司被逃亡散失见在见徵数额与元置不 同今但据元置数额而已)秘书省(三千三百八十四贯五百文)太常寺(六千七百二十二贯六百)光 禄寺(六文一千二百九十九贯六十四文)宗正寺(一百一十七贯九十五文)卫尉寺(一千二百五十 贯九百文)太仆寺(一千九贯五百文)大理寺(五千九百二十四贯七百四十文)鸿胪寺(二千六百 六十贯文)司农寺(二千七百三十五贯七百七十文)大府寺(一千五百八贯九百文)殿中省(九百 九十贯五百五十文)詹事府(一千一百九十一贯三百七十七文)国子监(二千六百四十四贯二百五 十文)少府监(一千三百三十四贯七百三十一文)将作监(一千六百一十七贯文)左春坊(一千三 百八贯七百七文)右春坊(一千贯文)司天台(三百八十贯文)家令司(一千八百一十贯七百文) 太仆寺(四百三十六贯六百五十文)总监(二千六百七十二贯文)左藏库(六百二十贯文)尚食局 (三百三十八贯文)尚舍局(三百七十四贯三百文)尚辇局(一百贯文)太仓(二千四百一十五贯 六百八十一文)内中局(六百三十六贯二百文)万年县(三千四百贯六百文)长安县(二千七百四 十五贯四百三十三文)左卫(五百四十贯文)左司御帅府(二百四十贯文)右司御帅府(一百贯文) 敕宜更委御史台子细简勘具合徵放钱数及量诸司闲剧人日加减条流奏闻。 十二月敕比缘诸司食利钱出举岁深为弊颇甚已有〓革别给冫食钱其御史台奏所勘责秘书省等三 十二司食利本钱数内有重摊转保称甚困穷者据所欠本利并放其本户中纳利如有十倍以上者既缘输利 岁久理亦可矜量准前本利并放其纳经五倍以上从今年十二月以前应有欠利并放起元和十年正月以後 准前计利徵收其馀人户等计其倍数纳利非多不可一例矜放宜并委本司准前徵纳其诸司所徵到钱自今 已後仍於五分之中常抽一分留添官本各勒本司以後相承收管其诸司应见徵纳及续举放所收利钱并准 今年八月十五日敕充添〓当司廨宇什物及令史驱使官厨料等用仍委御史台勾当每常至年终勘会处分 其诸司除疏理外见在本钱据额更不得破用如有欠失即便勒主掌官典所繇等据数填赔其中书门下两省 及尚书省御史台应有食利钱外亦便令准此条流处分其诸司除此食利钱更别有诸色本钱不得妄援此 例。 十年正月御史台奏秘书省等三十二司除疏外见在食利本钱应见徵纳及续举放所收利钱准敕并充 添修当司廨宇什物及令史驱使官厨料等用准元和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敕仍委御史台勾当每至年终勘 会处分其诸司疏理外见在本钱据额不得破用如有欠失即便勒主掌官典所繇等填赔者其诸司食利本钱 疏理外合徵收者请改案额为元和十年新收置公廨本钱应缘添修廨宇什物及令史府史等厨并用勒本司 据见在户名钱数各置案历三官通押逐委造帐印讫入案仍不得侵用本钱如人户办纳本利钱纵都数未足 亦勒据数与纳召主别置案历准前通押如至年终勘会欠少本利官典诸节级准法处分如主掌官典改移亦 勒造帐交付承後官典具单帐报台交割分明即给前官典牒知公验如欠少本利送台勘责具事由闻奏即冀 官钱免至散失年额既定勾当有凭敕旨宜依。 十二月敕新授右散骑常侍任迪简秘书少监独孤郁等如闻疾患日久未任视事其俸料等宜令所司住 给
册府元龟 十一年八月敕京城百司诸军诸使及诸道应差所由并召人捉本钱右御史中丞崔从奏前件捉钱人等 比缘皆以私钱添杂官本所防耗所礻卑补官利近日访闻商贩富人投身要司依〓官本广求私利可徵索者 自充家产或逋欠者证是官钱非理逼迫为弊非一今请许捉钱户添放私本不得过官本钱勘责有剩并请设 官仍量轻重科处其所放官本并许添私本每举放数足仰钱户具所举人姓名钱数状报本司仰本司收连入 案三官同押排科印记仍各随钱人牒知如他时因有论<竟竟>勘案历不同不在与徵理之限庶官利不失私 家获安从之 九月东都御史台奏当台食利本钱从贞元十一年至元和十一年息利十倍以上者二十五户从贞元十 六年至元和十一年息利七倍以上者一百五十六户从贞元二十年至元和十一年息利四倍以上者一百六 十八户伏见去年京畿诸司本钱并条流甄免其东都未蒙该及者窃以淮寇未平供馈尚切人力小弊衣食屡 空及纳息利年深正身既没子孙。又尽移徵亲族旁食无支族散徵诸保保人逃死或所繇代纳纵有嫠老孤 独仰无所依立限逾年虚系钱数公食屡阙人户不堪伏乞天恩同京诸司例特甄减裁下敕旨从奏。 十二年正月门下省奏应管食利本钱总三千四百九十八贯三百二十一文(宰相已下至主录等食利 百七十八贯三百四十馀文直省院本钱准建中三年四月十五日敕以留院入钱置本)中书省奏当省食 利本钱共五千贯文(宰相已下官至主录等食利钱一千贯直省院食利本钱准建中三年四月敕当院自敛 置本)准元和九年十二月九日敕令勘会疏理其见在合徵钱准敕合充添修当司廨宇什物其省院本钱缘 是当院自敛置本请便充本院添厨等用敕旨依奏。 四月敕京百官俸料从五月已後宜并给见钱其数内一半先给元估匹〓者即据时佑实数回给见钱八 月京兆尹窦易直请改职田法并入两税地事竟不行。 十三年三月诏百司职田多少不均为弊日久宜令每司各收职田草粟等数自长官已下处多少人作等 差除留阙官物外分给。 六月以德埭仓景四州顷遭水潦给复一年遂定四州官吏俸钱料刺史毎月一百五十千望囗上县令每 月四十千馀有差。 十四年三月屯田奏左右神策中尉准令式二品官令受田一十顷请取京兆府折冲府院戎场垛埒公廨 等地七十七顷二十六亩八分数内取二十顷充前件官职田依奏。 四月敕京畿二十二县欠元和十四年京百司职田二十二万九十一石束贯等京畿百姓闻甚艰贫顷差 船运军粮今。又修营陵寝虽应缘驱役皆给价钱而屡有役名颇妨农亩,岂可更徵悬欠重使忧愁其所欠 并宜蠲免其合受纳所欠职田或见在官班各请厚俸或近终考秩稍有馀资宜体朕怀以宽人力是月重定淮 西州县等制及官吏禄俸以蔡州为囗〓殷州为上其刺史俸钱月一百八十千申光二州并为中刺史月俸 百五千长史已下有差 十月御史中丞萧〓免奏应诸司诸军诸使公廨诸色本利钱等伏缘臣当司及秘书省等三十二司利钱 伏准今年七月十三日赦文至十倍者本利并放展转摊保至五倍者本利并放缘前件诸司诸使诸军利钱节 文并不该及其中有纳利百姓见臣称诉纳利己至十倍者未蒙一例处分求臣上达天听臣已面陈奏讫伏以 南北诸司事体无异纳利百姓皆陛下赤子。若恩泽均及则雨露无偏伏望圣慈特赐放免如允臣所奏伏乞 特降敕旨并进今年七月十三日赦文处分仍永为定制敕旨依奏。 穆宗以元和十五年正月即位二月诏内外百官食利钱十倍至五倍已上节级放免仍每经十年即内外 官百司各赐钱一万贯充本各据司大小公事闲剧及当司贫富作等第给付。 六月敕朕闻帝王所重者国体所切者人情苟得其体必臻於太和如失其情是繇于小利况设官求理颁 禄责功既有常数宁宜就减近者以每岁经费量入不充外官俸料据数抽贯再三思度终所未安稳念彼外方 或从卑官一家所给三载言归在公当〓于索廉受禄。又苦於减克待我庶吏岂其然乎!虽忧国之诚固须 赡助而恤人之虑将起怨咨必。若水旱为虞干戈未戢事非获已人亦何辞今则幸遇丰登。又方宁谧九州 之內永绝妖氛三边之上曾除烽警自宜克己以足用安可剥下以为谋临轩载怀实所增愧其度支所准五月 日敕应给用钱每贯抽五十文都计一百五十万贯文并宜停抽初宰相以国用不足故权请抽减谏官及言 事者累陈表章以为非便故复下此诏以罢之 八月赐教坊钱五千贯充本以收息利
册府元龟 15 十一年八月敕京城百司诸军诸使及诸道应差所由并召人捉本钱右御史中丞崔从奏前件捉钱人等 比缘皆以私钱添杂官本所防耗所礻卑补官利近日访闻商贩富人投身要司依〓官本广求私利可徵索者 自充家产或逋欠者证是官钱非理逼迫为弊非一今请许捉钱户添放私本不得过官本钱勘责有剩并请设 官仍量轻重科处其所放官本并许添私本每举放数足仰钱户具所举人姓名钱数状报本司仰本司收连入 案三官同押排科印记仍各随钱人牒知如他时因有论<竟竟>勘案历不同不在与徵理之限庶官利不失私 家获安从之。 九月东都御史台奏当台食利本钱从贞元十一年至元和十一年息利十倍以上者二十五户从贞元十 六年至元和十一年息利七倍以上者一百五十六户从贞元二十年至元和十一年息利四倍以上者一百六 十八户伏见去年京畿诸司本钱并条流甄免其东都未蒙该及者窃以淮寇未平供馈尚切人力小弊衣食屡 空及纳息利年深正身既没子孙。又尽移徵亲族旁食无支族散徵诸保保人逃死或所繇代纳纵有嫠老孤 独仰无所依立限逾年虚系钱数公食屡阙人户不堪伏乞天恩同京诸司例特甄减裁下敕旨从奏。 十二年正月门下省奏应管食利本钱总三千四百九十八贯三百二十一文(宰相已下至主录等食利 三百七十八贯三百四十馀文直省院本钱准建中三年四月十五日敕以留院入钱置本)中书省奏当省食 利本钱共五千贯文(宰相已下官至主录等食利钱一千贯直省院食利本钱准建中三年四月敕当院自敛 置本)准元和九年十二月九日敕令勘会疏理其见在合徵钱准敕合充添修当司廨宇什物其省院本钱缘 是当院自敛置本请便充本院添厨等用敕旨依奏。 四月敕京百官俸料从五月已後宜并给见钱其数内一半先给元估匹〓者即据时佑实数回给见钱八 月京兆尹窦易直请改职田法并入两税地事竟不行。 十三年三月诏百司职田多少不均为弊日久宜令每司各收职田草粟等数自长官已下处多少人作等 差除留阙官物外分给。 六月以德埭仓景四州顷遭水潦给复一年遂定四州官吏俸钱料刺史每月一百五十千望�上县令每 月四十千馀有差。 十四年三月屯田奏左右神策中尉准令式二品官令受田一十顷请取京兆府折冲府院戎场垛埒公廨 等地七十七顷二十六亩八分数内取二十顷充前件官职田依奏。 四月敕京畿二十二县欠元和十四年京百司职田二十二万九十一石束贯等京畿百姓闻甚艰贫顷差 船运军粮今。又修营陵寝虽应缘驱役皆给价钱而屡有役名颇妨农亩,岂可更徵悬欠重使忧愁其所欠 并宜蠲免其合受纳所欠职田或见在官班各请厚俸或近终考秩稍有馀资宜体朕怀以宽人力是月重定淮 西州县等制及官吏禄俸以蔡州为�〓殷州为上其刺史俸钱月一百八十千申光二州并为中刺史月俸一 百五千长史已下有差。 十月御史中丞萧〓免奏应诸司诸军诸使公廨诸色本利钱等伏缘臣当司及秘书省等三十二司利钱 伏准今年七月十三日赦文至十倍者本利并放展转摊保至五倍者本利并放缘前件诸司诸使诸军利钱节 文并不该及其中有纳利百姓见臣称诉纳利己至十倍者未蒙一例处分求臣上达天听臣已面陈奏讫伏以 南北诸司事体无异纳利百姓皆陛下赤子。若恩泽均及则雨露无偏伏望圣慈特赐放免如允臣所奏伏乞 特降敕旨并进今年七月十三日赦文处分仍永为定制敕旨依奏。 穆宗以元和十五年正月即位二月诏内外百官食利钱十倍至五倍已上节级放免仍每经十年即内外 官百司各赐钱一万贯充本各据司大小公事闲剧及当司贫富作等第给付。 六月敕朕闻帝王所重者国体所切者人情苟得其体必臻於太和如失其情是繇于小利况设官求理颁 禄责功既有常数宁宜就减近者以每岁经费量入不充外官俸料据数抽贯再三思度终所未安稳念彼外方 或从卑官一家所给三载言归在公当〓于索廉受禄。又苦於减克待我庶吏岂其然乎!虽忧国之诚固须 赡助而恤人之虑将起怨咨必。若水旱为虞干戈未戢事非获已人亦何辞今则幸遇丰登。又方宁谧九州 之内永绝妖氛三边之上曾除烽警自宜克己以足用安可剥下以为谋临轩载怀实所增愧其度支所准五月 二日敕应给用钱每贯抽五十文都计一百五十万贯文并宜停抽初宰相以国用不足故权请抽减谏官及言 事者累陈表章以为非便故复下此诏以罢之。 八月赐教坊钱五千贯充本以收息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