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府元龟 十三年九月敕诸王并宜食一千户封。 高宗永徽元年四月废京官诸司捉钱囗土其官人俸料以诸州租脚充。 八月诏文武五品以上解官充侍者宜准致仕例每给以半禄并赐缣帛 麟德二年八月诏文官五品已上同武职班给仗身以掌闲幕士充之咸亨元年四月十二日停给。 乾封元年八月诏京文武官应给防阁庶仆俸料始依职事品其课及赐各依本品凡京文武正官毎岁供 给俸食等钱总十五万二千七百二十贯员外官不在此数外官则以公廨田收及息钱等尝食公用之外充月 料先以长官定数其州县少尹长史司马及丞各减长之半大都督府长史副都督别驾及判司准上佐以职田 数为加减其参军及博土判试判司主簿县尉丞各三分之一诸内外员同正员者禄料赐会食料一事以上并 同正员其不以同正员者禄赐食料亦同正员馀各给半职田并不给自乾元之後以常赋不给内外官俸禄各 减其半矣。内供俸及里行不带本官者禄俸食料防卜庶仆一事以上并同正官带官者听从多处给。若带 外官者依京官给诸简较及判试知试等官不带内外者料度一事以上准员外官同正员例给。若简较及判 试之处正官见阙者兼给杂用其职田不应入正官者亦给其侍御史殿中及监察御史知试并同供俸里行例 仪凤三年八月诏廪食为费同资於上农岁俸所颁并课於编户因地出赋则沃瘠未均据丁收物则劳逸不等 俾之富教其可得乎!永念於斯裁怀〓创如闻文武内外官应给俸料课钱及公廨料度封户租调等远近不 均贵贱有异输纳简选事甚艰难运送脚钱损费实广公廨岀举回易典吏因此侵渔抚字之方岂合如此宜令 王公已下百姓已上率口出钱以充防卜庶仆邑士白直折冲府仗身并封户内官人俸食等料既依户次贫富 有殊载详职务繁简不类率钱给用须有等差宜具条例并各逐便。 中宗神龙二年七月制功臣〓志玄屈突通萧〓李靖秦叔宝长孙顺德刘弘基宇文士及钱九陇程知节 庞卿恽窦琮苑君〓章李子和张平高张公瑾梁雒仁安〓仁秦行师独孤卿〓苏定方李安远郑仁泰杜君绰 李孟尝等二十六家所食实封并依旧给景龙二年九月敕诸色应食实封家户一定已後不得辄有移改 三年十月敕应食封邑者一百四十馀家应出封户凡五千四州皆天下膏腴物产其安乐太平公主封 又取富户不在捐免限百姓着封户甚於征行。 卷五百六 邦计部·俸禄第 唐玄宗开元五年十月诏曰:养老乞言人惟求旧尊儒尚齿风化攸先其致仕官所请物宜令所司专定 一官勾当送至宅六年七月秘书少监崔涵议州县官月料钱状曰:养贤之禄国用尤先取之齐人未为剥下 何用立本息利法商求资皇运之初务革其弊〓本收利以绳富家固乃一切权宜谅非经通彝典顷以州县典 吏并捉官钱收利数多破产者众散诸编户本少利轻人用不休时以为便付本收利患及於人。然则议国事 者亦当忧人为谋恤下立计天下州县积数既多大抵皆然为害不少。且五十之本七分生利一年所输四千 百兼〓劳费不啻五千在於平人已为重赋富户既免其徭贫户则受其弊伤人刻下俱在其中未。若大率 群臣通计众户据官定料均户出资常年发赋之时每丁量加升尺以近及远损有兼无合而筹之所增盖少时 则不扰简而易从庶乎!流亡渐归仓库稍实则当咸出正赋罢所新加天下坦然什一而税上下各足不其远 矣。 十年正月敕内外官职田除公廨田园外并官收。又令有司收天下公廨钱其官人料以万户税钱充每 月准旧分利数给 是月甲子。又敕王公已下视品国官及京官五品已下每月别给仗身悉停凡京司文武职事官五品已 上给防卜-品(九十六人)二品(七十二人)三品(四十八人)四品(三十二人)五品(二十四人) 六品以下给庶仆六品(五人)七品(四人)八品(三人)公主邑士(八十人)郡主(六十人)县主 (四十人)特封县主(二十四人)京官任两职者从多给凡州县官皆有白直二品(四十人)三品(三 十二人)四品(二十四人)五品(十六人)六品(十人)七品(六人)八品(五人。)九品(四人) 凡诸亲王府属并给士力数如白直其防卜庶仆白直士力纳课者每年不过二千五百执衣元不过一千文防 卜庶仆旧制季分月俸食料杂用即月分诸官应月给
册府元龟 6 二十三年九月敕诸王并宜食一千户封。 高宗永徽元年四月废京官诸司捉钱�士其官人俸料以诸州租脚充。 八月诏文武五品以上解官充侍者宜准致仕例每给以半禄并赐缣帛。 麟德二年八月诏文官五品已上同武职班给仗身以掌闲幕士充之咸亨元年四月十二日停给。 乾封元年八月诏京文武官应给防阁庶仆俸料始依职事品其课及赐各依本品凡京文武正官每岁供 给俸食等钱总十五万二千七百二十贯员外官不在此数外官则以公廨田收及息钱等尝食公用之外充月 料先以长官定数其州县少尹长史司马及丞各减长之半大都督府长史副都督别驾及判司准上佐以职田 数为加减其参军及博士判试判司主簿县尉丞各三分之一诸内外员同正员者禄料赐会食料一事以上并 同正员其不以同正员者禄赐食料亦同正员馀各给半职田并不给自乾元之後以常赋不给内外官俸禄各 减其半矣。内供俸及里行不带本官者禄俸食料防ト庶仆一事以上并同正官带官者听从多处给。若带 外官者依京官给诸简较及判试知试等官不带内外者料度一事以上准员外官同正员例给。若简较及判 试之处正官见阙者兼给杂用其职田不应入正官者亦给其侍御史殿中及监察御史知试并同供俸里行例 仪凤三年八月诏廪食为费同资於上农岁俸所颁并课於编户因地出赋则沃瘠未均据丁收物则劳逸不等 俾之富教其可得乎!永念於斯裁怀〓创如闻文武内外官应给俸料课钱及公廨料度封户租调等远近不 均贵贱有异输纳简选事甚艰难运送脚钱损费实广公廨出举回易典吏因此侵渔抚字之方岂合如此宜令 王公已下百姓已上率口出钱以充防ト庶仆邑士白直折冲府仗身并封户内官人俸食等料既依户次贫富 有殊载详职务繁简不类率钱给用须有等差宜具条例并各逐便。 中宗神龙二年七月制功臣〓志玄屈突通萧〓李靖秦叔宝长孙顺德刘弘基宇文士及钱九陇程知节 庞卿恽窦琮苑君〓章李子和张平高张公瑾梁雒仁安〓仁秦行师独孤卿〓苏定方李安远郑仁泰杜君绰 李孟尝等二十六家所食实封并依旧给景龙二年九月敕诸色应食实封家户一定已後不得辄有移改。 三年十月敕应食封邑者一百四十馀家应出封户凡五十四州皆天下膏腴物产其安乐太平公主封。 又取富户不在捐免限百姓着封户甚於征行。 卷五百六 邦计部·俸禄第二 唐玄宗开元五年十月诏曰:养老乞言人惟求旧尊儒尚齿风化攸先其致仕官所请物宜令所司专定 一官勾当送至宅六年七月秘书少监崔涵议州县官月料钱状曰:养贤之禄国用尤先取之齐人未为剥下 何用立本息利法商求资皇运之初务革其弊〓本收利以绳富家固乃一切权宜谅非经通彝典顷以州县典 吏并捉官钱收利数多破产者众散诸编户本少利轻人用不休时以为便付本收利患及於人。然则议国事 者亦当忧人为谋恤下立计天下州县积数既多大抵皆然为害不少。且五十之本七分生利一年所输四千 二百兼〓劳费不啻五千在於平人已为重赋富户既免其徭贫户则受其弊伤人刻下俱在其中未。若大率 群臣通计众户据官定料均户出资常年发赋之时每丁量加升尺以近及远损有兼无合而筹之所增盖少时 则不扰简而易从庶乎!流亡渐归仓库稍实则当咸出正赋罢所新加天下坦然什一而税上下各足不其远 矣。 十年正月敕内外官职田除公廨田园外并官收。又令有司收天下公廨钱其官人料以万户税钱充每 月准旧分利数给。 是月甲子。又敕王公已下视品国官及京官五品已下每月别给仗身悉停凡京司文武职事官五品已 上给防ト一品(九十六人)二品(七十二人)三品(四十八人)四品(三十二人)五品(二十四人) 六品以下给庶仆六品(五人)七品(四人)八品(三人)公主邑士(八十人)郡主(六十人)县主 (四十人)特封县主(二十四人)京官任两职者从多给凡州县官皆有白直二品(四十人)三品(三 十二人)四品(二十四人)五品(十六人)六品(十人)七品(六人)八品(五人。)九品(四人) 凡诸亲王府属并给士力数如白直其防ト庶仆白直士力纳课者每年不过二千五百执衣元不过一千文防 ト庶仆旧制季分月俸食料杂用即月分诸官应月给
册府元龟 乙丑命有司收内外官职田以给逃还贫下户其职田以正仓粟亩二升给之 六月初置职田本非古法,爰自近制是以因循事有变通应须删改其内外官所给职田子从今年九月 已後并宜停给 十六年十一月敕文武百官俸料钱所给物宜依时价给 十八年三月敕京官职田将令准令给受。 其年九月御史大夫李朝隐奏请薄税一年税钱充本依旧令高户及典正捉随月收供官人料钱。 十九年四月敕天下诸州县并府镇戍官等职田四至顷亩造帐申省仍依元租价封定六<豆斗>已下者 依旧定以上者不得过六<豆斗> 十二年二月敕京官兼外州都督刺史大都督府长史俸料并宜两给。 十四年六月敕百官料钱宜令为一色都以月俸为名各据本官随月给付其贮米宜令入禄数同申应 合减折及申请时限并依常式一品三十一千(月俸八千食料一千八百防卜二十千杂用一千二百文)二 品二十四千(月俸六千食料一千五百防卜一十五千五百杂用一千文)三品十七千(月俸五千食料 千一百防卜一十千杂用九百文)四品一十一千八百六十七文(月俸四千五百食料七百文防卜六千六 十七文杂用六百文)五品九千二百(月俸三千食料六百防卜五千杂用六百文)六品五千三百(月俸 千三百食料四百庶仆二千二百杂用四百文)七品四千五十(月俸一千七百五十食料三百五十庶仆 千六百杂用三百五十文)八品二千四百七十五(月俸一千三百食料三百庶仆六百二十五杂用二百 五十文)九品一千九百一十七(月俸一千五十食料二百五十庶仆四百一十七杂用二百文 十九年二月敕外官职田委所司准例仓中受纳纳毕一时分付县官亦准此 三月敕京畿地狭人户殷繁计丁给田尚犹不足兼充百官苗子固难周济其诸司官令分在都者宜令所 司具作定额计应受职田并於都畿给付其应退地委采访使与本州长官给贫下百姓其应给职田亦委采访 使与所繇长官勘会同给仍永为常式。 天宝元年六月敕如闻河东河北官人职田既纳地租仍收桑课田树兼税人何以堪自今已後官人及公 廨职田有桑一切不得更徵丝课 年十一月敕京官兼太守等官俸料两给者停其外宫大守兼京官除准式亲王带京官任外官副大将 军者副使知军及政事京官兼内外官知政事据文合兼给者馀并 处给任逐稳便 三载(臣钦。若等曰:天宝自三年已後称载)三月敕郡县关职钱送纳大府寺自今已後纳当郡充 员外官料钱不足即收正官料钱分。若无员外官当郡分。 五载三月敕郡县官人及公廨白直天下约计一载破十万丁巳上一丁每月戍钱二百八文每至月初当 处徵纳送县来往数日功程在於百姓尤是重役其郡县白直计数多少请用料钱加税充用其应差丁充白直 望请并停一免百姓艰辛二省国家丁壮六载三月户部奏诸道请实封人准长行去三百户已下户部给符就 州请受三百户已上附庸使送两京大府寺赐坊给付者今缘就州请受有损於人今三百户已下尚许彼请公 私之间未免侵扰望一切送至两京就此给付即公私省便侵损无繇。又准户部式节文诸食封人身殁已後 所得封物随其男数为分承嫡者加一分至玄孙即不在分限其封〓〓入承嫡房一依上法为分者如此则玄 孙请物比於嫡男计数之间多较数倍举轻明重理实未通望请至玄孙已下准玄孙直下一房许依令式馀并 请停惟享祭一分百代不易自无争竞永赐勋庸无替 十一载十二月敕诸郡员外官无阙职处均取正官料给钱数不定颇为劳烦自今已後阙料官收员外官 依式取官钱准给。 十二载十月敕两京百官职田承前佃人自送道路或远劳费颇多自今已後其职田去城五十里内者依 日令佃人自送入城自馀并限十月内便於所管县并脚价贮纳其脚价五十里外每<豆斗>各徵二文一百里 外不得过三文并令百官差本司人请受。 十四载八月制日:王制下土视上农周政庶人倍禄者衣食既足则廉耻乃知至如资用靡充或贪求不 已败名冒法实此之繇辇毂之下尤难取给其在西京文武九品已上正员官既亲於职务可谓勤心自今後毎 月给俸食杂用防卜庶仆等宜十分率加二分其同正员官加一分仍为常式。 肃宗至德二年四月敕天下都府及县官禄白直品子等课从今载正月一日以後并量给一半事平之後 7
册府元龟 7 乙丑命有司收内外官职田以给逃还贫下户其职田以正仓粟亩二升给之。 六月初置职田本非古法,爰自近制是以因循事有变通应须删改其内外官所给职田子从今年九月 已後并宜停给。 十六年十一月敕文武百官俸料钱所给物宜依时价给。 十八年三月敕京官职田将令准令给受。 其年九月御史大夫李朝隐奏请薄税一年税钱充本依旧令高户及典正捉随月收供官人料钱。 十九年四月敕天下诸州县并府镇戍官等职田四至顷亩造帐申省仍依元租价封定六<豆斗>已下者 依旧定以上者不得过六<豆斗>。 二十二年二月敕京官兼外州都督刺史大都督府长史俸料并宜两给。 二十四年六月敕百官料钱宜令为一色都以月俸为名各据本官随月给付其贮米宜令入禄数同申应 合减折及申请时限并依常式一品三十一千(月俸八千食料一千八百防ト二十千杂用一千二百文)二 品二十四千(月俸六千食料一千五百防ト一十五千五百杂用一千文)三品十七千(月俸五千食料一 千一百防ト一十千杂用九百文)四品一十一千八百六十七文(月俸四千五百食料七百文防ト六千六 十七文杂用六百文)五品九千二百(月俸三千食料六百防ト五千杂用六百文)六品五千三百(月俸 二千三百食料四百庶仆二千二百杂用四百文)七品四千五十(月俸一千七百五十食料三百五十庶仆 一千六百杂用三百五十文)八品二千四百七十五(月俸一千三百食料三百庶仆六百二十五杂用二百 五十文)九品一千九百一十七(月俸一千五十食料二百五十庶仆四百一十七杂用二百文)。 二十九年二月敕外官职田委所司准例仓中受纳纳毕一时分付县官亦准此。 三月敕京畿地狭人户殷繁计丁给田尚犹不足兼充百官苗子固难周济其诸司官令分在都者宜令所 司具作定额计应受职田并於都畿给付其应退地委采访使与本州长官给贫下百姓其应给职田亦委采访 使与所繇长官勘会同给仍永为常式。 天宝元年六月敕如闻河东河北官人职田既纳地租仍收桑课田树兼税人何以堪自今已後官人及公 廨职田有桑一切不得更徵丝课。 二年十一月敕京官兼太守等官俸料两给者停其外官太守兼京官除准式亲王带京官任外官副大将 军者副使知军及政事京官兼内外官知政事据文合兼给者馀并从一处给任逐稳便。 三载(臣钦。若等曰:天宝自三年已後称载)三月敕郡县关职钱送纳大府寺自今已後纳当郡充 员外官料钱不足即收正官料钱分。若无员外官当郡分。 五载三月敕郡县官人及公廨白直天下约计一载破十万丁巳上一丁每月戍钱二百八文每至月初当 处徵纳送县来往数日功程在於百姓尤是重役其郡县白直计数多少请用料钱加税充用其应差丁充白直 望请并停一免百姓艰辛二省国家丁壮六载三月户部奏诸道请实封人准长行ㄊ三百户已下户部给符就 州请受三百户已上附庸使送两京大府寺赐坊给付者今缘就州请受有损於人今三百户已下尚许彼请公 私之间未免侵扰望一切送至两京就此给付即公私省便侵损无繇。又准户部式节文诸食封人身殁已後 所得封物随其男数为分承嫡者加一分至玄孙即不在分限其封〓〓入承嫡房一依上法为分者如此则玄 孙请物比於嫡男计数之间多较数倍举轻明重理实未通望请至玄孙已下准玄孙直下一房许依令式馀并 请停惟享祭一分百代不易自无争竞永赐勋庸无替。 十一载十二月敕诸郡员外官无阙职处均取正官料给钱数不定颇为劳烦自今已後阙料官收员外官 依式取官钱准给。 十二载十月敕两京百官职田承前佃人自送道路或远劳费颇多自今已後其职田去城五十里内者依 旧令佃人自送入城自馀并限十月内便於所管县并脚价贮纳其脚价五十里外每<豆斗>各徵二文一百里 外不得过三文并令百官差本司人请受。 十四载八月制曰:王制下士视上农周政庶人倍禄者衣食既足则廉耻乃知至如资用靡充或贪求不 已败名冒法实此之繇辇毂之下尤难取给其在西京文武九品已上正员官既亲於职务可谓勤心自今後每 月给俸食杂用防ト庶仆等宜十分率加二分其同正员官加一分仍为常式。 肃宗至德二年四月敕天下都府及县官禄白直品子等课从今载正月一日以後并量给一半事平之後
册府元龟 当续支遣。 乾元元年外官给半料与职田京官不给料(无料钱至是给之)仍敕度支使量闲剧司给手力课员外 官一切至德已後内外官无料。 年九月诏京官比无俸料桂玉之费将何以堪宜取〓〓州新钱给冬季料即仰所繇申请计会支给。 且艰难之际家国是同顷者急在军戎所以久亏禄俸眷言忧恤常〓鬼于怀今甫及授衣略为囗给庶资时要 宜悉朕怀。 三年四月工部尚书李遵秦中外官职田者苗子准令依租分法并人新人水陆田十一月一日已後上者 子并入官草准式当司官分其娄迁改人乃有一年之中数处合得者按令云:职分陆田限三月三十日已前 水田限四月三十日夏田限九月三十日已後上者人前人已前上者人後人即是各以耕种时在职者为王此 职既阙本是公田耕耘收刈已皆毕功新人方来何理领受请自今後水陆田并限六月三十日宿麦限十二月 十日春麦限三月三十日已前上者人新已後上者并草并人官。若其年己得前任苗子者草粟稻麦并不 重受亦入官。 上元元年十月敕京官职田准式并合佃人输送至京中间杨国忠奏去城五十里外贮纳县仓本官自差 人请受缘是暂时寄贮所繇触途乾没就中闲司尤被抑屈公私不便因循累年自今已後京兆河南府诸县并 令依旧送京输纳本官如邀颉停留并辄受加耗请准所费及剩数计赃以枉法论至死者加役流。 代宗广德二年正月税天下地亩青苗钱给百官俸料起七月给 十月宰臣等奏减百司职田租之半以助军粮从之永泰元年十月以师旅荐兴急於馈运百寮上表请纳 职田充军粮许之 年正月自今已後子孙袭实封宜减半永为常式三月敕应请封家三分给二待兵革稍宁即当全给五 月诸道税地钱使殿中侍御史韦光裔等自诸道使还初肃宗乾元已来属天下用兵京师百官俸钱减耗即帝 位推恩庶寮下议公卿,或以税亩有苗耆公私咸济乃分遣宪官税天下地青苗钱以充百司课料至是得钱 四百九十万贯仍以御史大夫为税地钱物使岁以为常均给百官 十-月诏日:京诸司官等自艰难已来不请禄料职田苗子。又充军粮颇闻艰辛须使均济其诸州府 县官及折冲府官职田据茁子多少三分每年宜取一分依当处时价回市轻货数内破脚差纲部领送上都纳 青苗钱库其阙官职田据数尽送仍青苗钱与本道节度观察鄱防御等使会切勾当从今年职田并依此数徵 收发遣其送物纲典计数准轻货纲典例处分。 大历二年正月诏京兆府及畿县官职田宜令准外州府县官例三分取一分。 十月减京官职田钱一分充军粮二分给大官。 三年十一月加廊下百官厨料增旧五分之一是年通计京城诸司每月给手力资钱凡四万七千五百四 十六贯四十八并以天下青苗钱充初以常赋不给乃税人垦田亩十有五钱资用窘急不暇成熟候苗青即征 之故谓之青苗钱主其任者为青苗使 六年三月敕军器公廨本钱三千贯文放在人上取利充使以下食料纸笔宜於数内收一千贯文别纳店 铺课钱添公廨收利杂用 十二年四月度支奏给京百司文武官及京兆府县官每月料钱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侍中中书 令(每月各一百二十贯文)中书门下侍郎(各一百贯文)东宫三太左右仆射(各八十贯文)东宫三 少〔各七十贯文)六尚书御史大夫太常卿(各六十贯文)常侍宗正卿太子詹事国子祭酒(各五十贯 文)左右丞及诸司侍郎给事舍人中丞宾客殿中监秘书监司农等卿将作等监(各四十五贯文)太子左 右庶子太常少卿(各四十贯文)课议诸司少卿少监(各三十五贯文)国子司业内侍东宫三卿(各三 十贯文)郎中侍御史司天监少詹事诸王傅国子博士谕德中允中舍殿中秘书太常宗正丞(各二十五贯 文)殿中侍御史著作郎大理正都水使者〓〓监内常侍给事中(各二十贯文)员外郎通事舍人起居王 府长史〔各十八贯文)监察御史台主簿补阙王府司马司天少监太子典内太常博士主簿宗正主簿门下 录事中书主簿(各十五贯文各)拾遗司议太子秘书著作佐郎国子大学四门广文等博士大理司直詹事 府及诸寺监丞谒者监中书门下主事(十二贯文)洗马替善诸寺监主簿詹事府司直(各一十贯文)评 事(各八贯文)诸较正(各六贯文)诸奉御九成宫〓〓监诸王谘议友诸陵令(各九贯二百文)城门
册府元龟 8 当续支遣。 乾元元年外官给半料与职田京官不给料(无料钱至是给之)仍敕度支使量闲剧司给手力课员外 官一切至德已後内外官无料。 二年九月诏京官比无俸料桂玉之费将何以堪宜取〓〓州新钱给冬季料即仰所繇申请计会支给。 且艰难之际家国是同顷者急在军戎所以久亏禄俸眷言忧恤常〓鬼于怀今甫及授衣略为�给庶资时要 宜悉朕怀。 三年四月工部尚书李遵奏中外官职田者苗子准令依租分法并人新人水陆田十一月一日已後上者 子并入官草准式当司官分其娄迁改人乃有一年之中数处合得者按令云:职分陆田限三月三十日已前 水田限四月三十日夏田限九月三十日已後上者人前人已前上者人後人即是各以耕种时在职者为王此 职既阙本是公田耕耘收刈已皆毕功新人方来何理领受请自今後水陆田并限六月三十日宿麦限十二月 三十日春麦限三月三十日已前上者人新已後上者并草并人官。若其年己得前任苗子者草粟稻麦并不 重受亦入官。 上元元年十月敕京官职田准式并合佃人输送至京中间杨国忠奏去城五十里外贮纳县仓本官自差 人请受缘是暂时寄贮所繇触途乾没就中闲司尤被抑屈公私不便因循累年自今已後京兆河南府诸县并 令依旧送京输纳本官如邀颉停留并辄受加耗请准所费及剩数计赃以枉法论至死者加役流。 代宗广德二年正月税天下地亩青苗钱给百官俸料起七月给。 十月宰臣等奏减百司职田租之半以助军粮从之永泰元年十月以师旅荐兴急於馈运百寮上表请纳 职田充军粮许之。 二年正月自今已後子孙袭实封宜减半永为常式三月敕应请封家三分给二待兵革稍宁即当全给五 月诸道税地钱使殿中侍御史韦光裔等自诸道使还初肃宗乾元已来属天下用兵京师百官俸钱减耗即帝 位推恩庶寮下议公卿,或以税亩有苗者公私咸济乃分遣宪官税天下地青苗钱以充百司课料至是得钱 四百九十万贯仍以御史大夫为税地钱物使岁以为常均给百官。 十一月诏曰:京诸司官等自艰难已来不请禄料职田苗子。又充军粮颇闻艰辛须使均济其诸州府 县官及折冲府官职田据苗子多少三分每年宜取一分依当处时价回市轻货数内破脚差纲部领送上都纳 青苗钱库其阙官职田据数尽送仍青苗钱与本道节度观察都防御等使会切勾当从今年职田并依此数徵 收发遣其送物纲典计数准轻货纲典例处分。 大历二年正月诏京兆府及畿县官职田宜令准外州府县官例三分取一分。 十月减京官职田钱一分充军粮二分给大官。 三年十一月加廊下百官厨料增旧五分之一是年通计京城诸司每月给手力资钱凡四万七千五百四 十六贯四十八并以天下青苗钱充初以常赋不给乃税人垦田亩十有五钱资用窘急不暇成熟候苗青即征 之故谓之青苗钱主其任者为青苗使。 六年三月敕军器公廨本钱三千贯文放在人上取利充使以下食料纸笔宜於数内收一千贯文别纳店 铺课钱添公廨收利杂用。 十二年四月度支奏给京百司文武官及京兆府县官每月料钱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侍中中书 令(每月各一百二十贯文)中书门下侍郎(各一百贯文)东宫三太左右仆射(各八十贯文)东宫三 少(各七十贯文)六尚书御史大夫太常卿(各六十贯文)常侍宗正卿太子詹事国子祭酒(各五十贯 文)左右丞及诸司侍郎给事舍人中丞宾客殿中监秘书监司农等卿将作等监(各四十五贯文)太子左 右庶子太常少卿(各四十贯文)课议诸司少卿少监(各三十五贯文)国子司业内侍东宫三卿(各三 十贯文)郎中侍御史司天监少詹事诸王傅国子博士谕德中允中舍殿中秘书太常宗正丞(各二十五贯 文)殿中侍御史著作郎大理正都水使者〓〓监内常侍给事中(各二十贯文)员外郎通事舍人起居王 府长史(各十八贯文)监察御史台主簿补阙王府司马司天少监太子典内太常博士主簿宗正主簿门下 录事中书主簿(各十五贯文各)拾遗司议太子秘书著作佐郎国子大学四门广文等博士大理司直詹事 府及诸寺监丞谒者监中书门下主事(十二贯文)洗马替善诸寺监主簿詹事府司直(各一十贯文)评 事(各八贯文)诸较正(各六贯文)诸奉御九成宫〓〓监诸王谘议友诸陵令(各九贯二百文)城门
册府元龟 符宝国子助教六局郎王府掾属太常侍医文学录事参军主簿记室诸卫及六军长史两市令诸副〓〓监武 库署令太公庙令(各五贯三百文)大子通事舍人东宫三寺丞国子太学广文助教内坊丞诸直长内寺伯 千牛卫及诸率府长史诸陵丞诸陵署诸王府判司司竹温泉监尚书都事都水及诸〓〓监丞司天台丞太子 侍医诸司上局署令及王府国令苑四面副监公主邑司令(各四贯一百一十六文)国子四门助教律医学 博士协律郎内谒者诸卫六军左右卫率府等卫佐诸王府参军大农都省兵吏礼考功主事春坊录事司竹副 监诸司中局署令都水主簿诸司上局署及监庙邑司丞司天台灵台郎保章挈壶正太常针医及医监尚药局 司医(各四千四百七十五文)大祝奉礼省中诸行主事门下典仪御史台殿中秘书内侍省春坊詹事府主 事诸寺监诸卫六军诸司录事诸司中局署丞及大理狱丞诸司府作监事殿诸司监录事殿中省医佐食医奉 辇司库司廪奉乘鸿胪寺掌客司仪太仆寺主乘内坊典直司天台司辰司历监内侍省宫教博土东宫三等主 簿太常大乐鼓吹丞医正按摩咒禁卜筮博士及针医卜助教国子书〓博土及助教诸王国子丞尉诸〓〓监 主簿(各一千九百一十七文)武官左右金吾大将军(各四十五贯文)六军大将军左右金吾将军(各 四十贯文)诸卫大将军六军将军(各三十贯文)诸卫将军(各二十五贯文)诸卫及六军中郎诸率府 率副率(各一十一千五百六十七文)诸卫及六军郎将诸王府典军副典军(各九千二百文)诸卫及六 军司阶千牛及左右备身(各五千三百文)诸卫及六军中候太子千牛(各四千一百一十六文)诸卫及 六军司戈太子备身(各二千四百七十五文)诸卫及六军执戟及长上(各一千九百一十七文)京兆及 诸县官尹(八十千文)少尹两县令(各五十贯文)奉先昭应醴泉等县令司录(各四十五贯文)畿令 (各四十贯文)判司两县丞(各三十五贯文)两县簿尉奉先等县丞(各三十贯文)奉先等主簿尉诸 畿县丞(各二十五贯文)畿簿尉(名二十贯文)参军文学博土录事(各一十贯文时)凡百司文武官 共二千七百九十六员文官一千八百五十四员武官九百四十二员每岁约计加一十五万六千贯准旧给数 都当二十六万贯文已来伏望准数起六月一日纳付敕旨依仍令所司起五月一日支给待丰年无事即准常 式处分(时常衮与杨绾同掌枢务先是百官俸料寡薄绾与衮奏清加之判度支韩〓与衮各骋私怀所加俸 料厚薄自己时少列各定月俸为三十五千三怒司集张参唯止给三汁千衮恶少詹事赵甚遂给二十五千 又太子洗马实司经局长官文学为之贰衮有亲戚任文学者给十二千而给洗马十千其轻重任情时政多如 此 五月中书门下奏得苏州刺史兼御史大夫知台事李涵东都河南江淮山南等道转运使吏部尚书兼御 史大夫刘晏户部侍郎专判度支韩〓等状二革诸道观蔡使都团练使及判官料钱等观察使都(如更兼使 不在加给限)每月除刺史正俸料外每使每月请给一百贯杂给准时价不得过五十贯文都团练副使每月 料钱八十贯文杂给准时价不得过三十贯文观察判官每月料钱五十贯文支使每月料钱四十贯文推官每 月料钱三十贯文巡官准观察推官例以上每员每月杂给准时估不得过二十贯文如以州县见任官充者月 料杂给减半刺史知军事每月除正俸外请给七十贯文如带别使不在加限杂给准时估不得过三十贯文其 州县课(其大都督府长史准七府尹例左右司马准上州别驾例给料钱)刺史八十贯文别驾五十五贯长 史司马各五十贯录事参军四十贯判司三十贯参军博士各一十五贯录事市令等各一十三贯县令四十贯 丞三十贯簿尉各二十贯谨具条件如前其旧准令月俸杂料纸笔执衣白直但与都团练判官同纳资课等色 并在此数内其七府准四月二十八日敕文不该者并请依京兆府例处分其中州中县以下三分减一分其额 内〓务比正官减半其州县官除差充推官巡官及司马掌军事外如更别带职亦不在加给限敕旨宜依(先 是天下用兵州县多以权宜立政官品虽一俸料不等大历中四方无事宰臣元载王缙耽宠怙权苟以利己为 便不循旧式江淮大州至有月给一千贯者山剑诸郡以地贫乏故虽上州刺史月给数十千而已至是惩革前 失裒多益寡人稍知法 六月户部侍郎判度支韩〓秦准今年四月二十八日恩敕加给京文武九品已上正员官月俸其同中书 门下平章事不带正官敕内元额应简较官同平章事并请同正官例就一高处给敕旨依。 二月敕京诸司阙官职田苗子自今以後宜并充〓当司廨宇用其草准式处分仍令分司监察御史勾 当。 德宗以大历十四年五月即位七月以国用未赡其宣王讳(顺宗名)已下开府仪同三司光禄大夫俸 皆罢给。又罢客省之廪毎岁万三十千斛(永泰已後益多事四方奏事或连岁不遣乃於银台门置客省以
册府元龟 9 符宝国子助教六局郎王府掾属太常侍医文学录事参军主簿记室诸卫及六军长史两市令诸副〓〓监武 库署令太公庙令(各五贯三百文)大子通事舍人东宫三寺丞国子太学广文助教内坊丞诸直长内寺伯 千牛卫及诸率府长史诸陵丞诸陵署诸王府判司司竹温泉监尚书都事都水及诸〓〓监丞司天台丞太子 侍医诸司上局署令及王府国令苑四面副监公主邑司令(各四贯一百一十六文)国子四门助教律医学 博士协律郎内谒者诸卫六军左右卫率府等卫佐诸王府参军大农都省兵吏礼考功主事春坊录事司竹副 监诸司中局署令都水主簿诸司上局署及监庙邑司丞司天台灵台郎保章挈壶正太常针医及医监尚药局 司医(各四千四百七十五文)大祝奉礼省中诸行主事门下典仪御史台殿中秘书内侍省春坊詹事府主 事诸寺监诸卫六军诸司录事诸司中局署丞及大理狱丞诸司府作监事殿诸司监录事殿中省医佐食医奉 辇司库司廪奉乘鸿胪寺掌客司仪太仆寺主乘内坊典直司天台司辰司历监内侍省宫教博士东宫三等主 簿太常大乐鼓吹丞医正按摩咒禁卜筮博士及针医卜助教国子书〓博士及助教诸王国子丞尉诸〓〓监 主簿(各一千九百一十七文)武官左右金吾大将军(各四十五贯文)六军大将军左右金吾将军(各 四十贯文)诸卫大将军六军将军(各三十贯文)诸卫将军(各二十五贯文)诸卫及六军中郎诸率府 率副率(各一十一千五百六十七文)诸卫及六军郎将诸王府典军副典军(各九千二百文)诸卫及六 军司阶千牛及左右备身(各五千三百文)诸卫及六军中候太子千牛(各四千一百一十六文)诸卫及 六军司戈太子备身(各二千四百七十五文)诸卫及六军执戟及长上(各一千九百一十七文)京兆及 诸县官尹(八十千文)少尹两县令(各五十贯文)奉先昭应醴泉等县令司录(各四十五贯文)畿令 (各四十贯文)判司两县丞(各三十五贯文)两县簿尉奉先等县丞(各三十贯文)奉先等主簿尉诸 畿县丞(各二十五贯文)畿簿尉(名二十贯文)参军文学博士录事(各一十贯文时)凡百司文武官 共二千七百九十六员文官一千八百五十四员武官九百四十二员每岁约计加一十五万六千贯准旧给数 都当二十六万贯文已来伏望准数起六月一日纳付敕旨依仍令所司起五月一日支给待丰年无事即准常 式处分(时常衮与杨绾同掌枢务先是百官俸料寡薄绾与衮奏请加之判度支韩〓与衮各骋私怀所加俸 料厚薄自己时少列各定月俸为三十五千〓怒司集张参唯止给三十千衮恶少詹事赵甚遂给二十五千。 又太子洗马实司经局长官文学为之贰衮有亲戚任文学者给十二千而给洗马十千其轻重任情时政多如 此)。 五月中书门下奏得苏州刺史兼御史大夫知台事李涵东都河南江淮山南等道转运使吏部尚书兼御 史大夫刘晏户部侍郎专判度支韩〓等状〓革诸道观察使都团练使及判官料钱等观察使都(如更兼使 不在加给限)每月除刺史正俸料外每使每月请给一百贯杂给准时价不得过五十贯文都团练副使每月 料钱八十贯文杂给准时价不得过三十贯文观察判官每月料钱五十贯文支使每月料钱四十贯文推官每 月料钱三十贯文巡官准观察推官例以上每员每月杂给准时估不得过二十贯文如以州县见任官充者月 料杂给减半刺史知军事每月除正俸外请给七十贯文如带别使不在加限杂给准时估不得过三十贯文其 州县课(其大都督府长史准七府尹例左右司马准上州别驾例给料钱)刺史八十贯文别驾五十五贯长 史司马各五十贯录事参军四十贯判司三十贯参军博士各一十五贯录事市令等各一十三贯县令四十贯 丞三十贯簿尉各二十贯谨具条件如前其旧准令月俸杂料纸笔执衣白直但与都团练判官同纳资课等色 并在此数内其七府准四月二十八日敕文不该者并请依京兆府例处分其中州中县以下三分减一分其额 内〓务比正官减半其州县官除差充推官巡官及司马掌军事外如更别带职亦不在加给限敕旨宜依(先 是天下用兵州县多以权宜立政官品虽一俸料不等大历中四方无事宰臣元载王缙耽宠怙权苟以利己为 便不循旧式江淮大州至有月给一千贯者山剑诸郡以地贫乏故虽上州刺史月给数十千而已至是惩革前 失裒多益寡人稍知法)。 六月户部侍郎判度支韩〓奏准今年四月二十八日恩敕加给京文武九品已上正员官月俸其同中书 门下平章事不带正官敕内元额应简较官同平章事并请同正官例就一高处给敕旨依。 十二月敕京诸司阙官职田苗子自今以後宜并充〓当司廨宇用其草准式处分仍令分司监察御史勾 当。 德宗以大历十四年五月即位七月以国用未赡其宣王讳(顺宗名)已下开府仪同三司光禄大夫俸 皆罢给。又罢客省之廪每岁万三十千斛(永泰已後益多事四方奏事或连岁不遣乃於银台门置客省以
册府元龟 居之及上书言事忤旨者亦拘其中动十数岁尝百馀人蕃戍将吏或贡计未报及失职未叙者。又数十百人 皆受度支廪给其费甚矣。至是皆罢遣之人心悦服 八月敕内外文武官职田及公廨田准式州县每年六月三十日勘造白簿申省与诸司文解勘会至十月 十日徵收给付本官近来不守常规多不申报给付之际先付清望要官其闲慢卑官即被延引不付自今後 准式各令送付本官。又准式职田黄籍每三年一造自天宝九载以後更不造籍宜各委州县每年差专知官 巡覆仍造簿依限申交所司不得隐漏及妄破蒿荒如有违犯专知官及本典准法科罪建中三年闰正月敕文 武百官每月料钱一百贯以上者三分减一八十贯已上者五分减一六十贯已上者七分减一四十贯已上者 十分减一三十贯已下者不减待兵革宁後仍旧给 兴元元年正月敕诸军诸使诸道应赴奉天及进收京城将士等或百战摧敌或万里勤王〓国金城驱除 大熟济危难者其节著复社稷者其业崇我图尔功特加彝典锡名畴赋永代无穷宜并赐名奉天定难功臣其 有食实封者子孙相继代代不绝 十二月诏京官及畿官俸料所司准元数支给自巡幸奉天转运路阻故百寮俸钱或至阙绝帝愍其贫乏 故全给之。 贞元元年五月礼部尚书李齐运奏当司本钱至少厨食不免阙绝请准秘书省大理寺例取户部阙职官 钱二千贯文充本收利以助公厨可之 九月八日敕自今应徵息利本钱除生捉逃亡转徵邻近者放免馀并准旧徵收其所欠钱仍任各取当司 阙官职田量事粜货充填本数并已後所举不得过二十贯。 十二月诏日:百辟卿土实惟股肱顷属艰虞损家〓旬节累经寇难靡不困穷洎复上京荐遭歉岁官俸 既薄公田不收外亏导从之仪内怀冻馁之戚朝列尚尔蒸人何堪轸于深衷良用愧恻应文武常参官等宜共 锡钱七万贯委度支据班秩职事及所损职田多少量等级从今至明年四月以来隨月支结凡厥多士宜悉朕 怀是时初复京邑蝗旱〓价翔贵人多困乏帝愍之故赐百官焉。 年十一月敕京官宜加给料钱初张延赏大减黜官员人人骨怨是年李泌作相请复之以从人欲因是 罢去兼试额内占阙等官。又奏请加百官俸料各据品秩以定月俸而随曹署闲剧加置手力资课杂给等帝 皆许之人以为便 四年正月中书门下奏京文武及京兆府县官 干七十七员据元给及新加每月当钱五万一千四 百四贯六百一十七文一年都当六十一万六千八百五十五贯四百四文(三十四万八千五百贯四百文旧 额二十六万八千三百五十五贯四文新加)一干八百九十员文官三太(各二百贯文)三公(各一百八 十贯文)侍中中书令(各一百六十千文)门下中书侍郎左右仆射大子三大(各一百三十千文各一百 贯文)六尚书御史大夫大子三少(各九十贯文)常侍太常宗正卿京兆尹(各八十贯文)左右丞诸司 侍给舍中丞宾客詹事国子祭酒诸卿监内侍监(各七十贯文)谏议庶子大堂宗正少卿(各六十五贯文) 司业少詹事诸少卿少监内侍(各五十贯文)谕德诸曹郎中东宫三卿(各四十贯文)员外郎起居侍御 史王府长史著作郎太子中舍人中允国子博士太常宗正殿中秘书等丞大理正都水使者京都〓〓监内常 侍(各三十五贯文)补阙殿中侍御史通事舍人(各三十贯文)拾遗监察司天少监王府司马步善洗马 奉御陵令内给事典内太常博士司舍太常宗正御史台主簿中书主簿门下录事(各二十五千文)大子文 学秘书郎著作佐郎城门符宝郎大学广文四门博士大理司直大理詹事诸寺监丞內谒者监中书门下主事 评事国子助教王府谘议友同天正宫正六局郎诸卫六军长史诸寺及詹事主簿詹事司直太子通事舍人东 宫三寺丞大子文学广文助教千牛卫及率府长史七品陵丞都水丞诸直长(各二十贯文)四门助教协律 郎诸卫及六军卫佐较书正字奉礼大税尚书都事九成宫总监(各十六千文)典仪都水主簿率府卫佐诸 司主事御史台主事(各十二贯文)诸寺监内侍省詹事府司天台录事主事(各八贯文)王府掾属录事 参军主簿侍御医两市令中书武库署令武成王庙令司天丞(各十贯文)内坊丞内寺主王府判司王府国 令诸司上局署令大子侍医公伯邑司〓〓监丞司竹温泉监七品陵庙令司天台主簿(各六贯文)律学博 士内谒者王府参军诸司中局署令王府大农诸上局署丞邑司丞天灵台郎保章挈壶正京苑四面监太常医 博士及医监八品陵庙令尚药局司医司竹温泉监丞(各四千文)诸司中局署丞大理狱丞鸿胪掌客诸司 监善监作监事录事计官属佐食医掌辇大仆主乘仆寺典乘军卫率府亲勋翊府兵曹典膳两令司天台司农
册府元龟 10 居之及上书言事忤旨者亦拘其中动十数岁尝百馀人蕃戍将吏或贡计未报及失职未叙者。又数十百人 皆受度支廪给其费甚矣。至是皆罢遣之人心悦服)。 八月敕内外文武官职田及公廨田准式州县每年六月三十日勘造白簿申省与诸司文解勘会至十月 三十日徵收给付本官近来不守常规多不申报给付之际先付清望要官其闲慢卑官即被延引不付自今後 准式各令送付本官。又准式职田黄籍每三年一造自天宝九载以後更不造籍宜各委州县每年差专知官 巡覆仍造簿依限申交所司不得隐漏及妄破蒿荒如有违犯专知官及本典准法科罪建中三年闰正月敕文 武百官每月料钱一百贯以上者三分减一八十贯已上者五分减一六十贯已上者七分减一四十贯已上者 十分减一三十贯已下者不减待兵革宁後仍旧给。 兴元元年正月敕诸军诸使诸道应赴奉天及进收京城将士等或百战摧敌或万里勤王〓国金城驱除 大熟济危难者其节著复社稷者其业崇我图尔功特加彝典锡名畴赋永代无穷宜并赐名奉天定难功臣其 有食实封者子孙相继代代不绝。 十二月诏京官及畿官俸料所司准元数支给自巡幸奉天转运路阻故百寮俸钱或至阙绝帝愍其贫乏 故全给之。 贞元元年五月礼部尚书李齐运奏当司本钱至少厨食不免阙绝请准秘书省大理寺例取户部阙职官 钱二千贯文充本收利以助公厨可之。 九月八日敕自今应徵息利本钱除生捉逃亡转徵邻近者放免馀并准旧徵收其所欠钱仍任各取当司 阙官职田量事粜货充填本数并已後所举不得过二十贯。 十二月诏曰:百辟卿士实惟股肱顷属艰虞损家〓旬节累经寇难靡不困穷洎复上京荐遭歉岁官俸 既薄公田不收外亏导从之仪内怀冻馁之戚朝列尚尔蒸人何堪轸于深衷良用愧恻应文武常参官等宜共 锡钱七万贯委度支据班秩职事及所损职田多少量等级从今至明年四月以来随月支结凡厥多士宜悉朕 怀是时初复京邑蝗旱〓价翔贵人多困乏帝愍之故赐百官焉。 三年十一月敕京官宜加给料钱初张延赏大减黜官员人人骨怨是年李泌作相请复之以从人欲因是 罢去兼试额内占阙等官。又奏请加百官俸料各据品秩以定月俸而随曹署闲剧加置手力资课杂给等帝 皆许之人以为便。 四年正月中书门下奏京文武及京兆府县官〓〓三千七十七员据元给及新加每月当钱五万一千四 百四贯六百一十七文一年都当六十一万六千八百五十五贯四百四文(三十四万八千五百贯四百文旧 额二十六万八千三百五十五贯四文新加)一千八百九十员文官三太(各二百贯文)三公(各一百八 十贯文)侍中中书令(各一百六十千文)门下中书侍郎左右仆射大子三大(各一百三十千文各一百 贯文)六尚书御史大夫大子三少(各九十贯文)常侍太常宗正卿京兆尹(各八十贯文)左右丞诸司 侍给舍中丞宾客詹事国子祭酒诸卿监内侍监(各七十贯文)谏议庶子大堂宗正少卿(各六十五贯文) 司业少詹事诸少卿少监内侍(各五十贯文)谕德诸曹郎中东宫三卿(各四十贯文)员外郎起居侍御 史王府长史著作郎太子中舍人中允国子博士太常宗正殿中秘书等丞大理正都水使者京都〓〓监内常 侍(各三十五贯文)补阙殿中侍御史通事舍人(各三十贯文)拾遗监察司天少监王府司马步善洗马 奉御陵令内给事典内太常博士司舍太常宗正御史台主簿中书主簿门下录事(各二十五千文)大子文 学秘书郎著作佐郎城门符宝郎大学广文四门博士大理司直大理詹事诸寺监丞内谒者监中书门下主事 评事国子助教王府谘议友同天正宫正六局郎诸卫六军长史诸寺及詹事主簿詹事司直太子通事舍人东 宫三寺丞大子文学广文助教千牛卫及率府长史七品陵丞都水丞诸直长(各二十贯文)四门助教协律 郎诸卫及六军卫佐较书正字奉礼大税尚书都事九成宫总监(各十六千文)典仪都水主簿率府卫佐诸 司主事御史台主事(各十二贯文)诸寺监内侍省詹事府司天台录事主事(各八贯文)王府掾属录事 参军主簿侍御医两市令中书武库署令武成王庙令司天丞(各十贯文)内坊丞内寺主王府判司王府国 令诸司上局署令大子侍医公伯邑司〓〓监丞司竹温泉监七品陵庙令司天台主簿(各六贯文)律学博 士内谒者王府参军诸司中局署令王府大农诸上局署丞邑司丞天灵台郎保章挈壶正京苑四面监太常医 博士及医监八品陵庙令尚药局司医司竹温泉监丞(各四千文)诸司中局署丞大理狱丞鸿胪掌客诸司 监善监作监事录事计官属佐食医掌辇大仆主乘仆寺典乘军卫率府亲勋翊府兵曹典膳两令司天台司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