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为什么会犯罪 第一节犯罪原因的各种学说
第二部分 为什么会犯罪 第一节 犯罪原因的各种学说
早期的犯罪学思想 个人将来行善述是行恶。如“凡面黑者大都有作准悲的司 古希腊柏拉图的“善恶论”—人的灵魂中存在着善与恶两个 方面,如果个人受到良好的教育,灵魂中的“善”就能控制住其“恶 部分,人就不会犯罪。 英国霍布斯的“性恶论” 意大利贝卡利亚、英国边沁的、德国费尔巴哈等“趋利避害论
一、早期的犯罪学思想 古希腊 苏格拉底的“面相说”——根据人的面色等来判断一 个人将来行善还是行恶。如“凡面黑者大都有作恶的倾向”。 古希腊 柏拉图的“善恶论”——人的灵魂中存在着善与恶两个 方面,如果个人受到良好的教育,灵魂中的“善”就能控制住其“恶” 部分,人就不会犯罪。 英国 霍布斯的“性恶论” 意大利 贝卡利亚、英国边沁的、德国费尔巴哈等“趋利避害论
中国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董仲 舒的“性三品说” (上人)圣人”不存在犯罪可能 性;“下人”,天生犯罪人;“中人”,两种可能性。 孔子“性相近,习相远”,强调后天学习
中国 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董仲 舒的“性三品说”——“(上人)圣人”不存在犯罪可能 性;“下人”,天生犯罪人;“中人”,两种可能性。 孔子“性相近,习相远”,强调后天学习
二、犯罪生物学理论 意大利的龙布罗梭,提出了天生犯罪人理论 采用实证方法,受达尔文进化论影响,隔代遗传(返祖现象)。 天生犯罪人的特征包括:(1)生理特征:扁平的额头,头脑突出, 眉骨隆起,眼窝深陷 大的颌骨,颊故同 齿列不齐,非 耳朵,头盖及脸左右不均,斜眼 畸形,体毛不足等 精神特征:痛觉缺失,视觉敏锐;性别特征不明显;极度懒惰, 和怜悯心,病态的虚荣心和易被激怒;迷信,喜欢纹身 于用手势表达意识等
二、犯罪生物学理论 • • 意大利的龙布罗梭,提出了天生犯罪人理论 • • 采用实证方法,受达尔文进化论影响,隔代遗传(返祖现象)。 • • 天生犯罪人的特征包括:(1)生理特征:扁平的额头,头脑突出, 眉骨隆起,眼窝深陷,巨大的颌骨,颊故同耸;齿列不齐,非常大或 非常小的耳朵,头盖及脸左右不均,斜眼,指头多畸形,体毛不足等。 (2)精神特征:痛觉缺失,视觉敏锐;性别特征不明显;极度懒惰, 没有羞耻心和怜悯心,病态的虚荣心和易被激怒;迷信,喜欢纹身, 惯于用手势表达意识等
犯罪学的精神分析理论 奥地利的弗洛伊德 (1)提出“性本能是犯罪的根本原因” 性本能包括:生本能—建设性本能。是性欲、恋爱等行为 的动力 死本能——破坏性本能。是杀伤、虐待、破坏 等行为的动力。如果转向内部就会自暴自弃、甚至自杀;如果转向 外部,就犯罪。 人格结构与犯罪 本我(伊特)自我超我 与生俱来 现实化的本我 道德化的自我 (里比多,包括生的 本能和死的本能) 快乐原 现实原则 道德原则
三、犯罪学的精神分析理论 奥地利的弗洛伊德 (1)提出“性本能是犯罪的根本原因” 性本能包括:生本能——建设性本能,是性欲、恋爱等行为 的动力 死本能——破坏性本能,是杀伤、虐待、破坏 等行为的动力。如果转向内部就会自暴自弃、甚至自杀;如果转向 外部,就犯罪。 (2) 人格结构与犯罪 本我(伊特) 自我 超我 与生俱来 现实化的本我 道德化的自我 (里比多,包括生的 本能和死的本能) 快乐原则 现实原则 道德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