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 复旦大学法学院汪明亮
犯罪学 主讲人 复旦大学法学院 汪明亮
、目录 第一部分什么是犯罪? 第 犯罪学中的犯罪(广义犯罪 第 刑法学中的犯罪(狭义犯罪 二部分为什么 第 犯罪原因的各种学说 第二节犯罪化学反应方程式 第 犯罪现象的各种学说 第二节犯罪饱和性生成模式 ■第三节犯罪功能 犯 第一节犯罪预防各种学说 第二节合理地组织对犯罪反应
一、目录 第一部分 什么是犯罪? ◼ 第一节 犯罪学中的犯罪(广义犯罪) ◼ 第二节 刑法学中的犯罪(狭义犯罪) 第二部分 为什么会犯罪? ◼ 第一节 犯罪原因的各种学说 ◼ 第二节 犯罪化学反应方程式 第三部分 如何看待犯罪现象? ◼ 第一节 犯罪现象的各种学说 ◼ 第二节 犯罪饱和性生成模式 ◼ 第三节 犯罪功能 第四部分 如何预防犯罪? ◼ 第一节 犯罪预防各种学说 ◼ 第二节 合理地组织对犯罪反应
二、学习目的 了解什么是犯罪,以及犯罪的发生、发展规 律 树立正确的犯罪原因观、犯罪现象观,理性 看待现行刑法及刑事政策 关心重大社会问题,提高法律意识及预防犯 罪的相关知识,预防犯罪发生,为构建安定有 序的和谐社会而努力
二、学习目的 一、了解什么是犯罪,以及犯罪的发生、发展规 律。 二、树立正确的犯罪原因观、犯罪现象观,理性 看待现行刑法及刑事政策。 三、关心重大社会问题,提高法律意识及预防犯 罪的相关知识,预防犯罪发生,为构建安定有 序的和谐社会而努力
三、主要参考文就 (-)英文著作 1. D. Stanley eitzen, Doug a Timmer. Criminology. John Wiley &Sons Inc.1985 2. Frank P. Williams I, marilyn D McShane. Criminology Theory: Selected Classic Readings, Anderson Publishing Co, 1993 3. Stephen E Brown, Finn-Aage Esbensen Gilbert Geis. Criminology: Explaining Crime and Its Context. Anderson Publishing co 1991
三、主要参考文献 ◼ (一)英文著作 ◼ 1.D. Stanley Eitzen , Doug A. Timmer,Criminology. John Wiley &Sons, Inc,1985. ◼ 2.Frank P.Williams III , Marilyn D.McShane.Criminology Theory:Selected Classic Readings,Anderson Publishing Co,1993. ◼ 3.Stephen E.Brown,Finn-Aage Esbensen, Gilbert Geis.Criminology:Explaining Crime and Its Context.Anderson Publishing Co.1991
(二)译著 [意]菲利著:《犯罪社会学》,郭建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意]菲利著:《实证派犯罪学》,郭建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3.[意]加罗法洛著:《犯罪学》,耿伟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4.[美路易丝谢利:《犯罪与现代化》,群众出版社1986年版,第160页。 ■5.[英]约翰格拉海姆、特雷弗白男德著:《欧美预防犯罪方略》,王大伟译, 群众出版社1998年版 6.[美]罗伯特.桑普森,约翰H.劳布:《犯罪之形成—人生道路及其转折 点》,汪明亮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日]森武夫著:《犯罪心理学》,邵道生等译,知识出版社1982年版 8.[美约翰列维斯齐林:《犯罪学及刑罚学》,查良鉴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 2003年版 9.[美里查德昆尼等著:《新犯罪学》,陈兴良等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88年版。 10.[英]韦恩·莫里森:《理论犯罪学》,刘仁文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11.[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2.[美特拉维斯赫希:《少年犯罪原因》,吴宗宪等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7年版
(二)译著 ◼ 1. [意]菲利著:《犯罪社会学》,郭建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 2. [意]菲利著:《实证派犯罪学》,郭建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 3. [意]加罗法洛著:《犯罪学》,耿伟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 4. [美]路易丝·谢利:《犯罪与现代化》,群众出版社1986年版,第160页。 ◼ 5. [英]约翰·格拉海姆、特雷弗·白男德著:《欧美预防犯罪方略》,王大伟译, 群众出版社1998年版。 ◼ 6. [美] 罗伯特J.桑普森,约翰H.劳布:《犯罪之形成—— 人生道路及其转折 点》,汪明亮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 7. [日]森武夫著:《犯罪心理学》,邵道生等译,知识出版社1982年版。 ◼ 8. [美]约翰·列维斯·齐林:《犯罪学及刑罚学》,查良鉴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 社2003年版。 ◼ 9. [美]里查德·昆尼等著:《新犯罪学》,陈兴良等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88年版。 ◼ 10.[英]韦恩·莫里森:《理论犯罪学》,刘仁文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 11.[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 12.[美]特拉维斯·赫希:《少年犯罪原因》,吴宗宪等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