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可见,他也是喜欢狂人”的。狂人一般都身兼二任,既狂又狷。狂指的是自视甚高,懂 得进取,超越流俗:而狷则指性格耿直、洁身自好、有所不为。 曾经“凤歌笑孔丘”的楚狂接舆大概是最早被记录在案的狂人。他坚决地避开庸俗、混乱的政 治,终身不仕。庄子秉承了这个传统,身处乱世,而追求精神的绝对自由。楚王请他任国相 面对这样的诱惑,庄子竟然“持竿不顾”,依旧悠闲地钓鱼!他还说,自己宁愿像沼泽里的一 只乌龟那样拖着尾巴自由地游弋。这是先秦之狂,在这里,狂主要表现为“洁身自好”的一面。 秦汉时期当首推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自命的司马迁为狂人之代表,他 的狂表现为一种隐忍、一种顽强、一种激奋。随后的魏晋时期绝对是一个盛产狂人畸士的年 代。一部《世说新语》写尽了当时的“名士风流”,其中最不乏的就是狂人—刘伶故意赤身 露体,还自称是“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褓衣”:阮籍喜欢驾车漫无目的地出行,遇到了歧路 就“痛哭而返”。像这样的狂人畸行在《世说新语》中还多得是。嵇康可能是最狂的一个吧 他因为喜好“轻肆直言,遇事便发”,激怒了残暴的司马氏,可是当权者最终把嵇康送上刑场 之时,嵇康依旧是狂放的,大气的。他潇洒地弹奏了一曲《广陵散》之后,长叹一声:“《广 陵散》于今绝矣!”乃引颈就戮,颜色不变。他一生都是爽直狂放的、潇洒慷慨的,临死仍 然不改其本色。魏晋时代的狂是面对黑暗、面对虚无的生命之舞,名士们在死神的嘴边纵情 抒发自己的生命力。他们的狂是一种追求生命本真状态的冲动,他们用荒诞的行为控诉那个 不合理的世界。正如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所言,“崇奉礼教的看 来似乎很不错,而实在是毁坏礼教:不信礼教的,表面上毁坏礼教者,实则倒是承认礼教 太相信礼教。”这些狂放不羁的名士虽然自称“非汤武而薄周孔”,但是他们却是真正的信仰 周孔的,他们的信仰是发自良心的信仰。 狂人传统”经由唐之李白、宋之苏轼、元之关汉卿以后,到明代中后期终于又得到一次大 爆发。疯癫的唐寅、激奋的李贽、神经质的徐渭、唯美的汤显祖….无不是以狂自命之人。 以狂为特征的中、晩明文人们,其实是以疯癫的行为发动了一场思想启蒙革命,来推翻古典 理性的统治。徐渭用荒诞去讽刺传统禁欲主义的虚伪与困境,表明禁欲的古典理性不能达到 道德的完善。唐寅则以艳情与世俗之趣,以装疯卖傻的癫狂,自绝于政治:李贽激烈地反对 对孔子进行个人崇拜,为当世所不容,最终自杀于狱中。总之,这是一个真性情的年代,是 个追求口无遮拦、追求“童心”、“本色”的年代。庄子呼唤的“真人”在晚明大规模地出现
择,可见,他也是喜欢“狂人”的。狂人一般都身兼二任,既狂又狷。狂指的是自视甚高,懂 得进取,超越流俗;而狷则指性格耿直、洁身自好、有所不为。 曾经“凤歌笑孔丘”的楚狂接舆大概是最早被记录在案的狂人。他坚决地避开庸俗、混乱的政 治,终身不仕。庄子秉承了这个传统,身处乱世,而追求精神的绝对自由。楚王请他任国相, 面对这样的诱惑,庄子竟然“持竿不顾”,依旧悠闲地钓鱼!他还说,自己宁愿像沼泽里的一 只乌龟那样拖着尾巴自由地游弋。这是先秦之狂,在这里,狂主要表现为“洁身自好”的一面。 秦汉时期当首推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自命的司马迁为狂人之代表,他 的狂表现为一种隐忍、一种顽强、一种激奋。随后的魏晋时期绝对是一个盛产狂人畸士的年 代。一部《世说新语》写尽了当时的“名士风流”,其中最不乏的就是狂人——刘伶故意赤身 露体,还自称是“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阮籍喜欢驾车漫无目的地出行,遇到了歧路 就“痛哭而返”。像这样的狂人畸行在《世说新语》中还多得是。嵇康可能是最狂的一个吧。 他因为喜好“轻肆直言,遇事便发”,激怒了残暴的司马氏,可是当权者最终把嵇康送上刑场 之时,嵇康依旧是狂放的,大气的。他潇洒地弹奏了一曲《广陵散》之后,长叹一声:“《广 陵散》于今绝矣!”乃引颈就戮,颜色不变。他一生都是爽直狂放的、潇洒慷慨的,临死仍 然不改其本色。魏晋时代的狂是面对黑暗、面对虚无的生命之舞,名士们在死神的嘴边纵情 抒发自己的生命力。他们的狂是一种追求生命本真状态的冲动,他们用荒诞的行为控诉那个 不合理的世界。正如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所言,“崇奉礼教的看 来似乎很不错,而实在是毁坏礼教;不信礼教的,表面上毁坏礼教者,实则倒是承认礼教, 太相信礼教。”这些狂放不羁的名士虽然自称“非汤武而薄周孔”,但是他们却是真正的信仰 周孔的,他们的信仰是发自良心的信仰。 “狂人传统”经由唐之李白、宋之苏轼、元之关汉卿以后,到明代中后期终于又得到一次大 爆发。疯癫的唐寅、激奋的李贽、神经质的徐渭、唯美的汤显祖……无不是以狂自命之人。 以狂为特征的中、晚明文人们,其实是以疯癫的行为发动了一场思想启蒙革命,来推翻古典 理性的统治。徐渭用荒诞去讽刺传统禁欲主义的虚伪与困境,表明禁欲的古典理性不能达到 道德的完善。唐寅则以艳情与世俗之趣,以装疯卖傻的癫狂,自绝于政治;李贽激烈地反对 对孔子进行个人崇拜,为当世所不容,最终自杀于狱中。总之,这是一个真性情的年代,是 一个追求口无遮拦、追求“童心”、“ 本色”的年代。庄子呼唤的“真人”在晚明大规模地出现 了
“狂”总是与“真联系在一起,狂人就是忠实于自我的人——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想就怎么 做。社会那套虚伪的做派、政治那黑暗的现实对他们都无可奈何。狂人是直面中国的存在主 义者,他们追求生命的本真状态,他们向死而生。难怪在1918年鲁迅会借一个狂人之口来 说出中国历史“吃人”的秘密!狂人总是忠实于道德的本性去反抗社会的不合理。中国古代 道德中心与权力中心总是合二为一的,道德从来都是权力的衍生品。那些政客强人们以暴力、 卑鄙为手段取得成功人士的地位以后,即使放纵、残暴,也要装出道貌岸然的样子。道德成 为装饰品的时候,狂人就成了说真话的消极反对派。在那样的世界中,说“狂人传统”守卫着 这个民族的良心,一点也不为过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卷上作答。(12题多选、错选的不给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的给 2分)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因为文人、士人骨子里都或多或少有些狂狷之气,所以“狂”在中国文人的精神谱系里形 成了传统。 B.孔夫子认为,狂者自视甚高,有进取心,超越流俗,是一种较为高尚的道德。 C.狂者虽有进取心,但又不愿做官,表现出一种清高气质,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性格矛盾的 两面 D.狂者实际上有很高的道德追求,而这种追求一旦不能实现,他们就采取消极避世的态度 E.狂人向死而生,他们以生命为代价,使“狂人传统”成为我们民族良心永恒的守卫者 3.下列对文章中狂人行为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3分) 刘伶故意赤身露体,表达出一种对生命本真状态的追求 B.阮籍遇到了歧路就“痛哭而返”,表达了他面对黑暗、虚无的社会的反抗 C.嵇康叹息“《广陵散》于今绝矣”,对他们所坚持的狂人传统的断绝表达了深沉的悲哀
“狂”总是与“真”联系在一起,狂人就是忠实于自我的人——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想就怎么 做。社会那套虚伪的做派、政治那黑暗的现实对他们都无可奈何。狂人是直面中国的存在主 义者,他们追求生命的本真状态,他们向死而生。难怪在 1918 年鲁迅会借一个狂人之口来 说出中国历史“吃人”的秘密!狂人总是忠实于道德的本性去反抗社会的不合理。中国古代, 道德中心与权力中心总是合二为一的,道德从来都是权力的衍生品。那些政客强人们以暴力、 卑鄙为手段取得成功人士的地位以后,即使放纵、残暴,也要装出道貌岸然的样子。道德成 为装饰品的时候,狂人就成了说真话的消极反对派。在那样的世界中,说“狂人传统”守卫着 这个民族的良心,一点也不为过。 12-13 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卷上作答。(12 题多选、错选的不给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的给 2 分)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分) A.因为文人、士人骨子里都或多或少有些狂狷之气,所以“狂”在中国文人的精神谱系里形 成了传统。 B.孔夫子认为,狂者自视甚高,有进取心,超越流俗,是一种较为高尚的道德。 C.狂者虽有进取心,但又不愿做官,表现出一种清高气质,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性格矛盾的 两面。 D.狂者实际上有很高的道德追求,而这种追求一旦不能实现,他们就采取消极避世的态度。 E.狂人向死而生,他们以生命为代价,使“狂人传统”成为我们民族良心永恒的守卫者。 13.下列对文章中狂人行为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3分) A.刘伶故意赤身露体,表达出一种对生命本真状态的追求。 B.阮籍遇到了歧路就“痛哭而返”,表达了他面对黑暗、虚无的社会的反抗。 C.嵇康叹息“《广陵散》于今绝矣”, 对他们所坚持的狂人传统的断绝表达了深沉的悲哀
D.李贽激烈地反对对孔子进行个人崇拜,体现了对人格独立、精神自由的追求 14.文章中狂人的性格表现出哪些特点?请分条陈述。(4分) 15.狂人的“狂”固然是性格使然,但也是外部环境所致。阅读全文,说说狂者之所以“狂”的 外部原因。(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本大题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 组作答。作答前,务必在选中的题组后的中括号内打勾,再作答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小题。 江南蓑衣 胡明刚 ①在故都的某个雪天里,突然想到老家江南的蓑衣来了。 ②满目彤云里,翻读一本江南的画册,心情一派宁静和畅。那连绵的苍翠山峦,那层层叠叠 的梯田,那高低错落犹如穿着蓑衣的房舍,总给人以平和而安详。满谷烟云,缭绕着江南的 烟花三月。三月的江南,春光迷漫,而乡村道上穿着蓑衣的赶着牛群的牧童,总把一管缠绵 的委婉的笛声传入我的耳鼓。而穿着衰衣在微雨中插秧的山地汉子,则把一篇耕作文章呈现 在我的眼前了。 ③我很少听到歌唱江南蓑衣的歌曲,江南的乡野之歌似乎除了采茶桃花和篱笆修竹外,就没 有别的了。而蓑衣却依然沉睡在古典中。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西塞山就在我 的记忆中与我隔岸相望。这江南的景色一半是属于蓑衣的,这季节的一半还是属于蓑衣的。 不光是春天,还有下雪的隆冬,独钓寒江的孤舟蓑笠翁,一直在我眼前描绘着悠远的江南山 水。在风景中出没的穿蓑衣的人,不仅仅是牧童,而且还有渔人,他们都是志趣清雅的高人 一蓑风雨,一叶孤舟,一片兰桨,一弯明月,顺流而下,逐草而居,是多么潇洒逍遥啊。我
D.李贽激烈地反对对孔子进行个人崇拜,体现了对人格独立、精神自由的追求。 14.文章中狂人的性格表现出哪些特点?请分条陈述。(4 分) 15.狂人的“狂”固然是性格使然,但也是外部环境所致。阅读全文,说说狂者之所以“狂”的 外部原因。(4 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 3 小题,共 15 分。 本大题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 组作答。作答前,务必在选中的题组后的中括号内打勾,再作答。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 小题。 江南蓑衣 胡明刚 ①在故都的某个雪天里,突然想到老家江南的蓑衣来了。 ②满目彤云里,翻读一本江南的画册,心情一派宁静和畅。那连绵的苍翠山峦,那层层叠叠 的梯田,那高低错落犹如穿着蓑衣的房舍,总给人以平和而安详。满谷烟云,缭绕着江南的 烟花三月。三月的江南,春光迷漫,而乡村道上穿着蓑衣的赶着牛群的牧童,总把一管缠绵 的委婉的笛声传入我的耳鼓。而穿着衰衣在微雨中插秧的山地汉子,则把一篇耕作文章呈现 在我的眼前了。 ③我很少听到歌唱江南蓑衣的歌曲,江南的乡野之歌似乎除了采茶桃花和篱笆修竹外,就没 有别的了。而蓑衣却依然沉睡在古典中。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西塞山就在我 的记忆中与我隔岸相望。这江南的景色一半是属于蓑衣的,这季节的一半还是属于蓑衣的。 不光是春天,还有下雪的隆冬,独钓寒江的孤舟蓑笠翁,一直在我眼前描绘着悠远的江南山 水。在风景中出没的穿蓑衣的人,不仅仅是牧童,而且还有渔人,他们都是志趣清雅的高人。 一蓑风雨,一叶孤舟,一片兰桨,一弯明月,顺流而下,逐草而居,是多么潇洒逍遥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