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科学导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现代生物科学导论 课程类别(必修/选修):选修 课程英文名称:An introduction to biological sciences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32/22 其中实验/实战学时:0 先修课程:工程伦理 后续课程支撑:生物化学 授课时间:2020级应化1班、2班,1-16周,周五,1-2节: 授课地点:松山湖6D405 2021级应化卓越1班、2班,1-16周,周五,3-4节: 授课对象:2020级应化1班、2班:2021级应化卓越1班、2班 开课学院:化学工程与能源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姓名职称:刘晓珍讲师 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1.每次上课的课前、课间和课后,采用一对一的问答方式:2.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沟通工具(线上平台、QQ和微信),进行远程 答疑:3.课后在教师办公室12L405答疑。 课程考核方式:开卷()闭卷()课程论文(√)其它() 使用教材:无 敏学参考资料: 课程简介: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本质及其规律的科学。现代生物科学导论着重介绍生物科学的基本知识(如细胞、能量与代谢、遗传及其分子基 础、发育、进化、生物与环境、人体健康与重大疾病预防、生物技术等)与当代人类所面临的一些紧迫问题,例如,能源问题、环境问题、人口与资源 问题、克隆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应用前景以及安全性等问题:介绍生物科学最新进展。通过课程学习,将有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生命科学知识及其 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1
1 《现代生物科学导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现代生物科学导论 课程类别(必修/选修):选修 课程英文名称:An introduction to biological sciences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32/2/2 其中实验/实践学时:0 先修课程: 工程伦理 后续课程支撑: 生物化学 授课时间: 2020 级应化 1 班、2 班,1-16 周,周五,1-2 节; 2021 级应化卓越 1 班、2 班,1-16 周,周五,3-4 节; 授课地点:松山湖 6D405 授课对象: 2020 级应化 1 班、2 班; 2021 级应化卓越 1 班、2 班 开课学院: 化学工程与能源技术学院 任课教师姓名/职称: 刘晓珍 讲师 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1.每次上课的课前、课间和课后,采用一对一的问答方式;2.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沟通工具(线上平台、QQ 和微信),进行远程 答疑;3. 课后在教师办公室 12L405 答疑。 课程考核方式:开卷()闭卷()课程论文(√)其它( ) 使用教材:无 教学参考资料: 课程简介: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本质及其规律的科学。现代生物科学导论着重介绍生物科学的基本知识(如细胞、能量与代谢、遗传及其分子基 础、发育、进化、生物与环境、人体健康与重大疾病预防、生物技术等)与当代人类所面临的一些紧迫问题,例如,能源问题、环境问题、人口与资源 问题、克隆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应用前景以及安全性等问题;介绍生物科学最新进展。通过课程学习,将有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生命科学知识及其 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程教学目标及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 课程款学目标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华业要求 目标1: 11掌握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知 1 具备从事化学化工领域工作所需的自然科学、工 了解生命的特征、发展过程以及人类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 识: 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够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系。 目标2: 2 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化学学科等领域的基 让学生们在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中提高创新能力,提高分析 2-1能够将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运用于 本原理,识别和表达化学领域相关的工程与设计问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应用生命科学的基本知识, 复杂工程问题的适当表述: 题,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以获得有效结论。 分析当代人类所面临的一些紧迫问题。 目标3: 12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能自主学习和适应发展的 121能认识不断探索和学习的必要性,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树立环保意识,正确处理人与自然 能力。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的关系。 理论教学进程表 敦学内容(重点、难点、课程思政融入 教学模式 周次 敦学主题 授课敦 学时 支排课 师 数 点) 教学方法 作业安排 (线上/线下) 程目标 重点:生命的概念,如何学习生命科学。 难点:生命的基本特征。 绪论:生物与生命 讲授与讨 刘晓珍 2 线上 目标1 科学 课程思政融入点:通过对生命自然属性 论 生命伦理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实施正确 的生命观教育。 2
2 课程教学目标及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 课程教学目标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毕业要求 目标 1: 了解生命的特征、发展过程以及人类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 系。 1-1 掌握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知 识; 1 具备从事化学化工领域工作所需的自然科学、工 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够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目标 2: 让学生们在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中提高创新能力,提高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应用生命科学的基本知识, 分析当代人类所面临的一些紧迫问题。 2-1 能够将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运用于 复杂工程问题的适当表述; 2 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化学学科等领域的基 本原理,识别和表达化学领域相关的工程与设计问 题,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以获得有效结论。 目标 3: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树立环保意识,正确处理人与自然 的关系。 12-1 能认识不断探索和学习的必要性,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12 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能自主学习和适应发展的 能力。 理论教学进程表 周次 教学主题 授课教 师 学时 数 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课程思政融入 点) 教学模式 (线上/线下) 教学方法 作业安排 支撑课 程目标 1 绪论:生物与生命 科学 刘晓珍 2 重点:生命的概念,如何学习生命科学。 难点:生命的基本特征。 课程思政融入点:通过对生命自然属性、 生命伦理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实施正确 的生命观教育。 线上 讲授与讨 论 目标 1
重点:生物大分子的基本特征。难点: 讲授与讨 2-3 生物的化学组成 刘晓珍 线下 课后习题 目标1 蛋白质和核酸 论 细胞,生命的基本 刘晓珍 重点: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难点: 线下 讲授与讨 课后习题 目标1 单位 细胞分裂与细胞周期和生物膜 论 刘晓珍 重点:生物代谢产能的方式。难点:生 讲授与讨 5 能量与代谢 线下 目标1 物代谢细胞呼吸 论 重点:遗传学基本定律。难点:遗传密 讲授与讨 6-7 遗传及其分子基础 刘晓珍 码与蛋白质合成,基因表达的调控和 线下 论 目标1 DNA损伤的修复 重点:群、群落生态,人口、资源与可 讲授与讨 8-9 生物多样性 刘晓珍 持续发展。难点:生态系统,生物多样 线下 论 课后习题 目标2 性 重点:动物器官系统(消化系统与排泄 刘晓珍 系统呼吸系统与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 讲授与讨 10 动物的结构与功能 线下 目标2 能。准点:内分泌系统与动物激素的作 论 用 重点:植物各门类及其特征,植物的结 讲授与讨 11 植物的结构与功能 刘晓珍 2 构与生长。难点:植物的营养与体内运 线下 目标2 论 输,植物的繁殖,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 重点:Darwin与进化论,生物进化的证 讲授与讨 12-13 生命的起源与进化 刘晓珍 据和历程。难点:群体遗传与生物进化 线下 目标3 论 的机理
3 2 - 3 生物的化学组成 刘晓珍 4 重点:生物大分子的基本特征 。难点: 蛋白质和核酸 线下 讲授与讨 论 课后习题 目标 1 4 细胞 -生命的基本 单位 刘晓珍 2 重点: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难点: 细胞分裂与细胞周期和生物膜 线下 讲授与讨 论 课后习题 目标 1 5 能量与代谢 刘晓珍 2 重点:生物代谢产能的方式。难点: 生 物代谢细胞呼吸 线下 讲授与讨 论 目标 1 6 - 7 遗传及其分子基础 刘晓珍 4 重点:遗传学基本定律 。难点:遗传密 码与蛋白质合成,基因表达的调控和 DNA 损伤的修复 线下 讲授与讨 论 目标 1 8 - 9 生物多样性 刘晓珍 4 重点:群、群落生态,人口、资源与可 持续发展 。难点:生态系统,生物多样 性 线下 讲授与讨 论 课后习题 目标 2 10 动物的结构与功能 刘晓珍 2 重点:动物器官系统(消化系统与排泄 系统呼吸系统与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 能。 难点:内分泌系统与动物激素的作 用 线下 讲授与讨 论 目标 2 11 植物的结构与功能 刘晓珍 2 重点:植物各门类及其特征,植物的结 构与生长 。难点:植物的营养与体内运 输,植物的繁殖,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 。 线下 讲授与讨 论 目标 2 12 -13 生命的起源与进化 刘晓珍 4 重点:Darwin 与进化论,生物进化的证 据和历程 。难点:群体遗传与生物进化 的机理 。 线下 讲授与讨 论 目标 3
重点:群、群落生态,人口、资源与可 持续发展。难点:生态系统 刘晓珍 课程思政融入点:通过种群、群落、生 线下 讲授与讨 14 生物与环境 课后习题 目标3 态系统和环境保护等相关习题,培养学 论 生对自然与生态的保护意识,落实生态 文明教育。 里点: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和细胞工 程。难点:重组DNA技术一一基因工程。 生物技术与人类未 课程思政融入点:通过挖掘生物技术、 讲授与讨 15-16 刘晓珍 线下 目标3 来 生物工程等领域的辉煌成绩,培养学生 论 认同科学家们的爱国、奉献、敬业精神,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合计 32 课程考核 评价依据及成绩比例(%) 权重 课程目标 支排毕业要求指标点 作业 平时成绩 课程论文 目标一 1-1 10 5 20 40 目标二 2-1 10 5 20 30 目标三 12-1 5 5 20 30 总计 25 15 60 100 4
4 14 生物与环境 刘晓珍 2 重点:群、群落生态,人口、资源与可 持续发展。难点:生态系统 课程思政融入点:通过种群、群落、生 态系统和环境保护等相关习题,培养学 生对自然与生态的保护意识,落实生态 文明教育。 线下 讲授与讨 论 课后习题 目标 3 15-16 生物技术与人类未 来 刘晓珍 4 重点: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和细胞工 程。难点:重组 DNA 技术——基因工程。 课程思政融入点:通过挖掘生物技术、 生物工程等领域的辉煌成绩,培养学生 认同科学家们的爱国、奉献、敬业精神,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线下 讲授与讨 论 目标 3 合计 32 课程考核 课程目标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评价依据及成绩比例(%) 权重 作业 平时成绩 课程论文 目标一 1-1 10 5 20 40 目标二 2-1 10 5 20 30 目标三 12-1 5 5 20 30 总计 25 15 60 100
备注:1)根据《东莞理工学院考试管理规定》第十二条规定:旷课3次(或6课时)学生不得参加该课程的期终考核。2)各项考核标准见附件所示。 大纲编写时间:2022年8月28日 系(部)审查意见: 我系课程委员会已对本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审查,同意执行。 系(部)主任签名: 孝起 日期:2022年8月30日 备注:课程进度以实际授课为准,任课敏师根据需要可能会适当调蓝;课后作业根据每次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任课老师可能会适当调整
5 备注:1)根据《东莞理工学院考试管理规定》第十二条规定:旷课 3 次(或 6 课时)学生不得参加该课程的期终考核。2)各项考核标准见附件所示。 大纲编写时间:2022 年 8 月 28 日 系(部)审查意见: 我系课程委员会已对本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审查,同意执行。 系(部)主任签名: 日期:2022 年 8 月 30 日 备注:课程进度以实际授课为准,任课教师根据需要可能会适当调整;课后作业根据每次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任课老师可能会适当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