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请敬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全Textbook Seriesfor2lst Century分析化学(第五版)上册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HIGHEREDUCATIONPRESS
第五版(上册)前言本书第一版间世千1978年。第四版于2000年3月出版,作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受到广大师生与网行的欢迎,配套的分析化学例题与习题还被台湾省的出版社以繁体字出版。分析化学》(第五版)是根据教育部化学与化工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关于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以及药学、环境科学等专业化学教学基本内容的要求编写的·是我们究成教育部“国家理科基地创建分析化学名牌课程优秀项目”,进行分析化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和实践的总结也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百门精品课程教材之一。根据化学教学改革的需要,并考虑到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在内容上的相互联系,爱收国内外最新出版的优秀同类教材的长处,我们此次修订对原教材的章节做了适当调整,并将原来的两套教材整合成了一套。为配合学生更好地学习分析化学,配套出版的教材与参考书将包括:《分析化学第五版)上册(即化学分析)分析化学第五版)下册(肥仪器分析)《分析化学例题与习题》(第二版)《分析化学实验》(第五版)《仅器分折实验》(第五版)《分精化学电子教案》这些配态教材和参考书将陆续出版。2004年10月在武汉大学召开了本书的初籍审稿与协调会·此后又经反复豆审和修改本书为分析化学(第五版)上册·共十一章,是在原武汉大学主编分析化学》(第四版)的基础上修改编写而成,参加编写的有武汉大学潜植亭(第1、6、7章),曾百举(第25章),吉林大学苏星光(第3章),中山大学寺攻科(第49章),式汉大学张华山(第8、11章)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庆德、排华(第10章)等,全书由普百肇、张华山和潜祖亭同志整理定移。在本书编写和出版过程中,许多兄弟院校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给子了热情支持:承蒙南开大学沈含照教授审稿,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在此一并致以惠心的感谢
第版!圳州:1限于编者的水平,修订后的教材仍会存在缺点和错误,愿请有关专家、同行和同学指正。编者2005年于武昌
第一版前言本书是根据1977年10月高等华校理科化学卖教材会议制定的分析化学】材缩写大纲编写的,作为练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化学系分析化学课程的试用教材。分析化学是化学系的基础谦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理论,准确树立量的规念·对近代仅器分析方法有所了解,并初步具有分析间题和解决同题的能力。分析化学的内容非常广定,但基磁分析化学的内容主要是无机化学分析,故本书对”常见子的基本性质和玺定”“酸碱滴定法”“络合定法”“氧化还原消定法”“重量分析和筑淀满定法“等作了比较全面系统的闸速!在仪器分析方面,重点介绍了“吸光光度法”以上这些内容是分析化学的基本内容,在新学过程中匠有所加强,在这些重点章节中,儿属次要的和用小字排印的内容,供学生参考·可不列为教学内客、此外,根据对大焖的求,考您到教材的适应而要适当广一点·本书还编写了发射光请分析法和原子级收分光光提法”、“电化学分析法”“其他仪器分析法简介”“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方法”和“复杂物质分析”等章节。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加以成赛时间仓促,本书还存在不少缺点和错误,希望读者批评指正。本书由武汉大学主编·参加编写的有武汉大学赵藻落、陆定安,吉林大学顾念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蒸懋森,中山大学容庆新、朱媒海·南开大学李谦初、翁永和等同态。参加审满的有北京大学复旦三大学、兰州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华北师范大学等院校的网志。本书最后由武汉大学赵藻藩、陆定安两同志通读整理,北京大学张锯瑜同志校间,本书在最后整理过程中,远得到北京大学、复三大学和武汉大学有关同市的具体协助,在此一并政谢。编者1978年6月
第二版前言本书第一版出版发行以来,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他随着各校教学工作的采入开展,特别是1980年5月·教育部在长春裕开的全国高等学校理科化学教材编审委员会会议上制定了新的教学大之后·本书第一版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教学形势的需要,为此,我们于1980年下半年即着手第二版的编写工作。关于本书第二版的内容,有必要作一些说明一、根据新的教学计划的规定·仪器分析将单独设课,因览,本书第一版中的发射光谱分析法和愿子受收分光光度法、电化学分析法及其他仪器分析法筒介等三章全部副去,原来承担这儿章写任务的南开大学的网态们·承担了编写仅器分析》教材的住务,不再尽加本书的端写工作。二、在定性分析中,硫化氢系统分析方法是重要的教学内容,故在本书中给于应有的重视。三、极据新的教学大纳的精神,“误差和数据处理“单独列为一章,故内容有较大程度扩充。四、酸或南定一章的内容作了装大程度调整。在酸诚平街的处理中,以质子理论为基础,用代数法求解·但也简单地介绍了对数图解法的基本内容,“非水溶丧中的酸或消定”一节,属于参考内容,教学中一般可不安排。五、在络合商定中,关于络合平衡和络合满定基本理论的处理,广泛地采用了林邦(A.Ringbom)的处理副反应的方法。本书由武汉大季主编。参加编写的有武汉大学赵藻落,尹权,彭维豪,吉林大学顺金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悬森、倪其道,中山大学容庆新、朱锡海等间志·由赵凉落同志整理定静。本书部分章节承北京大学张锅瑜教投、东北师范大学吴立民教授、山东师苑大牛王明德教授审间。本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文方同态编辑加工。本书在写过程中,还得到全国各地许多间志们的热情支持和具体帮助。对于他们的关怀和支持·谨敬谢忧。由于端者水平有限,故本书还存在不少缺点和错误,对于本节的缺点错误,零望读者批评指正。编者1982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