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欧洲货币市场,欧洲美元,石油美元,伦敦同业拆放利率,外国债券,欧洲 债券 3.问题与应用 学握欧洲货币市场的概念与特点 (三)思政元素融入点 在讲解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后果的同时,向学生展示中国在 此次危机中所表现出的大国担当以及不计前嫌通过购买美国国债向美国提供的 帮助,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中国文化中所内涵的以和为贵的思想,从而提 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心。与此同时,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正确认识到金融创新有序 发展以及金融监管的重要性。 (四)思考与实贱 1.简述外汇的定义。外汇和外币的区别是什么? 2.请归纳在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和美元标价法下,根据远期差价计算远 期汇率方法的相同点。 3.为什么名义有效汇率能够更综合地反映一国货币汇率的基本走势?为什 么实际汇率能够反映了本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4.简述影响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 5.欧洲货币市场的特点是什么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云班课,毕博平台,案例教学 第三章开放经济下的商品市场、货币市场与经常账户 (一)目的与要求 1,熟练学握国际收支理论 2.理解商品货币市场平衡S、LM和BP曲线 3.了解开放经济下的经济平衡机制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开放经济下简单商品市场平衡 6
6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欧洲货币市场,欧洲美元,石油美元,伦敦同业拆放利率,外国债券,欧洲 债券 3.问题与应用 掌握欧洲货币市场的概念与特点 (三)思政元素融入点 在讲解 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后果的同时,向学生展示中国在 此次危机中所表现出的大国担当以及不计前嫌通过购买美国国债向美国提供的 帮助,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中国文化中所内涵的以和为贵的思想,从而提 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心。与此同时,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正确认识到金融创新有序 发展以及金融监管的重要性。 (四)思考与实践 1.简述外汇的定义。外汇和外币的区别是什么? 2.请归纳在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和美元标价法下,根据远期差价计算远 期汇率方法的相同点。 3.为什么名义有效汇率能够更综合地反映一国货币汇率的基本走势?为什 么实际汇率能够反映了本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4.简述影响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 5.欧洲货币市场的特点是什么?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云班课,毕博平台,案例教学 第三章 开放经济下的商品市场、货币市场与经常账户 (一)目的与要求 1.熟练掌握国际收支理论 2.理解商品货币市场平衡 IS、LM 和 BP 曲线 3.了解开放经济下的经济平衡机制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开放经济下简单商品市场平衡
1.主要内容 (1)金本位下的价格现金流动机制 (2)国际收支弹性分析法(弹性论) (3)国际收支乘数分析法(乘数论) (4)国际收支吸收分析法(吸收论)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价格一现金流动机制,价格需求弹性,马歇尔一勒纳条件,J型曲线,凯恩 斯收入乘数,闲置资源效应,贸易条件效应,现金余额效应,货币幻觉效应 3.问题与应用 J型曲线效应在我国对外经济中的表现。 第二节开放经济下的商品市场、货币市场与经常账户平衡 1.主要内容 (1)开放经济下的IS、LM与CA曲线 (2)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开放经济平衡 (3)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开放经济平衡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IS曲线,LM曲线,CA曲线,IS-LM-CA模型 3.问题与应用 (1)应用I1S-LM-CA模型分析开放经济的自动平衡机制 (2)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的自动平衡机制的区别 (三)思政元素融入点 在利用各理论分析中国国际收支问题以及对中国适用性的过程中引入思政 元素。 在分析弹性论时,可引入对中国出口商品与进口商品的弹性分析,提示学生 目前中国出口的商品中还有很多在国际商品竞争中是由于价格优势而取胜的,而 中国进口的商品则需求价格弹性较低,在外国企业提高价格时我们也被迫承担更 高的进口支出,从而强调中国民族企业自立自强与掌握核心科技技术的重要性, 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为国家经济腾飞多做贡献。 在分析货币论时,可讲解中国国际收支顺差与人民币供给量不断上升的相关
7 1.主要内容 (1)金本位下的价格现金流动机制 (2)国际收支弹性分析法(弹性论) (3)国际收支乘数分析法(乘数论) (4)国际收支吸收分析法(吸收论)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价格—现金流动机制,价格需求弹性,马歇尔—勒纳条件,J 型曲线,凯恩 斯收入乘数,闲置资源效应,贸易条件效应,现金余额效应,货币幻觉效应 3.问题与应用 J 型曲线效应在我国对外经济中的表现。 第二节 开放经济下的商品市场、货币市场与经常账户平衡 1.主要内容 (1)开放经济下的 IS、LM 与 CA 曲线 (2)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开放经济平衡 (3)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开放经济平衡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IS 曲线,LM 曲线,CA 曲线,IS-LM-CA 模型 3.问题与应用 (1)应用 IS-LM-CA 模型分析开放经济的自动平衡机制 (2)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的自动平衡机制的区别 (三)思政元素融入点 在利用各理论分析中国国际收支问题以及对中国适用性的过程中引入思政 元素。 在分析弹性论时,可引入对中国出口商品与进口商品的弹性分析,提示学生 目前中国出口的商品中还有很多在国际商品竞争中是由于价格优势而取胜的,而 中国进口的商品则需求价格弹性较低,在外国企业提高价格时我们也被迫承担更 高的进口支出,从而强调中国民族企业自立自强与掌握核心科技技术的重要性, 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为国家经济腾飞多做贡献。 在分析货币论时,可讲解中国国际收支顺差与人民币供给量不断上升的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