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生物氧化及答案 、名词解释: 生物氧化 2.呼吸链 3.氧化磷酸化 4.磷氧比值 5.底物水平磷酸化 6.氧化还原反应 7.自由能 8.生化标准自由能变化(△G) 9.生化标准氧化还原电位(E0) 10.高能化合物 11.解偶联剂 12.解偶联蛋白 13.混合功能氧化酶 14.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二、填空: 1.植物与一些微生物可以直接捕获能量称为():动物和人主要依赖于摄取糖、 脂类、蛋白质的氧化分解而获得能量,称为() 2.食物分解释放的自由能转变为载体,这就是(),它是机体用以直接做功的 形式。()在生物体能量交换中之所以起到核心作用是因为它在三磷酸基因 中含 )成为高能分子 3.ATP由ADP+P形成,这个过程称为(),磷酸化在体内分()和() 4.生物氧化是在()内进行的,氧化方式是(),真核生物细胞内的() 进行 5.在NADH呼吸链中()是呼吸链中底物脱氧氧化作用中主要电子受体, ()是呼吸链中唯一不与蛋白质结合的电子载体,又称()。 6.()置于线粒体表面,是呼吸链中唯一溶于水,可被分离出来的独立的蛋白 质成分,其辅基为血红素与()相同 7.代谢物在细胞内的氧化与在体外燃烧的主要区别是(),(),() 8.典型的呼吸链包括(),()两种,这是根据代谢物产物脱下氢的() 不同而区别的。 9.琥珀酸脱氢酶的辅基是(),动物体内磷酸甘油脱氢酶和脂酰辅酶A脱氢 酶的辅基也是()。 10.通常用P:O比值作为()的指标。 当电子从NADH或FADH2经过呼吸链而传递到氧时,在呼吸链的三个部位产 生ATP,部位一是(),部位二是()部位三是()。每一部位产
第五章 生物氧化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生物氧化 2.呼吸链 3.氧化磷酸化 4.磷氧比值 5.底物水平磷酸化 6.氧化还原反应 7.自由能 8.生化标准自由能变化(△G0/) 9.生化标准氧化还原电位(E 0/) 10.高能化合物 11.解偶联剂 12.解偶联蛋白 13.混合功能氧化酶 14.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二、填空: 1.植物与一些微生物可以直接捕获能量称为( );动物和人主要依赖于摄取糖、 脂类、蛋白质的氧化分解而获得能量,称为( )。 2.食物分解释放的自由能转变为载体,这就是( ),它是机体用以直接做功的 形式。( )在生物体能量交换中之所以起到核心作用是因为它在三磷酸基因 中含( )成为高能分子。 3.ATP 由 ADP+Pi 形成,这个过程称为( ),磷酸化在体内分( )和( )。 4.生物氧化是在( )内进行的,氧化方式是( ),真核生物细胞内的( ) 进行。 5.在 NADH 呼吸链中( )是呼吸链中底物脱氧氧化作用中主要电子受体, ( )是呼吸链中唯一不与蛋白质结合的电子载体,又称( )。 6.( )置于线粒体表面,是呼吸链中唯一溶于水,可被分离出来的独立的蛋白 质成分,其辅基为血红素与( )相同。 7.代谢物在细胞内的氧化与在体外燃烧的主要区别是( ),( ),( )。 8.典型的呼吸链包括( ),( )两种,这是根据代谢物产物脱下氢的( ) 不同而区别的。 9.琥珀酸脱氢酶的辅基是( ),动物体内磷酸甘油脱氢酶和脂酰辅酶 A 脱氢 酶的辅基也是( )。 10.通常用 P:O 比值作为( )的指标。 11.当电子从 NADH 或 FADH2 经过呼吸链而传递到氧时,在呼吸链的三个部位产 生 ATP,部位一是( ),部位二是( )部位三是( )。每一部位产
生()分子ATP,所以NADH呼吸链产生()分子ATP,而FADH2 只在部位二、三产生()分子AP。 12.抑制剂 )可以抑制NADH电子传递经辅酶Q;( 可抑制细胞色素 b传递给细胞色素c;()可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电子传递给氧 13.绿色植物生成AP三种方式是( 14.黄嘌呤氧化酶从()为辅基,并含有()和(),属于金属黄素 蛋白酶 15.单加氧酶也称为()或(),分布在细胞的 )上 16.生物氧化过程中生产的二氧化碳是由于糖、脂类、蛋白质等物质转变为含羧基 的化合物后发生直接()或氧化()产生,而不是氧与碳直接结合。 17.参与生物氧化的酶可分为()、()和()三类。 18.细胞内代谢物上脱下来的氢如果直接与氧气结合则形成 19.细胞内的呼吸链有()、()和()三种,其中()不产生 ATP。 20.真核细胞的呼吸链主要存在于(),而原核细胞的呼吸链存在于()。 21.呼吸链上流动的电子载体包括()、()和 )等几种。 22.线粒体内膜上能够产生跨膜的质子梯度的复合体是()、()和()。 23.复合体Ⅱ的主要成分是()。 24.P/O值是指(),NADH的P/O值是(),OAA的P/O值是(), 还原性维生素C的P/O值是(),在DNP存在的情况下,琥珀酸的P/ O值是( 25.跨膜的质子梯度除了可被用来合成ATP以外,还可以直接用来驱动() 过程。 26.H2S使人中毒的机理是()。 27.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复合体IV已具备同时将()个电子交给1分子氧 气的机制 28.从线粒体内膜上纯化到的F1/F0-ATP合成酶在体外只能水解ATP是因为 29.F1/Fo-AP合成酶合成一分子AP通常需要消耗( 个质子。 30. thermogenin(维生素)的生理功能是() 31.在呼吸链上位于细胞色素C1的前一个成分是(),后一个成分是()。 32.可以使用()学说很好地解释F/Fo-ATP合成酶的催化机理。 33.除了含有Fe以外,复合体IV还含有金属原子()。 34.氧化态的细胞色素a1,a3上的血红素辅基上的Fe3除了和氧气能够配位结合以 外,还可以与()、()、()和()等含有孤对电子的物质配 位结合。 35.解释氧化磷酸化机制的学说主要有()、()和( 种,基本正
生( )分子 ATP,所以 NADH 呼吸链产生( )分子 ATP,而 FADH2 只在部位二、三产生( )分子 ATP。 12.抑制剂( )可以抑制 NADH 电子传递经辅酶 Q;( )可抑制细胞色素 b 传递给细胞色素 c;( )可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电子传递给氧。 13.绿色植物生成 ATP 三种方式是( ),( ),( )。 14.黄嘌呤氧化酶从( )为辅基,并含有( )和( ),属于金属黄素 蛋白酶。 15.单加氧酶也称为( )或( ),分布在细胞的( )上。 16.生物氧化过程中生产的二氧化碳是由于糖、脂类、蛋白质等物质转变为含羧基 的化合物后发生直接( )或氧化( )产生,而不是氧与碳直接结合。 17.参与生物氧化的酶可分为( )、( )和( )三类。 18.细胞内代谢物上脱下来的氢如果直接与氧气结合则形成( )。 19.细胞内的呼吸链有( )、( )和( )三种,其中( )不产生 ATP。 20.真核细胞的呼吸链主要存在于( ),而原核细胞的呼吸链存在于( )。 21.呼吸链上流动的电子载体包括( )、( )和( )等几种。 22.线粒体内膜上能够产生跨膜的质子梯度的复合体是( )、( )和( )。 23.复合体Ⅱ的主要成分是( )。 24.P/O 值是指( ),NADH 的 P/O 值是( ),OAA 的 P/O 值是( ), 还原性维生素 C 的 P/O 值是( ),在 DNP 存在的情况下,琥珀酸的 P/ O 值是( )。 25.跨膜的质子梯度除了可被用来合成 ATP 以外,还可以直接用来驱动( ) 过程。 26.H2S 使人中毒的机理是( )。 27.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复合体 IV 已具备同时将( )个电子交给 1 分子氧 气的机制。 28.从线粒体内膜上纯化到的 F1/F0-ATP 合成酶在体外只能水解 ATP 是因为 ( )。 29.F1/F0-ATP 合成酶合成一分子 ATP 通常需要消耗( )个质子。 30. thermogenin(维生素)的生理功能是( )。 31.在呼吸链上位于细胞色素 C1 的前一个成分是( ),后一个成分是( )。 32.可以使用( )学说很好地解释 F1/F0-ATP 合成酶的催化机理。 33.除了含有 Fe 以外,复合体 IV 还含有金属原子( )。 34.氧化态的细胞色素 a1,a3 上的血红素辅基上的 Fe3+除了和氧气能够配位结合以 外,还可以与( )、( )、( )和( )等含有孤对电子的物质配 位结合。 35.解释氧化磷酸化机制的学说主要有( )、( )和( )三种,基本正
确的学说是其中的()。 36.R.Q.(呼吸商)值为0.7的人,其能量主要来源于()。 37缬氨霉素( valinomycin)是对()专一的离子载体,而尼日利亚菌素( nigericin 则是对()专一的载体。 38.给小白鼠注射FCCP,会导致小白鼠体温的迅速升高,这是因为() 39.化学渗透学说最直接的证据是()。 40.杀粉蝶菌素作为呼吸链上()类似物,能够阻断呼吸链。 41.SOD即是(),它的生理功能是()。 42.生物合成主要由()提供还原能力。 43.线粒体呼吸链中电位跨度最大的一步是在()。 44.()被称为最小的分子马达 45.生物氧化有3种方式(),(),()。 46.生物氧化是氧化还原过程,在此过程中有(), ),()参与 47.原核生物的呼吸链位于 48.△G为负值是()反应,可以 )进行。 49.△G与平衡常数的关系式为()当K=1时,为△G( 0.生物分子的E值小,则电负性(),供出电子的倾向()。 51.生物体内高能化合物有(),(),(),(),(),() 等类 52.细胞色素a的辅基是()与蛋白质以()键结合 53.在无氧条件下,呼吸链各传递体都处于()状态。 54.NADH呼吸链中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是()、()、()。 55.磷酸甘油与苹果酸经穿梭后进人呼吸链氧化,其P/O比分别为()和 () 56.举出三种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剂(),(),()。 57.NADH和琥珀酸经抗氰呼吸途径氧化时,其P/O比分别为()和 58.植物细胞的生物氧化途径除NADH和 NADH2途径外,还有(), 59.举出细胞内可以直接分解H2O的4种酶 60.举出4种生物体内的天然抗氧化剂(),(),(),()。 61.在生物体内ADP磷酸化生成ATP的方式有3种即(),(),()。 62.举出两例生物细胞中氧化脱羧反应 ),()。 63.细胞色素P450系统催化有机物羟化时所需氢来自() 三、选择题 硝基苯酚能抑制下列哪种细胞功能() a.糖酵解 b.肝糖异生
确的学说是其中的( )。 36.R.Q.(呼吸商)值为 0.7 的人,其能量主要来源于( )。 37.缬氨霉素(valinnomycin)是对( )专一的离子载体,而尼日利亚菌素(nigericin 则是对( )专一的载体。 38.给小白鼠注射 FCCP,会导致小白鼠体温的迅速升高,这是因为( )。 39.化学渗透学说最直接的证据是( )。 40.杀粉蝶菌素作为呼吸链上( )类似物,能够阻断呼吸链。 41.SOD 即是( ),它的生理功能是( )。 42.生物合成主要由( )提供还原能力。 43.线粒体呼吸链中电位跨度最大的一步是在( )。 44.( )被称为最小的分子马达。 45.生物氧化有 3 种方式( ),( ),( )。 46.生物氧化是氧化还原过程,在此过程中有( ),( ),( )参与。 47.原核生物的呼吸链位于( )。 48.△G0/为负值是( )反应,可以( )进行。 49.△G0/与平衡常数的关系式为( ) 当 Keq=1 时,为△G0/ ( ) 。 50.生物分子的 E 0/值小,则电负性( ),供出电子的倾向( )。 51.生物体内高能化合物有( ),( ),( ),( ),( ),( ) 等类。 52.细胞色素 a 的辅基是( )与蛋白质以( )键结合。 53.在无氧条件下,呼吸链各传递体都处于( )状态。 54.NADH 呼吸链中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是( )、( )、( )。 55.磷酸甘油与苹果酸经穿梭后进人呼吸链氧化,其 P/O 比分别为( )和 ( )。 56.举出三种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剂( ),( ),( )。 57.NADH 和琥珀酸经抗氰呼吸途径氧化时,其 P/O 比分别为( )和( )。 58.植物细胞的生物氧化途径除 NADH 和 FNADH2 途径外,还有( ),( ), ( ),( )。 59.举出细胞内可以直接分解 H2O 的 4 种酶( ),( ),( ),( )。 60.举出 4 种生物体内的天然抗氧化剂( ),( ),( ),( )。 61.在生物体内 ADP 磷酸化生成 ATP 的方式有 3 种即( ),( ),( )。 62.举出两例生物细胞中氧化脱羧反应( ),( )。 63.细胞色素 P450 系统催化有机物羟化时所需氢来自( )。 三、选择题 1.二硝基苯酚能抑制下列哪种细胞功能( ) a.糖酵解 b.肝糖异生
C.氧化磷酸化 d.柠檬酸循环 e.以上都不是 2.肌肉中的能量主要储存形式是下列哪一种() a. ADP 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C. CAMP d. AtP e.磷酸肌酸 3.氰化物引起的缺氧是由于() a.中枢性换气不良 b.干扰氧的运输 C.微循环障碍 d.细胞呼吸受抑制 以上都不对 4.活细胞不能利用下列哪一项能源来维持它们的代谢( a. ATP b.脂肪 d.周围的热能 e.阳光 5.正常状态下,下列哪一种物质是肌肉最理想的燃料() 酮体 b.葡萄糖 C.氨基酸 d.游离脂肪酸 e.低密度脂蛋白 6.近年来关于氧化磷酸化的机制是通过下列哪一个学说被阐明的() 巴士德反应 b.化学渗透学说 c.协同效应 d.华伯氏学说 e.共价催化机理 7.下列对线粒体呼吸链中的细胞色素b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标准氧化还原电位比细胞色素c和细胞色素a高。 b.容易从线粒体内膜上分开。 c.容易和细胞色素a反应
c.氧化磷酸化 d.柠檬酸循环 e.以上都不是 2.肌肉中的能量主要储存形式是下列哪一种( ) a.ADP 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c.cAMP d.ATP e.磷酸肌酸 3.氰化物引起的缺氧是由于( ) a.中枢性换气不良 b.干扰氧的运输 c.微循环障碍 d.细胞呼吸受抑制 e.以上都不对 4.活细胞不能利用下列哪一项能源来维持它们的代谢( ) a.ATP b.脂肪 c.糖 d.周围的热能 e.阳光 5.正常状态下,下列哪一种物质是肌肉最理想的燃料( ) a.酮体 b.葡萄糖 c.氨基酸 d.游离脂肪酸 e.低密度脂蛋白 6.近年来关于氧化磷酸化的机制是通过下列哪一个学说被阐明的( ) a.巴士德反应 b.化学渗透学说 c.协同效应 d.华伯氏学说 e.共价催化机理 7.下列对线粒体呼吸链中的细胞色素 b 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a.标准氧化还原电位比细胞色素 c 和细胞色素 a 高。 b.容易从线粒体内膜上分开。 c.容易和细胞色素 a 反应
d.低浓度的氰化物或一氧化碳对其活性无影响 e.不是蛋白质。 人体内各种能量的直接供给者是() a.葡萄糖 b.脂酸 d. gTP e.乙酰辅酶A 9.线粒体呼吸链的磷酸化部位可能位于下列哪些物质之间( a.辅酶Q和细胞色素b b.细胞色素b和细胞色素 C.丙酮酸和NAD d.FAD和黄素蛋白 e.细胞色素c和细胞色素aa3 10.关于有氧条件下,NADH从胞液进入线粒体氧化的机制,下列哪一项描述是 正确的() a.NADP直接穿过线粒体膜进入 b.通过肉毒碱进行转运进入线粒体 c.磷酸二羟丙酮被NADH还原成3-磷酸甘油进入线粒体,在内膜上又被氧化 成磷酸二羟丙酮同时生成NADH d.草酰乙酸被还原成苹果酸进入线粒体,然后在被氧化成草酰乙酸,再通过 转氨基作用生成天冬氨酸,最后转移到线粒体外 e.草酰乙酸被还原成苹果酸,进入线粒体后再被氧化成草酰乙酸,停留于线 粒体内。 11.关于高能磷酸键的叙述是错误的是() a.所有高能磷酸键都是高能磷酸键。 b.有AP参与的反应都是不可逆的 c.实际上并不存在“键能”特别高的高能键 d.高能键只能在电子传递链中偶联产生。 e.高能磷酸键都是以核苷二磷酸或核苷三磷酸的形式存在的。 12.肌肉或神经组织细胞内NAD进入线粒体的穿梭机制主要是() a.α-磷酸甘油穿梭机制 b.柠檬酸穿梭机制 C.肉毒碱穿梭机制 d.丙酮酸穿梭机制 e.苹果酸穿梭机制 13.下列关于化学渗透学说的叙述哪一条是不正确的(
d.低浓度的氰化物或一氧化碳对其活性无影响 e.不是蛋白质。 8.人体内各种能量的直接供给者是( ) a.葡萄糖 b.脂酸 c.ATP d.GTP e.乙酰辅酶 A 9.线粒体呼吸链的磷酸化部位可能位于下列哪些物质之间( ) a.辅酶 Q 和细胞色素 b b.细胞色素 b 和细胞色素 c c.丙酮酸和 NAD+ d.FAD 和黄素蛋白 e.细胞色素 c 和细胞色素 aa3 10.关于有氧条件下,NADH 从胞液进入线粒体氧化的机制,下列哪一项描述是 正确的( ) a.NADP 直接穿过线粒体膜进入。 b.通过肉毒碱进行转运进入线粒体。 c.磷酸二羟丙酮被 NADH 还原成 3-磷酸甘油进入线粒体,在内膜上又被氧化 成磷酸二羟丙酮同时生成 NADH。 d.草酰乙酸被还原成苹果酸进入线粒体,然后在被氧化成草酰乙酸,再通过 转氨基作用生成天冬氨酸,最后转移到线粒体外。 e.草酰乙酸被还原成苹果酸,进入线粒体后再被氧化成草酰乙酸,停留于线 粒体内。 11.关于高能磷酸键的叙述是错误的是( ) a.所有高能磷酸键都是高能磷酸键。 b.有 ATP 参与的反应都是不可逆的。 c.实际上并不存在“键能”特别高的高能键。 d.高能键只能在电子传递链中偶联产生。 e.高能磷酸键都是以核苷二磷酸或核苷三磷酸的形式存在的。 12.肌肉或神经组织细胞内 NAD+进入线粒体的穿梭机制主要是( ) a.α-磷酸甘油穿梭机制。 b.柠檬酸穿梭机制。 c.肉毒碱穿梭机制 d.丙酮酸穿梭机制 e.苹果酸穿梭机制。 13.下列关于化学渗透学说的叙述哪一条是不正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