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溶充通大学 新中国简化字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编制 《常用简体字登记表》。1951年,根据“述而不 作”的原则,拟出《第一批简体字表》,收字 555个。 1954年,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拟出《汉字简 化方案(草案)》,收字798个,简化偏旁56个, 并废除400个异体字。 1955年10月,全国文字改革会议讨论通过《汉 字简化方案(修正草案)》,收字减少为515个, 简化偏旁减少为54个
新中国简化字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编制 《常用简体字登记表》。1951年,根据“述而不 作”的原则,拟出《第一批简体字表》,收字 555个。 1954年,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拟出《汉字简 化方案(草案)》,收字798个,简化偏旁56个, 并废除400个异体字。 1955年10月,全国文字改革会议讨论通过《汉 字简化方案(修正草案)》,收字减少为515个, 简化偏旁减少为54个
上溶充通大学 新中国简化字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1956年1月28日,《汉字简化方案》经汉字简化 方案审订委员会审订,由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 会议通过,于31日在《人民日报》上正式公布。 国 1964年5月,文改委出版了《简化字总表》,共 分三表:第一表是352个不作偏旁用的简化字 第二表是132个可作偏旁用的简化字和14个简化 偏旁,第三表是经过偏旁类推而成的1754个简化 字,共2238字 (因“签”、“须”两字重见,实 际为2236字)
新中国简化字 1956年1月28日,《汉字简化方案》经汉字简化 方案审订委员会审订,由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 会议通过,于31日在《人民日报》上正式公布。 1964年5月,文改委出版了《简化字总表》,共 分三表:第一表是352个不作偏旁用的简化字, 第二表是132个可作偏旁用的简化字和14个简化 偏旁,第三表是经过偏旁类推而成的1754个简化 字,共2238字(因“签” 、 “须”两字重见,实 际为2236字)
上游充通大学 新中国简化字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简化汉字的主要方法: 1.采用形体较简单的古字,包括古本字、古同字和古通用 字。例如:云、电、礼、尔、后、才等。 2.草书楷化。如专、东、乐、当、买、农、孙、为等。 3.用简单的符号代替复杂的偏旁。如鸡、观、戏、邓、难、 劝、欢、区、团、赵、师、归、枣、岁、刘、齐等。 4.保留原字形的一部分。如声、习、医、务、广、条、凿、 号、丽、术、复、阳、丰、卤
新中国简化字 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简化汉字的主要方法: 1.采用形体较简单的古字,包括古本字、古同字和古通用 字。例如:云、电、礼、尔、后、才等。 2.草书楷化。如专、东、乐、当、买、农、孙、为等。 3.用简单的符号代替复杂的偏旁。如鸡、观、戏、邓、难、 劝、欢、区、团、赵、师、归、枣、岁、刘、齐等。 4.保留原字形的一部分。如声、习、医、务、广、条、凿、 号、丽、术、复、阳、丰、卤
上游文通大学 新中国简化字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5.声符替代,原来的形声字改换简单的声旁。如 辽、迁、邮、阶、运、远、扰、犹、惊、护等。 6.保留原字轮廓。如龟、虑、爱等。 7.利用原有笔画简单的字代替一个或几个音同或 音近的繁体字。其中有些简体字还保留着本身的 原义,例如以“几”代“幾”,以“后”代 “後”;有的已经失去本身的原义,例如“只” 的原义“语已词也”今天已经失去
新中国简化字 5.声符替代,原来的形声字改换简单的声旁。如 辽、迁、邮、阶、运、远、扰、犹、惊、护等。 6.保留原字轮廓。如龟、虑、爱等。 7.利用原有笔画简单的字代替一个或几个音同或 音近的繁体字。其中有些简体字还保留着本身的 原义,例如以“几”代“幾” ,以“后”代 “後” ;有的已经失去本身的原义,例如“只” 的原义“语已词也”今天已经失去
上游充通大学 新中国简化字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对于汉字的性质认识不 足,大胆采用民间的异写俗字,如堂(堂)、丛 (叢)、划(割)、于(於)、乱(亂)、听 (聽)、双(雙)、圣(聖)、庙(廟)、无 (無)、蚕(蠶)、邓(鄧)、梦(萝)等等, 这些简化字丧失理据,不合“六书”,等于是为 汉字系统增加了不少“奇字
新中国简化字 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对于汉字的性质认识不 足,大胆采用民间的异写俗字,如坣(堂)、丛 (叢)、划(劃)、于(於)、乱(亂)、听 (聽)、双(雙)、圣(聖)、庙(廟)、无 (無)、蚕(蠶)、邓(鄧)、梦(夢)等等, 这些简化字丧失理据,不合“六书” ,等于是为 汉字系统增加了不少“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