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学十讲 吕浩 编著 学林出防社
目 录1 目 录 前 言………1 第一讲汉字的起源与造字取向问题… 1 一、汉字起源问题…………1 二、汉字的认定 8 三、造字取向… 13 第二讲古文字初阶 27 一、商周文字…… 28 二、战国文字… 37 三、古文字学… 43 第三讲今文字初阶 48 一、隶变及相关问题……… 48 二、隶书字形特点… 53 三、秦汉简帛书… 55 四、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字……… 60 五、宋元明清文字… 65 第四讲现代汉字 72 一、汉字改革… 72 二、汉字简化… 73
2汉字学十讲 三、汉字规范…… 78 四、现代汉字字形分析与汉字信息处理…79 第五讲汉字的性质 84 一、近现代学者关于汉字性质的讨论 84 二、汉字性质认定……… 90 第六讲 字素理论与汉字构形分析 99 一、字素理论… 99 二、汉字构形分析 107 第七讲“六书”理论及“三书”说… 115 一、“六书”理论源流… 115 二、“三书”说及其他观点… 119 三、“转注”及相关问题 124 第八讲形声字论… 153 一、形声字的来源及类型… 153 二、近现代形声字研究……… 154 三、形声字的意义来源 158 第九讲异体字论……… 166 一、汉字的分化与合并… 166 二、异形字与同形字…… 172 三、现代学者对异体字的研究 175 四、异体字的产生 176
录3 第十讲字词之辨… 183 一、词的本义、假借义、引伸义问题… 183 二、顾野王《玉篇》中的“字类”问题及其他…188 后 记…………192
一第一讲汉字的起源与造字取向问题1 第一讲 汉字的起源与造字取向问题 一、汉字起源问题 关于汉字起源,传世典籍中有不少记载。 《周易》的《系辞传》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 官以治,万民以察。” 郑玄注《周易》:“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 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引《九家易》:“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 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 为治也。” 《老子》第八十章:“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 不远徙。虽有舟车,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 用之。” 《庄子·陆箧》:“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 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牺氏、神农氏,当是时也, 民结绳而用之。” 这些文献材料说的是汉字起源于结绳记事。班吉庆在《汉字学 纲要》(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一书中说:“根据许多外国古 代记载和近代的人类学、民俗学所提供的资料,世界上许多民族在没 有文字以前都曾经过一个用实物帮助记忆的阶段,人们在生产和生 活实践中使用过种种方法,有结绳、编贝、刻木、刻石、刻骨、堆土、堆 石等等,结绳则是原始民族普遍采用的一种记事法。据记载,古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