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势要。其督学安徽,旌表婺源故土江永、汪绂等,祠其主于乡贤,以助朴学之士。在福建 与弟珪相代,一时传为盛事,而闽土攀辕走送者,数百里不绝。其后文正主持文教,海内名 流皆以暗中索拔,多先生所赏契者,故世称据经好古之士为“朱派”云 先生穷年考古,兼好金石文字,谓可证佐经史。为文仿迁、固,尤长于叙事。书法参通 六书,有隋以前体格。藏书万卷,坐客常满,谈辨倾倒一世。所至名山川,搜奇揽胜,都人 士传诵吟咏,至今不辍。 (节选自孙星衍《朱先生筠行状》) 先生为人坦无城府,内友于兄弟,外好交游,称述人善,惟恐不至,即有过辙掩覆之, 后进之士,多因以得名。室中自辰至夕,未尝无客,与客饮酒谈笑穷日夜,而博闻强识不衰 时于其闲属文,其文才气奇横,于毅力事物情态无不包,所欲言者无不尽。为学使时,遇教 官诸生贤者,亲若同辈,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殷勤,去而人爱思之。所欲著书未就,有诗 文集若干卷。 (节选自姚鼐《朱竹君先生别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复奏请采录《永乐大典》逸书逸:散失 B.奏请仿汉熙平、唐开成故事故事:先例 C.未遇时皆在先生幕府遇:得志 D.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殷勤殷勤:周到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乃不敢引疾 B.「御制诗以纪其事 臣乃敢上壁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四海好学能文者 D去而人爱思之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临清流而赋诗 6
6 谒势要。其督学安徽,旌表婺源故士江永、汪绂等,祠其主于乡贤,以助朴学之士。在福建, 与弟珪相代,一时传为盛事,而闽士攀辕走送者,数百里不绝。其后文正主持文教,海内名 流皆以暗中索拔,多先生所赏契者,故世称据经好古之士为“朱派”云。 先生穷年考古,兼好金石文字,谓可证佐经史。为文仿迁、固,尤长于叙事。书法参通 六书,有隋以前体格。藏书万卷,坐客常满,谈辨倾倒一世。所至名山川,搜奇揽胜,都人 士传诵吟咏,至今不辍。 (节选自孙星衍《朱先生筠行状》) 先生为人坦无城府,内友于兄弟,外好交游,称述人善,惟恐不至,即有过辙掩覆之, 后进之士,多因以得名。室中自辰至夕,未尝无客,与客饮酒谈笑穷日夜,而博闻强识不衰。 时于其闲属文,其文才气奇横,于毅力事物情态无不包,所欲言者无不尽。为学使时,遇教 官诸生贤者,亲若同辈,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殷勤,去而人爱思之。所欲著书未就,有诗 文集若干卷。 (节选自姚鼐《朱竹君先生别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复奏请采录《永乐大典》逸书 逸:散失 B.奏请仿汉熙平、唐开成故事 故事:先例 C.未遇时皆在先生幕府 遇:得志 D.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殷勤 殷勤:周到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 乃不敢引疾 B. 御制诗以纪其事 臣乃敢上壁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C. 四海好学能文者 D. 去而人爱思之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临清流而赋诗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朱筠才智过人,淡泊名利。他年少时即通晓《五经》,以善写文章著名,深得赏识:志 趣超脱,不汲汲于仕途。 B.朱筠倾心学问,推进学术。他倡导整理文化典籍并身体力行;重视文字训诂之学,对当 时学人产生深远影响。 C.朱筠兴趣广泛,豪爽好客。他爱好金石书法、藏书考古,喜游名山大川:家中坐客常满, 饮酒论学终日不辍 D.朱筠致力文教,奖掖后进。他督学地方,尊崇先贤,引领学风;对寒门才俊极口称善, 待门下学子亲若同辈 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生以为经学本于文字训诂,刊布许氏《说文》于安徽以教士。 译文 (2)既资深望重,则大言翰林以读书立品为职,不能趋谒势要。 译文: (3)其文才气奇横,于义理事物情态无不包,所欲言者无不尽 译文 答案4.(3分)D5.(3分)A6.(3分)D 7.(10分) (1)先生认为经学应以文字训诂为基础,(便)在安徽印刷发行许慎的《说文解字》来教育 读书人。 (2)在资历老、声望高以后,(他)便大力倡导文人学士应把读书和培养品德作为本分,不 能趋附巴结权贵 (3)他的文章才思新奇气势豪放,在义理、事物、情态方面无所不包,想要说的意思都能 透彻地表达出来。 (北京卷)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3题。 偃虹堤记 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日:“愿有所记。”予发书按图,自岳 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问其作而名者,曰:“吾滕侯之所为 也。”问其所以作之利害,日:“洞庭,天下之至险;而岳阳,荆、潭、黔、蜀四会之冲也。 昔舟之往来湖中者,至无所寓,则皆泊南津,其有事于州者远且劳,而又常有风波之恐 覆溺之虞。今舟之至者,皆泊堤下,有事于州者近而且无患。”问其大小之制、用人之力, 日:“长一千尺,高三十尺,厚加二尺,用民力万有五干五百工,而不逾时以成。”问其始 作之谋,曰:“州以事上转运使,转运使择其吏之能者行视可否,凡三反复,而又上于朝廷, 决之三司,然后日可,而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日:“此君子之作也,可以书矣。” 盖虑于民也深,则其谋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夫以百步之堤,御天下至险不 测之虞,惠其民而及于荆、潭、黔、蜀,凡往来湖中,无远迩之人皆蒙其利焉。且岳阳四 会之冲,舟之来而止者,日凡有几!使堤土石幸久不朽,则滕侯之惠利于人物,可以数计 哉?夫事不患于不成,而患于易坏。盖作者未始不欲其久存,而继者常至于殆废。自古贤
7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朱筠才智过人,淡泊名利。他年少时即通晓《五经》,以善写文章著名,深得赏识;志 趣超脱,不汲汲于仕途。 B.朱筠倾心学问,推进学术。他倡导整理文化典籍并身体力行;重视文字训诂之学,对当 时学人产生深远影响。 C.朱筠兴趣广泛,豪爽好客。他爱好金石书法、藏书考古,喜游名山大川;家中坐客常满, 饮酒论学终日不辍。 D.朱筠致力文教,奖掖后进。他督学地方,尊崇先贤,引领学风;对寒门才俊极口称善, 待门下学子亲若同辈。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生以为经学本于文字训诂,刊布许氏《说文》于安徽以教士。 译文: (2)既资深望重,则大言翰林以读书立品为职,不能趋谒势要。 译文: (3)其文才气奇横,于义理事物情态无不包,所欲言者无不尽。 译文: 答案 4.(3 分)D 5.(3 分)A 6.(3 分)D 7.(10 分) (1)先生认为经学应以文字训诂为基础,(便)在安徽印刷发行许慎的《说文解字》来教育 读书人。 (2)在资历老、声望高以后,(他)便大力倡导文人学士应把读书和培养品德作为本分,不 能趋附巴结权贵。 (3)他的文章才思新奇气势豪放,在义理、事物、情态方面无所不包,想要说的意思都能 透彻地表达出来。 (北京卷)二、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2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3 题。 偃虹堤记 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1】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愿.有所记。”予发书按图,自岳 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问其作而名者,曰:“吾滕侯之所为 也。”问其所以作之利害,曰:“洞庭,天下之至险;而岳阳,荆、潭、黔、蜀四会之冲也。 昔舟之往来湖中者,至无所寓,则皆泊南津,其有事于州者远且劳,而又常有风波之恐、 覆溺之虞.。今舟之至者,皆泊堤下,有事于州者近而且无患。”问其大小之制、用人之力, 曰:“长一千尺,高三十尺,厚加二尺,用民力万有五千五百工,而不逾时以成。”问其始 作之谋,曰:“州以事上转运使,转运使择其吏之能者行视可否,凡三反复,而又上于朝廷, 决之三司,然后曰可,而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曰:“此君子之作也,可以书矣。” 盖虑于民也深,则其谋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夫以百步之堤,御天下至险不 测之虞,惠其民而及于荆、潭、黔、蜀,凡往来湖中,无远迩之人皆蒙其利焉。且岳阳四 会之冲,舟之来而止者,日凡有几!使.堤土石幸久不朽,则滕侯之惠利于人物,可以数计 哉?夫事不患于不成,而患于易坏。盖作者未始不欲其久存,而继者常至于殆废。自古贤
智之士,为其民捍患兴利,其遗迹往往而在。使其继者皆如始作之心,则民到于今受其 天下岂有遗利乎?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 滕侯志大材高,名闻当世。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时,常显用之。而功未及就,退守一州, 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 时之薏思为利于无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腾侯纪三宜书 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乃为之书。 庆历六年某月某日记 (取材于《欧阳文忠公集》) 注释:【1】滕侯:即滕子京,北宋人,屡遭贬黜,其时被贬,任岳州知州。 8.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5分) 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愿有所记 愿:希望B.覆溺之虞 虞:料想 使堤土石幸久不朽使:假如D.常显用之 常:曾经 1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予发书按图 我打开书信并查看洞庭之图 B.问其所以作之利害 问滕侯的建堤动机和修建的利弊 C.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 (各级官员)都不能轻视滕侯的具体策划 D.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 这就是滕侯思虑并想记录下来传告后世的 1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文章认为,滕侯对偃虹堤的周密策划和精心施工,是出于他对百姓深切的关怀和热 B.古代不少利国利民的工程,由于年深日久缺乏维护,往往成了废弃的遗迹,令人遗 憾景道 C.滕子京请欧阳修作《偃虹堤记》,是为了记载岳州面貌的改变和百姓安居乐业的情 D.《偃虹堤记》是一篇应邀之作,欧阳修在文中借赞美滕侯表达了心中理想的为官之 12.《偃虹堤记》写到“(滕侯)功未及就,退守一州,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 请在方格里填写《岳阳楼记》中内容与之相关的文句。(3分) 13.欧阳修的《偃虹堤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堪称姊妺篇,内容相得益彰。谈谈你从 两篇《记》所抒发的为官情怀中获得的感悟。(200字左右)(12分) 答案 8.(5分) 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告 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 不书 9.(3分)B 10.(3分)C 11.(3分)C 2.(3分)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俱)兴
8 智之士,为其民捍患兴利,其遗迹往往而在。使其继者皆如始作之心,则民到于今受其赐, 天下岂有遗利乎?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 滕侯志大材高,名闻当世。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时,常.显用之。而功未及就,退守一州, 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 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 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乃为之书。 庆历六年某月某日记。 (取材于《欧阳文忠公集》) 注释:【1】滕侯:即滕子京,北宋人,屡遭贬黜,其时被贬,任岳州知州。 8.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5 分) 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愿.有所记 愿:希望 B.覆溺之虞. 虞:料想 C.使.堤土石幸久不朽 使:假如 D.常.显用之 常:曾经 1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 ...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予发书按图 我打开书信并查看洞庭之图 B.问其所以作之利害 问滕侯的建堤动机和修建的利弊 C.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 (各级官员)都不能轻视滕侯的具体策划 D.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 这就是滕侯思虑并想记录下来传告后世的 1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 ...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认为,滕侯对偃虹堤的周密策划和精心施工,是出于他对百姓深切的关怀和热 爱。 B.古代不少利国利民的工程,由于年深日久缺乏维护,往往成了废弃的遗迹,令人遗 憾。 C.滕子京请欧阳修作《偃虹堤记》,是为了记载岳州面貌的改变和百姓安居乐业的情 景。 D.《偃虹堤记》是一篇应邀之作,欧阳修在文中借赞美滕侯表达了心中理想的为官之 道。 12.《偃虹堤记》写到“(滕侯)功未及就,退守一州,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 请在方格里填写《岳阳楼记》中内容与之相关的文句。(3 分) 13.欧阳修的《偃虹堤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堪称姊妹篇,内容相得益彰。谈谈你从 两篇《记》所抒发的为官情怀中获得的感悟。(200 字左右)(12 分) 答案 8.(5 分) 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 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 不书 9.(3 分)B 10.(3 分)C 11.(3 分)C 12.(3 分)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 政通人和 百废具(俱)兴
(福建卷)(二)文言文阅言(15分) 阅读下文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张祖传 [明张岳 张祖,字彦宗,以字行。十三岁,父祖继殁,独奉母以居 洪武改元,闽中法令严核,绳吏之法尤峻。惮应役者邀祖斩右大指以自黜。祖疑之,入 白母。母曰:“法可避也,指斩不可复续,盍去诸?”遂避匿。未几,斩指事觉,诏逮捕戌 边。犯者言张某始与某辈约如此。逮久弗获。会天变肆赦,乃归。室中空虚,至系马槛牛, 毁斗桶为薪。念非力学无以树门户,于是决意习儒业。是时,诏民田八顷以上家,择子若① 孙一人为吏。县檄至,祖挥之弗受,执卷奋曰:“吾而吏耶?″令白按察司,复檄祖往,固 弗受如县。使者熟视之,日:“君,我辈中人也,勿辱于县。”遂挟以去。 祖既通儒术,兼晓九章算法。时方行方田②令,即以其事属之。文案盈几,祖精勤不舍, 昼夜栉理而错画之,皆有绪可按据。 建文时,祖为吏部吏。未几,云南布政张公召入为尚书,于属吏多所更易,独言张某老 成,守法不易也。时帝方与方孝孺辈讲求古治,经济之事多变太祖旧章,章奏日下吏部。祖 密言于曰:“高皇帝起布衣,有天下,立法创制,规模远矣。为治当责实效。今法制已定, 日有变更,未必胜于旧,徒使异议者以为口实,盍先其急者?”紕深然之,而夺于群议,不 能用。会添设京卫知事一员,诏吏部选可者。紕曰:“无逾祖矣。”授留守知事。 及靖难师渡江,祖为安吉县丞。紕被谴自经③,舁尸归,属吏无敢往视,祖独往经理其 殡。殡毕,哭奠而去。时人义之。 安吉在万山中,向多逋民④,隐田不以自实,财赋甚少。祖至,清勤自持,敬礼贤土大 夫,与讲究磨砺。在职九年,稽核财赋,修筑陂塘圩岸,不可胜计。逋民隐田者令以占籍⑤
9 (福建卷)(二)文言文阅言(15 分) 阅读下文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张祖传 [明]张岳 张祖,字彦宗,以字行。十三岁,父祖继殁,独奉母以居。 洪武改元,闽中法令严核,绳吏之法尤峻。惮应役者邀祖斩右大指以自黜。祖疑之,入 白母。母曰:“法可避也,指斩不可复续,盍去诸?”遂避匿。未几,斩指事觉,诏逮捕戍 边。犯者言张某始与某辈约如此。逮久弗获。会天变肆赦,乃归。室中空虚,至系马槛牛, 毁斗桶为薪。念非力学无以树门户,于是决意习儒业。是时,诏民田八顷以上家,择子若① 孙一人为吏。县檄至,祖挥之弗受,执卷奋曰:“吾而吏耶?”令白按察司,复檄祖往,固 弗受如县。使者熟视之,曰:“君,我辈中人也,勿辱于县。”遂挟以去。 祖既通儒术,兼晓九章算法。时方行方田②令,即以其事属之。文案盈几,祖精勤不舍, 昼夜栉理而错画之,皆有绪可按据。 建文时,祖为吏部吏。未几,云南布政张公召入为尚书,于属吏多所更易,独言张某老 成,守法不易也。时帝方与方孝孺辈讲求古治,经济之事多变太祖旧章,章奏日下吏部。祖 密言于曰:“高皇帝起布衣,有天下,立法创制,规模远矣。为治当责实效。今法制已定, 日有变更,未必胜于旧,徒使异议者以为口实,盍先其急者?”紞深然之,而夺于群议,不 能用。会添设京卫知事一员,诏吏部选可者。紞曰:“无逾祖矣。”授留守知事。 及靖难师渡江,祖为安吉县丞。紞被谴自经③,舁尸归,属吏无敢往视,祖独往经理其 殡。殡毕,哭奠而去。时人义之。 安吉在万山中,向多逋民④,隐田不以自实,财赋甚少。祖至,清勤自持,敬礼贤士大 夫,与讲究磨砺。在职九年,稽核财赋,修筑陂塘圩岸,不可胜计。逋民隐田者令以占籍⑤
输税,免其罪。声称著闻,以最荐升湖广按察司经历。行至昊桥卒,惟一子扶丧归。 (摘编自《小山类稿》) 【注】①若:或者。②方田:指方田均税法。紕被谴自经:朱棣登位,张統被解除职务后自 杀。④逋民:逃到本地的百姓。⑤占籍:自外地迁来的成为有户籍的当地居民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绳吏之法尤峻绳:捆绑。 B.即以其事属之摇 属:交付。 C.无逾祖矣 逾:超过 D.不可胜计 胜:尽。 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张祖尽于职尽责的一组是(3分) ①闽中法令严核 ②复檄祖往,固弗受如县 ③昼夜栉理而错画之 ④为治当责实效 ⑤稽核财赋,修筑陂塘圩岸 ⑥逋民隐田者令以占籍输税 A.①②⑤B.①④⑥ C.②③④ 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祖为逃避服役而断指出走,遇赦后见家境衰败,于是决定发愤读书以振兴家门 B.建文年间张祖在吏部做小吏,上司张統非常赏识他,认为他办事老成,笃守法令 C.吏部尚书张紕自杀后,属吏中只有张祖敢出面料理丧事,当时的人认为他有情有义。 D.张祖任安吉县丞九年,因政绩卓著,考核获得最高等级,被推荐升任湖广按察司经历。 5.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君,我辈中人也,勿辱于县。(3分) 译 (2)会添设京卫知事一员,诏吏部选可者。(3分) 谷案2.(3分)A3.(3分)D4.(3分)A 5.(6分) (1)您是我们这一类的人,不要在县里受委屈。 (2)恰逢(要)增设一位京卫知事,皇帝下令吏部挑选适合的人。 (广东卷)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口”是为考查而设),完成5-9小题。 刘敞,字原父,临江新喻人。举庆历进士,廷试第一。编排官王尧臣,其内兄也,口亲 嫌自列,乃以为第二。通判蔡州,直集贤院,判尚书考功。 奉使契丹,素习知山川道径,契丹导之行,自古北口至柳河,回屈殆干里,欲夸示险远。 敞质译人日:“自松亭趋柳河,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译相顾骇愧曰 实然。但通好以来,置驿如是,不敢变也。”顺州山中有异兽,如马而食虎豹,契丹不能
10 输税,免其罪。声称著闻,以最荐升湖广按察司经历。行至吴桥卒,惟一子扶丧归。 (摘编自《小山类稿》) 【注】①若:或者。②方田:指方田均税法。紞被谴自经:朱棣登位,张紞被解除职务后自 杀。④逋民:逃到本地的百姓。⑤占籍:自外地迁来的成为有户籍的当地居民。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绳.吏之法尤峻 绳:捆绑。 B.即以其事属.之摇 属:交付。 C.无逾.祖矣 逾:超过。 D.不可胜.计 胜:尽。 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张祖尽于职尽责的一组是(3 分) ①闽中法令严核 ②复檄祖往,固弗受如县 ③昼夜栉理而错画之 ④为治当责实效 ⑤稽核财赋,修筑陂塘圩岸 ⑥逋民隐田者令以占籍输税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张祖为逃避服役而断指出走,遇赦后见家境衰败,于是决定发愤读书以振兴家门。 B.建文年间张祖在吏部做小吏,上司张紞非常赏识他,认为他办事老成,笃守法令。 C.吏部尚书张紞自杀后,属吏中只有张祖敢出面料理丧事,当时的人认为他有情有义。 D.张祖任安吉县丞九年,因政绩卓著,考核获得最高等级,被推荐升任湖广按察司经历。 5.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君,我辈中人也,勿辱于县。(3 分) 译: (2)会添设京卫知事一员,诏吏部选可者。(3 分) 译: 答案 2.(3 分)A 3.(3 分)D 4.(3 分)A 5.(6 分) (1)您是我们这一类的人,不要在县里受委屈。 (2)恰逢(要)增设一位京卫知事,皇帝下令吏部挑选适合的人。 (广东卷)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 5-9 小题。 刘敞,字原父,临江新喻人。举庆历进士,廷试第一。编排官王尧臣,其内兄也,□亲 嫌自列,乃以为第二。通判蔡州,直集贤院,判尚书考功。 奉使契丹,素习知山川道径,契丹导之行,自古北口至柳河,回屈殆千里,欲夸示险远。 敞质译人曰:“自松亭趋柳河,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译相顾骇愧曰: “实然。但通好以来,置驿如是,不敢变也。”顺州山中有异兽,如马而食虎豹,契丹不能